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患癌後,第一個信號是什麼?

人生三階段


10條信號,發現早期癌症!

癌症衛生恐怖,就是因為早期癌症難以發現。

腫瘤在身體中剛剛開始生根發芽的時候,幾乎是沒有任何的表現。

只有癌細胞長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出現症狀。


可以說發現症狀了之後,早期癌症已經出現。

即使如此,發現早期癌症對於治癒癌症的意義非常大!

如果有以下10條,就要小心了!


1.吞嚥不適,梗噎感,特別是吞嚥困難,要警惕食管癌。


2.長期上腹癌疼痛,“消化不良”,嘔吐,嘔血,要注意胃癌。


3.某個部位持續性疼痛,要警惕骨腫瘤


4.乳房包塊,乳頭非先天性不對稱、凹陷,腋下淋巴結腫大,要想到乳腺癌可能。


5.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要警惕腸癌。


6.小便發紅,尿痛,要警惕膀胱癌、腎癌。


7.不明原因的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要想到淋巴瘤。


8.長期不好的咳嗽、胸痛、痰中帶血,肺癌需要小心。


9.陰道異常出血,注意婦科腫瘤。


10.持續性的發燒,低熱,要考慮到白血病的可能。


不想錯過更多健康內容,歡迎關注【醫學江湖】


醫學江湖


首先,要給各位大大們強調的是,不要身體有啥異常,就恐慌自己得了癌症。別沒先查出個啥,自己嚇到自己了。

再次,要給各位大大們強調的是,身體有啥異常,可以問度娘,但是度娘給出的答案中,不要把自己往最嚴重的疾病上對號入座,別沒先問出個啥,自己又把自己嚇到了。

為啥強調以上兩點,因為,即使是身為醫療系統的我,偶爾也不免自己嚇自己,哎.....

通病,我們就相互監督吧

就數學邏輯思維來說,患癌以後,如果這是個真命題,隨著腫瘤的生長和轉移,侵犯臨近組織等,久而久之,身體肯定會發出信號的,只是不同的癌症,信號不同,或者信號出現的早晚不同罷啦。但是,身體發出了異常信號,我們不能反推身體一定患癌,只是一種可能性,而且是越年輕,可能性越小。身體出現異常信號,我們應該及時就醫,查找異常信號原因(除了大家自己可以處理的小病小痛)。

接下來,我們聊一聊真命題:身體患癌後,第一個信號是啥?

不同的癌症,信號是不一樣的。但是,要警惕以下幾種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

1、短時間內不明原因的消瘦。平時不減肥、沒有抑鬱、沒有茶飯不思,驟然消瘦這樣的身體異常信號,應主動就醫。驟然消瘦在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中最常見,其他還有如肝癌和腸癌等。

2、脖子、乳腺、腹部有包塊,尤其是這種包塊還逐漸增大。頸部、乳腺、腹股溝淋巴結區域的包塊逐漸增大,是多種癌症淋巴結轉移的典型特徵,如自查可觸摸到這些部位的包塊,並逐漸增大,要及時就醫。

3、舌、頰、皮膚等部位潰瘍長期無法自愈,需要警惕。身體的體表、粘膜潰瘍,一般可自行癒合或者治癒,長期無法自愈可能提示特殊異常,需要引起注意。

4、中年或以上婦女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或分泌物增多,或者女性月經週期之間的陰道非正常出血,是女性宮頸、卵巢腫瘤的主要信號。

5、無誘因、查不出原因的長期低熱。不明原因的持續規律或者不規律的長期發熱可能是淋巴癌、白血病等癌性病症的徵兆。

6、進食中胸骨後悶脹、灼痛、異物感或吞嚥進行性加重,表現為初期進食硬質食物疼痛,演變到進食流質食物都痛,就要特別注意是不是食管腫瘤了。

7、胃灼熱。燒心樣的長期胃灼熱需要就醫排查是不是胃酸過多造成的,再排查食管癌及胃癌的可能性。

8、大便異常。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多,且有解不乾淨的現象。胰腺癌的早期症狀是大便多而發白、奇臭。

