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大的孩子和奶奶帶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唯美短句精選


孩子該讓媽媽帶還是奶奶帶這個話題近些年來各種文章都充斥著網絡,媽媽有自己的觀點而爸爸和奶奶還有自己的觀點,各小編文章下面也都充斥著各位家長朋友們的口水戰。



有人認為奶奶帶的孩子會跟媽媽不親會因為是奶奶帶說媽媽的壞話,還有的媽媽認為奶奶帶大的會小霸王不聽話不好管教;而奶奶則認為自己盡職盡責還要惹來兒子媳婦的埋怨,認為自己都把兒子女兒帶大了怎麼會帶不好孫子孫女,還有的奶奶則會認為自己的孫子孫女懂事聽話乖巧會叫人。


那到底是奶奶帶娃好還是媽媽自己帶娃好呢?奶奶媽媽帶出的孩子真的就像網上所說的那般嗎?其實誰帶都要看帶的那個人是否懂育兒而不是較真兒認為就是媽媽好或奶奶好,不信依依為各位講兩則故事,看過之後就會明白。


案例一

琳琳從小父親工作忙自然就只有媽媽一個人照顧著,兩三歲的時候父母離婚後跟隨母親生活,但同時還有姥姥等親屬同住。

和很多人認為的不同,琳琳在媽媽等眾多親屬的照看下並不是如網上所說那般乾淨懂事。反而怕生、頑皮、撒謊,且說話不清晰、智力水平也不是很高,更不用說打扮的多麼潮。可能你會覺得怕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琳琳的怕生卻非常嚴重,不信你看下面例子:

一次到陌生的親戚家吃飯,全家人都上飯桌了,唯有琳琳一人在一邊玩耍,叫她扭扭捏捏的也不來飯桌。後來才通過琳琳繼母口中得知,琳琳從來不上桌吃飯尤其是遇到生人時,都是飯菜給她遞去才會在人看不到的地方吃,就算和大家一起吃飯也都是貓在桌子底下去吃,因為她喜歡在地上吃飯。

就連琳琳繼母都說,初見琳琳就如同豬圈裡撿的那般,又髒又難看還穿的破爛。撒謊哭鬧打滾等熊孩子形容詞用上再合適不過了,回到媽媽身邊就說繼母欺負她對她不好,但實際上每次從父親身邊回去後都是梳妝打扮立整的很。

當然除此以外還有挑食的壞毛病,以及只愛喝飲料不喝白開水,現在你還會覺得媽媽帶的孩子就一定好嗎?

案例二

濤濤從小父母工作忙,暑假的時候都是各家輪流帶,幾天在爺爺奶奶家有哥哥姐姐陪著玩,幾天在姥姥姥爺家,但都是會晚上接回家的。可以說,濤濤的寒暑假都是散養中度過的,並沒有爺爺奶奶帶出來的土氣感,儘管穿的也多是哥哥姐姐的舊衣服但都是蠻新的那種並沒補丁汙漬。

濤濤的缺點和很多男孩子一樣淘氣不愛學習成績差,但是並不是熊孩子般貪玩兒,懂事禮貌孝順老人,而且還是個小帥哥。同時,他也有著奶奶帶的一些共同缺點,比如愛喝可樂、吃肉量大卻很少吃蔬菜而且口重鹽多油多但不愛甜食、喜歡米飯麵條但不愛吃饅頭,這些其實都和飲食習慣+隔輩溺愛有關係。

濤濤不會有諸如和奶奶更親和媽媽關係疏遠的這類情況,成年以後也會定期去奶奶家看看去姥姥家看看,大方體貼懂事和網絡上謠傳奶奶帶的自私形成鮮明的對比。

看過以上兩則故事,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相信你會有所啟發,依依認為只要遵循以下原則才是決定誰帶娃的關鍵:

一、三歲以內的娃儘量跟媽媽,就算不能那麼也是白天奶奶來家帶娃,晚上跟媽媽,但不要婆媳一個房子住請分開,會發生各種矛盾;

二、外來務工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把孩子送回城鎮,但如果老家是鄉村那還是留在身邊吧!並不是歧視農村,但老人帶娃思想跟不上又是閉塞農村很容易給寶寶用一些偽科學(治療、吃飯、學習都跟不上時代)。當然如果回農村可以有好發展實際上在農村帶娃工作沒什麼不好,也可以避免因為是女寶寶遭遇奶奶爺爺的不喜歡;

