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是早還是晚,跟智商有關係嗎?

史文廣


寶寶說話是早還是晚,跟智商有關係嗎? 俗話說得好“貴人語遲”,有的寶寶到了兩三歲還是咿咿呀呀的,說不清話,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他們智商低。



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也不一樣,像我表妹家的孩子,八個月就能說簡單的單詞,到了一歲就可以說簡單的句子;可我家鄰居的孩子到了三歲多了還是咿咿呀呀的,愁的他家的人這裡看了哪裡看,檢查沒問題…… 寶寶說話晚怎麼辦?

1、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加強和寶寶的語言溝通,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


2、刺激寶寶的語言潛能。比如寶寶指著水杯,媽媽不要立馬就拿水杯。而是問寶寶,讓寶寶自己來表達。

3、鼓勵孩子多和夥伴玩耍,在玩耍的過程中也可以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 如果超過一定的年齡,寶寶說話還是遲緩,那麼寶媽一定要帶孩子儘早就醫,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糾正。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探討、點贊與轉發,感恩遇見!


文海撈夢話育兒


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沒有多大關係!

老俗話經常說“孩子說話早聰明”,所以受這個老話的誤導,很多人都盼著自己孩子和同齡人比能早說話,能多背幾個單詞,多背幾首詩,以此來證明自己孩子是聰明的!

排除聽力缺陷,舌繫帶過短,天生智力低下,自閉這些原因,影響寶寶語言發育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家庭環境了。

如果家裡父母性格內向,平時寡言少語,和孩子交流也很少,也沒有特意教孩子說話,寶寶沒有好的需要學習對象和學習環境,說話自然會晚一些。

但是仍然沒有任何研究表明,說話早晚和智力掛鉤!



放開那孩子讓我來


首先說話早肯定是好事,說明寶寶語言發育比較早,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強,但是說話早並不能說明智商高,其實語言發育和智商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繫,因為個體差異,每個寶寶其實都有自身發展的規律,有的孩子說話晚是因為遺傳原因,家裡人都說話比較晚。在學齡前兒童中約10%的孩子說話晚,被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而引起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

1.聽力受損,聽力缺陷會嚴重影響寶寶語言的發育,因為語言準備階段寶寶是需要在模仿中發聲,輕微聽力喪失的兒童,還可以看著別人口唇動作學著發音,嚴重聽力受損就很難學習說話了;

2.舌繫帶過短,舌活動受限,影響發音,尤其捲舌音,顎音;

3.智力低下,智力低下的孩子語言發育較正常孩子晚;

4.環境因素,比如家裡父母少言寡語甚至沉默,缺少和孩子的語言互動,寶寶缺乏模仿、學習的對象,比如在慈善機構裡的兒童,語言發育較一般正常家庭的孩子要晚,因為缺少語言環境;

5.自閉症;


可見智力低下是引起語言發育遲緩的其中一個原因。


兒科醫生鮑秀蘭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樂於普及育兒知識、嬰幼兒餵養、早產兒干預等知識。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說話早晚跟智商沒有必然的關係,並不是說話早代表智商高,或者智商高能開口早說話。

說話早晚,跟孩子自身生長髮育、家庭環境、教養方式等有關。

1.孩子語言的發育情況

0-1歲:語言準備時期,基本上以簡單的發音為主,“咿咿呀呀”“啊啊哦哦”,就表明開始說話了;

1歲-1歲半:語言理解時期,能聽懂簡單的詞語,比如你說“不行”搖頭,“吃飯”招手,能用簡單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願,比如“飯飯”“奶奶”“吃吃”

1歲半-3歲:語言躍進時期,詞彙量增長,能用句子來表達自己的要求,雖然有些時候敘述邏輯有些亂,而且你會經常聽到孩子到處撿詞語,可能是你說過的,可能是電視上的;

大多數孩子都是這個規律,能在2歲半3歲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當然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