9、久治不愈的乾咳、聲音嘶啞或痰中帶血,又比如無痛性血尿,出現奇怪的症狀,建議還是早檢查早診斷為好。


藥事健康


身體患癌後,可以沒有任何信號,也就是說,你和平時一樣,什麼不舒服,什麼異常都沒有,有的人就是無意中發現的,而有的人沒有發現,等到出現信號,可能已經很晚期了。所以,想靠“信號”來發現癌症,這個有點被動,也不太可靠,建議儘可能主動去篩查腫瘤。當然,篩查腫瘤目前主要也只是針對一些常見腫瘤,比如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等。還有很多不太常見腫瘤還沒有有效的篩查手段,而即便是這些常見腫瘤,也並不是都能早期篩查出來。所以,除了主動篩查,重視身體出現的異常信號也是必要的。

所謂信號,就是癌症的可能表現。這些表現,多數並沒有特異性,也就是說,不是癌症獨有的,其他疾病也會出現這種表現,比如,胃癌會有上腹痛,但不是出現上腹痛就是胃癌,因為很多其他疾病也會有上腹痛,像胃炎胃潰瘍都可能有上腹痛;比如,咳嗽,肺癌會有咳嗽,而感冒肺炎等很多疾病也都可能會有咳嗽。因此,出現異常表現,不要對號放座,胡亂恐慌,也不要掉以輕心,建議找醫生就診,讓醫生來判斷,醫生會綜合分析,會藉助必要的檢查來協助診斷。

以下舉幾個例子來說明身體患癌後第一個信號可能會是什麼:

不明原因的咳嗽,特別是乾咳,持續兩週以上,要警惕肺癌。


有的人會提槓,這也不一定是肺癌吧,唉,這理解能力不行啊,前面說了那麼多,白說了,沒人說這就是肺癌,是要你警惕,要去檢查弄明。

持續不能癒合的口腔潰瘍,要警惕口腔癌。

重症肌無力,有時要想到胸腺瘤可能。

吞嚥不適,梗噎感,特別是吞嚥困難,要警惕食管癌。

長期上腹癌疼痛,“消化不良”,嘔吐,嘔血,要注意胃癌。

血便,排便習慣的改變,要警惕結直腸癌。

乳房包塊,乳頭非先天性不對稱、凹陷,腋下淋巴結腫大,要想到乳腺癌可能。

全身各處,比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摸到無痛性腫大淋巴結,要去檢查,以排除淋巴瘤或淋巴結轉移癌。

不明原因的腹痛,以及不明原因的各類疼痛,都應該要注意排查一下腫瘤。

陰道異常出血,注意婦科腫瘤。

小便異常,血尿,尿痛等,注意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

其實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了,有的人看了會對號入座,自己嚇自己。其實不必要,不要把這些表現和癌症劃等號,只是提醒你要去檢查清楚到底是什麼,可能是癌症,也可能是其他疾病。


【我是腫瘤專科醫生,點右上角關注我,隨時隨地獲取靠譜的健康知識】


腫瘤專科醫生


近年來,腫瘤患者很常見,甚至有很多人平時好好的,突然查出晚期癌症,令人“談癌色變”。

但同時,隨著醫療進步,很多早期癌症可以治癒!比如最常見的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只要能在早期發現,手術治癒率是非常高的。

甚至我們身邊就有這種幸運的人,切了大半個胃,或者切了一個肺葉,或者切了一側乳腺,之後多年都沒有復發。

怎樣做到癌症的早期發現呢?或者說身體患癌後,常見的第一個信號是什麼呢?

豪大夫總結了很多癌症患者的早期表現,最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信號:

1.體重減輕

沒有節食減肥,生活習慣跟以往有沒有不同,無緣無故地出現體重下降,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全面檢查。

2.

