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膠片攝影和普通攝影有什麼區別?

知未其然


數碼膠片是單反相機和手機都還沒有普遍流行的時候比較傳統的攝影,它是通過拍攝後將圖片印在膠片上而後進行打印,在測光有時不方便,像素以及寬容度達不到理想中的要求,而且膠捲慢了經常要更換;普通攝影簡單快捷,適合大眾的攝影愛好者,像現在的微單,手機等等,像素高,有足夠的內存,還有更加專業的拍攝模式,久而久之數碼時代已經取代了膠片時代。


拾荒l者


首先數碼和膠片就不是一種東西,他是兩種感光材料,再者普通攝影是一個很含糊的概念。所以在此普及一下相機的分類與區別來解答您的問題。

照相機是攝影所不可或缺的主要拍攝工具,從1839年達蓋爾發明了攝影術之後一直不斷髮展至今,雖然每款相機的功能都是將物體通過光反射至底片上並永久保留;但是由於結構、方式、大小的不同,產生了很多種類型的相機,以下按照不同類型將相機進行分類;

一、按照成像分類 - 按照成像介質的不同進行分類

1、 膠片照相機



即傳統相機,使用膠片來進程拍攝,圖像獲取是由於將感光材料塗抹在塑料片上作為載體,拍攝完後需要送至暗房沖印,直至沖印完成前均不能見光。膠片色彩方面的種類有彩色負片,黑白負片,彩色反轉片,黑白反轉片。

2、 數碼照相機



用感光元件取代膠片來記錄圖像,並以數字圖像的形式保存圖片,拍攝後可以立即在液晶屏上回看拍攝的照片。

二、按照畫幅分類 - 按照底片的大小進行分類(底片的大小說白了就是膠片的尺寸)

1、 小畫幅相機 110相機,135相機

110相機使用的是110膠捲,畫幅為13mm*17mm,不過當下已經不普及了。

135相機使用的是135膠捲,畫幅為24mm*36mm;膠片邊緣打孔方便與膠片倉內機齒咬合。一卷135的膠捲可拍12,24,36張照片不等,但是一般消費者都是選用36張的規格,不管從價格和換卷操作麻煩度來說,都是36張的佔優勢。半格相機,35全自動相機,旁軸相機,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均屬於135相機即小畫幅相機的範疇。小畫幅相機有傳統膠片相機也有數碼相機

2、 中畫幅相機(120相機)



2¼英寸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雙鏡頭反光照相機均屬於中畫幅相機,使用的是120底片,其底片的高度為6cm,而寬度則取決於所使用的相機,最常見的是正方形的6cm*6cm,一般這樣規格的一卷120可以拍攝12張,雙反祿萊相機就是這樣的規格。而6cm*4.5cm的規格,可以拍攝16張。6cm*7cm的只能拍攝10張,常用於2¼英寸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哈蘇這類相機上。中畫幅以傳統膠片機為主,而只有哈蘇出了一款數碼後背的機型。

3、大畫幅相機



大畫幅相機也就是那些大型笨重的機背相機,他們所使用的底片是散頁片式的,其規格是4英寸*5英寸,5英寸*7英寸,8英寸*10英寸。均為傳統膠片照相機。

三、按照取景分類 - 按照照片拍攝的不同取景方式等來經行分類

1、 針孔相機—相機的基礎由此開始



針孔相機是一個密封不透光的盒子,不需要鏡頭,只有一個能允許光線通過的針孔大小的洞,將影像顛倒的投射在底片上,由於能夠進入的光線非常的少,所以曝光的時間比較長。而它的底片大小非常隨意,根據盒子的大小自行在暗房中裁切和裝卸。

2、110相機

110相機是一種款小型輕便的微型相機,早期電影中,常會看到間諜用一臺非常小的照相機在拍攝機密文件,那個就是110相機了。110相機使用的是110底片,是將底片直接裝載在一個塑料殼中,拍攝完成後直接將塑料殼拆下送至暗房沖洗。在1970至1980年代,其外觀小巧輕量便於攜帶,成為了旅行和家庭記錄的必備品,由於時代的變遷此款底片的購買和沖洗逐漸變的不普及,在當下已經很少有人在使用。

3、半格相機

將膠片節約玩法,就是半格相機的樂趣所在了,將每張35mm底片一分為二,以一半的尺寸進行拍攝,出片的效果是在35mm底片上排列著2張照片並有一條黑線作為分隔;因此原先只能拍攝36張的底片就可以很輕易的拍出72張照片,將數量翻倍,大大降低底片的成本,讓人們可以不用那麼在意張數,很放鬆的進行拍攝。

