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認識偏差?

希樸羊


剛開始瞭解心理學的朋友,都會遇到感覺、知覺這幾個概念。


感覺好理解,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痛覺這些我們經常聽說,心理學上一般還有膚覺(觸覺、冷覺、溫覺和痛覺)、觸壓覺、溫度覺、內部感覺(平衡感、內臟感如飢渴飽脹噁心)等。普通心理學教材上可以詳細查到。


可以說,人無時不刻不在獲得大量的感覺信息,望聞問切。這些信息進入大腦經過迅速的整合加工,形成了對事物的整體認識,就是知覺。比如物體認識,紅、圓、甜、脆等,大腦接收這些信息在通過經驗記憶判斷出蘋果。在感知覺活動中人的內部信息加工機制不斷複雜,有注意、記憶、思維等等。


我們嘗試把這種信息的接收處理形成判斷的過程理解為認知,那麼認知偏差就是信息處理得出的結論和事實不相符的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接收的信息不全面(盲人摸象)、可供對照的經驗不全(以偏概全)等等,也有一些常見的錯覺,就是我們的心理加工過程造成的,所謂眼見不一定為實;入幽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庖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比如,

下圖的橫線是平行的

下圖的紅色豎線是等長的。

下圖的黑色圓大小是一樣的。


認知過程偏差現象很普遍,除了上面這種簡單心理過程,還有複雜信息處理,比如說“所信者聽也,而聽尤不可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等,這涉及面就更廣呢。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兩小兒辯日》,可以幫我們理解思維推理不同、得出結論不同。一個小孩堅持物體近處熱遠處涼,認為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另一個小孩堅持物體近處看著大,遠處看著小,認為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你看,好像都說的有理,到底誰更接近事實呢?這就需要更多信息和複雜的認知過程來接近真想呢。


微微光


認識偏差,是一種基於個人經驗和知識體系對一定表現的現象或虛假的信息而對他人做出判斷,從而出現判斷失誤或判斷本身與判斷對象的真實情況不相符合。

還有一種偏差,叫做認知偏差,指的是人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

根據題主的描述,應該是屬於第二種認知偏差的範圍更曠闊一些,生活中也會經常出現一些認知偏差的例子。

比如典型的曝光者效應就指的是人們在多次接觸一個人時候,會產生一種對TA的好感,會越看越順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日久生情,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原因。其實都是因為人在知覺外部環境時大腦會產生一些錯覺等。還有典型的就是男性和女性的認知差異,男性以目的為導向,女性以體驗為導向,經常出現一些男性和女性直接的矛盾,都是因為這種認知偏差。比如女生和男孩子吵架時,喜歡說“你態度有問題,你為什麼用那種語氣和我說話。”男生則喜歡追問“你想怎麼辦,你想怎樣?”尋求一個確定的解決方案。

還有一些認知偏差,在孩子與父母之間也會發生,比如孩子最喜歡的玩具,自己平時都不捨得玩,對於孩子來說玩具就像朋友一樣珍貴,是需要呵護的,但是某一次家裡來了客人,家長把孩子的玩具送出去給別的小朋友玩,別的小朋友特別不珍惜,就會讓孩子特別難過傷心,認為家長不尊重自己的玩具朋友。這是因為家長認知中的玩具就是個物品,可替代,價值沒有讓客人的小孩開心重要。可是在小朋友眼裡的玩具,是一個有生命的物品。這種偏差,就會導致一些家庭上的矛盾。究其原因,就是人身處的位置不同,經驗不同,對同一事物會產生來自於個人經驗上的差異認知。



開火車的老溼機


認知偏差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就是由於我們固有的認知的特點及偏好,產生對其他事物的不客觀的認識。首先,人的很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自我屬性,人的自我概念是很重要的。這意味著我們做事想問題很多都是從自我出發,這不是自私,而是人生來就是這樣。當你從自我出發看問題時,就難免有不客觀的情況出現,就產生了認知偏差。