間斷性乾咳

肺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時候癌細胞破壞支氣管粘膜感受器,可以引發乾咳,不伴有咳痰,如果在一定時期內反覆出現,建議及時胸部CT檢查。

3.無緣無故倦怠乏力

像這位老年女性患者,渾身發懶、乏力20多天
,老頭子比較在意,強迫著老太太來做了體檢,結果發現了右肺的微浸潤腺癌。


倦怠乏力並不是肺癌的典型表現,但是很奇怪,豪大夫在工作中遇到好幾例肺癌,都是因為渾身無力、發懶,到醫院做體檢發現了早期肺癌,後來成功手術治癒。

癌症早期常常缺乏典型症狀,應重視健康體檢。

由於職業原因,在醫院裡經常遇到一些很惋惜的病人。

比如有一位40歲的男性,因為摸到胸口上有一個隆起,沒有疼痛感覺,後來彩超和胸部CT確定為肝癌肋骨轉移。

這個月還有4位老人,因為頭暈噁心來做檢查,結果發現了肺癌腦轉移。

定期健康體檢,可以早期發現一些危險信號,大大增加早期治癒的機會。

說了這麼多,人體患癌後,最常見的信號到底是什麼?

總結一下,與以往相比較,無緣無故地出現了一些不舒服的感覺,比如乏力,厭食,消瘦,咳嗽等,如果在一定時期內反覆出現,沒有明確的原因,就應當做個全面體檢,防患於未然!

這裡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影像科豪大夫


免責聲明:本人所有回答均參考自人民衛生出版社教科書,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只做醫療信息傳播,如有身體不適請於正規醫院就診。

本人是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擅長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神經脫髓鞘病變,疼痛等領域,歡迎大家關注我,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你這個問題問的比較籠統,我覺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癌症都有不同的信號

鼻咽癌

預警信號鼻涕帶血、主要表現為鼻涕中帶有少量的血絲。特別是晨起鼻涕帶血,往往是鼻咽癌的重要信號。此外還常有鼻塞,這是由於鼻咽癌症塊壓迫所致。如果癌症壓迫耳咽管,還會出現耳鳴;另外還有頭痛特別是一側性偏頭痛。

食管癌

預警信號產生特異性的吞嚥困難。吞嚥食物時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後悶脹不適、食管內有異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肺癌

預警信號不明原因的刺激性乾咳,傷風感冒後咳嗽持續不愈;突發性痰中帶血或少許鮮血絲;瀰漫不固定的胸疼,或背痛、肩痛、上腹痛等;固定部位反覆發生肺炎。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明確診斷。

乳腺癌

預警信號乳腺乳頭溢液、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乳房有腫塊、乳房輕度回縮或提高、腺體侷限性增厚、局部皮膚輕度水腫等。如果觸摸到腫塊,且年齡是40 歲以上的女性,應考慮有乳腺癌的可能。

等等,這個癌症太多太多了,具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診。


神經內科李醫生


健康科普,來看看 “百科名醫”吧!

癌症早期症狀具有很強的欺騙性,關於癌症的早期信號你瞭解多少?盤點癌症的10大症狀,提醒人們注意。

1. 久咳不愈,小心肺癌

咳嗽不斷可能預示肺癌,發熱、乾咳、聲音嘶啞、低熱等一般呼吸道症狀,這些症狀與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病相混淆,很難引起患者的注意,當出現胸痛、咳血更要小心,一旦入院確診已是肺癌中晚期。

2.體重減輕可能導致胃癌

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和疲倦無力,也可能是胃癌的症狀,胃癌的早期症狀表現是部分胃癌病患表現為泛酸、燒心、噁心、嘔吐、噯氣或黑大便等,80%以上的胃癌病患,出現上腹部疼痛。這是普遍的胃癌的早期症狀。

3. 發燒

發熱是最常見的白血病早期症狀之一,白血病引起的發燒通常表現為反覆發作的高熱,合併血小板降低、出血、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淋巴瘤、肺癌等癌症也會發燒,較難控制,卻常被人們忽略。幾乎所有的癌症患者在發病及治療的某段時間,因免疫系統受影響而發燒,同時伴有疲勞。

