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是什麼?

於寒洛


今天,5月5日,馬克思生日(1818-2018)。

回答這一問題是為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回答這一問題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極好機會。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繼承、完成並發展了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社會主義思潮,進而形成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體系。這一完整體系包括:

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二,馬克思的經濟學說;

三,馬克思的社會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在其思想的形成期(1844-1845)肯定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和黑格爾唯心主義決裂的“劃時代”意義,並指出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不徹底。馬克思批判黑格爾把觀念作為現實事物創造主的觀點,指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馬克思主義認為,

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能有沒有運動的物質或沒有物質的運動。思維和認識都是人腦的產物,而人本身是世界的產物。精神先於物質還是物質先於精神,這是區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分水嶺。但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是辯證法的唯物論。馬克思和恩格斯批評費爾巴哈舊唯物論,尤其是畢希納、福格特等人的庸俗唯物主義是機械唯物主義,沒有考慮到化學、生物學等科學的發展。是非歷史的,非辯證的,不瞭解“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它們只能解釋世界,不能改變世界,不瞭解“革命實踐活動”的意義。

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黑格爾辯證法是德國古典哲學的最大成果,並把它轉化為唯物主義的自然觀。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哲學認為,“不存在任何一成不變的、絕對的、神聖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都帶有必然滅亡的跡象;在它面前,除了發生和消滅、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的過程,任何東西都是站不住腳的。它本身也不過是這一過程在思維著的頭腦中的反映而已。” 馬克思認為辯證唯物主義“不需要任何凌駕於其他科學之上的哲學

”,是一門“關於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念比起任何進化觀念全面的多。發展是更高基礎上的重複,是螺旋式的而不是直線式的,是飛躍式的、劇變的、革命的,漸進過程的中斷,量到質的轉換。發展現象的一切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的統一的有規律的運動過程。

唯物主義用存在解釋意識,那麼,唯物史觀就要用社會存在解釋社會意識。“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樹立其上的社會意識形態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歷史觀揭示了以往歷史理論的缺點:一,沒有考究人們的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產生的原因。沒有看出物質生產發展程度是社會關係體系發展的根源,摸不到社會關係發展的規律。二,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沒有考察人民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寫道:“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歷史(原始公社的歷史除外)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並指出:“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是唯物史觀的靈魂。

馬克思的經濟學說

《資本論》是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行規律的經濟學經典鉅著。商品生產在資本主義社會佔統治地位。馬克思首先分析商品。

商品是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勞動產品。一切商品的共同點不是某一生產部門的具體勞動而是抽象的人類勞動。“重複億萬次的交換,使得千差萬別的不能相比的使用價值被彼此相等”。商品價值是由社會必要的勞動時間決定。“作為價值,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勞動時間。

馬克思在分析了商品中的勞動二重性(指的是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這二重屬性)之後,進而分析價值形式貨幣。馬克思研究了貨幣價值形式的起源和交換髮展的歷史過程。從一個商品與另一種商品的交換-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直到一般的價值形式-幾種不同的商品同一種固定的商品交換-貨幣的價值形式產生。

成為一般等價物。貨幣是交換和商品生產發展的最高產物。

從商品到貨幣再到商品叫商品流通。用週轉貨幣購得商品得到附加利潤的貨幣,馬克思稱這種週轉貨幣原有價值的增殖額為剩餘價值。正是這種增殖使貨幣變為資本。擁有資本的資本家為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必須找到一種購買後在使用過程中能成為價值源泉的商品,這種商品就是人的勞動力。資本家強迫工人增加工時,創造資本家不付報酬的剩餘產品或剩餘價值。

馬克思分析資本分為兩部分:一,不變資本,生產資料的消耗,全部或一部分轉到成品上;二,可變資本,一部分消耗在勞動力上。可變資本的價值在勞動過程中增殖起來,創造出剩餘價值。馬克思稱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的比率為剩餘價值率。按6小時就可完成補償工人生活費用的產品,工時增加到12小時,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率就是100%。

馬克思分析了資本產生的前提條件:1.商品生產比較高的發展,一部分人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貨幣;2.出現兩種“自由的”工人,一種是出賣勞動力不受限制。一種是脫離了土地和生產資料,只能靠出賣勞動力維持生活的“無產者”。 兩種增加剩餘價值的方法:1,延長工作日(“絕對剩餘價值”);2,縮短勞動時間(“相對剩餘價值”)。 資本主義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1,簡單協作;1,分工和工場手工業;3,機器和大工業。 馬克思分析資本積累就是把一部分剩餘價值變為資本,投入新的生產。(馬克思指出亞當·斯密認為變成資本的全部剩餘價值都用作可變資本是一個錯誤)剩餘價值分為生產資料可變資本。 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發展及其轉變為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在全部資本中的不變資本部分比可變資本部分增長得較快的事實,有巨大的意義。

馬克思指出:必須把資本主義基礎上的資本積累和所謂原始積累區別開。原始積累就是強使勞動者同生產資料分離,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霸佔村社土地,實行殖民制度、國債制度、保護關稅制度等等。“原始積累”在一極造成“自由的”無產者,在另一極造成貨幣所有者即資本家。

