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中的「六詩」與《毛詩序》中的「六義」有什麼區別?

自卑毀人一生


《周禮》的“六詩”,和《毛詩序》中“六義”,在先後次序上都是一樣的,均為風、賦、比、興、雅、頌。“六詩”和“六義”有內在的聯繫,但是又不完全相同

周禮中的“六詩”,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宮》中的《大師》:

(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瞽朦》篇中也曾提到:

(瞽朦)掌六德六詩之歌,以役大師。

由以上兩者文獻,可以得知,在當時學六詩的人,是瞽朦,也就是所謂的樂工、樂師之類的人。他們的職責,是為了在祭祀等特殊場合進行表演時,配合大師的演奏。用現在的話說,這些人是專業的音樂技術人員。相應地,他們所學的“六詩”,也不是普通學子要學習的內容,而是配合演奏的,類似於歌詞功能的內容。或許我們常說的詩歌就是由此而來的。

“六義”最早出現在《毛詩序》中: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行四方之風,謂之雅。

縱觀《毛詩序》中,對“六義”的解釋,主要是針對風、雅、頌的功能和作用,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同時對賦、比、興,特別是賦和比隻字不提支付。

那麼,《周禮》的“六詩”,和《毛詩序》中的“六義”所指內容,是完全一樣的嗎?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認為:

上言詩功既大,明非一義能周,故又言詩有六義。《大師》上文未有 “詩”字,不得徑雲六義,故言六詩,各自為文,其實一也。

由此一直髮展到宋代的朱熹,形成了一套成體系的“三體三用”理論,即風,雅,頌為體,賦,比,興為用。近代有學者提出了“六詩皆體”之說,只是受限於先秦文獻的缺失,難有較大成效和影響。

《周禮》的“六詩”,是六類並列的適用於不同場合,或不同分類的詩作,這裡不一定是詩歌作品,也可能是用於演奏的歌詞,屬於音樂的範疇。

《毛詩序》中的“六義”,可以視為是“六詩”的改造,孔穎達的“三體三辭”觀點和朱熹的“三經三緯”內容基本相同,相對於鄭玄之說,更符合詩經的實際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