4.聲音嘶啞或咳嗽不停

不明原因的嗓音嘶啞是喉癌主要的早期信號。如果咳嗽持續很長時間,則應當心肺癌或聲帶癌。

5. 排便習慣改變或小便異常

便秘或腹瀉頻繁,尿血、尿痛或膀胱功能失常等,都可能預示腸癌或膀胱癌等。

6.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並持續多日可能是食道癌症狀。如果開始吃固體食物時吞嚥難,後來進展到吞嚥液體食物也困難的話,要高度懷疑食管惡性腫瘤。

6. 口腔出現白色斑塊,或者舌頭出現白點

口腔潰瘍久不癒合或為口腔癌前兆,正常口腔粘膜為粉紅色,口腔如果變成白色、褐色或黑色,意味著黏膜表皮細胞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口腔黏膜變粗糙、變厚或呈硬結,出現口腔黏膜白斑、紅斑,要高度警惕口腔癌。

7. 異常出血或分泌物異常

痰中帶血應當心肺癌;大便帶血要當心直腸癌或結腸癌;子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異位會導致陰道異常出血;尿血可能是膀胱癌或腎癌的一大症狀,乳頭分泌物帶血則可能是乳腺癌信號。

8. 血尿

無痛性間歇性血尿,是腎癌出現的一大特徵,如果發現血尿、腰部疼痛、腹部有腫塊,就要小心是腎臟癌,應儘快做進一步檢查。

10.尿頻

女性有下腹腫脹、悶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有飽足感、尿頻與尿急,每天出現其中一種症狀時,應快速就醫。


百科名醫


癌症就目前而言還是屬於不治之症的範疇,得了癌症幾乎等於判了死刑,這是個無法迴避的問題。無論這個人的心態有多好,都是需要面對這個事情,但是如果能夠早期發現,積極的對症治療,那麼五年生存率還是有保障的。這也是一種安慰,畢竟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即使不患癌,我們最終也無法逃避死亡,對於任何的事情,都是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

一旦患癌,身體上總是會出現一些變化的,也就是身體上人出現一些症狀。如果身體上出現以下這些症狀,就是需要儘快的去醫院檢查清楚,一定要排除癌變。如果有癌變,那麼也是需要及早的治療,不能拖延,這樣才可以延生生命,減少痛苦的:

一、不明原因消瘦。短時間內體重急劇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號。

二、體虛乏力。多種癌症都可能導致這種症狀。如果睡眠休息充足,仍感覺虛弱和疲勞,就應看醫生。

三、頻繁發燒或感染。體內感染會導致發燒,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燒則可能是淋巴癌等癌性病症的徵兆。

四、腸道問題。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多,且有解不乾淨的感覺。

五、黃疸。皮膚或眼白突然發黃,主要考慮是肝臟或膽囊疾病,但也可能是胰腺癌、膽管癌和肝癌的症狀。

六、腹脹腹痛。莫名腹脹應當心卵巢癌。盆腔劇烈脹痛也可能是纖維瘤、卵巢囊腫及其他生殖系統疾病的共同症狀。

七、慢性胃灼熱,長期胃灼熱(燒心)應排查是否是胃酸過多所致,再排查食管癌及肝癌的可能性。

八、喘息或氣短。劇烈、明顯的氣短、胸痛或咳血有可能是肺癌症狀。

九、吞嚥困難。多與食管癌和喉癌有關,吞嚥困難有時也是肺癌的早期症狀之一。

十、慢性咳嗽和胸痛。類似咳嗽或支氣管炎的症狀可能是白血病和肺癌的症狀。胸口疼痛可能還會延伸到肩部、臂部。咳嗽和聲音嘶啞超過6周,應當心喉癌、甲狀腺癌、食管癌或肺癌。

十一、異常出血。尿中帶血既可能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膀胱癌或腎癌症狀。便血既可能是痔瘡,也可能是腸癌症狀。女性月經週期之間的陰道異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症狀。吐血咳血應當心胃癌、食道癌或肺癌。過度淤血或出血不止可能是白血病症狀。