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對直接生產者的剝削,是用最殘酷無情地野蠻手段,在最下流、最齷齪、最卑鄙和最瘋狂的貪慾的驅使下完成的。私有者(農民和手工業者)靠自己勞動掙得的私有制,即以各個獨立勞動者與其勞動工具和勞動資料相結合為基礎的私有制,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即以剝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勞動力為基礎的私有制所排擠…… 現在要剝削的已經不是獨立經營的勞動者,而是剝削許多工人的資本家了。...”馬克思指出:通過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規律,即通過資本的集中,一個資本家打到許多資本家。....科學日益被用於技術,土地日益被有計劃地利用,勞動資料日益轉化為只能集體使用....各國人民日益被捲入世界市場網,從而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的性質。掠奪和壟斷使資本巨頭不斷減少。貧困、壓迫、奴役、退化和剝削程度不斷加深……資本壟斷成了生產方式的桎梏。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

馬克思在對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做分析時把全部社會生產分為兩大類:1,生產資料的生產;2,消費品的生產。馬克思解決了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形成平均利潤率

的問題。馬克思在考察剩餘價值分為利潤、利息和地租之後,有一段話:“農村工人在廣大土地上的分散,破壞了他們的反抗力量,而城市工人的集中卻提高了這種力量。”“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所以會發展技術和社會生產過程的聯合,只是它同時破壞著一切財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

馬克思在經濟學說裡分析了社會主義必然到來的物質基礎。指出: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必然要成為以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無產階級專政”)為目標的政治鬥爭。生產社會化不能不導致生產資料轉變為社會所有,導致“剝奪者被剝奪”。

“未來教育的萌芽,那時對於所有超過一定年齡的兒童,生產勞動將同教學及體操結合起來,這不但是一種擴大社會生產的手段,而且是生產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手段”。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歷史地辯證地看待民族和國家問題。一方面,無產階級如果不是“民族的”,就不能鞏固、成長和形成。另一方面,“工人沒有祖國”,至少各文明國家工人的“聯合的行動”“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

”國家從階級矛盾中產生,成為“佔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國家”社會主義將導致階級消滅,從而也導致國家消滅。“對人的管理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調節所代替。國家不是“被廢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

最後,馬克思在社會主義指出了農業合作社的發展道路。

我以閱讀和學習筆記的方式回答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問題,謹此紀念偉大的馬克思。



ChengZhisui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批判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等人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馬克思通過批判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機械唯物論,吸取了黑格爾哲學的合理內核——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觀點,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無產階級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理論武器。是世界哲學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批判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魁奈等資本主義經濟思想的基礎上,和在深入考察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其代表作是《資本論》。馬克思通過《資本論》系統、科學地揭示了勞動價值、剩餘價值、資本積累、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等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本質——資產階級對無產(工人)階級的剩奪和剝削。證朋社會財富是由無產(工人)階級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理應歸全社會共同佔有,理應歸無產(工人)階級佔有。從而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已然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必然為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的歷史發展趨勢是不可改變的。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深入、科學地批判聖西門、付立葉、歐文等空想社會主義的基礎上,確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必然引起無產階級革命,無產(工人)階級必然成為資產階級以及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無產階級革命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人類的最高理想——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主義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代表作有《共產黨宣言》、《歌達綱領批判》等。

以上就是對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簡要回答。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

馬克思是對的。他的偉大理論不僅具有非凡的現實意義,而且具有極為深這的歷史意義。

偉大的馬克思(見圖)


王寶山10


今日是二O一八年五月五日,是偉大的馬克思誕生紀念日,200週年了,(1818.5.5~2018.5.5)。馬克思主義的創立來源於: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三個部分組成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喀秋莎61589681


馬克思主義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繼承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合理成分,吸收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經過革命實踐和嚴謹的邏輯論證,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巜資本論》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揭開了資本主義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實質和剝削的奧秘。批判的繼承歐文,聖西門,傅立葉等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結合革命實踐,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實踐性和革命性是馬克思主義的特點,通過蘇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傳到中國後,已經在中國落地生根和不斷向前發展。


SirJanzen


主要是第一:唯物論。其實也是有道理的,這世界本身是物質的,哪怕是靈魂,也是具有物質能量的。不過,烏托邦的推理,本身就有唯心成分。所以,不能因為唯物論就教條地否定唯心論。別有用心的人用來做無神論推斷,更加容易走向歧途。當今領導說人民要有信仰,就是科學發展馬克思思想。

第二:剩餘價值和生產過剩產生的經濟危機。其實,資本主義的發展說明,資本家如果沒有適當剩餘價值,就很難進行設備產品更新換代。政府看不見的手,就是利用政策,法律,讓社會市場發展更加公平合理,福利和救助體系的完善也最大限度防止資本的貪婪剝削。而隨著集約化大生產,必然引起生產過剩,需要政府適當引導產業升級。不要老把經濟危機當洪水猛獸,它是市場化必然歷程。恰如四季,冬天也意味淘汰和新生的萌芽。對失業工人再培訓、慈善事業引導是政府重大責任,以免觸發社會矛盾。

第三:階級鬥爭。事實上,一個法治、公平的社會,階級是無法固化的。只有官僚資本產生利益集團,才會導致階級固化。沒有固化,誰都可能隨時處於某種階級狀態。鬥爭更無從談起。

科學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改革處於深水區的一個很重要任務。只要做到正確揚棄,不教條,就能為民族復興做出新的作為。


用戶61411640756


我;聽說一是唯物論的哲學觀。二是科學的社會主義三是剩餘價值的政治經濟學。詳情我也說不清。馬克思主義宣傳多久了,究竟有多少有文化的人們能知道多少?多是理論研究人員範疇,要真正讓大眾認識與瞭解,恐怕要改改過往的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我是看到這個"問"、才隨意的說說。日常裡,少見有人談論這些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