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你更願意活成張愛玲的模樣,還是活成三毛的模樣?

貝妖妖


如果可以,我願意活成三毛的模樣。三毛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她活出了精彩,活出了豐富的人生的內涵。

三毛是個有個性的人,敢愛敢恨。在她人生最美的年華,她找到了真愛,遇上了荷西,他們一起去了遠方,並且把日子過成了詩與歌。那樣的恩愛,那樣的美好。

人的一生,無所謂長短。如果你活了一百歲,而生活中沒有親情,愛情,友情,只有苦與累,那這樣的人生只是受罪。三毛的人生,她享受了荷西的愛,無與倫比的愛。所以當荷西離去,在這個世界上,她再也找不到她需要的愛情時,她寧願選擇離開。我喜歡三毛,願意活成她的模樣。


淡月梅花613


張愛玲或三毛,我願意活成誰的模樣?

張愛玲青蔥歲月時,如朗月般璀璨絢麗,年老時又優雅寂寞地老去。

三毛,看萬卷書,走萬里路。像天上的白雲一般,隨風流浪,追逐遠方。

兩位才女,都為愛痴狂,為愛命運多舛。

我喜歡她們的書,用生花妙筆,書中寫盡人間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才女書中的故事,不食人間煙火,跌宕起伏,撲朔迷離。

才女書外的生活,有琴棋書畫詩酒花,更有柴米油鹽醬醋茶。

兩位才女,氣質脫俗,一塵不染,卻都是凡人。

凡人,就有林林總總的煩惱。就有身不由己,言不由衷,情不得已的無可奈何。

所以,我不願活成兩位才女的模樣。

我只願,一生愛一個人,在平凡,平淡,平靜的歲月裡,默默走過。




七色花666


如果可以,我更願意活成三毛的模樣。儘管三毛是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對於她來說,焉知不是另一種解脫?她特別相信,死,是另一種生的開始。是的,她特別相信這些,相信大家都瞭解,她甚至在她演講的現場表演佔靈術,和荷西對話,預測能出幾本書。我看過不少人寫的關於三毛的生平,沒有一個人提到,在她生命的後期,有幾次竟找不到回家的路,她的病情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重,所以我特別理解她。有趣的是,張愛玲曾寫過這樣的話“我的確有一種才能,近乎巫,能預感事情將如何發展!我覺得成功的一定會成功。”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很釋然,難怪我這麼平凡,原來我沒有第六感。雖然如此,她們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一、親情

三毛生活在一個很傳統很溫馨的書香門第,父親是知名的高收入律師,母親雖然是家庭主婦,但通情達理。三毛如果不是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她的人生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改寫了。大家都知道小時候的三毛,被數學老師在眼睛上用毛筆畫了兩個圈兒,汁液淌了一臉,在走廊,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老師展示了一番。所以有了輕生的念頭,是父母的愛,父母的教育方式,給了她力量,取得了成功。

張愛玲則不同,雖然出生高貴,但父母的感情破裂,各行其事,沒有一個人能為他們姐弟做出犧牲,她的生性涼薄不是沒來由的。父親的懦弱頹廢,對她影響很大,這也是她作品裡幾乎看不到一個高大上男人的理由之一。

二、友情

因為原生態家庭的影響,張愛玲的朋友只有一個炎櫻,還被形容成只有一半住到她的心裡,再就是宋淇。

三毛不同,走到哪裡,哪裡都有朋友,而且大多都過的不如她,往往口袋掏得只剩路費,哪怕是個要飯的,即使自己不吃,也要捨出去。生活在撒哈拉的緣故嗎?