三、合理膳食搭配很重要,食育、輔食餵養、補充劑添加何時添加要知曉,媽媽帶娃還是奶奶帶娃就要看誰更懂營養學;


四、誰更有原則性,該吃飯時間就吃飯不準看電視玩玩具,該睡覺必須睡覺,不能喝飲料不能吃什麼東西要非常有原則,只要有原則不溺愛誰帶都可。

至於娃穿著方面,其實依依覺得舒服得體就好,本就是小孩子,養成虛榮心作怪反而會使其不容易得到滿足將來可能會成為小偷、情婦,記住防患於未然這個道理。

歡迎關注依依,有問題可私信提問也可直接悟空問答提問後邀請我,愛你們的依依~


依依健康食堂


奶奶是潮童殺手!反差太大我承受不了!我兒子呢,我女兒呢?還我兒子!還我女兒!

出於某種不知名的緣由,皮膚疾速變黑

有的還呈現了“高原紅”,就是《新聞聯播》裡邊窮困地域經常看到的那種!

看起來總覺得有皴裂!

天氣冷的時分,衣服共同的特性是十分保暖!但也十分難看!

而在天氣熱的時分,又走向另一個極端!褲子直接沒了啊啊啊!

三天!兩天!一天!最短只需半天!白富美變黑窮挫!公主變村姑!王子變青蛙!

最後奶奶發話了——


霓媽剁手日記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一件事,在我們小區,有一個小寶寶,本來是媽媽帶著的,後來他媽媽出去打工,把他交給爺爺奶奶帶。

開始還好好的,可是沒過多久,孩子就因為一場意外,離開了這個世界。據說是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至此,這個媽媽一直處於深深的悔恨之中。

雖然我說的這件事可能有點極端,但也恰恰說明,奶奶帶和媽媽帶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奶奶帶不好,我們小區有很多都是奶奶帶大的孩子,他們一樣跟活潑可愛。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只要看到我家寶寶下樓,那些鄰居都會說一句,還是媽媽帶大的孩子好呀!

最後,我想說,不管是奶奶帶大還是媽媽帶大健康長大才是最重要。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記得點贊、評論或轉發分享噢。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愛笑寶媽歐丹丹】,瀏覽更多育兒文章。

愛笑寶媽歐丹丹


1、穿衣服。媽媽們給孩子穿衣服,一定會選擇顏色鮮豔的,穿上正好合身的。而且,如果孩子的衣服髒了,就會馬上洗乾淨,甚至每天都會換上兩三次。奶奶帶孩子呢,只會給孩子穿耐髒的衣服,或者圖省勁兒,直接穿個小圍裙。衣服髒了也不經常洗,覺得小孩子沒那麼講究。

2、餵飯吃。媽媽們會給孩子穿上圍脖,然後讓孩子自己吃,而且不能挑食。奶奶呢,覺得孩子自己吃飯太慢,就喂他們,甚至七八歲的孩子,還是奶奶喂,不會自己吃飯。媽媽們會經常在網上學習一些食譜,給孩子換樣做,營養更加全面;奶奶一般就是家裡有什麼就吃什麼,不經常去買菜,而且平時吃飯單一。

3、晚上睡覺。媽媽一般都會給孩子準備自己的床,自己的被子,讓孩子獨立睡眠;奶奶一般就和孩子一個被窩,這樣顯得親近一些。媽媽每天晚上都會給孩子洗臉、刷牙、洗腳,奶奶一般不會,覺得小孩子不髒,沒有必要天天洗。

4、零食。媽媽們是不太願意給孩子吃零食的,有時候會從超市給孩子買一些品牌的零食,滿足孩子的一些慾望;奶奶對孩子吃零食一般很少限制,只要孩子一哭,保準就是隨便吃,而且奶奶為了節儉,喜歡給孩子買一些幾毛錢或者是便宜的東西吃。

5、學習。媽媽們會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作業輔導班,希望孩子以後能專心學習,未來考一個好一點的學校;奶奶是不捨得讓孩子太累的,想著只要寫完作業就行,上那麼多補習班沒有用,而且就是浪費錢。

6、玩。媽媽一般會帶孩子去商場裡面,或者是遊樂場裡面玩耍,裡面乾乾淨淨的,而且小朋友素質都很高;奶奶一般就帶孩子去空曠的地裡,玩點泥巴之類的東西,能省不少錢。

其實,媽媽和奶奶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兩代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因為接受的教育不同,所處時代不同而已,沒有什麼對與錯。


