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稱十年或二十年後房價要漲到三四十萬一平米,對此你怎麼看?

-------------------------------------------------

我們需要友誼,我們也願意首先伸出友誼之手。


屠龍有術


俞敏洪即不是房地產專家,更不是什麼開發商,他說的話只能是做為一種參考。俞敏洪他還是停留在過去房價上漲的慣性思維中,他認為貨幣超發,房價上漲,還把幾十年後的事情都預測了一次,其實這絲毫沒啥意義。

中國的M2規模已經達到了177萬億,已經是GDP的2倍以上,而10年前只有47.5萬億。大家仔細想一下,現在M2已經達到177萬億,若要10年後房價再翻6至7倍,M2的規模要近千萬億,這樣的貨幣超發實在太離譜了吧,而且目前M2增速低至8%,說明央行未來貨幣政策會從緊,不會像過去那麼寬鬆。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不是靠房地產,而是靠消費和投資。中國靠房地產和基建投資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方式正在逐步退出。再期盼央行放水,讓房價大漲,這不切實際,相反10後房價迴歸居住屬性,那倒是可能性很大。

此外,房價上漲要與百姓的收入掛鉤,現在中國的GDP也只有6.7%,百姓收入的漲幅不可能出現跨越式的增長,而且中國現在是去槓桿,嚴監管時代,在不可能有太多槓桿可以加的情況下,房價漲到三四十萬一平,誰有這個能力去買?我們一些企業家,一看到有人問房價,他總是喜歡語不驚人誓不休,或者照搬過去的思維方式,所以他們的預測與未來房價走勢肯定有很大背離的。

目前國內是全民加槓桿,而且各地群眾買了這麼多房需求也趨於飽和了,未來房價要漲到三四十萬每平方米,這意味著我國的貨幣政策要極度寬鬆,而且要長期的,這就意味著人民幣匯率要大幅貶值,這是肯定不可能發生的事情。10年前上海房價1.5萬/平方米,10年後也最多是6萬元,翻了4倍左右,即使在房地產最瘋狂的時候,也不過如此,若是像俞敏洪所說的10年房地產翻這麼多倍,我不知道房奴還能透支多少未來,即使是做到死,或者用來生打工的錢,也還不清此生這個房貸吧,所以俞敏洪講的話,大家不必真的當起真來聽。


不執著財經


房子是商品但房子不是普通的商品,人們給房子賦予了太多其居住本身之外的東西,比如孩子上學與房子掛鉤,比如戶口與房子掛鉤,比如人才引進與房子掛鉤等等。房子本身就是一個居住的地方,被外界認為的當作了一個炒作與投機的金融產品,這個本身就違背了事務的基本發展屬性難於持久了。

隨著房價高漲引發的社會負面效應慢慢顯現,各級都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了,畢竟買不起房已經成為人們的痛點,成為了各種矛盾的的聚集地。房子本身最根本的居住屬性反而越來越被外界忽視了。俞敏洪說未來10年或20年房子會漲到三四十萬一平,這個顯然是沒有任何依據的一種猜測,屬於誇張言論的範疇,與馬雲的白菜價言論類似。

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房價迴歸理性,讓其更多的體現居住屬性,讓絕大多數民眾不再為住房發愁才是根本。安居才能樂業,讓絕大多數民眾不再操心房子問題,讓大多數民眾都投入到各個領域的勞動之中,才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關鍵。炒房合法已經成為歷史,從嚴打擊炒房團伙已經成為新主題,大家應該充分理解這個定位。


深度軍備


00

榮華錦夢

回答:

就房價未來十至二十年或達到三四十萬每平米這個問題,先拋除到那時貨幣貶值或升值問題不說,單純說說房價的形成要素。

作為具有商品同樣屬性的住房來說,長週期看,它也必須遵從商品的價格形成規律,即供求關係形成價格。從供給端上看,因房地產是國民經濟集合中的重要子集合,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相當長時間週期內管理者在政策制定上都會給以足夠重視和呵護,這也使得房地產這一產業處於半市場化狀態,受市場興衰週期衝擊比較小,政策上給足了它的生存環境,客觀上延長了這一行業的活躍週期,所以供給端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相信不會出現問題,何況房子本身又是耐用長週期消費品。也許有人會說那麼土地供給空間有限不會限制這一行業發展嗎?我想到那時政府肯定會想出自己的辦法解決這一問題,廣義上講土地供給是豐富的,不是根本問題。所以供給端還是無憂。