三、愛情

終於找到一個相同點,都忠於執著愛情。但三毛的愛情更讓後人神往豔羨,相反,張愛玲卻總讓人怒其不爭,正如她自己所說是塵埃裡開出的一朵花。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對張愛玲愛情觀的不盡批駁。我個人認為,能做到理智並及時止損的,都不是存粹的真正的愛情 ,她在愛情上應該是個存粹的人,即使為了胡蘭成流浪,即使在晚年,還能毫不避嫌的寫出那麼大尺度的《小團圓》,任誰都能找到胡蘭成的影子。

四、成就

儘管我更喜歡三毛,但張愛玲在電影史上在現代文學史上的造詣顯勝三毛。張愛玲作品裡的主人公大多都是沒有希望的,和魯迅一樣。雖然精緻,但都保持在零度或零度以下,蒼涼?如果說胡蘭成是漢奸,那麼說他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罪人也不為過,因為他的影響,張愛玲幾度擱筆。

三毛的作品就不同了,溫度不同?熱情,親情,友情,隨處可尋,就像撒哈拉沙漠一樣,廣袤奔放!雖然各有千秋,但在現代文學史上都佔有一席之地。

我喜歡她們,無論在哪裡,只要看到有關他們的隻言片語,我都要裝到腦子裡,但非要我擇其一,我選三毛,其實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


好媽媽寫文章



就二人來講,我哪個都成不了,不說他們有女性的第六感、我們性別之差,就他們的灑脫及來去自如的隨性,我也是望塵莫及,垂涎三尺的。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演繹的愛情,獲得創作的靈性,及張愛玲高貴的出身,雍容華貴典雅文風。也是我不能及的。

風行君帶你從細微處解讀不一樣的文史,歡迎欣賞


四面風行


謝謝悟空邀請,這兩個女作家的書都看過,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三毛的書大約實在十幾歲就看過,喜歡他和荷西純真的愛!喜歡她寫的“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也喜歡“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這些句子,至今喜歡!三毛的愛是遵從自己內衣的!脫俗且唯美!這也是造成她44歲自殺的原因吧!“我個人這麼認為”!張愛玲出身大戶人家,從小見多識廣,學業優異,可能因為家庭父母離異,還有那個年代女子能夠接受教育的不多,她自身的條件和現實生活中男權充斥下女性生活的差異,使得她筆下的女性矛盾,壓抑!“結婚是愛情的墳墓,可是如果不結婚,愛情就死無葬身之地!”,“人的一生註定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等等好句!年輕時候,喜歡三毛的唯美!隨著歲月流逝,喜歡張愛玲的蒼涼和深刻!


丿丶藍


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會活成三毛的模樣,因為三毛的文章我看過,她書中所寫的,正是我所向往的生活樣子,可能我的生活太壓抑,所以心中嚮往著自由吧,記得第一次知道三毛還是因為一句話“我每想你一次,天空便落下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沙漠……”我愛這樣的文字,我發現三毛對荷西的感情也是我所羨慕的,可能她厭惡了這個世界,就去另一個世界找尋她的自由吧!


永夜de永晝


我願意活成張愛玲的模樣,不為什麼,或許你會為她可嘆的一生而感到不理解,張愛玲基本沒有被人愛過,卻想去愛一個人,明明看透了愛情,自己倒不會如何去愛一個人,所以才會被胡蘭成傷得那麼深,可正是這種奮不顧身讓我十分嚮往,可能是我太多情了,所以才想這樣的愛一個人。



歡顏小雨


張愛玲的一生其實活得並不快樂,即便是有限的戀愛,也因不能公開而顯得壓抑,更因受錢壓迫而時時要做文學苦力。比較而言,三毛一生雖然短促些,卻隨性豁達,不大肯委屈自己,活得更瀟灑一點。相信很多人更欣賞後者吧。


手機用戶61497568792


她們倆我都喜歡過,但現在都有點不喜歡了。張愛玲三毛都很聰明。也都很想脫俗。讓自己進光華些。但她們都還是低俗的。沒有與大自然的深度溝通的能力。始終離不開情錢名。這些累物在自然生命中是沒有的。只有拋開低俗慾望,才能去別的好地方玩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