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一輩子都沒有生育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W幸福天使


我小姨就一輩子沒生育。

我還記得有一次她在我們家做客,她說起他們鄰居的熊孩子,我就隨口說了一句:“不用擔心,反正你也沒孩子!”在年幼的我眼裡,吐槽熊孩子肯定是不喜歡孩子的。

結果聽到我這句話,她臉上的表情一下子就變了,然後眼淚就刷刷地開始往下掉,最後竟然變成嚎啕大哭,哭得差點暈過去。

我當時嚇得目瞪口呆,從此我就知道了沒有孩子那是她的一塊心病,碰觸不得。

現在想想她當年應該是輸卵管堵塞一類的毛病,放在現在,肯定能治好,或者也有可能是我小姨夫的毛病,只是在那個時代,沒有孩子通常都會被認為是女人的毛病,畢竟我小姨夫從來就沒有檢查過。

後來,小姨就過繼了親戚家一個孩子,去年的時候那孩子都結婚生孩子了,當年她過繼那個孩子的時候他已經七八歲了,也就是說我小姨一輩子沒有抱過小孩子。

去年我表弟生了孩子,我小姨每天抱著小嬰兒,嘴裡一口一個“我的孫子”,看著又溫暖又心酸。

對大部分女人而言,沒有生過孩子是莫大的遺憾。


陳蘭香老師


我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我們街上的一對具有傳奇色彩的老夫妻。陳奶奶一輩子不能生育,俞爺爺卻依舊待她如孩子般寵到現在。

因為他倆不是本地人,也沒有親戚在這裡,所以他們倆就成了這一片兒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聽大人們說他倆是大戶人家的人,年輕的時候是私奔出來的,想了辦法在這安家落戶了,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反正這些年真的沒見有人來找過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是他們二人一起。俞爺爺很愛陳奶奶,可以用寵愛來形容。

夏天傍晚他們倆會手挽手在街上散步,有時候爺爺還會上演“摸頭殺”。真的是比年輕人更甜蜜。前段時間俞爺爺的立遺囑事件轟動了整條街。

因為倆人年紀大了,所以俞爺爺竟去律所立了份遺囑(他倆在這兒沒子女沒親人)。大致意思是萬一他先去世了,誰願意在他去世後照顧陳奶奶並在陳奶奶去世後將他倆合葬,就會在奶奶去世後由律所代為交給那個人五十萬元人民幣。誰也沒不知道平時低調的俞爺爺怎麼會有這些錢。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被俞爺爺感動。

陳奶奶是幸福的,儘管一生沒有生育,卻擁有著俞爺爺全部的愛!願他們能安度晚年。


育兒有心得


我身邊真實的案例有兩個。他們都很幸福。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人主動或者被動的沒有生育,有些人遇到此類情況會如上考妣,有些人會比較淡定、因為相信科學及醫術的進步會扭轉乾坤。

我身邊的兩對達人都屬於後者,不能生育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過不去的坎。因為他們都是睿智之人。

第一對夫婦,人工孕育。他們是我曾經共事的公司領導;郎才女貌,羨煞旁人;同時,事業有成、腰纏萬貫。他們的事業非常成功,也許是勞作太過於勞累、或者事業佔去了太多的閒暇時間;如花美眷,在成家10年後,才發現生活中好像還缺少了什麼;這時,他們才暫時停下事業的腳步,好好反思一下問題的所在,據我所知,他們開始旅行、就像補度蜜月,環球度假,把公司的一切簡單地安排他人代領;完全是視金錢如糞土的態度;如此,半年,美麗如花的太太身段依舊窈窕,他們有些不淡定了..........後來,在經過幾個大醫院的診斷後,他們決定,藉助當代科技、使用人工手段,去北京,在中國人工孕育技術最強的醫院..........一呆就是一年,回來後,帶回來一男一女龍鳳胎;因為藉助最新的人工技術,可以實現龍鳳胎的夙願。金童玉女啊!

在彌補了以上的短板之後,他們的事業重新啟動(家裡請了一個菲傭、一個北師大畢業的女學生作為小孩的保姆);至今事業、家庭幸福滿滿,羨煞旁人啊!