我們再來看看需求端,需求端的根本是人,從我國人口年齡分佈密度上看,上個世紀60~75年代是人口年齡分佈峰值期,後逐步實行減額式計劃生育政策,使人口遞增率又逐步降了下來,最有意思的是這一政策持續了四十年沒變,有報告稱,這期間影響了中國兩代人,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和六七十年代相比,中國人口的繁育能力會呈幾何級縮減,比如現在生育適齡的幾乎都是四轉二獨生子女,從小就嬌生慣養的他們在生育觀問題上又會大打折扣,所以需求端再不會是一個自然總體的連續的龐大的數字。

以上是人口自然存在狀態的總趨勢,現代高端產業中心城市化的集中發展,又促使了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造成了局部住房的需求緊張差異性,隨著政府產業佈局政策的調整改觀,隨著產業人工智能化的發展和普及,人口集中問題在未來十年內,會得到極大的疏解,到那時,也許供需兩端真的不平衡了,社會上不再是需大於供,而是供大於需,真正麻煩的恐怕是陰曹地府,高峰生育期的人都要去報到了,陰宅不足就成了他們的問題。

綜上所述,未來房價很不樂觀,且要比大蔥便宜,只是人民幣是不是現在的價值係數我不知道,三百萬每平,那是貨幣價值的事,和房價沒關係。

謝謝問答!

創建於2018.7.18



榮華錦夢


不一樣了!炒房客的春天真的要遠去了!

國家政策基調變了,國家不再放縱,不再沉默,而是旗幟鮮明的向炒房客宣戰了。

以前炒房客,還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炒房違法嗎?我買賣房產,是市場自由行為,我違法嗎?

現在,國家已經認識到自由是有前提的,炒房自由在嚴重損害群眾利益之後,就不應該自由了。

房屋作為基本生活資料,和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房價的暴漲,造成了人民都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已經嚴重的損害了國家婚姻和人口增長。

國家已經認識到房屋和糧食食鹽一樣是應該管制的。

誰敢把鹽價翻個幾十倍的漲起來?房子亦然。

於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下簡稱住建部),作為國家住房最高政府管理監督部門,已經用行動宣佈炒房,哄抬房價,不但違法,還是要“嚴厲打擊”。

具體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

在通知中,住建部嚴肅的,充滿憤怒和肅殺之氣的講到:

“從今年7月初至12月底,啟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的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

。”

打擊操縱房價房租、捂盤惜售、捏造散佈虛假信息、製造搶房假象、哄抬房價、違規提供“首付貸”等投機炒房團伙

“針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投機炒房、操控房價房租、價格欺詐等房地產市場亂象,針對市場部分失靈,政府必須出手對亂象予以重拳打擊。”

看到沒有,那些通過法規漏洞,哄抬房價的炒房客,已經被國家定性為:“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

而且是要“嚴厲打擊”的。

炒房已經被定性為“哄抬房價,炒房投機團伙”。

一個“哄抬房價”,一個“投機”,兩個詞,住建部用的很明確,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炒房已經不是正常的市場經濟行為,而是一種違法違規的行為。

炒房有理的時代結束了

這個國家的定性,意義很重大。

因為在以前,對於炒房,因為政策不明確,各管理部門,對於炒房的行為,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一些銀行和管理部門的內鬼,還以不違法為由,暗地裡與炒房客狼狽為奸,助紂為虐。

從而造成炒房免除了被打擊,從而讓炒房興風作浪,逍遙法外。

當然,炒房客也知道自己是過街老鼠,所以他們也只是悶聲發大財的進行炒房行為,面對輿論的口誅筆伐,一直沉默的轉戰全國,尋找對象,繼續哄抬房價獲取暴利。

而現在住建部已經明確了,哄抬房價的炒房行為,是要嚴厲打擊的違法違規行為。

特別是住建部相關領導明確表示:“對於管理者、監管部門不作為、亂作為也要問責。對涉嫌隱瞞包庇、濫用職權、翫忽職守的部門和人員,堅決問責。”

以後,那些銀行的內鬼和相關管理者,想打擦邊球的和炒房客狼狽為奸,也變得不可能。

而且住建部領導還強調:“此次專項行動強調要發揮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的兩個監督作用。違法違規行為沒有群眾舉報監督,很多現象就沉在下面,通知要求地方建立日常監管機制,暢通群眾舉報投訴渠道”,這是打人民戰爭的節奏呀。

因此,從黑暗中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炒房,必將變成真正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軍輝論房


我是個知名的小編,看到很多人問這個問題,我也來湊個熱鬧!


很多人都被數字嚇到了,不要緊,咱們先看下北京現在的房價!

北京目前朝陽大褲衩旁邊的天禧新盤報價是18W,而大興保利報價5.2W,豐臺甲一號報價6.9W。根據地理位置北京的房產價格差比較大!

