美國爲什麼不願意看到伊朗和土耳其在中東地區崛起?

杜達特洛夫斯基


其實,已經有報道將伊朗算作是大國(great power)了。

本回答主要從四個層面上分析美國的動機。

操作手法上看,美國在地區控制上慣用的方法是“離岸平衡手”策略,他們希望能夠從地區勢力均衡或者均衡式的混亂中攫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而中東地區恰恰是這樣的一個神奇存在,宗教派別、種族衝突與地緣政治等纏繞在一起,已經形成了一個基本均衡的狀態,因此面對著有企圖心的伊朗與土耳其,美國不會容忍其做大,一旦成為大國,美國的利益便會受到損害。恰如當年的伊拉克,展現出地區霸權跡象的時候,美國必然會將其鎮壓。

國內層面來看,無論是土耳其還是伊朗,其政權性質、宗教信仰屬性等都是美國所不樂見的。伊朗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便是美國的眼中釘,其神權的政權色彩與動員起來的反美主義以及伊朗自身作為地區大國的潛力都讓美國如坐針氈。土耳其是美國的北約盟友,但是土耳其近年來在中東事務中的強勢,特別是土耳其埃爾多安政治強人面貌的出現,讓美國與土耳其關係產生了不確定性。再加上敘利亞、伊斯蘭國以及庫爾德人等問題,美國無法在這些議題上與土耳其站到一起,也缺乏足夠制約這些國家的手段。

中東地區與美國的聯結來看,以色列作為中東地區的共同敵人,跟其他國家關係極為冷淡,但是以色列卻可以通過猶太遊說集團等對美國國內政治和外交政策制定產生重要的影響。猶太利益集團掌握著影響美國對外戰略制定的重要資源,因此,美國的中東政策也必然會考慮以色列自身的對外策略。這也是伊朗與土耳其無法讓美國放心的原因。

域外之影響力競爭角度來看,美國還需要在本地區與俄羅斯競爭影響力和勢力範圍,然而無論是土耳其還是伊朗都與俄羅斯保持了較好的關係,這對於美國而言是一種潛在威脅,儘管伊朗跟俄羅斯、土耳其跟俄羅斯之間也曾經因為北約聯盟或者車臣問題等陷入冷淡,但是特別是進入2000年後,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又促使三國走近了,甚至有媒體稱三國是“天然的盟友”。


南大毛維準


一家波斯人,一家突厥人,一個是死敵,橫在老美石油美元和中東戰略的路上,專給美國搗亂;一個是寧種,雖然同為美國的北約盟友,這些年卻老給美國出難題,對盟主大不敬;這兩家都太不讓美國省心,所以美國不想看到這兩家崛起,滅掉一家,操控一家才是美國的終極願望。


伊朗,四十年前曾經是美國的忠誠夥伴,曾經是美國中東戰略的強大助力,但是1979年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忠誠於美國的巴引維王朝。在美國人出面干涉之時,還扣押了美國全部使館人員,從此種下了兩國相互仇恨的種子。不帶任何立場的評價此事,老鐵認為,當年是美國違反國際法,干涉伊朗內政這種霸道行徑,引發伊朗新政府雖然激烈,但仍在國際法範圍之內的扣押行動,過錯方在於美國霸權主義者,否則兩國很可能還有不錯關係。


在搞砸了兩國關係之後,伊朗成了石油美元和美國中東戰略的障礙,於是美國便挑動支持伊拉克對伊朗發動了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在造成兩國大量人員傷亡及巨大徑損失的同時,也再次加深了伊美兩國的仇恨,雖然美國在其中發了大量戰爭財,但在老鐵看來,美國人還是得不償失,以致於今天美國為了掉衛自己的美元霸權而要斷絕伊朗石油出口,不得不與世界為敵;以致於伊朗出動十萬志願軍徹底破壞了美國在敘利亞戰場上的精心佈局。這一切全部源自於美國自己當年對伊朗內政的霸道干涉,這是它自己配藥自己吃,咎由自取,該!