十二、皮膚新斑點或黑痣變化。皮膚出現新的斑點、黑痣發生變化、皮膚瘡口久治不愈,結痂但容易出血,應當心皮膚癌。

十三、長期原因不明的疼痛。出現莫名疼痛持續4周以上,應當心骨癌或睪丸癌。

十四、盆腔或下腹疼痛。有此類疼痛且伴盆腔沉重感,可能是卵巢癌症狀。

十五、指甲變化。指甲下出現褐色或黑色條紋或斑點,應當心皮膚癌,而指端突然變大,指甲彎曲,則可能是肺癌症狀。此外,指甲明顯變白有時是肝癌徵兆。

十六、異常腫塊。乳房、睪丸、腹股溝、頸部、腹部、腋下或其他部位出現異常包塊,應及時就醫排查癌症危險。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對癌症的關注始於在腫瘤醫院工作的經歷,再加上近幾年身邊的親人相繼因癌症去世,如何預防或者提早發現是經常思考的問題,現將我的一點學習心得跟大家分享。



(1)不明原因消瘦。當身邊的親人沒有節食,沒有鍛鍊,卻越來越瘦,尤其是老人,您就應當陪他們去醫院做個體檢,檢查下身體有沒有出現異常。雖說千金難買老來瘦,但據目前研究表明,老年人適度胖點反倒比過度消瘦更健康。

(2)乾咳,痰中帶血。咳嗽是常見的感冒,支氣管炎症狀,但如果一直乾咳不愈,並痰中帶血需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目前肺癌是我國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可通過低密度螺旋CT協助診斷。

(3)大便習慣改變。如果持續出現腹瀉,或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現象,便中出現黏液或血液,需去結直腸外科就診,可進行結直腸鏡,肛門指檢等大腸癌的檢測。



(4)月經期外或絕經後陰道不規則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宮頸癌的典型特徵就是陰道不規則出血或接觸後出血,如果女性出現上述症狀,需去婦科做TCT與HPV檢測,確定是否與宮頸癌有關,強烈建議有性生活女性定期做TCT的檢測,可以發現早期宮頸變化。年輕女性可以通過注射宮頸癌疫苗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5)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如出現無痛血尿,需警惕膀胱癌的發生。

此外如果皮膚出現異常腫塊、疣痣增大、咽東西有異物感、皮膚或黏膜潰瘍經久不愈等症狀都是癌症的預警信號,都需及時就醫。

(王芳,主管護師,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國家健康管理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作為一個親身經歷的早期癌症患者,來從身體症狀和心理活動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本人今年30左右,4年前胃癌早期手術切除,化療半年,目前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2013年的某一天,工作完準備吃午飯的我突然感覺到右上胸像有一塊大石頭在壓著,不舒服。急忙去小診所購買了一個開胸順氣丸(以為是胸悶),吃了幾天後無任何緩解,依然感覺有石頭壓迫感。

而後感覺到在左側臥的時候,心臟位置有陣痛感,不是很疼,一陣陣的,所以只能右側臥。

症狀持續兩個左右後,感覺心裡發慌,吃任何藥都沒緩解,所以決定去醫院檢查。掛了胸的號,結果排了一上午都未等到,果斷離開,然後找朋友諮詢情況,最後毅然決定大體檢。

然後在省醫院,購買了女士的全身體檢,包含腫瘤五項。半個月後拿到體檢報告,找醫生諮詢。各項都很好,唯獨ca199和ca125高,熟悉指標的人應該明白是腫瘤的兩項指標。剛開始不明白什麼情況,以為小毛病,醫生再三囑咐讓去掛消化科。

考慮到一家醫院測試不準確,然後跑到另外三甲醫院,再次測試腫瘤五項。一星期後拿到結果,ca199還是高。然後就掛消化科,醫生給開了胃鏡和ct。做ct的時候醫生反應都正常,做胃鏡的時候醫生都在說胃裡有個什麼東西。檢查完後讓一個星期拿活檢結果。

