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個十萬以內的轎車,比較外觀還是中意起亞k2,這款車怎麼樣?

再見卻再也不見Y


我不推薦K2,我覺得韓系車如今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勢了,更何況如今韓國的各種小動作,所以就更不推薦韓系車了。

現在10以內的車還是有不少選擇的,日系的有軒逸,威馳,鋒範都可以看看,如果不喜歡日系的可以去看看大眾的新桑塔納和新捷達,福特的福克斯,標緻的301,雪鐵龍的世嘉還有吉利的帝豪GL,比亞迪的車,我覺得這些都比K3好,K3不是一個好選擇,你可以去轉轉,對比一下,總會有一款中意的。

以上僅個人觀點。


站在雨中Deng彩虹


自燃爆缸,異響失靈!韓系鐵皮車起亞K2你還敢買?

韓系車向來以造型設計作為最大賣點,起亞K2就是這樣賣臉拉皮車的典範,雖說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還算是吃的開,靠著時尚的外觀設計,一度在市場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K2靠著引人眼球的外觀能一時風光,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本質卻註定了這款車成為韓系寒流的最快犧牲品。

2017年起亞K2銷量遭遇攔腰下跌,從去年剛剛上市一度達到2萬的銷量,下降到今年單月難過5000,全年總銷量累積同比下降60%,完美的證明了只有市場表現是產品質量最好的檢驗這句真理。今天二師兄就來和大家一起看看,K2到底是怎麼了?

起亞K2來源於換代停產前的起亞RIO,不同於捷達、桑塔納、愛麗舍這樣有著多代技術積累的老品牌,對於起亞這家實質技術積累並不強大的年輕車企,前代車型對後代車型往往只帶來一大堆問題,一大堆平臺本身的頑疾而不是積累。老問題往往繼續存在,而且在降成本之後相應的問題往往更加嚴重。雖說重新拉皮看起來光鮮,但本質上還是那個老架子,該有的問題還是有,不該有的問題也是一大堆。

問題1:自燃風險

沒錯,就是自燃,二師兄這麼多年只聽說過電動車因為在太陽下面曬發生自燃,起亞K2竟然也能自燃,而且是花樣自燃,行駛中發生自燃,行駛中發動機爆缸,想想就覺得嚇人。

問題2:各種異響

發動機張緊輪、變速箱、離合器、制動、內飾、儀表板、空調壓縮機,幾乎車輛上能有的異響在K2上都能體現,尤其是里程數達到5萬公里以後,在稍微差一點的路面上行駛,各種異響會讓人懷疑人生。

問題3:電器故障

不說車內按鍵失靈這樣的小事,不少車主投訴起亞K2會出現發動機燈、氣囊燈、水溫燈常亮齊亮這樣的奇葩故障,二師兄想說,這樣的低級問題,徹底的反映出廠商不用夠用心,降低成本導致車輛質量下降。

問題4:花樣簡配

合資品牌間配降價的把戲玩的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吃瓜群眾本來已經默認接受這種被減配割肉的狀態,但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高配置的自主品牌同樣價格低,同樣有著不錯的外觀。這樣的局面下,起亞K2這樣沒有過硬技術的車型可以說已經失去了減配的資格,畢竟德日品牌減配後還能有紮實穩定的三大件,但是減配後的起亞K2,就只剩下一個鐵皮。

二師兄總結:起亞K2這樣的低端韓系車,沒有紮實的技術和穩定的三大件,質量管控又不走良心,故障頻發,又不能提供豐富的配置,僅僅靠著還不錯的外形和空間撐撐門面,又缺乏口碑的積累建立的品牌力,在自主品牌崛起的今天,境遇非常尷尬。二師兄認為,以K2為代表的韓系車,必須認準定位,用良心造車。因為單靠著外形和相對的低價,在如今的中國市場,已經失去了生存空間!


二師兄玩車


韓系車外觀設計比較討年輕人喜歡,但k2確實太渣了,兩廂K2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車型你不知道嗎? 三廂的也好不到哪去。保守點的買捷達,外觀好看,東西還不錯的可以選科沃茲, 國產的可以選奇瑞的艾瑞澤五和七,吉利的帝豪,比亞迪的速銳,G5。稍微加點,可以上名爵六,如果是我,我會在國產裡面選。


99451131


韓系車也就外觀看上去很好看,抓住年輕人的審美觀,但是除了外觀就沒有拿的出手的 三大件都不行,國產車已經迎頭趕上 不管外觀還是三大件上都已經超過韓系車像吉利 奇瑞 比亞迪這樣的車。還有韓系車後期保值率不怎麼樣,這個價位倒不如去買的飛度 畢竟被人說是“超跑”。而且後期保值率也高,空間利用率大。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