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損失不過30幾萬,爲何卻是二戰轉折點?

瑣顏


德國人損失可不止30多萬,事實證明,前蘇聯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一共消滅了德國以及僕從國約150萬人,其中德國人大約是80萬人至90萬人之間,在整個對前蘇聯的戰場上面,德國一下子損失了1/3的兵力。

對於德國人來說,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敵人有多麼強悍,也不是敵人,究竟有多麼狡猾,他們害怕的是時間,時間拖得越長,資源消耗的越多,對於德國來說,他的軟肋也就體現的越明顯。

對於軸心國來說,同盟國握有的最大優勢就是他們掌握著世界上絕大多數資源的生產,也就是說,一旦軸心國根同盟國進入陣地,消耗戰軸心國必敗無疑,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以後,美國繼續加強了對於前蘇聯的軍事援助前蘇聯也不斷地通過自己的。戰爭動員能力武裝起無數的部隊,如同螻蟻一樣不停地啃噬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這麼一頭大象。

希特勒佔領斯大林格勒目的很明確有兩條第一徹底毀壞掉斯大林構築的最後的戰略防線,第二,拿下高加索地區石油產地,擴大整個第三帝國的資源儲備量,通過吸收其他地區的資源,增加第三帝國資源儲備。

但是跟前蘇聯對峙在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段期間,納粹德國不僅是損失了80萬大軍怎麼簡單,同時他們在這塊地區損失了六個多月的時間,(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六個多月時間裡面150萬大軍吃喝用度全部是納粹德國千里迢迢從德國本土運輸過去的,本來納粹德國自己本身的資源儲備量就不多,再加上這一場大戰的消耗資源可以說是捉襟見肘,更加令人恐怖的是美國和英國的戰略轟炸機副隊在大不列顛島形成了有效的作戰力量,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可以說正在這個時期拉開了帷幕,並且這還不算完,英國和美國還組織部隊在意大利登陸,德國人這一回是真的腹背受敵。

這此消彼長,對於整個德國東線戰場局勢,可以說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與此同時,德國他通過幾年的時間,發展成為世界上陸上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但是他這幾年的時間能夠訓練多少部隊?滿打滿算一共100多萬不對,他這個100多萬部隊,最後全部投入了攻擊法國的作戰序列裡面,最後進攻前蘇聯的時候,又是這一批100多萬部隊,再加上新近訓練的幾十萬精銳部隊一起成為了入侵前蘇聯的急先鋒,但是進攻莫斯科損失了40多萬軍隊,在這裡又損失80多萬軍隊,在加上滿打滿算零零總總一共幾雙的軍隊,算起來,德國訓練下來的精銳部隊這個時候所剩不多了,被逼無奈之下,希特勒只能動員國內的一些不適合參加軍隊的,比如說工廠裡面的工人或者是那些孩子未成年人,或者是已經退役的軍人過來參加軍隊這樣的話,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到了最後,前蘇聯軍隊進攻柏林的時候,守衛柏林城的大部分並不是訓練有素的軍人,而是抓過來的臨時警察,德國可以說在一步一步的失敗裡面損失掉了他們最珍貴的一樣東西,那就是訓練有素的士兵。在裝備決定戰爭的20世紀,決定戰爭勝負的仍然還是人自己。

在對戰法國的時候,英法聯軍他的軍隊的作戰素質和作戰裝備是要優於德國人的,但是德國人最後還是贏了,就靠了六週時間,靠的是什麼?就是靠人,人能勝天,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正確的。

當他的士兵,尤其是最訓練有素的士兵一點點損失在戰場上的時候,無論希特勒做出何種努力,他能在一年的時間裡面訓練出來一批20歲的小夥子嗎?不可能,前線精銳部隊的不斷陣亡,正是希特勒軍事上失敗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漩渦鳴人yy


是的,納粹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是隻損失了第六集團軍的30萬人,但意義卻十分重大,不能單單從這個簡單的數字上判斷。下面我來說幾點,以便明析通過此戰德國遭到了怎樣的打擊。