同時,這樣的情況還有環境的限制,比如井底之蛙,就是受環境的影響。一些典型的認知偏差,比如首因效應。就是我們看問題看人,第一感覺的好與壞可能決定了我們看待一個事物的觀點。近因效應也是一樣,你最近接觸的觀點可能最影響你,你用的最多,實際情況不該是什麼觀點最科學我們採納什麼觀點麼?除此之外還有暈輪效應,就是愛屋及烏。從邏輯說,你喜歡的人所鍾愛的東西,不一定好啊,但是因為暈輪效應,你就有了愛屋及烏的現象。這些都是認知偏差。

其實認知偏差難以避免,對我們心理狀態也沒有特別不好的影響。因為它歸根到底是一個看法,沒有好不好之說。這就和誰都有偏見一樣,都是自己的看法,關鍵在於儘量減少這種看法,讓自己的判斷變得客觀,能儘量清晰的看待事物,而不是受了認知偏差的影響而不自知,下次還犯一樣的錯誤。這就需要對自己過往的經驗和判斷做一定的“覆盤”與思考了。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我們幫你解憂,讓我們一起活出本真,愛人悅己


青音約


認知偏差是個體對社會環境、自身評價、他人評價等等,產生的一種認知偏移。大家都公認的一件事情,你卻持反對態度,並且覺得自己才是對的,同時這種自以為是是沒有根據的,只是你內心比較偏執。


由於每個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話,長時間被否定會讓一個人覺得非常不開心。所以每個人身邊的朋友,基本上都是隻會說讚美話的,這也導致了這個社會上百分之90以上的人具有比實際上更大的自信。有人做了一個心理研究調查,當問及某一項生活技能,比如說釣魚或是駕駛汽車,他們是否高於這個社會上50%以上的人,而有70%以上的人會肯定自己,很明顯,這其中就有20%的人產生了認知偏差。

之所以出現認知偏差,主要是因為自己對自我認識的缺乏。有一句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如果連自己都認不清自己的話,那麼對所有事情都會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認知偏差。 擁有認知偏差的人,他們大部分都是自我判斷力偏弱的,這類人沒有辦法從一箇中肯的角度判斷出自己做出的事情是否是合理的,他們受到別人的影響會比較大,原本是自己確定的一件事情,如果大家都否定的話,那麼他們就會聽大家的。儘管他內心深處依然認為這件事情是對的,但由於自我判斷力偏弱,所以他們會否定自己當然還有一部分擁有認知偏差的人是偏執狂,他們聽不進任何人的意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跟她吵了一架。

起因是,我在電話裡的某句話中傷了她,我反覆問到底是哪句話,她不肯說。

於是我也煩躁了…… 因為覺得莫名其妙,她生氣,顯然又因為我的失言。

我們都認為發生矛盾是對方的錯,自己的責任很小:我覺得是她無理取鬧,她覺得是我講話傷人。雙方都不肯妥協。 結果冷戰了四天,才冰釋前嫌。

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正是心理學家所說的「自利偏差」啊,因為我心裡的假設是:一定是對方沒事找事,挑起了矛盾。

「自利歸因」這種認知偏差,讓我們在關係中變得很蠢,矇蔽了眼睛: 只覺得是別人的不好,看不到自己的錯。

這也是這個問題由來,人類的「認知偏差」實在太多了,每一種都可能令人變得很蠢,而我們卻根本意識不到……所以第一步,瞭解這些認知偏差,是改變的開始。

7種讓人越來越蠢的認知偏差—— 1. 自利歸因偏差(self-serving bias)

自利歸因偏差指的是: 成功時,覺得多半是自己的功勞;失敗時,甩鍋給別人或外界環境。

甩鍋給別人,比如情侶鬧矛盾,我們都傾向於認為,是對方沒事找事,挑起了爭吵…… 甩鍋給外界環境,比如小明考數學,考得好他可能覺得因為自己聰明; 考得不好,可能就覺得題目太難、改卷太嚴,甚至認為考得不好是因為……複習了假書。