這就是,相信科學,相信醫學的進步;人工孕育,在許多大醫院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技術,其費用也不是所有家庭都承擔不起的;既然上帝讓你失去了什麼,他一定在其他地方,會給你彌補的。千萬別灰心,科技可以改變我們暫時的遺憾、許多過去難以想象的事情,現在都已經不神秘。有一句話說:未來已經來了。

(圖片來自網絡)

第二個案例,來自我家族中的親戚。領養。

他們是我的長輩。因為,不知道是哪一方的原因,反正不能生育了。所以,在前二十多年,他們領養了一個女孩。今年,女孩大學畢業,要結婚了,他們非常幸福啊。周圍的人只有少數人知道她是身世的真相,但是,大家都有默契,保密工作滴水不漏;所以,她的生活就與一般夫婦正常自己生育的小孩毫無二致。

第三種情況,可能是提問者關心的;主動丁克的,後果會怎麼樣?

這個與許多情況相關:主要取決於你以及與你的幸福相關的周圍人士的價值觀;至於,你們的財富、學識、事業,與幸福有一定的相關,但是不一定完全正相關!有無小孩,也是如此,不一定有小孩的一定幸福,沒有的就一定不幸福!

有無小孩的家庭,幸福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自己(以及你的配偶)的價值觀;是的!主要取決於你自己!

其他人,如父母、親友倒在其次。

古人說,養兒防老;是因為,古代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所以,養兒子並且多養小孩就可以加大未來的養老保障;

現如今,生小孩成本挺高、有些人就望而生畏。倒真不是社會責感低。

綜上所述:當今社會,沒有小孩的,不見得不幸福;有小孩或有很多小孩的(如果小孩不孝順),也不一定就非常幸福。幸福與否,與小孩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只是次要因素。很大程度上,與你的價值觀有關。你要是自己覺得,沒有小孩如喪考妣,就沒有幸福了。你要是覺得,有無小孩都不能影響自己的生活、以及未來的發展;那麼小孩就不是決定你生活幸福指數的決定因素。

人生的路,需要自己摸索,別人的建議只能參考;畢竟,幸福與否自己感覺得到。

你如果心中有大愛,有無小孩真沒有很大影響;反之,如果自己心中有芥蒂,很多因素都會影響你的幸福指數。

(圖片來自網絡)

我是真像旁觀者。謝謝你的時間。


真像旁觀者


也說說自己周圍很熟悉的圈子裡的例子吧。

有對能稱得上金童玉女的同事,屬於主動丁克。他們分別都前邊有婚姻,是婚內一起出軌相愛的,而且原來的另一半都不錯的。比如男同事的前妻是曾經與我住一棟樓的,很高窕斯文漂亮,大學英語老師,離婚後不久就離開這裡調走了。男方家裡應該是父親官還比較大,家境良好,很帥氣有178;女方有167,都屬於人堆中比較突出而且洋氣時髦的人。他們後面分別離婚結婚一起後,堅決不要孩子。據說有幾個要好同事苦口婆心勸了幾次幾個晚上,說你們都高級知識分子而且外貌如此出眾,應該要一個,老年不孤獨。他們說以後未必孤獨不能自理,實在孤獨難過下去就一起自殺好了,反正打死都不要孩子。他們都很上進,女同事後面還去讀博。吃穿打扮從不委屈自己,平時出門從來都是能飛機絕對不會高鐵;最低都必須是軟臥;住賓館從來都是高級的。現在都是五十和接近五十的人了,外表都很年輕,平時很有規律的鍛鍊打羽毛球。我猜想原因大概他們當初都是頂著熟人圈巨大壓力婚內出軌在一起的,多少聽到有閒話或自己心理有糾結,又都很傲氣,不想讓下一代有一點壓力非議吧,索性不生了。在一起有近二十年了吧