說到這個突厥後裔土耳其,美國人的作為更讓人莫名其妙。土耳其出於歷史上與沙俄的恩怨糾葛,在北約成立之初就成了美國最忠實的盟友之一,曾經是美國半島戰爭中十六個幫兇之一,併為此而損兵折將,付出了鮮血生命的代價。又在北約框架中,獨力撐起北約東南一片天,對遏止強大的前蘇聯及華約組織向中東滲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美國領導的北約立下了無可替代的汗馬功勞。


按正常人倫道理,作為北約盟主的美國,對此應該感恩戴德才對,至少也得論功行賞吧,但美國人及歐洲列強對這個突厥後代不待見,把它當成後孃養的,舅舅不親姥姥不愛,頭上連把反導的傘都不給。特別是海灣戰爭後,美國在伊拉北部建立禁飛區,禁止薩達姆空軍進入,以此保護與土耳其南部庫爾德人聚居區相鄰伊拉克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並扶持該地區庫爾德人自治,離其獨立建國只差一步。這對土境內這個區域的庫族人及反政府勢力庫爾德工人黨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鼓舞及精神振奮,給土耳其國內安全形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土耳其對此非常不滿,也曾派部隊越境對這些庫族武裝發動打擊。導致後來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主力第四機步師在土耳其因基爾利克軍事基地遷延一個多月仍未能由此進入伊拉克戰場。



在這場敘利亞戰爭中,美國人不改初衷依舊沿土耳其邊境大力扶持庫爾德武裝,而土耳其發生針對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土方也懷疑是美國人支持的居倫運發動的,逼迫土耳其倒向美國宿敵俄羅斯。這兩天美國人又把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兩支庫族武裝組合一起,聯合伊朗境內的庫族人對伊朗西北鄰近土邊境地區發動攻勢,一舉拿下了三座城鎮。這無疑又是把土耳其和伊朗搓合在一起,聯合剿滅這支武裝——美國的利益代理人。


由此看來,土美關係惡化也由是由美國霸權主義者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威脅曾經絕對忠誠於自己併為自己流血犧牲,立下汗馬功勞盟友的重大安全利益的行為引發的。除伊朗、土耳其外,美國對待歐盟又何償不是如此,這是美國基於自己的霸權地位,自私自利美國優先的政策決定的,現在的美國已基本上做到了唯我獨尊,孤家寡人。


鐵嶺鋒


謝邀。伊朗和土耳其都有成為世界性大國的潛力,一旦在中東崛起,將致美國於何地?不同於沙特只有石油,以色列的國小人少,土耳其和伊朗,領土面積夠大,人口夠多,綜合國力強勁。同樣,伊拉克和埃及也曾經是中東地區強國,都被美國“收拾”了。美國是不允許中東崛起任何一個大國,以免影響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一、土耳其與伊朗都有成為世界大國的潛力

土耳其人口超過8000萬,領土面積78.36萬平方公里,2017年GDP總量8412.06億美元,緊扼土耳其海峽,奧斯曼帝國時期曾經統治除伊朗、埃及以外的幾乎全部中東地區,是中東第二人口大國、第一經濟大國;伊朗人口近8000萬,領土面積164.8萬平方公里,2017年GDP總量4276.66億美元,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大本營,是中東第三人口、第二領土、第三經濟大國。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跨亞歐兩大洲,緊扼黑海出海口;伊朗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石油儲量世界第四、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三。綜合來看看,土耳其與伊朗都有成為世界大國的潛力。

伊朗總統魯哈尼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二、為了自身利益,美國不允許中東一家獨大

前任世界霸主英國有著名的“大陸均衡”政策,簡單地說,歐洲大陸哪一個國家實力最強,英國就會聯合其他國家打擊這個實力最強的國家。拿破崙時期的法國稱霸歐洲大陸,英國先後組織、參與了六次反法同盟,終於在萊比錫和滑鐵盧兩次戰役中打敗了拿破崙;拿破崙以後,沙皇俄國成為了歐洲憲兵,英國聯合法國、奧地利、土耳其在克里米亞將沙俄打趴下;克里米亞戰爭以後,法國的拿破崙三世試圖恢復拿破崙榮光,又被英國支持的普魯士打敗。

美國也是如此,在中東也採取同樣的策略,可以稱之為“中東均衡”。美國為何如此不遺餘力的支持以色列?除了美國猶太人的因素,也是基於“中東均衡”。沒有以色列,中東的阿拉伯國家可能會團結在一起,美國如何插手?埃及、伊拉克都曾經是中東強國,都有成為世界性大國的潛力。不過,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和阿拉伯之春。伊拉克成為了美國和伊朗爭奪的棋子,埃及已經淪落到了為了經濟援助,看沙特臉色行事。伊拉克和埃及之後,土耳其和伊朗也同樣有成為世界大國的潛力,美國怎麼可能會允許兩國崛起,破壞美國的“中東均衡”?

