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古玩市場爲何越來越蕭條?

曲奇不知道


國內古玩市場為什麼會蕭條?因為被一些人過渡消費,讓人們對古玩失去信心,換句話說,就是被一些人玩壞了,讓古玩成了過街老鼠。



玩壞古玩的有三類人,這三種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古玩市場的良性發展,最終把古玩玩死。

第一類人:國家文物管理機構裡的“專家”。這一類人以周南泉為代表,他們利用自己在國家機構裡的學術地位,拿著國家的特殊津貼還出來撈外快,打著專家的幌子,參與民間文物鑑定。這些人閉門造車,用書本上的知識去評判,屢屢放昏招,鬧笑話,讓一大批高仿品堂而皇之的進入市場,讓一大批真正的民間文物被封殺。正是這些人動搖了人們對於真假的標準認知,引發古玩界對古玩真假界定的認識混亂,可以說這些人是古玩又向衰敗的罪魁禍首。


&故博“專家”“中國玉器泰斗”鑑定認可的蚌埠貨“漢代梳妝櫃”

第二類人:這第二類人就是廣大的民間“專家”。這些人看了幾本書,收了幾件“國寶”,就在圈子裡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既不承認正確的結論,又肆意攻擊公正權威的鑑定結果,故意擾亂古玩的真偽標準,只要是別人認可的他們必然會反對,並提出他們所謂的“正確”觀點,並且在圈子裡誤導大批的新手,進一步擾亂市場秩序。

&某藏友給我展示的民間“專家”給他的廣西光緒元寶當十作出的錯誤鑑定結果和評估的錯誤價格



&藏友的廣西光緒元寶當十仿品

第三類人:在網上發佈虛假信息的北上廣“拍賣公司”。這些公司瘋狂的在百度發佈大量的虛假信息,把幾十元的東西說成上百萬元,引誘成千上萬的去騙取前期費用,極大的傷害了對古玩有熱情的人的信心,從根本上動搖了人們參與古玩收藏的積極性。目前這類人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越演越烈,騙人的手段也升級了,頭條推薦的收藏類文章裡有十篇裡有兩三篇都是這類人發的釣魚貼。




&騙子公司在頭條發佈的虛假信息

有人肯定會說我把造假賣假的漏掉了,這些人固然可恨,但是至少他們遵守著古玩圈裡的規矩,大家都知道他們是售假,有眼力的依然能撿到漏。他們是古玩圈裡的底層,做這些也只是為了生活,不存在欺騙,只存在眼力高低,古玩市場本來就是個練眼力的地方,假貨自古有之,我不想過於譴責,所以不把他們歸於此類。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不敬,敬請拍磚。


風雲說收藏


從2016年,文玩市場十分慘淡,無數文玩古玩市場一片蕭條,這是前幾年文玩市場供過於求,形成的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

古玩店的商家,由於行業的低迷,市場的不景氣,賣貨越來越難,即便是真品古董,白菜價格也賣不出去,賣吧,捨不得,不賣,家裡還等錢用,即便割肉了買家也認為你是假貨。好多買家真假不分,假貨贗品也確實充斥整個古玩市場。買家一味的要求便宜,一味的想撿大漏,因為普通玩家都有這樣心態,花很低的價格,即便買了假貨,也不至於揪心,也不至於心疼。所以造成了目前中國這種混亂的行業現狀,真真假假,都是白菜價,都是不好賣,買家想撿漏,賣家心裡想我在這個行業混這麼多年,有那好事我給你?



還有一個現狀,也是在中國持續了十幾年的局,每個人都知道的局,不過到今天廣大藏友還在上當,那就是拍賣。上海都抓了幾百家了,全國整頓上千家了,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的拍賣就是遊戲,可是到現在中國的廣大藏友還是上當,讓你交一萬就交一萬,讓你交十萬就交十萬,夢想自己的東西能拍出天價。我們不否認有真實的拍賣公司,比如蘇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瀚海、榮寶齋、西冷等等。但是在中國,真實的拍賣公司並不多,只有那麼十幾個,何況人家也不缺藏品,自己的都拍不過來,還拍你的?