一,計劃全部泡湯。德國參謀部為了這次會戰,精心計劃了1942年的對蘇作戰任務,由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使得他們精心策劃的全年任務全部失敗,不僅僅在蘇聯南方,應該說各個方向的計劃全部都泡湯了,這是整個對蘇作戰的失敗,對納粹的打擊可想而知。


二,盟國和僕從國對德國信心大減,內部動盪加劇。參加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還有意大利,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的大量部隊,他們同樣遭到了蘇軍的殲滅,與德軍加在一起,西方認為損失數字應該在85萬以上,蘇聯則認為是150萬,但無論哪種說法,德軍都損失了蘇德戰場上四分之一的兵力,請注意,那時候德國還沒有發動整體戰,兵力並沒有後期那麼多。

三,第六集團軍被全殲,極大的動搖了德軍的士氣。第六集團軍一直是納粹德國的王牌主力,雖說德軍都很強悍,但王牌更加突出,如果連王牌都被殲了,可想而知對其他部隊是什麼影響,這完全動搖了在蘇德戰場各個戰線上德軍的必勝心態,讓所有德軍士氣銳減,嚴重影響了德軍的戰鬥力。



四,蘇軍的異常強大威懾和震撼著整個軸心國集團。在戰役初期,希特勒意氣風發,他認為蘇聯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只是在做垂死掙扎,然而蘇聯反擊時出動了一百多萬部隊,坦克,飛機,火炮的數量也超過了德軍,這極大的刺激了希特勒的神經,同時也是對那認為蘇聯不行了的人有力的回擊。面對蘇聯展現出的龐大實力,即便是希特勒本人也被嚇住了。從此以後,在對待蘇德戰場的指揮上,希特勒垂頭喪氣,畏首畏尾,再也沒了以前的氣勢直到失敗。



綜上,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已經從實力本身印證了納粹德國最終的失敗,最後不過只剩下了時間問題,所以說,說它是轉折點一點都不為過。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史書上冬眠的蛇


打仗最重要的不是人多,也不是裝備多精良,而是士氣,咱們老祖宗很早以前就知道:一鼓作氣,再而捷,三而衰,在進攻蘇聯以前,德軍在歐洲幾無對手,基本就是利用閃電戰的快準狠,迅速佔領敵方,只剩下一個英國利用海軍空軍優勢苦苦支撐,斯大林格勒戰役,讓德國第一次吃到了苦頭,這種戰敗的精神壓力和心理陰影,特別是第六集團軍的投降,讓他們內心對打仗產生動搖,這種思想像瘟疫一樣在德軍軍中流傳,沒自信的士兵戰鬥力自然下降。



德國引以為傲的閃電戰,在蘇聯並沒有奏效,斯大林格勒戰役,確實是寸土必爭,由於是巷戰,德軍的坦克無法發揮作用,反而成了蘇軍攻擊的目標,蘇聯領土廣大,戰略縱深比歐洲各國都要大的多,希特勒完全想不到,德軍會因為蘇聯而一敗塗地,他以為閃電戰可以拿下蘇聯,沒想到從此陷入了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長途跋涉去蘇聯,準備不足,士兵疲憊,戰事吃緊,後勤保障能力弱,即便他們在前期能打幾場勝仗,但是等到蘇聯反過勁來,依照它廣大的土地,愛國的群眾,抵禦外敵,前赴後繼的保家衛國的決心,德國絕對討不到好處。



德軍傷亡的數字絕不是隻有三十多萬,那也就是第六集團軍的傷亡數字吧,當然,為蘇聯了標榜自己的戰績,對擊斃德軍的數字多少會有一定的誇張,陣亡數人數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團。



不過對這場戰役的共同認識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人類歷史上最慘姐的戰役,同時也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局面,蘇聯有戰略防禦改為戰略反攻。

德軍陣亡和蘇軍比起來,確實不多,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基本就是用人命填出來的,此戰役過後,德軍再也無法組織強有力的進攻。