2.跟家庭環境有關

如果處於不停的語言刺激環境下,每天都跟他嘮叨嘮叨,那孩子說話會早一點,而且會是個話癆+十萬個為什麼。。。

如果你覺得孩子小聽不懂,不跟他交流互動,他就沒辦法學習模仿,語言發展會相對遲緩。

3.跟教養方式有關

金句大王嗯哼的語言能力很強,就跟霍思燕杜江的教養大有關係,杜江說“無論嗯哼提什麼問題,我和霍思燕都有問必答,絕不哄騙,認真交流。”

研究發現,父母和孩子互動的語言越豐富,就越有益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比如:

  • 講繪本故事,來拓展語言的豐富性;

  • 世界辣麼大,帶孩子出去看看新鮮的事物;

  • 哼唱有益的兒童歌曲,郎朗上口的旋律等等。


甜甜圈伐木累



寶寶說話早還是晚,其實跟智商扯不上關係的!並不是寶寶說話越早,智商越高!好比如我們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話就特別晚,4歲了還不怎麼說話,不僅開口說話困難,而且說話的語速也是非常慢!他的母親一直為他的智商擔憂!


身邊也有很多普通人的案例!小的時候講話都比其他同齡的小夥伴晚,這些孩子只是前期講話比別人晚了點,後期慢慢追趕上了其他的小夥伴,並且語言發展能力還特別好!因此,不能因為孩子前期講話慢,就認為這個孩子就比別人笨!


孩子語言發展遲緩,我們該怎樣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多跟孩子說話。這一點很重要,孩子早期的語言表達都是跟著父母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語速要儘可能慢,一字一句重複說。並且父母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儘量讓孩子看著你的嘴型,這樣子有利於孩子模仿學習!


A夏末未末


我們會這樣說,智力有可能影響孩子說話的早晚,為什麼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因為這要看和正常孩子比智力的缺失有多大,比較小在正常範圍的情況下,是有可能不對說話的早晚產生影響的。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說的是智力而不是智商,這是有區別的,人的智力一般被認為是先天的,而智商則是人在某年齡段的智力發展水平,智商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智力情況。

人的智力由短期記憶力、推理能力和語言能力全組成。

智力如果有缺陷,無論是短期記憶力、推理能力、語言能力這三種的哪一種有缺失,都有可能對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產生影響,當然,這也要看缺失程度。

另外,智力和語言發育也有著互相促進的關係。即使智力是先天的,但智力發展完善也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大腦發育的過程,語言,無論是說話還是文字的運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從成長環境相似,但說話早的孩子相比說話晚的孩子更理解和表達能力更強就可以看得出來,而大腦的發育同時也影響著語言的發育,智力缺陷明顯孩子往往會造成語言理解能力的缺失,造成孩子語言理解能力差。

其實孩子說話晚還可能和很多原因有關,比如大腦的某些疾病或損傷並沒有影響智力,卻影響了語言發育,這些損傷可能對語言中樞造成一定的影響,大腦的語言中樞包括運動性語言中樞(位於布羅卡區)、聽覺性語言中樞(位於韋尼克區)、書寫性語言中樞以及視覺性語言中樞。實際上人類對大腦的認知還不足夠豐富。

此外,其實一些疾病,如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也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地對理解和發音產生障礙,有些輕微的聽力損失也可能會造成理解障礙,而且還容易被忽略。這也是工作中常遇到的情況,有些孩子四五歲發音含糊不清,家長一直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經過語音檢查才發現聽力障礙,只不過聽力損失較小。

而如果語言甚至成長環境異常,同樣可以導致開口說話晚,而如果錯過了正常的語言發育過程,孩子長大了就晚了。比如在非人類環境中長大的狼孩,就很難學會語言了,而智力在缺乏社會環境的情況下也未發育完善。


如果孩子說話晚,可以做一個綜合的評估,找到原因,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


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有人認為寶寶語言發育的早晚預示著以後的智力發育,說話早就代表智商高些。

這個說法目前並無任何科學證據可以證明。並且很多智商正常或者智商較高的孩子通常發言發育會較晚。所以根本不能用說話早晚來判斷預估一個孩子以後的智商高低。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吧!他可是4歲都還不會說話,周圍的人甚至連他的父母都覺得他是啞巴,直到他長到9歲,說話才慢慢利索起來......那總不能說愛因斯坦的智商低吧!