自己回家後開始百度,然後查閱了很多資料,心裡知道百分之90是有大問題了。這個時候開始打嗝,下嚥有梗塞感,吃奧撮美拉後有所緩解。

一星期後,我媽媽來了我住的地方,才知道是我男朋友通知的。然後住院,知道病情,手術,化療。至今難忘的是做超聲胃鏡。

轉眼過去四年了,看著陪著我的爸爸媽媽,更加感覺到生命的珍貴。活著是多麼的美好,即使經歷萬般苦惱,我也願意活著。

我是不幸中的萬幸,最早期就發現了。也證實了體檢的重要性。我以前喜歡熬夜,吃火鍋,吃燒烤。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訓,身體才是戰鬥的資本。願天下無癌,我能長命百歲。


雞血評新聞


身體內缺它危害多易患癌 這些癌症信號不能錯過

  癌症因為死亡率高、痛苦大而容易引起人們的恐慌,甚至一些人會患上癌症恐懼症。而其實大約有2/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與治療的,關鍵在於日常的飲食預防與發現癌症的早期信號。

  維生素C常常被看作女性的美白、祛斑必不可少的維生素。但是維生素C還有降低癌症發發病率的作用,如胃癌、口腔癌、食管癌、鼻咽癌、宮頸癌等。

  維生素C對於癌症的作用

據新聞報道長期食用鹹菜、鹹魚、大醬等醃製食物,這類地區的人群,胃癌的發病率比較高。與醃製食物中維生素C匱乏有一定的關係。

  研究表明維生素C可以阻斷致癌物質亞硝酸銨的形成,而在動物實驗中也證明,維生素C可以抑制因亞硝酸鹽引起的腫瘤。除此之外,維生素C還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缺乏會引起多種亞健康或疾病現象。

  缺乏維生素C對人體的影響

  身體乏力:缺乏維生素C症狀表現比較緩慢,一般為3個月左右,出現臉色蒼白、乏力、食慾不振、抑鬱、噁心等。

  血管脆弱:維生素C因可以加速血液的凝固,被稱為抗壞血酸。缺乏則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出現易過敏、皮膚出血、紫癜現象。

  貧血:維生素C還影響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所以一般提倡在補鐵同時適當的補充維生素C。

  另外,維生素C還有美白、抗氧化、解毒、參與骨膠原蛋白合成、維持酶活性等多種作用。

  但是日常保健除醫生要求之外,補充維生素C不宜選擇藥片,人體肝臟能夠合成維生素C,日常多食用蔬果便能滿足身體需求。

癌症的早期信號

  缺乏維生素C容易患癌,而防癌更需要注意對癌症信號的及時發現。

  1.體重下降。沒有刻意減肥,體重迅速下降,與肝癌、腸癌、肺癌、乳腺癌以及甲亢有關。

  2.長期咳嗽、胸悶。長期咳嗽、聲音嘶啞、胸悶或胸口肩膀部位疼痛,除了支氣管炎之外,還可能是肺癌、食管癌等。

  3.食慾不振。吃不下飯、噁心、討厭油膩食物以及嘔吐等,與食道癌、肝癌、胃癌、膽囊炎有關。

  4.皮膚瘙癢。非過敏或乾燥引起的皮膚瘙癢、反覆出現潰瘍,小心皮膚癌或是其他癌症的併發症。

  5.溢乳。乳房皮膚出現皺紋、酒窩狀凹陷、溢乳、皮膚潰瘍等,或是乳腺癌。同時男性也可能發生。

  6.發熱。反覆發燒、發燒後血液化驗有時沒有異常、發燒時體溫不超過38℃、抗生素或抗過敏藥物不能退燒,這些多為癌症引起的發燒。

  7.腹痛、腹瀉、便秘交替。小心是腸道發生的癌症病變。

  8.流鼻血。沒有原因的流鼻血、吞嚥困難、耳鳴等,小心發生鼻咽癌。

  不管是平常的小病小痛,還是危及生命的癌症,都需要引起警惕,日常飲食預防以及早期疾病的發現比治療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