軍事一點通


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戰略目的沒有達到才是最致命的。這場戰爭不在於死亡的多少,而在於戰略資源的爭奪。

斯大林格勒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向北可以攻莫斯科,向南可以出紅海。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頓河下游,庫班河和高加索地區,是蘇聯重要的糧食,石油和煤炭產地。


德軍佔領烏克蘭後,這裡就成為了蘇聯通向戰略資源地區的唯一通道。而德國也迫切需要這些戰略資源。希特勒曾對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將軍說:“如果我拿不到邁科普和格羅茲尼的石油,那麼我就必須結束這場戰爭。

更要命的是這裡有一家大型的拖拉機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是蘇聯最大的兵工廠,蘇聯一半以上的坦克出產自這個廠。


德軍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意大利第8集團軍被殲滅。德軍死亡超過75萬,被俘九萬多人。共有21個德軍主力師的部隊番號從戰鬥序列中抹掉。

蘇聯投入了二百五十多萬人,下轄第62、63、64、21集團軍和空軍第8集團軍,至最後反攻時,蘇軍又陸續的投入了第51、57集團軍和第1、4坦克集團軍,其總兵力多達250萬人,一百多萬人死亡或失蹤。

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

德國都是成建制的被消滅,消滅了德軍的有生力量,德國被俘的包括一個元帥,二十多名將軍,兩千多名校級一下軍官。這還不包括戰死的。所以補充兵力很漫長。而蘇聯大多是打殘了,指揮系統還在,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所以蘇聯可以很快的補充兵員,而德國不能。

從此蘇聯從戰略防禦進入了戰略進攻階段,掌握了戰略上的主動權。


漁耕樵讀


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當中,一共損失了八十餘萬人,並不僅僅是保盧斯的第六集團軍的三十餘萬人馬。

為什麼說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因為經過此戰之後,軸心國與同盟國攻守異形了。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德國在整個蘇聯戰場上保持著攻勢,而蘇聯方面只能夠被動防禦,經過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形勢發生逆轉,德國由攻轉守,蘇聯開始發動進攻,收復失地。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德國的中央集團軍群在莫斯科戰役當中戰敗,已經無力攻打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群將列寧格勒團團包圍,但是久攻不下,只有南方集團軍群仍舊保持著攻勢。


希特勒的想法是,南方集團軍群向高加索油田開進,奪取石油資源,第六集團軍佔領斯大林格勒,切斷伏爾加河運輸,切斷莫斯科的石油供應,戰勝之後的德軍可以經由伏爾加河北上,配合中央集團軍群包抄莫斯科,再來一次莫斯科會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損失了大量的精銳部隊,尤其是第六集團軍,至此,德國的北方,中央,南方三大集團軍群都喪失了全面進攻的能力,德國只能與蘇聯進行贏不了的消耗戰。


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德國的裝甲部隊失去了以往的統治力,新補充的德軍無論在經驗還是數量上都遠遠少於蘇聯紅軍,裝備的差距變得更加明顯。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所以被當成整個二戰的轉折點,是因為如果德軍勝利,在陸地上,沒人能夠擋得住德軍,即使美國加入,短時間內也很困難。