另一對同事都六十了,雙高級職稱,也主動丁克,過的比較樸素但也很安寧無虞。他們年輕時候都外貌出眾但都插隊下鄉過,返城後兩地分居而且各種進修讀書,條件不允許,後面四十多才調到一起,忽忽悠悠也就錯過生育期了。但也都不在意。男方几年前都是整個單位很突出的帥哥,五官很立體人很能幹會說話,最近六十多了,帥度位次終於下滑了。👻

另一對丈夫博士相貌一般個子矮點(大概有162),老婆小十二三歲,年輕時候曾經特別扎眼的那種漂亮。他們夫妻也是主動丁克,理由說麻煩勞神。不過,我綜合推測主要是男方覺得自己一路奮鬥結婚史太艱難,三十六七才結婚,前邊因為個子低點家裡農村人窮,曾受較多挑剔失戀,不願意貿然生個個子低孩子再受這種罪。他們也是老早就出門絕對不會乘坐公交車,家裡哪怕臨時居住都很捨得投資裝修。每天睡到自然醒,一有空就一起旅遊下飯館。

生活圈內丁克族很多的,主動丁克的都過的很好,被動的,有一個因為丈夫外面小三懷孕離婚,但目前她找了個有兩個孩子的美籍華人,也過的很好,兩邊跑很浪漫。另一個家庭不能生抱養個女孩,家庭幸福。還有一個女同事,終身未結婚,都退休了但外貌很年輕,出門旅遊很捨得買東西。

反正,沒生孩子的普遍都比較講究個人享受,消費觀念很不一樣。


渭水之濱12


我身邊有不少一輩子都沒有生育孩子的人,有些是主動沒有生育,有些是被動的,還有一些是各種各樣原因造成的……如今在各大城市,DINK(丁克)一族或者說有這種丁克念頭和生活態度的已經不屬於異類,也不屬於稀有人群了;同樣還有不少想生育,但是因為或者男方、或者女方身體原因而導致的不孕不育,更是屬於一種常態了。

我因為年紀關係,身邊無後的人群(無論是主動丁克,還是被動的不孕不育),基本都還處於中年人階段,所以目前他們所展現出的生活現狀,是令很多同齡的有孩子的中年人羨慕妒忌的。婚姻家庭生活中,少了一個孩子,自然會少了孩子帶給家庭的歡樂和喜悅;但同樣也少了孩子會給家庭帶來的煩惱和艱辛。只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主動考慮要不要生育孩子?或者還有很多在治療了一段時間後仍沒有好轉跡象的夫妻也在考慮要不要再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去堅持生孩子?然後,擋在他們前進道路上有一個大大的障礙物,就是沒有後代,自己的養老怎麼辦?

我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我外公有一個很好的朋友,猶如兄弟,因為其妻子以前身體原因,就一直沒有生育。外公從小將自己的小兒子就過寄給這對夫妻,也就是我的小舅舅等於是他們的乾兒子。記得,那對老夫妻在退休後,先是爺爺身體不好,住院治療,請了護工,當時奶奶也是一直陪伴著他,小舅舅每週也會去醫院關心他們;後來爺爺病逝了,小舅舅幫著奶奶一起料理了其後事;爺爺走後,奶奶一個人住著,請了居家保姆,平時下午還和老鄰居打打麻將,我們母親這邊家族聚會,也會邀請奶奶一起;後來,奶奶也病逝了,小舅舅為她送終,他們名下的房子也贈予小舅舅一家。

這是我親眼目睹的一對無後代老夫老妻的晚年生活,我並沒有覺得他們晚年生活淒涼,他們其實和很多老年人都一樣。他們可以依靠晚輩照顧,晚輩既有其責任義務,也有一定的利益驅動。將來的老年人還能有更多的選擇,如社區養老、房子置換養老院養老、聘請家庭護工的居家養老……其實,和那些即使有後代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又有多大的不同呢。


鵜鶘心理


生育是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現代有很多的治療不孕不育的專科醫院,以及試管嬰兒很受青睞。