就算是玩王者榮耀,也會有自利歸因: 這局輸了就想:“靠,這傻逼隊友太坑了!” 這局贏了就想:“要不是老子機智,推了那個塔……”

遊戲如此,生活亦如此。 有多少人不思改進,一失敗就甩鍋給外界,自己身上那根刺卻總不肯拔! 這不是蠢,是什麼? 到最後,你在自己眼中還是最機智,可事實上,已經比神坑隊友還坑。

2. 行動者-觀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 effect)

行動者-觀察者偏差指的是: 我們觀察別人的行為時,傾向於指責別人的人品,而忽視情境的影響。 看看那些「網絡暴民」就知道了。

幾年前,柴靜的《穹頂之下》大火,引起爭議,有人說柴靜竟然抽菸,有人說她是小三,有人說她在美國生小孩,所以是賣國賊……他們竭力證明柴靜道德低下、矯揉造作、背叛國家。

這些人,從不考慮柴靜觀點本身怎麼樣,而是根據各種二手信息,或捏造事實,或捕風捉影,評判她的人品如何如何渣,道德如何如何低下,然後還引來一大波人點頭稱讚。

說出去的話不經過腦子,只會噴人,從不思考觀點本身的價值,不查證消息的來源。 沒有比這更蠢的了。

3. 錯誤定價(misvaluation hypothesis)

你對一件事的定價,就是你認為,這件事帶給你的價值。 之所以會有錯誤定價偏差,是因為很多人,只定價了一件事的短期價值。

比如,有家公司,以很高的工資挖你過去,你願不願意呢?很多人經不住誘惑。 卻沒有思考,長期來看: 這個崗位的成長空間是否足夠呢? 這家公司是否有前景呢? 這個行業是否景氣呢?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明明知道要減肥,還是忍不住吃炸雞。 明明貸款要還到明年,還是忍不住逛品牌店。 明明知道電子遊戲,休閒時玩一玩即可,可很多大學生的心中,遊戲的「定價」奇高,因為追求即時的愉悅感,他們打遊戲茶飯不思。

讀書學習,短期看不到價值,他們便放棄治療;遊戲,短期獲得了快感,就拼了命地玩。 到頭來,遊戲是王者了,生活卻成了敗者。 這不是蠢,是什麼?

4. 過度自信偏差(overconfidence theory)

如果你正確定價了讀書,明白讀書的重要了……還可能陷入另一種偏差。 比如「今年我一定要讀100本書!」,或者朋友圈集贊「你們給我點幾個贊,今年我就要讀幾本書!」。

心理學家把人的這種迷之自信,叫做過度自信偏差。 不是說自信不好,而是他們太自信了,以至於覺得讀書這事,沒必要做詳細的計劃…… 到頭來啪啪打臉,又頹廢了一年,他們也早已忘了一年前的口號,進入下一年的輪迴…… 這些人過度自信到幼稚的地步,以為喊喊口號、打打雞血就能成事。 如果真的那麼容易的話,至於年年計劃都泡湯嗎? 這是不是就是蠢……

5. 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 我上高中那會,共享車還沒出世,有時早上起遲了,準備打的卻苦苦等不到,反倒是公交車過去好幾輛,我卻還是想打的,心想:“我都等了這麼久的的士,得繼續等下去,要不然先前花的時間不白費了?” 我的做法其實是很蠢的,這是典型的沉沒成本效應。

等的士花的時間,就是我不可挽回的成本,卻影響了我的決策,寧願繼續等下去也不願坐公交…… 談戀愛時也一樣,對方毅然決然提分手,你心想:“都談一年了,付出了那麼多,怎能輕易結束?” 可……Ta已經不愛你了,挽留不成,卻還是要死纏爛打。 這不是蠢,是什麼? 過去的犧牲和付出,就讓它過去吧,如果不能把過去的痛苦和犧牲留在身後,那和身居牢獄有什麼區別?