綠色落日


希特勒因豬隊友意大利亞進攻希臘,浪費了一個月時間,又因希特勒要古德安回援烏克蘭浪費了一個月,錯過了佔領莫斯科最佳時間,給了斯大林時間。

閃電戰的精髓在快,準,狠,不給對方防守的時間,主攻後勤,通信,指揮系統,向流水一樣繞過所有設防的大城市,直接打擊心臟地區。

而希特勒不是戰略家,而是經濟家,搞經濟行,打仗不行,因為只是個下士,沒有古德里安,曼因斯坦的戰略眼光。

等包圍消滅完烏克蘭蘇軍後,再攻莫斯科,已是冬季了,而克格勃通過駐日佐爾格間諜,已知日軍不會北上而會南下,讓斯大林可以將遠東精銳抽調到莫斯科進行防禦。

日本這個豬隊友的自私,讓希特勒兵敗莫斯科,古德里安被解職,好在德軍還有曼因斯坦等名帥,通過運動戰把蘇軍打回去了,守住了陣地。

這時希特勒又犯老毛病了,不攻莫斯科,改攻高加索,為了獲得石油,給了斯大林喘息時間,去解列寧格勒之圍。

而日本又來幫倒忙,偷襲了珍珠港,給了美國參戰的理由,開始援助蘇聯,隨著源源不斷的將航空燃油,飛機,坦克,吉普,十輪大卡,午餐肉,等等戰略物資運往蘇聯,讓蘇聯可以進行機動作戰了。

當朱可夫斷了德第六集團軍後路時,德軍在南方的攻勢就沒了,只剩中央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可以機動了,閃電戰也就失去一隻翅膀,飛不起來了,只能進行戰略調整,保住勝利果實。

蘇軍因斯大林格勒勝利,可以中間突被,兩翼齊飛,發起戰略反擊了。


光芒萬丈34957


斯大林格勒北連莫斯科、南通波斯灣,以西以南是蘇聯最主要的糧食、煤炭以及石油產區,其戰略地位對蘇德雙方來說都極為重要。對蘇聯來說,斯大林格勒失守意味著石油、糧食以及重要工業基礎的喪失;對德國來說,不能佔領斯大林格勒與失去整個戰爭無異。斯大林格勒戰役發起前,希特勒曾親口對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將軍說,“如果我拿不到邁科普和格羅茲尼的石油,那麼就必須結束這場戰爭。”

而斯大林格勒,正是通往邁科普和格羅茲尼油田的咽喉要道。


在曠日持久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對斯大林格勒展開了大規模的轟炸,最多時甚至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百分之九十的地區。但蘇聯紅軍寸土不讓,一米一米地堅守著自己的陣地,最終經過六個多月的苦戰擊退了侵略者,贏來了衛國戰爭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機。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所以被稱為戰爭的轉折點可以從以下幾點原因考慮。

首先是戰役的發展表明蘇聯紅軍已經在兵力和裝備方面具備了超過德軍的實力。1942年11月時,紅軍在斯大林格勒集結的兵力和重裝備均超過德軍(紅軍兵力110萬人,德軍100萬人;紅軍火炮15500門,其中包括1200多門新型“卡秋莎”火箭炮,德軍剛剛超過10萬門;紅軍坦克1400多輛,德軍僅670多輛;紅軍飛機1350架,德軍1200多架)。斯大林因此信心十足地宣告:“敵人嚐到紅軍新打擊力量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其次,戰役的最終結局給雙方帶來了截然不同的心理影響。勝利讓蘇聯軍民看到了希望,所以士氣大增,開始一步步地收復失去的國土,逐漸佔據了戰場的主動地位。相比之下,苦戰半年有餘非但未能取得勝利反而損耗了大量兵力,讓開戰以來習慣了閃擊致勝的納粹軍隊亂了方寸,前線部隊士氣低落、顧此失彼,無奈之下不得不從主動出擊轉為被動防禦,並開始逐步退出蘇聯。

第三,從某種程度上促成了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1942年8月斯大林格勒激戰正酣時,丘吉爾到訪莫斯科,親眼目睹了蘇聯軍民守國衛土的堅韌決心。從客觀上說,斯大林格勒戰役牽制了德國的軍事力量,幫助英美盟軍在北非登陸成功,扭轉了北非戰局,騰出手來策劃了西西里登陸作戰,以及最終的諾曼底登陸。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 李學華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季我努學社


斯大林格勒戰德軍損失確實不多,但是卻使得德軍最後一支機動部隊被消滅,從此德軍便被釘死在蘇聯國土上,蘇聯廣大縱深的優勢被凸顯出來。德軍被分得太散了,沒有進攻便沒有防守,處處設防便意味著處處受不住。