記住,美國是世界霸主,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一個國家獨霸中東!這種平衡之術,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美國觀察室



伊朗和土耳其在中東地區崛起首先不符合美國中東傳統盟友以色列和海灣地區國家安全利益,其次才是不符合美國國家經濟利益。

伊朗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成為政教合一的什葉派宗教國家。而遜尼派與什葉派長期的教派衝突,加之伊朗核問題,對於海灣地區以遜尼派為主的阿拉伯國家來說充滿威脅。而伊朗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極端態度更是嚴重威脅以色列。

而土耳其儘管為北約成員國,並且試圖加入歐盟,但埃爾多安自2003年上臺以來對土耳其的去世俗化改造、本國能源問題靠近伊朗,和走近俄羅斯,使得土耳其與以色列產生分歧。而對於來說遜尼派國家來說關係相對好一些,但土敘邊境的阿芙琳問題使得遜尼派能源管線遲遲打不通,雙方在這一問題上仍存在分歧。



提到能源管線,就不得不提美國在中東的政策。美國中東政策的本質是維持石油貨幣美元結算地位,在這基礎上必然不會允許中東地區可以影響石油結算地位的地區性或世界性大國的出現。

伊朗是主要石油輸出國,還是堅定的反美國家,美國能源組織針插不進,而且地理位置與綜合國力在中東較為突出,又是中東地區什葉派石油管線源頭,所以即便沒有伊核問題美國也會不遺餘力的遏制伊朗。



而對土耳其來說美國態度相對溫和,原因土耳其長期加入北約,在黑海地區遏制俄羅斯擁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但自埃爾多安后土耳其政策逐漸投機化,傾向阿拉伯國家明顯,這一點尤其在敘利亞內戰問題上體現出來,為避免土耳其倒向俄羅斯使博斯普魯斯海峽成為通途,美國最終選擇在庫爾德問題妥協,而在伊朗核問題上進行動作,目的也是為遏制土耳其區域影響力發展。


馬克觀察


二戰以後蘇聯開始崛起,美國和蘇聯的冷戰隨即爆發,土耳期控制著歐亞大陸橋,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如果控制了咽喉要道,可以很容易打擊蘇聯的黑海艦隊,於是美國極力拉攏土耳其,慢慢土耳其向西方看齊,1950年土耳其曾派兵出征朝鮮,於是1952年美國幫助土耳其加入北約,建立軍事同盟。

對於土耳其來講,親美親俄都不重要,反正西方不亮東方亮。

自冷戰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一直進行著大的戰略棋局,那就是分兩路包抄中國和俄羅斯,北約勢力在囊括老歐洲後開始向東擴,土耳其搞定了,然後一路插到中東地區,經過伊朗到印度洋出海口;另一路在西太平洋上,從韓國、日本、東南亞,控制在第一島鏈內。

庫爾德人,分佈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朗、伊拉克四國交界處,有3000萬人口,2003年以後美國開始支持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武裝,其它各國的庫爾德人呼應,建國情緒猛漲,所以打擊庫爾德人武裝成4國共同目標,以土耳其最甚。圖為庫爾德女兵。

這一套戰略棋局目前碰到了第一個釘子就是敘利亞,特朗普上臺後已經持續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行動。第二個坎兒就是伊朗,伊朗是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緩衝地帶,對於美國來說又是戰略前沿,所以美國一定要拿下伊朗,打通這條軍事路線,這是條長期的軍事戰略,一直不會改變,而伊朗又是鐵桿支持敘利亞的,為防止伊朗在中東崛起,寧可撕毀條約也要制裁。

今年普京連任後,第一個訪問的就是土耳其,圖為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土耳其這國家本來一直相安無事,在北約內獲得大量優待本來挺好的,但是近幾年美國扶植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武裝力量,用以對抗敘利亞政府軍方,而土耳其境內也有大量庫爾德人,如果美國支持庫爾德人建國,那土耳其境內的幾百萬庫爾德人怎麼辦?所以土耳其公開強烈打擊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與美國唱反調。

2018年7月14日,印度國防部長也宣佈,將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

從2016年開始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逐漸親密,在美國的強烈威脅下,土耳其於2017年成功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2018年普京高調訪問土耳其,兩國多項合作已經展開,比如核電站項目等,所以美國於4月份宣佈制裁土耳其。