文玩市場的蕭條主要的原因:

一、經濟不景氣,對奢侈品市場衝擊很大,“就像多米諾骨牌,古玩市場不是生活必須消費品,出現危機,首先削減的就是這方面開支。”其次是市場畸形發展,“前幾年,古玩市場被炒作的特別厲害,過早發展,導致後繼乏力。另外,很多地方盲目上馬興建古玩城項目,也是部分原因。”但也有商字認為影響最大、衝擊最直接的是政治因素,“自從去年底,古玩市場行情一落千丈,反腐是最致命,最直接的,”他們說。沒有消費者,產業鏈斷掉了,商家對於未來持悲觀態度。



二、古玩跟其他物品不一樣,很多家古玩店的貨是明碼標價的。你要買可以問價、還價,同樣的物件在不同的店裡,價格有著天壤之別。還有古玩有真有假,鑑定者的眼力不同,看法也不同,有人看真、有人看假,買主看真、賣主看假都有可能。如果是真東西被人買走,就叫“撿漏”;如果是假東西被人買走,就叫“打眼”,統統不能稱之為騙人或受騙,包括故意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甚至設圈套誘人上當。雙方都認為是眼力問題。這似乎就是古玩行的行規。假貨欺騙太多時間長了,藏友不敢下手也導致市場購買率小了。



三、還有的買家,他們明知道這些所謂的古董都是假貨,但還是購買,不是他們傻,而是這些買家將這些假古董做資產評估,壯大自己的資產後,再通過銀行進行融資套現,加大現金流的使用。這種繁華的背後是做局、攪局、成局,達成的交易更是骯髒的權錢交易,衝擊了市場。


四、歸根到底就是市場的閒錢少了,而好東西少露面,市場流通的還是普通貨為多。一部分“熬不住”的收藏者或行家有可能折價套現,但目前看起來還未有大面積出現的跡象。




孟繁城自媒體



國內的古玩市場為何越來越蕭條?大家記得這幾年國內各大電視臺的尋寶鑑寶欄目,代火了各地的古玩市場,許多人正苦於發財無門,看了節目中的許多老物件被專家們詁出天價,一個個熱血沸騰,彷彿看到了一夜暴富的機會來了,紛紛踏入古玩市場,夢想著自己也能撿個大漏,讓自己也能成為富翁,隨著購買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想著如何出手掙大錢,然而一切都事與願違,買的所謂古玩不是膺品,就是不怎麼值錢的民窯碗碟,更有甚者被騙子拍賣公司騙了拍賣前期費,東西依然流拍沒有賣出(我朋友就被上海騙子拍賣公司騙了188000元,長此以往不但沒有暴富,弄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妻兒埋厭,因此也就死了這條心,也就造成了如今的古玩市場日漸蕭條,從以前的人潮入流,到現在的門可羅雀,許多古玩市場關門大吉。


用戶3692898597


窮人連飯都吃不起,搞什麼收藏?古玩收藏從古到今都是少數有錢人吃飽撐了,沒事,互相攀比玩的東西。全民收藏本來就是個誤區,想靠古玩一夜暴富那是妄想。盛世收藏,現在人們普遍富裕了。想了解了解老祖先留下的文化,玩古是一種樂趣,前提是量力而行,沒必要投入全部身家。玩玩而已,不要太痴迷。我也是一個有著30年古玩收藏愛好者。忠告同行愛好者,玩玩而已,別太痴迷。別聽專家和拍賣公司忽悠。收藏就是個坑,水太深。想在這上面發財的人最遠離。





笑看人生126307906


因為有些東西是無用的,當人們發現就是守著一堆古玩沒有面包也會餓死的時候,心才會豁然,一切都不那麼重要,比如手裡天天拿著倆上千元的古玩核桃在轉悠,意義何在?價值取決喜歡,對於不喜歡的人就是一分錢也不值。


克浪河


大家太看重錢,忘了文化的力量。反腐、金融管制、假貨橫行、磚家太多、拍賣設局等等客觀條件,是古玩玉器市場迴歸到理性,也是好事。玩的是心態,玩的是眼力,玩的是品位,去偽存真,才是這行業該有的風氣。


王衛奎


幾乎100%都是假貨,你騙我,我騙你,如同傳銷,最要命的是假貨成本低廉,供應源源不斷,而能被騙上當的傻瓜卻越來越少,最後古玩市場裡剩下只是假貨和被騙的騙子,被騙的騙子寄希望能遇著新傻瓜


ck170286559


以前買不買能看見真東西,學習歷史,增長見識,現在都是現代工藝品,仿品,容易誤導,購買渠道多樣化,實體店,古玩市場逛的人少了,大家文化水平提高了,賣古玩的太多了,從古玩價格就看的出來,貨源充足,一樣貨品一個市場就能發現許多家,難啊


y茶禪一味


假貨太多,真貨不知道去哪裡賣?騙子公司太多啦😡😡😡



真人san


中國現行的文物法決定的,真的不能賣,來源不明,哪一個店主能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賣的藏品是傳承有序的?沒有就是違法。只能賣假貨或是在法律規定以外的垃圾貨。老百姓知道潘家園賣的全假,誰會去化錢?只有一心想發財的精神有一定問題的人會去買一點,但畢竟是極少數。全國的古玩市場大致都一樣門可羅雀,潘家園會列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