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都快四個月怎麼不見孩子動?

流年等待-


懷孕4個月是能夠感覺到胎動的,但是有的人感覺到的早,有的人感覺到的晚。

這時候胎兒還很小,力量不足,胎動的感覺若有若無,像是蝴蝶輕輕扇動翅膀一樣,又像是小魚吐泡泡。隨著孕周的推移,孕媽媽會感覺胎動越來越有力,胎動的感覺越來越強烈,胎動也越來越有規律。



孕4個月,如果沒有出現胎動也不要著急,在懷孕中期,也就是孕13周左右,胎動的類型很多,如驚跳,轉頭,轉身,張口,打哈欠,吸吮,吞嚥,上下肢運動等等輕微的活動,就是胎動。

第一次懷孕的婦女,可能會在孕18~20周左右,第一次感覺到胎動,剛開始很微弱,慢慢的胎動變得越來越有力,越來越有規律。在孕20~24周,胎動會越來越多。



24~28周,孕婦會偶爾感覺到肚子一跳一跳的,這是因為胎兒在羊水裡活動的空間還很大,胎兒能感受到外界的刺激,當外界突然發出聲響,胎兒會突然跳動一下。

30周以後,胎兒的活動幅度變小了,但孕婦能更加明顯的感覺到胎動。隨著胎兒長大,活動空間變窄了,胎兒的活動收到了限制。隨著胎兒越長越大,大翻身似的運動不再那麼頻繁。在孕期的最後兩週,胎動會慢慢地降下來,這都是正常的。



為什麼有些人能早早感覺到胎動,而有些人卻很難分辨是不是胎動呢?

  • 每個女性的體質不一樣,對胎動的感知也不一樣。影響胎動的原因有很多
  • 羊水量,羊水量多的女性,會比羊水量少的女性遲一些。
  • 女性腹壁的厚薄。腹壁厚的女性會比腹壁薄的女性遲緩一些。
  • 敏感程度不一樣,敏感一些的女性比不敏感的女性感知胎動早一些。
  • 第一次感知胎動的時候,孕媽媽要撫摸自己的寶寶和寶寶交流,也就是初次的胎教。不要試圖與別的準媽媽去比較胎教,每個胎兒有自己的發展和活動模式,有些比較活躍,有些比較安靜。
更多孕期小知識請關注我哦!感謝您的關注點贊和轉發!祝親好孕!

育兒妹子一枝花


嚴謹地來說,妊娠期不是按照幾個月來數的,一般按周來數。

所以“十月懷胎”也是不嚴謹的說法,通常人類孕婦的正常妊娠週期一般是40周(40周≈280天,十個月≈300天,預產期相差20天是不是挺嚇人)。


通常人類孕期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受精卵期、胚胎期、胎兒期

一、受精卵期

一般歷時10~14天,也就是說,當你還沉醉在 xx 的餘韻中的時候,恭喜你……

二、胚胎期:第3周開始~第8周結束

這一階段是胎兒發展極其迅速的階段: 所有器官具備雛形,並且心臟也開始跳動。

  • 第3周開始:神經系統開始形成
  • 第4周開始:心臟形成,並開始跳動…… 眼睛、耳朵、嘴開始出現,胳膊腿兒也都開始出現(嗯,小蝌蚪開始變成青蛙啦~)
  • 第5周(第二個月)開始:眼睛、耳朵發育完成,四肢開始發育(先上肢、後下肢)
  • 第7周:小雞雞開始“發芽”,循環系統啟動,肝、脾造血功能啟動

其實到第二個月末(8周),小屁孩雖然已經具備人性和上述機體功能,但比一塊錢鋼鏰大不了多少(嗯,大概2.5釐米)。是不是想到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三、胎兒期:從第9周到生產

人體器官真正開始發揮作用,胎兒也開始產生感覺,也開始有活動。

  • 第三個月(9~12周)開始:① 神經系統與肌肉系統聯合,所以出現了輕微的動作,但是太輕微、孕婦是感覺不到的;② 性別可以檢測;③ 消化、排洩系統開始一起工作(嗯,就是開始一邊吃、一邊拉了);④ 3個月末,小青蛙大概拳頭那麼大了。
  • 第四個月(13~24周)開始:開始出現精細動作,比如吮吸、吞嚥、咀嚼、打嗝、放屁……(好吧,沒有放屁……),另外胎兒開始用力踢腿,並且孕婦能感覺到!!!

所以你說,你現在到底是“快4個月了”,還是“4個多月了”?這差異可大了吧!

  • 第五、六個月:指甲、毛髮、胎毛出現,尤其是第20周開始,可以在老婆肚皮外面聽到裡面的心跳了。此時胎兒一般2斤不到。
到第6個月末,胎兒視覺、聽覺發育完成,嗯,可以聽到東西了,所以:1、胎教要選對時候,2、不該做的事就剋制下,嗯。
  • 第七個月(第25~28周)開始:胎兒進入“成活期”,發育正常的話即使早產也能活。此時胎兒大概3斤多~4斤。
  • 第九個月末:一個小孩即將“呱唧”一聲出來了……


祝所有寶媽健健康康哦 ( ̄▽ ̄)~*


東風花老虎


胎動有強有弱,有的胎動在非常安靜的環境下媽媽才感覺的到,有的其實寶寶有胎動,只是媽媽感覺不到而已。我四個月的時候也感覺不到胎動,五六月才感覺到寶寶在肚子裡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