然後看下通脹率:

2014年:7.5%

2015年:12.8%

2016年:8.5%

2017年:7.5%

基本上10年一次翻番,北京的高端報價按18W算,十年後就是36W。大興的5.2W十年後就是10w左右!

這是按照正常城市發展來算的!也就是敏洪哥哥的思路!


有人會不會問房價會這樣一直漲下去嗎?

不會一直漲下去的。

房價上漲還有一個因素,城市價值。

就是城市的人才價值,經濟價值等。

城市也有成本,最基本的就是配套設施,交通,機構等等。

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就會出現城市價值增長緩慢,假設城市成本不變,則對應的房價也會增長緩慢。當城市的成本高於城市創造的價值,人們就會陸續搬出城市,也就是城市空心化,中心城市的房價會不會跌,跌多少。可能會跌,但是很漫長!估計得好幾輪城市化之後的事情了!

那時的房價儘管還受通脹影響增高,但是本身價值減少,所以一直漲下去是不可能的!


房價浮動變化及節奏是如何變化的?

房價的浮動,有種叫做匯率論的說法。就是當房價浮動明顯,和當時的匯率先呈現相關關係。人民幣對外升值,大量資金流入國內,造成通脹,人民幣對外貶值,大量資金出走,國內緊縮。國際貿易的企業,很重視匯率變化,往往生意賠了,但是匯率利好,也不至於虧本!

這和房價也有關係。匯率影響了國內的通脹和緊縮,而二者又影響了房價,通脹房價高,緊縮房價低。但是都是某一時間段變化的。因為我們的匯率都是穩定的!


馬雲哥哥因為說房價如蔥,很多人說房價跌,該如何看?

近日新聞出臺了一個鐵路和輕軌申請的政策,就是提高了門檻。

一般小城市按照目前的政策,得需要5年時間。

按照目前的城市化節奏看,明顯是有些放緩,但是後續怎麼樣還很難說。8年的時間,要是步入二期城市化建設。不管房價高還是低,房子的交易成本可以會增加!那會換房子住的人可能很多!



我是個知名的小編,最新的一個文章是:《一個房產銷售總監的告白》,哈哈!


房天下九江特價房




這大概就是公眾人物被寂寞和無視以後的強烈刷存在感的需要吧!

這樣也讓我想起了馬雲的“房子將來的價格就是大蔥價”。當然,我們不能完全否認他們的觀點提出的依據,但是,也不能強迫我們接受他們的觀點。

兩者應該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問題,馬雲的理論依據應該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結束,而且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同時,房子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存量時代,同時,作為房子的投資屬性已經被嚴重放大。人們的人均居住面積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高度,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已經是綽綽有餘,還有一點,就是真正的高收入階層,其居住地有往風景區,農村遷徙的跡象。這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房價的持續走高到了盡頭。

再看看俞洪敏說的,是從通貨膨脹已經貨幣對內貶值的角度。他的論調是,通脹以及貨幣貶值每年的複合率是5%左右,那麼現在的房價在十萬元左右的基礎上,漲到幾十萬元也是有可能的。

第一,這都是大咖們的噱頭而已,大家一笑了之看看罷了!

牽扯到自身的切身利益,我們更支持馬雲的觀點,房價不可能走高一個天上的高度,當然,我們也不否認房子具有他獨特的投資屬性。在現有階段,房子還有一定的投資價值的。這也要看地區。


在路上覓尋


既然這是一個辯論題,那我也把話筒交給我們的用戶網友,看看他們都是怎麼覺得這個問題。

1.馬雲的房價如蔥,你信嗎?

2.俞敏洪的房價30萬一平,你信嗎?

3.未來房價便宜如蔥,30萬一平,你覺得可能嗎?

4.租房真的能取代買房嗎?如果能取代,那馬雲的說法就成立;如果不能取代,那俞敏洪的說法成立一半(不一定就30萬一平,可能和香港一樣,15萬一平)。

1.2.3.4你們會選哪個?

如果是我,我會選4。

但不全是,而是租房也取代不了,房價還會接近15萬一平。

我國人口多,資源集中不夠全面鋪開,註定是部分人富,部分人窮,每個國家都這樣。那麼資源集中的大家都想搶,房價也就居高不下,因為資源是有限的,只有一部分人才能享有。

租房想取代買房的地位,確實比較難。因為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太大,就北京來說,外來人口佔比要有9成,就是你在馬路上看見的十幾個人裡,也就那麼一個北京人,這麼高的流動性,房子這一基本保障,才是區分的條件之一,相要租房=買房,不現實。

可以參考現在的香港,因為它就是我們內陸的房地產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