但是有的人就是不能生育,最後他們都怎麼樣了呢?綜合我身邊的例子,一輩子都沒有生育的人通常是以下這樣的結局。

抱養親戚家的小孩

尤其是老一輩,兄弟姐妹多,誰家能生就多生幾個,過繼沒有生育的身邊的人,一般都是從兄弟姐妹之中生的孩子過繼,比較誰也不捨的自己的孩子叫別人媽爸,但是出於血濃於水的親戚還是會幫助有需要的親人,並且也會有足夠的信任。沒有生育的家庭會把過繼來的孩子待的比親孩子還親,這是生命中來之不易的禮物。



領養孩子

有些沒有生育的家庭會選擇領養別人的孩子,這些孩子可能是原來家庭經濟困難,或者生多了女兒,擔心超生又想再生個兒子,或者是去孤兒院領養來的。領養來的孩子較抱養親戚家的孩子要難管理些,當他們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時候,他們的叛逆期很難挺過,這時的父母都是付出很大的愛和努力去撫平孩子內心的傷和自卑及羞愧心理。



丁克族

很多國外的家庭也會選擇做丁克族,等到老了就到國家的福利院,養老院度過,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離婚,家庭破散,與有小孩的組建家庭

尤其是長輩,很看中傳宗接代,如果男方或者女方不能生育,則會被攪得雞犬不寧,最後種種矛盾爆發,直接離婚。

不能生育的一方大多數是與有小孩的又喪偶或者離異的組建新的家庭。能生育的則可能選擇重新尋找新的生育夥伴,組建家庭。


由此可以看出,生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多麼的大。祝願大家生活都能幸福美滿,兒孫滿堂!


FeelFeelings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我堂姐,堂姐是個命運坎坷的女人。每次看到她,都覺得好心疼。據說在她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病好之後就沒有了生育能力。堂姐一生結過四次婚,頭婚是因為結婚多年堂姐沒有懷孕,後來去查,才知道是堂姐的原因。男方提出離婚,堂姐不想耽誤他,同意了。第二任丈夫是堂姐出去打工認識的,那男的離異,帶一個一歲多的孩子。那孩子堂姐是真心當親閨女養,什麼好的貴的盡給孩子買,之後兩口子做生意忙起來孩子就送鄉下給伯母帶,那時候我們還經常去抱那孩子玩。突然有段時間沒看到那孩子了,堂姐也回來了。後來才知道那孩子的媽媽看到他前夫生意做起來了有錢了,又回來要求復婚。考慮到孩子能有圓滿的家庭,最後他們離了。第三任是堂姐被拐騙賣過去的,溫州人。這個姐夫其實我見過,還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有一年打暑假工,住在他們那裡)人很老實的那種,對堂姐也很好。後來他們一起收養了一個女兒,對那孩子也視如己出。原以為他們一家會那麼幸福的生活下去。可是沒想到老實的姐夫在出國打工的第三年就出軌了,還跟對方生了個孩子。堂姐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提出了離婚,一起收養的孩子歸堂姐。(後來有跟堂姐聊過,問她為什麼那麼輕易的就放手?她說她也不想,可是能有什麼辦法,姐夫一直想要一個親生的骨肉,曾不死心的帶堂姐去看過很多醫生。現在終於有了自己的骨肉,只有他們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她這個不會生育的女人和一個領養來的孩子,始終感覺名不正言不順。)之後堂姐就帶著領養來的孩子獨自生活,直到遇上第四任現在的老公,這人我也沒見過,聽說老婆早幾年就死,孩子也長大成人。就想找個人陪伴度過晚年。堂姐兜兜轉轉現在也已經50歲了,希望她餘生能過得幸福。


歐陽茹芯94491776


一輩子都沒有生育的人大約有三種情形:一是主動放棄生育的丁克一族,二是一生沒有結婚,沒有生育的不婚族,三是結婚後不孕不育的人。

這三種人的生育觀念是不一樣的,前兩種人往往是事業有成的人,他們以事業為重,一心撲在事業上,沒有時間與精力生兒育女,他們大多數人從從事的職業中獲得成就感、幸福感。當然也有少許人是因為人生受挫,或見到太多的兒女不孝導致不想為兒女所累,而放棄生育的。