4、35全自動相機



又被稱為“傻瓜相機”“卡片機”,顧名思義即使是傻瓜也能拍攝出一張令人滿意的照片來,是目前最為普及的家庭攝影工具。它們使用計算機芯片來自動計算出拍攝當前場景下所需要的曝光值,自動聚焦影像。膠片自動相機還能自動將膠捲捲到下一張,及自動識別膠片的感光值ISO。

5、35旁軸相機



又稱“35直視取景照相機”,通過相機上端的取景窗進行對焦,而用來拍攝的鏡頭與取景窗是相互獨立的,因此所看到的影像與最後所拍攝到的影像會有所差異(圖中紅色圈出部分為取景器);因為互相獨立所以不需要五稜鏡來反射光線,所以旁軸相機一般也比較輕薄。上面所說的自動相機大部分也屬於旁軸相機的一種,但是自動相機是不能更換鏡頭的,而專業級旁軸相機卻可以,如萊卡的M系列,也能手動設置所有參數。

6、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簡稱“單反”“DSLR”(如圖6-1),這是專業攝影師廣為使用的設備,通過五稜鏡的多次反射,使取景窗猶如直接通過鏡頭觀察和對焦影像一樣,將所看到的影像完整無誤的記錄到底片或傳感器(cmos)上。膠片單反有自動、半自動和手動,數碼單反均有手動設置也有自動設置。單反可以更換不同的鏡頭來符合所需要拍攝的場景,如微距、廣角、遠距的拍攝。但由於其複雜的機械裝置,它的體積在135畫幅中比其他類型的相機都要大,重量也會重很多。由於攝影的普及化,現在大部分的業餘攝影愛好者也將單反相機做為自己攝影的首選設備。由於市場發展的需要,市面上又出現了微單相機(如圖6-2),外形小巧,也可更換鏡頭,適合那些既想獲得比較好的畫質,又不想要單反笨重感的人,以後會詳細介紹到。

7、2¼英寸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俗稱“120相機”,拍攝原理同35單鏡頭反光相機,只是其選用的底片為120中畫幅的底片,如果是數碼相機那其感光器(CMOS)也要比35數碼單反要大許多,由於底片面積大,所拍出來的影像會更精緻,取景框也比小小的取景窗來的更大更清晰更精確聚焦,所以雖然它的體積和重量比35單反還要大很多重很多,依舊受到了無數專業人士和高階業餘愛好者的追捧,哈蘇相機就是其中的一款。

8、雙鏡頭反光照相機



上下並列的2個鏡頭,上方的用來取景,下面的用來拍攝,雙鏡頭2側的小齒輪能夠讓本來完全獨立的2個鏡頭進行同步對焦。取景框的位置和2¼英寸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一致,所以對焦時不是把相機舉起至頭部,而是端起相機至胸部,稍稍彎下腰和頭俯視窗口對焦,而且在取景框中所看到的景象與實際是上下顛倒的。此款照相機通常是使用120底片,全手動,拍攝一張照片比較耗費時間,但是很多愛好者卻樂在其中。

9、一次成像照相機(即拍立得)



即拍即得,按下快門,幾秒後吐出照片,半分鐘後圖像逐漸顯現;這種魔法般的相機於70年代由寶麗來公司生產。曾經風靡一時,在專業領域,常用於拍攝前對布光效果的試驗照。但由於數碼攝影的來臨,逐漸被淘汰,寶麗來公司於2008年宣佈停止製造底片。所以現在市場上僅存的一次成像相機只有富士公司所推出的instax mini和instax wide 2款相。

10、機背取景照相機(即大畫幅相機,之前感光材料分類裡有照片)

大畫幅照相機,小時候在專業照相館中才能見到的,一般使用在大型的工業或建築外景拍攝中,外形像鼓風機,當中的褶皺皮腔可以使鏡頭上下左右的移動達到不同的取景要求,拍攝的步驟是先取景對焦後再裝入大畫幅底片開始拍攝。機背取景照相機非常的龐大笨重。

所以根您提出的問題,膠片與數碼只是影響呈現的方式不一樣,根據你自己想要追求的影像效果可以選擇兩者之一。並不是一種攝影方式,因此瞭解清楚相機的分類對於之後的創作很有幫助。

加油~(*Ü*)


楠瓜


看不懂什麼意思。攝影包括攝像過去用的是膠片,如電影膠片,還有去照相館拍照,以及帶著相機去公園拍照,都是用膠片。現在有了數碼相機,膠片慢慢用的人少了,但仍有一群膠片攝影愛好者專用膠片拍照。至於普通攝影是什麼,我還真不清楚。數碼攝影的最大優點是成本低,當然在色彩、寬容度方面和膠片還有一些差距,但隨著技術進歩這些差距越來越小。


人小言微


膠片攝影和數碼攝影可以被認為是一對反義詞。

數碼膠片攝影和普通攝影,這兩個名詞,確實沒有什麼對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