6. 後視偏差(hindsight bias)

男同志可能碰到過這樣的人,和他們看球賽,你比賽前各種預測,他們卻一言不發,一等比賽結束,就開始分析:“哈哈,我早就知道A隊會贏,是因為……” 這種看似聰明的分析,心理學家稱作後視偏差,意思是說,他們事後的那些分析,很可能是瞎扯淡。 原因在於,事後的分析比事前的預測容易太多了。

最不幸的事,莫過於你有一個後視偏差的老闆…… 當你做成了一件事,他就說我早就知道這件事能成,然後不給你足夠的獎勵; 當你搞砸了一件事,他立馬板起臉說,我早就告訴過你這事不能做,緊接著扣你工資。 唉,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 還能更蠢一點嗎?

7.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我們常常看見這樣的報道: 從月薪3000逆襲估值30億估值企業CEO,他有什麼秘訣? 新媒體時代,這類標題屢見不鮮了吧? 打開文章,通常先講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然後總結出123條道理,告訴讀者這就是秘訣…… 他的經驗總結有價值嗎?當然有,參考價值肯定是有的。 但把這些道理奉若人生真理,可就太蠢。 心理學家稱之為倖存者偏差,千千萬萬個月薪3000的人裡,只有他是「倖存者」,上了媒體報道,其他99.9%的人都「死了」。

大部分人只看到成功人士講的大道理,卻沒看到背後的方法論、資源、家境、人脈甚至運氣成分。 有些人啊,成功人士放個屁,你都把它當寶貝。 這不是蠢,是什麼? 敲重點 有這麼多讓人犯蠢的認知偏差,該如何避免呢?

心理學家總結出了答案,遠離認知偏差,有這3個步驟: 1. 改變你的元認知

認識到認知偏差的存在本身,就能削弱它的影響。 這個過程,其實調用你的元認知能力,即對思考過程的反思: 只有意識到思考過程中偏差的存在,才能去改變它,元認知為思考過程按下了停止鍵。 學習人類的認知偏差,推薦你閱讀基思·斯坦諾維奇的《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2. 沒錯,你應該對號入座 認識到還不夠,現實裡的認知偏差往往很隱蔽,所以一定要聯繫你的現實經歷。 比如:過去我犯過哪些偏差?將來,碰到同樣的情況,才會想起來去避免。

3. 慢下來,慢下來,慢下來

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標題: 幾節課顛覆你的認知,幾天教你把月薪提高十倍,幾條秘訣教你成為高手…… 無數的課程、文章,都號稱能顛覆你的三觀。 於是你心動了,點了購買,去感受「迅速」顛覆三觀的感覺。 可人的三觀就像積木,顛覆來顛覆去,最終散架。

這個時代太「快」了。 它鼓動你迅速成功、鼓動你迅速購買、鼓動你迅速思考...... 商家才能利用人性、利用心理陷阱、利用認知偏差,操縱你的錢包。 所以我建議你:在做任何決定前,給自己一些思考的時間,慢下來,慢下來,慢下來。 快,是時代病。 慢,是良藥。


鄢城秀才


認識偏差在心理學上是認知心理學裡面的一個概念。

首先,人類的認識會根據知識的侷限性、處境、角色、包括我們的成長過程、我們的思維習慣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導致我們對事情的認識不夠全面、過於主觀、會對事情有一個侷限性的認識。

我們會以偏概全以為我們看的了一點就是事情的全部。我們會把一件事情想象得非常絕對。而無法用變化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它。比如說家長會認為,一個孩子如果成績不好,他的人生就完了。

事實上一個孩子不會因為成績不好而完蛋,但是會因為家長每天都認為它會完蛋,而真正的完蛋。其實這就是認知偏差,我們的認知狹窄了。導致了一個不良的結果。

如果真的想知道什麼是認知偏差,在網絡上會有大量的搜索結果來解釋這個概念。但是瞭解什麼是認知偏差,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認知偏差。我們都會產生認知不完整的問題,前面說到這種認知不完整,與我們的知識侷限性、我們的角色、位置、身份關係都會受到影響。

也許我們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不讓我們的認知偏差,對我們的人生,對我們人生中重要的他人產生過多的很壞的影響?

