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長大

立夏 長大

今日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是大自然的循環規律。

人的長大也是自然規律,但與自然不同的是,人的長大既有年齡的長大,也有心智的長大與否。

年齡增長而心智未變者多有之,以為自己長大了,其實心理還停留在小時候,身邊的巨嬰現象也很常見,對事物充滿幻想,不腳踏實地。

因為長大有長大的煩惱,既要追尋曾經夢想的詩和遠方,還要應付眼前的苟且和匆忙,倒不如索性及時行樂得過且過,懶得去思索,整天抱著手機“如朕親臨”。

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說的是動植物伺機而動,順應天時。應對當今社會的苟且匆忙,也需要借鑑順應天時的智慧,古人早就講“天行健”,講的是自然持久地運行,“君子以自強不息”,講的是人應該學習和遵循自然規律,發奮圖強,不能懶惰,尤其是思維和心智,如立夏時節進入快速生長期。

立夏,長大,“降龍十八掌”中的招數也給我們提供了成長的智慧:

潛龍勿用。

成長的最初階段,不能急著去展示自己,因為太弱小很容易被打壓,要用“潛”來積蓄力量,吸收足夠的陽光雨露,像大樹先把根扎牢扎深,如郭靖初期與人打架,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回去再刻苦用功。

見龍在田。

積累夠了一定的功力,就要到華山去論論劍,展露展露頭角,千里馬才會遇見更好的伯樂。

夕惕若厲。(這個據說是降龍第二十九掌)

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面,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應該時刻保持警醒,未雨綢繆,不能展露了頭角就認為天下無敵,唯我獨尊,如果不勤加苦練,與時俱進,很快會淪為三流小角色。

或躍在淵。

做好準備,根據形勢的需要可進可退,不可一味強求,修德養身而知進退。

飛龍在天。

通過不懈地努力,會迎來人生巔峰,受到眾人愛戴和支持。

亢龍有悔。

人在高位,不能忘乎所以,更應戒驕戒躁,過猶不及,做人做事應留有餘地。

立夏,大自然的成人禮,讓我們張開懷抱迎接這萬物生長的時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