其實大多數人都還是存有“無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有的人認為沒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你體會不到為人父、為人母的那份快樂與幸福,所以就尋求完美的人生,選擇生兒育女。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償所願,不孕不育者是別無選擇,無奈只能終生不育。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遭遇。

我們村裡有一對夫妻結婚十多年了,一直沒有生育,後來在醫院查明是男方死精造成的,到處求醫問藥未果,後來去民政局領養了一個出生才兩個月的女孩,兩人視如己出,精心呵護女孩長大,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成長路上一路陪伴,女孩喜歡畫畫,從二年級開始,就送她去學畫畫,她在畫室學了十一年的繪畫,夫婦倆都農村人,離畫室十五里地,每週六準時送去學習,在畫室等候兩個小時,再接回家,寒來暑往,風雨不誤。後來女孩考上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後回到家鄉的縣城,辦了一家畫室,教當地兒童畫畫,在縣城買了房子,現在把父母接到家中共享天倫之樂,至今女孩也不知道她是領養的。

然而我的一個朋友虹就沒這麼幸運了,她與丈夫結婚五年,檢查出她患有先天性子宮發育不全,受孕幾率幾乎為零。一開始丈夫還有點在乎夫妻感情,還能為她說幾句好話,後來也和公公婆婆形成“統一戰線”,嫌她是個不下蛋的母雞,對她開始不聞不問,後來乾脆是冷暴力,沒有夫妻生活,再後來公公婆婆開始為她丈夫物色相親對象,她實在忍不下去了,選擇了離婚。現在她嫁給了一個有一雙兒女的鰥夫,做起了別人的後媽,忍受著世人的白眼,還要為生活所累。兩個孩子因為知道她是後媽,和她相處得並不融洽,她也覺得這兩孩子是悟不熱的冰。她的淒涼處境和心裡的苦楚可想而知。

無論是丁克一族,還是不婚一族都要正視養老的問題,好在現在有家政公司,有老年公寓,有敬老院,還有社會協助養老機構,也有人想到了集體抱團養老。相信這些一輩子沒有生育的人他們的晚年生活在社會養老政策越來越健全的今天,也會過得有滋有味。老有所為,老有所依。


寧靜致遠11804


孩子就是希望,他會有一萬種可能,我個人觀點必須有個孩子。還是說真事。

首先感謝大奶奶,不然就不會有現在我們家出的全縣第一個女大學生,活人無數得劉老八,幾億資產的大老闆,部隊軍官,政府官員。

太爺爺當初有一個兒子,娶了大奶奶不久就過世了。到了太爺爺六十來歲的時候,侄子們來要家產,說給養老送終,老太爺無所謂,因為當時的傳統只要財產留在家族,就對的起祖先。但是大奶奶不同意,必須分家,折騰來折騰去就分家了,老太爺分的都是差的地,買賣也是不怎麼賺錢的。然後大奶奶給太爺張樓著續絃,六十多歲生了我爺爺。

六十多歲的太爺爺得了兒子,重新披掛上陣,殺入東北,十幾年間,開了金行,典當行,還有放印子錢。家族其他支由於經營不善,買賣和地又全部被老太爺弄了過來,解放後,我們家是地主資本家,他們是中農。

八十多歲,老太爺過世,我爺爺劉老八二十不到,生的大姑過續給他嫂子,成為了全縣第一個女大學生,考的軍醫大,現在在合肥,大姑父是中國科技大學教授。

爺爺當時是縣南第一條漢子,國共日三方都給面子,保下很多條人命,有困難的都會向他求助,前幾年縣裡根據縣誌拍過紀錄片,分別介紹了那時候的鄉紳,評價很正面。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明裡暗裡都有人保護,零八年,九十三歲的爺爺凌晨四點把跟前的兒子叫過去,說看看孫子們能回來不,我當時接到了電話,和部隊領導請好了假,結果老爺子想拉屎,我父親抱著他去拉屎,放了一個屁,臉色就白了,就這麼走了。也許最後的遺憾就是孫輩們都在外面,見不了最後一面吧。

爺爺有兩女四男,現在十個孫輩都過的不錯,用當地的話就是有頭有臉。

奇蹟只在一念之間,沒有孩子就見證不了奇蹟。也許你的後代會出大科學家,大老闆,誰知道呢?