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要用一個動態的,變化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去看待每個人,我們願意相信他們是願意為自己努力變得更好的,我們就不會因為某一件事情覺得他很糟糕,就會覺得這個人無可救藥。

或許我們可以更深入地學習知識,對一件事情有更深刻的瞭解。

更願意去辯證的思考,又或者我們願意去深入瞭解一個事情真真正正的從裡到外,從每個人的內心細節,甚至它的成長過程著手去理解一個人。這個時候我們的理解,我想是儘可能完整的。但是很抱歉,我覺得沒有百分之百的完整的答案。

我們只能通過自己深入地努力去逐漸地讓它完整和立體起來,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會有那麼多偏見。

♥楊喆,北京市大興區精神病醫院心理科主任,國家二級諮詢師、心理治療師,應用心理學本科畢業、醫學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專業研究生,北京市心理專家講師團成員,北京市沐林教育矯治所特聘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大興教學醫院特聘教師,閱心成長兒童沙盤小組創始人,工作十餘年,臨床治療1000餘小時。擅長:青少年心理治療、抑鬱症心理治療、夫妻關係心理治療、沙盤治療。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認識偏差是人們在感受認識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自己得出的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認識偏差中常見的首因效應、刻板印象、暈輪效應等均為某種形式的認識偏差,是個人認識具有選擇性的特徵所致。

打個比方說:有人吃了一次川菜,不愛吃,於是他的自我概念當中自己給自己就加上了一條:“不喜歡吃川菜。”體驗相對來說是更為可靠的自我評價,因為它與朋友吃川菜時,服務員態度不好,或者那個菜館的川菜不正宗等,都會讓朋友也自己產生了一個認識偏差,以為自己也不愛吃川菜了。

如何解釋認識偏差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經濟學家認為,大腦通常採用簡單程序應對複雜環境,因此出現偏差在所難免。而社會心理學家則認為,認識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維傾向有關,是為了維持積極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維持良好的自我感覺。進化心理學家哈瑟爾頓(M. G. Haselton)和列託(D. Nettle)認為有的解釋難以令人滿意,給出的都是表面答案。他們提出了錯誤管理理論,認為通常的決策不是犯不犯錯誤的問題,而是犯哪種錯誤的問題。
我們再以教育為例:學生學不好是老師沒教好,或是學生自己不下工夫。
其實:以上兩點絕對是有關係的,而且關係很大,但不同情況下原因也不盡相同。有時,父母的原因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有時父母在很多問題上都做不好,如:抽菸,吃檳榔,睡懶覺,說髒話,撒謊,那我們如何讓他們的孩子不去做以上學生守則規定不能違反的事情呢?所以,父母是影響孩子的一大重要因素。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佟新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準確來說不叫認識偏差,而是認知的偏差。所謂認知的偏差就是指個體在對外部的錯誤訊息對他人或者自身作出解讀與判斷,但基於錯誤信息的前提下,個體的判斷出現失誤從而判斷出與真實事物真實性相悖的解讀與認識。在著名心理學家弗里曼等人著的《認知療法臨床手冊》中明確指出了常見的認知的偏差有以下十二種類型的錯誤解讀。分別是極端化思考、隨意推論、占卜、悲觀、輕視、讀心、選擇性斷章取義、情緒化判斷、強迫症、個人化、亂貼標籤以及否定正面思考。其中,極端化思考就是指世界不是黑就是白,中間沒有兩者之間的過渡階段,也就是沒有“灰色地帶”的存在。隨意推論就是指“中國遊客在國外亂扔垃圾沒素質”,所以所有中國人都是沒素質的人。這不僅是國際上的認知差異,中國社會內部也有很多這樣的認知偏差,例如河南人都是騙子,東北人都是大嗓門,南方人都很矯情等等,地域上的差異也會造成認知上的偏差。情緒化判斷指的是在個體把自身的情感反應當作是現實存在,例如在某一個時候,個體情緒體驗非常低落,甚至到達了絕望的地步,這時,個體很可能也會覺得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一般,不抱有任何希望。個人化是指不管是發生好事壞事,所有的功勞或者是錯誤都是自己一個人行為後的結果,若發生的是好事,則會有升上天堂般的自豪感;若發生的事情不好時,就會有下地獄般的情趣低落。