圖文繪歷史


瀉藥。伊朗不說了,對美國一直比較對立,什葉派大國,另一個什葉派佔比稍大的國家伊拉克是什麼下場大家都看到了。美國人和敘尼派的中東阿拉伯國家們石油貿易做的風生水起,針對一下他們的敵對小夥伴也是正常。更何況。伊朗是波斯帝國後裔,是中東地區的古老文明,並不是真正的阿拉伯國家。伊朗如果做大,以色列的生存空間將被擠壓,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土耳其也不是阿拉伯人,他們是突厥征服者後裔,而且地理位置特殊,牢牢握住黑海入海口,橫跨在歐亞大陸接壤處。在古代,就是他們斷了絲綢之路。他們跟美國的阿拉伯兄弟也不是很對付,雖然同為什葉派但是土耳其是世俗化最高的穆斯林國家,有些教義不遵守是難免的,被阿拉伯小兄弟們詬病。加上美國在土耳其內部搞分化小動作,兩國貌合神離很久了


Blackieyan


其實不只是美國,整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都對土耳其和伊朗在中東的崛起感到擔憂,主要原因在於土、伊兩國的發展模式同美西方不同,美國將其視為不同於自己陣營的一方,對土伊充滿了不信任和敵意。

伊朗的情況不必多解釋了,美國長期將伊朗視為邪惡軸心,不斷嘗試通過顏色革命等手段推翻其現政府統治。特朗普上臺以來,直接推翻奧巴馬執政時期達成的伊核協定,對伊朗全面從嚴開始制裁,企圖通過極限施壓手段壓垮伊朗。美伊兩國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美國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伊朗,擔心其通過發展模式輸出在地區擴大影響,威脅美國的控制地位和影響力。

對土耳其而言,情況有所不同。土耳其是北約成員,軍事上對美國有依賴,自其世俗化以來一度同美西方關係甜蜜,尤其是土政府長期堅持加入歐盟的戰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更偏向西方。但近年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不斷鞏固個人集權,在土政壇說一不二,抓捕大量意見人士和反對他的記者,西方國家常以人權問題對其進行指責。同時,埃爾多安毫不掩飾要做地區老大的雄心,深度介入敘利亞、伊拉克等問題,試圖填補美國收縮造成的戰略真空。在發展模式上,土耳其同美西方認同的民主也漸行漸遠,而有向宗教治國邁進的保守化傾向。美西方對這個歐洲邊上的異教國家從未放鬆警惕,雖然在敘利亞問題上對土有所依賴和利用,但內心深處仍對土耳其及埃爾多安本人充滿敵意和不爽。


走進中東


那是美國國策,世界均勢,而我超強,誰弱幫誰,誰強削誰,誰不聽話弄誰,誰當狗多給塊骨頭。

以色列當初想佔西奈半島從而實現以色列的領土闊幅你看美國幫以色列沒有?

土耳其戰略縱深有,如果還發展出超強獨立軍事,政治體制,將不再受美國控制,當初的政變其實就是想讓土耳其更聽話,沒有成功之後,結果現在土耳其成了美國最不想看到的既獨立政治,更獨立軍事的狀況。

伊朗更不用說,當初推翻的政府就是親美的,建立起來的當然是反美的政權以及獨立的軍事制度。做為石油美元的地域幅員國,我當然要以推翻伊朗為目標,以顛覆土耳其為己任啦!


蒼狼的眼1


除了以色列,美國不會真正願意看到任何國家在中東地區擁有戰略優勢,不要說自己的對手伊朗,即使是北約盟友土耳其,美國也不希望看到這個國家在中東地位的上升。雖然美國自己在中東的力量投入與決心都在下降,也在積極尋求盟友發揮更大作用,但這和美國願意看到中東諸國特別是諸中等強國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能自行其是,越來越渴望擺脫美國設置的軌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美國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盟友,為了維持美國的霸權穩定而承擔更大成本,並不是這些國家藉助美國的威勢乘機在中東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對於美國來說,沙特等國做馬仔,不妨再努力些,但要是野心大到自己想開店,那就不行了。對自己的盟友尚且如此,對伊朗和美國已經不信任了的土耳其就更不用說了。


葉海林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價值觀講起,土爾其是北約盟國,美國的兄弟,雖然土爾其國民信奉伊斯蘭教,但教徒大部分世俗而不狂熱,因比其世界觀接近西方,在西方的支持下在中東是強國之一!現在現總統為了一已權力,改變了土爾其相關政治制度,在國內鎮壓反對派,這是西方和美國不能允忍的,因此雙方現在有了較深的矛盾,但.雙方永遠不會成為敵對,雖著現總統統治結束,恢復了原價值觀,西方和美國仍然會支持土爾其在中東強大的!伊朗就不一樣了,宗教狂熱,而且在中東推行極端伊斯蘭教,教徒宗旨反美反西方的價值觀,對人類文明社會構成威脅!伊朗在沒成為極端伊斯蘭教前在中東強大富於,和美國西方相互融洽!美國和西方是支持其在中東強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