喬喬1491


從我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的角度來說說班級裡,媽媽帶的孩子跟奶奶帶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首先,從服飾、裝扮上比較:媽媽帶的孩子比較時尚,奶奶帶的孩子更注重保暖實用。

媽媽給孩子買的衣服大多時尚,在搭配上也顯得靚麗活潑。

有些媽媽還喜歡給孩子買各種裙子,褲子也喜歡穿時尚的。而且,新衣服很多,基本上一個星期都有好幾套衣服換著穿。

而奶奶帶的孩子比較偏向實用、舒適保暖。比如有些奶奶外面給孩子穿的時尚的外套,裡面內搭就是一件比較土比較厚的毛衣或者棉襖背心。

在服裝搭配上,奶奶也不怎麼注意。上身紅的、下身綠的就穿來了,反正孩子保暖就行。

其次,從孩子的行為舉止上比較:媽媽帶的孩子普遍比較自立、有禮。奶奶帶的比較粘人、任性。

像早上來園,媽媽帶來的都會自己進園,還會禮貌告白。

奶奶帶來的孩子就比較粘人,有些奶奶還喜歡給孩子喂完早餐或者看孩子吃完早餐再走。

小班新生第一週,喂早餐的90%都是奶奶外婆。

有些奶奶帶的孩子還特別任性,一有不合心意就對著奶奶大發脾氣。奶奶都會特別容忍和心疼。

而媽媽自己帶的孩子就比較講理,媽媽一般說明道理,孩子就不怎麼鬧騰。

三、從孩子行為習慣、其他能力上比較:媽媽帶的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都略好於奶奶帶的孩子。

因為媽媽比較會給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比如晚上陪孩子看書、講故事、念兒歌。

這些陪伴都會潛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而奶奶帶的孩子就不太注重這些方面的培養,一來奶奶自己也不會,二來奶奶普通話也不準,不太會陪孩子閱讀。

奶奶帶的孩子更多的要麼是看電視,要麼就是在室外野著。

媽媽帶的孩子在衛生習慣、行為習慣上也好於奶奶帶著的孩子。

比如媽媽會注重孩子餐桌教育,飯前洗手、餐桌上吃飯、吃完擦嘴巴。

奶奶就比較放任,自己家裡又沒關係。孩子可以邊玩邊喂、邊看電視邊喂。反正一碗飯吃完,吃多久都沒事。



當然,這只是普遍,但並不是說絕對。

要知道,奶奶中也有教育觀念好、教育方法優秀、眼光時尚的。媽媽中也有不注重孩子的教育的。

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但總的來說,學前兒童還是以父母親自養育最好。父母優秀的家庭教育能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幼兒園陶陶


在我沒生孩子之前,我婆婆總說,媽媽生,奶奶帶,爺爺賺錢買奶粉。聽了之後,特別暖心,有人幫忙帶孩子,有人賺錢買奶粉,這是不是所有寶媽的心願呢。

但是在我生孩子的前一年,我回老家過年,看到的一幕徹底堅定了我的信心,那就是,一定要堅持自己帶孩子。

隔壁家的小孩一直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爸爸媽媽都是在外面打工,只有過年才回去。年底了,隔壁小孩的爸媽回來了,小孩子看到自己的爸媽應該是很開心的,但隔壁小孩確並沒有那麼開心。晚上,她媽媽想用毛巾給他擦擦臉,但小孩哭著喊著說:“我不要媽媽,不要媽媽”,死活都不讓他媽媽碰他。他媽媽急得只掉眼淚,可也無可奈何,多少心酸,只能網肚子裡咽。看到這個情景,我也掉下了眼淚,暗自下定決心,以後有了小孩,一定要帶在自己身邊。

事實上,我也做到了,我家寶寶自出生後,從未離開過我。現在寶寶一歲多了,我發現她與同齡寶寶有很大的差別。

首先,寶寶身體很健康。我很注重寶寶的營養,經常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合理餵養。這樣,寶寶身體好,媽媽少擔心。相比奶奶帶,由於很多奶奶思想比較陳舊,依舊是老式育兒觀念,總想著要把寶寶養的白白胖胖的,衣服一定要足夠暖,初衷是好的,但要知道,想要寶寶身體好,三分寒,三分飢,才是硬道理呀。

其次,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強。我會經常給寶寶講故事,跟寶寶聊天,寶寶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好多詞語。奶奶帶孩子在這方面可能就沒有媽媽做的好,一方面奶奶的知識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奶奶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相對較弱。