希樸羊


老子說“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客觀認識自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通過了解我們對自己認識的偏差,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釋自身的行為和感受。前面我們談到了自尊,為了維護我們的自尊,讓自己感覺良好,每個人都有意無意的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從而產生自我認識的偏差。我們總是容易記住那些與自己有關的事情,高估自己的重要性和貢獻。比如公司的某個項目做得很成功,我們認為自己是項目中那個最有創意、付出最多、功勞最大的人。但是往往最後因為項目升職加薪的卻是別人。這未必是領導的眼光有問題,不知道知人善任,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是我們高估了自己,卻沒有看到別人的巨大付出和貢獻。

人們在自我認識過程中存在著雙重態度系統,第一重是我們所表現出來的受意識控制的態度;第二重就是我們對人對事自動產生的隱藏態度,這個態度很多時候不能被我們自己意識到。大家想想葉公好龍的故事就很容易理解了。葉公喜歡龍,身上的飾物、使用的酒器、家裡的裝飾到處都是龍。天上的真龍知道有這麼一個鐵桿粉絲後,內心充滿感動,就來探望葉公。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葉公看到真龍後驚恐萬狀,轉身就跑。葉公開始喜歡龍並不是裝的,這是能夠被他意識到的第一重態度;而他第二重的隱藏態度是對龍極度懼怕,這種隱藏的態度只有在真龍現身後才暴露了出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形累見不鮮。比如有人一直覺得自己愛著對方,結果對方提出要結婚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並不想和對方長久的生活在一起。有人一直覺得自己的職業理想是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有所成就,到了職業抉擇的關頭卻發現自己想做個公務員。

瞭解自我認識存在偏差和雙重態度系統,有助於我們理性看待別人。比如,我們看待別人的報告和證言時,就不能偏信。儘管他們未必說謊,但他們也存在自我認識的偏差,所以,他人的材料可以兼聽,不能偏信。同時,對自我認識偏差和雙重態度系統的瞭解,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組織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做出更為正確的選擇。心理學家米勒認為,人們在一些特定的依靠自我認識的行為中,比如職業發展、學業選擇等,理性的分析比感覺更加重要。為了對我們自身有更為客觀的認識,我們可以從自己過往的歷史中尋找線索。比如很多人都會低估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每每造成計劃的拖延或對他人的食言,其實如果能把之前歷次事件的計劃時間和實際完成進行簡單對照,就可以大大提高判斷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同樣,不少人個人花費經常超支,對孩子的學業成績經常高估,其實仔細分析一下過往的情況,就能大大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也可以更好的調控好自己。此外,多從他人那裡徵詢意見,也可以讓我們更為理性客觀地把握自身。一項研究顯示,對一對戀人最後能否長久的生活在一起,這對戀人的父母往往有最準確的判斷,其次是他們周圍朋友的判斷,戀人自己的判斷是最不靠譜的。從這個研究的結果看,以談婚論嫁為目的的戀愛,還是該帶回家,讓你的父母把把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