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園畫譜中 解索皴的畫法

上一篇介紹了亂柴皴的的畫法內容,這一篇我們來一起學習解索皴的相關知識內容。

解索皴的概念

解索皴是披麻皴的變法,行筆屈曲密集,如解開的繩索。運筆微帶交叉,短而鬆散,故名解索皴。元代山水大家王蒙喜用此法,筆筆中鋒。如果把解索皴,畫成疲軟的亂麻團,就是失敗。

芥子園畫譜中 解索皴的畫法

解索皴在中國的南方畫家尤其是到了元代,運用的很多,解索皴和雲頭皴其實在結構和內在運筆方面是比較統一、非常和諧。一般用於南方一些丘陵和山川。解索皴看上去凌亂,但實際上它有它內在的結構。它的用筆看似簡單混亂,實際它是非常嚴謹的,有它內在的規律。解索皴就猶如兩根線條捆綁在一起,延伸下去。在畫的過程中,仍然要記住的是它的陽面不能亂,也就是說山的立體要表現出來。

芥子園畫譜中 解索皴的畫法

解索皴的運用:陰面密,陽面疏。

視頻示範筆記示範練習視頻請查看墨尖族站點王飛飛老師專題

它的陽面不能填滿,在它的陰面可以皴擦,可以繁瑣一點,線條可以給它錯開來,使人感覺亂中有序,然後,打上小點。打點還是要疏密有間,就是在主要的地方可以打密集一點,在次要的地方可以松馳一點。然後再用淡墨輕輕的把它的陰面,也就是它的立體面來,方法也還是以線條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