再次,寶寶性格開朗活潑。媽媽帶寶寶,寶寶安全感會比較強,這樣臉上的笑容就多了。

最後,寶寶見識廣。我經常會帶寶寶去動物園,公園,或是去爬山,逛商場。寶寶的記憶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只要給予寶寶正確的引導,寶寶會學到很多知識。

所以,各位寶媽,為了您將來有一位優秀的孩子,再苦再累,請將孩子帶在身邊,不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桉慧寶貝


記得一位幼兒園園長曾說,一個孩子只需要入園一週的時間,她就能分辯出一個孩子是父母買的還是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以下統稱長輩)帶的。原因很簡單,那些由長輩帶大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比較不守規則。



首先,長輩更加溺愛孩子。

俗話說,隔代親。長輩普遍比父母更加溺愛孩子。在老人的寵愛下,孩子一般變得比較囂張跋扈,動手的機率也相比父母帶的孩子大。這些孩子規則意識淡薄,壞毛病也較多。

而父母帶孩子,規則意識比較強,懂得遵守紀律。



其次,長輩更容易包辦孩子的事情。

相比父母帶的孩子,長輩帶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更差。例如,老人會喂三歲以上的孩子吃飯,會幫助大孩子穿衣服等等,基本孩子很多生活事情,老人都會代勞。如此,孩子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變得比一般同齡的孩子差。

而父母帶的孩子,自理能力要更加強一些,很多符合年齡段的事情孩子都能自己做。



第三,長輩帶的孩子語言發展通常較慢。

長輩一般不喜歡說,也不喜歡運動,甚至有的老人會帶著孩子看電視。孩子無法得到更好的語言上的刺激,自然語言表達能力相比父母帶的孩子要差一些。

年輕的父母會經常對孩子說話,語言表達更加清晰,也更加適合孩子的模仿,孩子說話會比較流暢而清楚。



第四,長輩帶孩子,過度注意安全,導致孩子缺乏活力。

為了孩子的安全,很多老人選擇約束孩子,不給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導致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容易缺乏活力。

父母卻更加大膽,能夠引導孩子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刺激孩子的好奇心,滿足他們的求知慾等等。孩子表現出來的是活潑開朗且大方的特點。



不過,長輩帶孩子也並不是都是缺點,也有的老人很重視育兒理念,懂得控制自己對孩子的溺愛,那帶出來的孩子自然懂規則,講禮貌。而有的媽媽卻相當寵愛孩子的,孩子自然也可能成為熊孩子。

所以,孩子是否能成為一個好孩子,不在是奶奶帶還是媽媽帶,而在於帶的那個人是怎麼帶孩子的。


懶媽媽的育兒之路



這是網上很火的一組爸媽樣的娃VS奶奶養的娃對比圖,很多人都是一邊笑一邊翻完的,我們先來看看吧!

咦,臉上養出了兩坨高原紅。

有時兩坨高原紅。

就問問你們,接不接地氣!

對了,還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在家裡都是小公主小王子的打扮,只要一到奶奶那兒,統統都是棉襖穿!

奶奶的審美,真是一言難盡。。。

還有一種改變叫媽媽再也認不出我了

但是也有一種幸福叫做和奶奶在一起

不知道有沒有勾起各位的童年回憶呢?

我是寶玉石文玩達人空空!雖人醜脾氣臭,但有鑑假估價和配串問題可私信我, 我會盡力回答哦。

文玩講堂


我是鍾潔琳,華大應用心理研究員星級心理諮詢師。我們在一起直面兒童心理、家長育兒心理等問題。


大家要著急了,你說沒本質區別,那不可能啊?

你看這張圖,那張圖!審美觀完全不一樣!難道時尚與落伍我們明眼人區別不出來嗎?

大家不著急,的確圖片顯示媽媽帶夠靚,奶奶帶夠土。


這是由什麼決定的?審美觀

審美觀念又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誰又能保證時尚永遠不變?時代的審美觀念總是在推陳出新,往復重疊。

70年代的時髦與現代復古風圖片對比 我們能說70年代夠土?現代就夠時髦?

所以,媽媽帶大的孩子和奶奶帶大的孩子在時尚審美這一區域比較,沒有可比性,只是都是各自生存年代裡審美體現。如果硬要說有區別的話,只能說奶奶輩的人經歷生活的歷練(尤其是三年自然災害),,所以對需求的滿足來說,更偏向於實用性、舒適性。而媽媽這代人不再害怕於沒有資源生存下去,所以在需求滿足來說,更偏向審美觀念、自我實現的需求。

回到主題,媽媽帶的孩子和奶奶帶的孩子有什麼不同?