正常人j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啊,不過原本就是丁克,所以也不會再也別人的言語,並不是不能生育,各方面都檢查過沒有問題,只是夫妻兩人自己不願意生養而已。

兩口子生活過的非常有品質,有品位,少了一種負擔,少了一種責任,雖然也少了與孩子在一起的天倫之樂,但是他們自己開心就好,很多人都說了丁克一族沒有生育現在過的怎麼怎麼好,我就說說另一種情況,生育之後反而出現問題的情況。

我身邊有一對夫妻已經身孕了,結果受不了輿論壓力,舉家遷往外地。

事情是這樣的,小賈與小晴兩人都是農村的,自由戀愛結婚,結婚兩年之後一直沒有動靜,父母輩著急,就開始催促他們去做檢查,女的沒有問題,問題出現在男人身上,精子存活率極低,與他的工作有關,他是油漆加焊工,所以醫生建議停止工作,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可是小兩口收入不高,沒有存款,加上高昂的醫療費用,根本負擔不起,於是小賈與小晴商量,瞞著家裡不去治療,又對家裡說有堅持吃藥。兩人約定先做五年,存點錢之後再去治療。五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風言風語也就越來越多了起來,猜測到底是誰不會生啊。農村不比城市,城市的人沒人管你生沒生孩子,而農村好事之人太多,議論越來越多,他們的父母也跟著著急,最後兩人決定前去看病。為了節約開支,小賈隻身前往,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小賈精子的存活率有了很大的改觀,醫生建議小賈再多呆一段時間,最好將妻子接過來,配合完成。於是小晴也跟了過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小晴懷上了。小兩口開心的回家了。原本屬於皆大歡喜的事情,誰知道村裡就是有人搬弄是非,說小晴不守婦道,小賈出門一段時間就懷孕了,小賈起初也相信小晴是無辜的,可是隨著聽到的越來越多,漸漸的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好了沒有,小賈心想,等生了的時候就會知道,懷孕是有周期的,大致能夠算的出來,按照當時懷孕的情況,應該在12月頭出生,可惜小晴的孩子早產,結果十一月中就生了,這時候,小賈自己也沒了底氣。兩人開始矛盾不斷,有人建議小賈與孩子做個親子鑑定,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我聽了情況後,趕忙過去找到小賈,跟他談心,我對他說,如果你去做了親子鑑定,如果是親生的,你覺得小晴還有辦法跟你過嗎?換位思考一下,小晴是你,對方要求你做親子鑑定,你會怎麼想?是不信任,是侮辱。就算小晴不跟你離婚,日子也會過得不幸福。小晴與你已經承受了那麼多的苦,這麼長時間以來,你給過她什麼?她毫無怨言的跟你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說過要離你而去的話,你去做個親子鑑定,她的心就真的死了啊。小賈呆呆的坐了半天,說道,那萬一不是我的孩子呢?難道我要替別人養孩子嗎?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回答。我想了想說道,你愛小晴嗎?你想這輩子就跟著小晴過嗎?人生啊,有時候就要難得糊塗啊,那麼多抱養孩子的人,不一樣都很幸福嗎?小賈回想與小晴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目光越來越堅定,最終決定不做親子堅定,選擇相信妻子小晴。然而村裡的人從最初背後指指點點,到了見面都半開玩笑的說小賈不是男人,最終小賈與小晴一家三口遷往別的城市打工,這麼多年過去了,三口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每到過年之時,我都會收到他們夫妻寄給我的土特產。

很多人就是喜歡搬弄是非,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別人願意如何過,那是別人的事情,別人願不願意生孩子也是他們小兩口自己的事情,何必去過問,何必去說道。現如今很多夫妻都不願意生養孩子,女的害怕自己身材變形,男的害怕有了孩子負擔變重,小兩口害怕有了孩子生活品質下降,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什麼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