我們現在仔細去看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是一場十分經典的綜合性戰役!由於德軍在莫斯科戰役的失敗,使得德軍損失了五十萬人之多,這就使得德軍的機動力量被很大程度上削弱,為了重新集結部隊,德軍從僕從國集結了新的部隊開赴前線,然後換防了精銳的德軍部隊作為新的機動部隊,這就使得德軍在其他防線上的戰鬥力被嚴重削弱。德軍本打算速戰速決攻下斯大林格勒,然後再迅速回防。可是由於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戰敗,德軍的戰略落空了。他們不僅鼓舞了蘇軍的士氣,還使得之前的防禦陣地暴露了出來。比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以後,蘇聯便從北邊發動反擊,擊敗了留守的德軍僕從國部隊,收復了大片的國土。

所以,斯大林格勒戰役確實是德軍的失誤。假如戰死的三十萬人只是普通的僕從國軍隊那麼對戰局無關痛癢。可戰死的是德國正規軍那麼意義就十分重大,說到底是部隊與部隊的戰鬥力問題!


優己


二戰第一次,德國人的戰略突擊被擋住了。二戰初期,德國人精心準備的戰略突擊是所向披靡的,沒有哪國軍隊能阻擋。蘇聯前期野戰一塌糊塗,連城市也守不住的,明斯克三天失守,基輔簡直就是災難,莫斯科防守成功是德國人的戰線拉的太長,後勤無以為繼。在斯大林格勒,德國人精心準備,投入了最強悍的第六集團軍,計劃9月份完成計劃,但是蘇聯找到了防守辦法,德國人不僅無法完成任務,反而被包了餃子。蘇聯的防守在這次戰役中達到了中學水平,來年的庫爾斯克戰役是其高考,到了匈牙利戰役,則是畢業答辯,在那次戰役中德國人最強的黨衛軍面對二流的烏克蘭方面軍,雖然來了個出其不意,但是仍然無法突破。在斯大林格勒德國人徹徹底底的失敗了,所有的解圍努力均告失敗,整個東線部隊損失慘重,後果是來年德軍面對庫爾斯克突出部無法立刻發動反擊,因為德國工業無法及時補充損失的技術兵器,等德國人補充完畢,卻發現對面的蘇聯人補充的更加完善,只能寄希望其無往不利的坦克突擊,蘇聯則發現德國人不是無法戰勝的,但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打敗德國,堅定了防守反擊的戰法。斯大林格勒給整個反法西斯戰線提供了打敗德國的信心,蘇聯人用大縱深防禦消耗德國人的坦克突擊,美國人則是用兇狠的空中攻擊進行戰場遮斷。總之,德國人不再是無法阻擋的怪獸,戰爭進入了對德國人最不利的消耗局面。


傻客氣


謝邀。蘇德戰爭雙方投入近千萬兵力,大規模會戰幾十次,但斯大林格勒戰役被定義為二戰蘇德戰場的轉折點,原因如下:



第一,從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開始,蘇軍就一路潰敗,損失數百萬軍隊,尤其是基輔圍殲戰,蘇軍65萬人被俘。德軍三個集團軍群長驅直入,直到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德軍才遭遇了第一次失敗,這就意味著德國對蘇聯的整體閃擊計劃失敗,德軍被迫進入陣地戰,開始被逐步消耗。



第二,德軍的閃電戰是一種全新的作戰理念,屢試不爽,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之前,閃電戰還沒有遭遇敗績。這就意味著蘇軍開始從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尋找剋制閃電戰的新戰法,事實證明,大縱深戰役理論對閃電戰確實很有效。



第三,事實上,在納粹德國處於巔峰狀態時,其綜合國力也不如蘇聯,能橫掃歐洲主要取決於先進的戰術思想和優秀的指揮藝術,德軍兵敗斯大林格勒,雖然只損失了幾十萬德軍,對數以百萬計的德軍而言並未傷筋動骨,但卻是戰術作用得分水嶺,綜合國力不如蘇聯,又被迫面對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最後德軍只能被活活耗死,耗到失敗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