沒有本質不同,都是一個出於愛孩子的家長,只是每一位家長自身的特性所導致而體現出的不同。孩子是張白紙,你給它畫上什麼就是什麼,你給它展現什麼就會有不同的眼界。不一定說媽媽更會照顧孩子,也不一定說奶奶就更會照顧孩子。我見過生產3個月還不會換尿布的媽媽,也見過時髦的奶奶帶著孩子世界旅行開闊眼界。關鍵都是保持初心,一顆愛孩子的心,給孩子正面管教,博愛、感恩,培養一個人格完整的孩子。養育人自我不設侷限性的圈子而固步自封,而是不斷更新育兒知識,成為新時代的養育人。

媽媽與奶奶之間溝通也很重要,觀念有不同的時候,千萬不要固執己見,家庭不是法庭,非要掙個非黑即白的道理不可。佔了理,傷感情。委婉表達,中肯建議,相信民主的家庭都會接受。

總之,大家為了孩子好,一條心,孩子也會學會感恩與分享。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私信留下聯繫方式,向作者提問或心理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不請自來。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說我的看法,我看到的,跟自己親身經歷的。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在孩子小時候不得不把孩子放在老家讓爺爺奶奶看管,婆婆不識字,知道的道理又不多,對於孩子的管教根本就不懂。我放心不下孩子,每天打電話問孩子是否吃飯?是否穿的暖和?很多次都是過了飯點,孩子還沒有吃飯,孩子經常餓肚子,有時候天變天了,孩子一直說冷,可她奶奶孩子地裡拔草,沒回來給孩子穿衣服,孩子跟我說,媽媽我有次發燒了,跟奶奶說了好幾遍,她說等她把地裡草拔完再給我去看。奶奶好長時間沒有給我洗頭,我頭上長蝨子了。

我從外面回來,聽我大伯說,我婆婆為了幹農活把兩個孩子丟在家裡,孩子在村裡跑著玩,後來我家大女兒找她的小夥伴玩,小女兒找不到姐姐,就跑去找她奶奶,我家的田地跟家裡隔著一條鐵路,要去地裡必須要過鐵路,孩子邊哭邊走,都快走到鐵路上了,幸虧是被我堂弟看見把孩子抱回來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每次回家給孩子買新衣服,可每次回家看到孩子穿的都是破破爛爛的衣服,她經常問別人要別人家孩子穿剩的衣服,我就問我婆婆我給孩子買的衣服為什麼不讓孩子穿,她說只要有穿的就行了,我就問她那我給孩子買的新衣服打算讓誰穿的,她聽到我問這個就不說話。

孩子上學有不會的問題,她也不會回答。

還有一次我記得最清楚,我跟我老公從外面回到家,以進門就看到孩子正在吃著一個沾滿黃土的饅頭,孩子的小手凍得跟紅蘿蔔一樣粗,我當時淚流滿面,看著她給我把孩子帶成這樣,我突然覺得孩子交給奶奶管,孩子會受很多苦的。

掙錢再多也沒有孩子重要,我放棄了在外面的工作選擇當了個全職媽媽,專門在家看孩子,在孩子快放學時提前把飯做好,等孩子回來就可以吃,只要看著孩子不精神,玩的不歡實,我就知道孩子是不舒服了,立馬就帶著她去看醫生!

我把婆婆撿來的,要來的,不能穿舊衣服全部打包扔出去了,讓孩子穿的乾乾淨淨的,吃的也乾乾淨淨,現在孩子跟著我每天很開心,我覺得我的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交給任何人我都放心。

我大伯跟大媽卻不一樣,老太太帶自己孫子那叫一個盡心盡力,不管在哪裡手裡一直帶著水瓶,裡面的水是溫開水。孩子吃飯挑孩子喜歡吃的做,放學上學都是我大媽接送,孩子小時候的棉衣服是我大媽親手縫的。孩子睡覺時就陪著孩子,我婆婆則是自己睡一個房間,把兩個孩子放在另一個房間。大媽的兩個孫子都特別喜歡奶奶,願意在奶奶家住。唯一的缺點是孩子奶奶家爺爺奶奶太寵溺孩子,孩子有點任性。別的倒沒有什麼!

不過要想孩子有良好的習慣,媽媽帶著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