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據瞭解,此次專項治理工作的治理任務包括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以及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在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中,強調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佈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您沒聽錯!

近年來,個別幼兒園為了自己的利益,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教育傾向嚴重,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育部此次出手整治的

正是如今日益嚴重化的問題

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面對教育部的最新《通知》,部分網友紛紛叫好:幼兒園就應該有幼兒園的樣子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擔心:輸在起跑線上了,可咋辦呢?

部分網友表示,“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要怎麼辦?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為了不輸起跑線?”

幼兒教育“小學化”隱患多多

幼兒教育“小學化”,簡單地說,就是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將幼兒置於和小學一樣的教育環境中,運用小學的教學方式,提前教授小學內容,進行小學化教學。

近年來,各地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愈演愈烈。然而,幼兒這種“超前教育”帶來的隱患也在日益明顯。

超綱!幼兒教育已包括小學內容

有調查顯示,部分小學九成以上新生都在幼兒園階段學習過小學課程。目前絕大多數民辦幼兒園和部分公辦幼兒園,均普遍開設了"幼小銜接班"、"學前專業班"、"特長班"等,幼兒教育"小學化"已經成為常態。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在這些幼兒園中,有的要求孩子畢業時就學會20以上的加減乘除,英語對話達到小學二年級水平,更有甚者要求孩子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的課程。還有的雙語幼兒園要求幼兒上課必須挺直腰板端坐、雙手放在背後,上課不許插嘴等。

有專家表示,教育是有規律的,教育大綱規定幼兒早期教育達到的目標為"幼兒在各種遊戲中歡度幸福童年"。如果過早、強行讓孩子學習,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學真正開始接觸這些知識的時候,將可能讓孩子厭倦,挫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培訓班亂象!內容越難越“專業”?

在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上,亂象頻出的培訓班也位列其中。近年來,幼兒培訓班正呈現一種教學內容越難、越複雜則越“專業”“有用”的病態現象。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幼兒園不教,就去培訓機構學!”類似這樣的心理,讓很多家長紛紛選擇將孩子送入課外培訓班,僅僅五、六歲的孩子就這樣套上了學習的“小夾板”,可學習效果卻令人堪憂。

根據教育部2012年印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只是要求5—6歲幼兒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

但是顯然,大部分培訓班的培訓內容早已經超過了這些。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幼兒“小學化”危害連連,只會事倍功半

根據教育進展國際組織此前對世界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創造力卻倒數第五。這樣的數據無疑不透露出中國教育的短板之處。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有研究顯示,孩子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越短:3歲約為9分鐘,4歲約為12分鐘,5歲約為14分鐘。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重複型教育,如果強行讓孩子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過早灌輸超綱的學習內容,對其身心發展有害而無益。

是誰在逼孩子“搶跑”?

逼孩子“搶跑”背後有著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的共同的責任。

作為父母,很多家長都有緊迫感,生怕孩子跟不上,輸在起跑線上。有的家長相信笨鳥先飛,於是讓孩子提前學些;還有的家長則是跟風,看到別的孩子學習,自己也要跟上。

文山家長們注意了!教育部出手了,幼兒園“小學化”將被整治

而如今某些學校的“幼升小”考試,設置門欄,其中的題目過難、過於超綱,也無形中促使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家長 A:我們家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拼音就學了兩個月,老師說了,大部分孩子都會,不會的家長想辦法吧,意思就是外面報班唄!不學行嗎?

家長B:不上學前班,上一年級家長就有的忙了,不會老師就找你!

幼兒教育應順應孩子天性

幼兒“小學化”教育屢禁不止背後,既有家長們的“望子成龍”情結,也有學校、社會各方面的複雜原因,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解決。

對於這些問題,教育部已經做出相對應的具體專項治理措施:

一、治理任務

1.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佈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2.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針對幼兒園不能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要引導幼兒園園長、教師及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堅持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學習興趣和需求,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促進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踐操作進行自主遊戲和學習探究。

3.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對於未按規定創設多種活動區域(區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遊戲材料和圖書,缺乏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強健體魄、自主遊戲的教育環境的,要調整幼兒園活動區域設置,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並配備必要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玩教具、遊戲材料、圖畫書;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資源,遴選、開發、設計一批適宜幼兒的遊戲活動,豐富遊戲資源,滿足幼兒開展遊戲活動的基本需要。

4.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對於不具備幼兒園教師資格的,要督促其參加專業技能補償培訓並通過考試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仍不能取得教師資格的,要限期予以調整。對於不適應科學保教需要,習慣於“小學化”教學,不善於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組織開展遊戲活動的,要通過開展崗位適應性規範培訓,提高幼兒園教師科學保教能力。

5.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對於小學起始年級未按國家課標規定實施零起點教學、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以及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組織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或以幼兒參加有關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招生依據的,要堅決糾正,並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納入規範辦學誠信記錄。

二、治理步驟

專項治理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全面部署。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制定治理方案,明確工作要求,

於2018年8月底前完成。

第二階段:自查與摸排。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按要求進行自查,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抽查和摸排,於2018年12月底完成。

第三階段:全面整改。根據自查和摸排的情況,堅持邊查邊改、及時整改,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的各種錯誤行為。總體整改工作於2019年4月底前完成。

第四階段:專項督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及各省級教育督導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開展專項督查,於2019年6月底前完成

“教育即生長”

“生長即目的”

勿讓孩子失去了他們本該有的天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