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業績塵埃落定,從土地儲備看懂下半年哪些房企將「搶戲」

上半年業績塵埃落定,從土地儲備看懂下半年哪些房企將“搶戲”

日前,克而瑞發佈上半年房企銷售TOP200排行榜。

龍頭房企中,碧桂園以超過4000億元的流量金額問鼎榜首,恆大、萬科也相繼突破3000億元,強者恆強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必然法則。

但轉機仍然存在,通過上半年房企土地儲備的數據,下半年或將有黑馬出現,給市場帶來驚喜。

上半年業績塵埃落定,從土地儲備看懂下半年哪些房企將“搶戲”

點開查看大圖

視點1:房企

土地市場也有馬太效應?

土地作為房企安身立命之本,“廣積糧”是不二法門,但上半年,地並不好拿。

一二線城市土地頻頻流拍,房企熱情減退、土地市場遇冷。典型如成都,一方面是地價上漲猛烈,二圈層樓面地價全部破萬;另一方面是新房限價,高價地遲遲不能入市。

對此,房企開始轉向三圈層,蒲江、邛崍等地紛紛在土地市場留下驚豔表現。主城區的市場,留給了帶產業資源的品牌房企。

放眼全國來看,根據克而瑞發佈的《2018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新增貨值TOP100》榜單,對比上半年各梯隊房企的銷售、新增貨值在百強中的佔比來看,土地資源正逐步向規模房企傾斜。

一組直觀的數據是,TOP10房企銷售在百強中佔比達到43%,而對應企業的新增貨值佔比卻達到了53%。

上半年業績塵埃落定,從土地儲備看懂下半年哪些房企將“搶戲”

點開查看大圖

馬太效應同樣上演於土地市場嗎?也不盡然。

今年上半年,在土儲相對充裕的企業中,卓越、中駿貨值充足仍然積極拿地,上半年拿地銷售比(年拿地銷售比 = 年拿地支出金額 / 年銷售收入金額*100%)分別達到1.5和1.3,領先百強房企,未未來的業績爆發做好了基礎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卓越,今年初,卓越對外釋放了“三年千億”的戰略目標,3月開始,頻繁露面於土地市場,腳步覆蓋深圳、佛山、青島等重要城市。5月,卓越進入成都龍泉,6月,競得高新區純住宅用地。在成都的動作,明顯可以看出卓越的擴張意圖。

上半年業績塵埃落定,從土地儲備看懂下半年哪些房企將“搶戲”

上半年業績塵埃落定,從土地儲備看懂下半年哪些房企將“搶戲”

視點2:城市

棚改紅利尾聲,房企搶先佈局優質三四線城市

上半年房企拿地的聚焦點主要在三四線城市,一方面為了搶收棚改紅利,同時吸收“城市群”風口下,核心城市周邊三四線的發展空間。

數據顯示,TOP100上半年在三四線新增拿地建面佔比達到60%,比二線城市高出23個百分點,且主要分佈在長三角和中西部。但值得注意的是,從此前棚改貨幣化傳出的相應風聲來看,棚改紅利基本已經走到盡頭,未來三四線城市的前景,基本都集中在核心城市周邊。

根據《2018年上半年土地成交建面TOP20城市》榜單,成交量較大的城市均來自中西部省會城市,一線城市以及東部沿海地區的面臨更加嚴格的調控,土地成交量也有所下降。

上半年業績塵埃落定,從土地儲備看懂下半年哪些房企將“搶戲”

以成都為例,2018年上半年,大成都一級市場住宅及商辦用地共計成交土地158宗,總用地面積696.84萬平方米,成交樓面均價為3161.5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7%。

這主要是因為上半年成交地塊大多數分佈在郊區,除天府新區和高新區,傳統主城5區成交量最少。

成都上半年建設用地面積排前三的分別為都江堰市、雙流區和崇州市,其中都江堰市為89萬平方米,雙流區和崇州市分別約為80萬平方米和63萬平方米。

總體而言,考慮到土地成本不斷上升、三四線市場風險加大的等因素,未來收併購仍將是部分房企拿地的主要方式。為了應對當前金融緊缺的情況,聯合拿地、合作開發仍是市場的主流選擇。

上半年業績塵埃落定,從土地儲備看懂下半年哪些房企將“搶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