再有,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語言發育程度有慢自然有快,有的寶寶八個月就會說單個的詞了,不到12個月就會說簡單的句子了,但也有的寶寶到兩歲才會說話,甚至有些還要晚,一般來說,女孩子比男孩子說話要早點。

而且針對於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有的寶寶使用語言的能力也不盡相同。比如同是2歲的寶寶,有的孩子可能會這樣說自己的用意“凱凱要花花”,而另一個寶寶則會用“我”這個字。畢竟寶寶理解這個詞才會說出這個詞,比如你和寶寶一起看畫,你說出畫中有些什麼,他不能說出來,但能指出來。


寶寶語言學習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1. 學習正確的發音
  2. 知道理解詞語和話術的意思,並會與實際情況結合。
  3. 表達

寶寶語言發育進程:

0-1歲的寶寶,看起來咿咿呀呀說著外星語,其實寶寶正在積累語言信息。

1-1.5歲寶寶,處於語言的理解階段,大人說什麼他是可以理解的,但可能表達不出來。

1.5歲-3歲的寶寶,語言已經進行了一個大跨步,會用詞語和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交流了。


注意:

家長們切勿因為自家寶寶說話晚就急於給寶寶貼上智力有問題或者覺得自己寶寶是啞巴的標籤,這對寶寶的身心發育可極為不利哦。當寶寶說話比別人晚時不要太過擔心,耐心等待,多表揚鼓勵寶寶說話,實在是擔心可以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關注“Vera育娃”瞭解更多育兒,健康常識……


Vera育娃


智商,英文:IQ,即智力商數,由法國人比奈發明,包括觀察、記憶、想象、分析判斷、思維、應變能力等,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言語發展水平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孩子的思維能力的發展情況,智商的一個維度是思維能力,可以通過這種能力反映出智商的一個維度,但是我們會看到決定智商的維度指標很多,包括觀察、記憶、想象、分析、應變等多個維度,所以不能反推,即智商的的高低決定說話的早晚。

寶寶說話的早晚更多的與孩子所處的語言環境和孩子本身的氣質類型、性別等多種因素有關。

1、孩子所處的語言環境很豐富,家長也會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或者家長會熱衷於向孩子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使孩子能夠將事物和言語建立連接,這樣都會有 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2、氣質類型,寶寶的氣質類型不同,想要表達的慾望也是不一樣的,這也會成為說話早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3、性別,一般而言女孩子的言語能力比男孩子發展的更早,但後期男女言語能力發展沒有顯著差異。

所以說話早晚家長不要等同於理解成孩子智商的顯現,更重要的是多創造語言環境和社交 環境,並且不給孩子貼標籤,家長做好鋪墊工作,剩下的就是等待孩子的慢慢發展。


積木育兒


寶寶說話早晚與智商沒有必然的關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寶寶說話早晚有個體差異性,有的寶寶8個月開口說話,大多數寶寶1歲左右開始說話,還有的寶寶2-3歲開口說話,甚至有的寶寶5歲或更晚才開口說話,但智商發育並沒有明顯差異,比如著名的愛因斯坦3歲還不會說話,9歲說話還不流暢,但愛因斯坦的智商確是極高的。也就是說寶寶說話早晚,與智商沒有必然聯繫。


當然,寶寶說話早晚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智商發育程度,寶寶說話早晚是智商發育程度的體現。因為寶寶開口說話,有助於語言能力的發展和大腦的發育,有助於智力的開發。同樣是愛因斯坦雖然他成就很高,但他有比較典型的學者綜合徵,也就是高功能自閉症。所以“貴人語遲”有的時候只是大人的心裡安慰,寶媽寶爸還是要積極帶動寶寶學說話,因為語言可以帶動寶寶表達能力、記憶力、注意力、邏輯推理能力、思維反應力、行動能力、情緒平衡和持之以恆等能力的全面發展。



最後,不排除寶寶說話晚可能是語言發育障礙,而2歲之前是最佳的糾正時間,建議及時就醫;寶寶說話晚,尊重寶寶說話個性的同時,寶爸寶媽還是要積極參與調動寶寶說話,有助於寶寶大腦的進一步開發。


佳油兒女fighting


大家好!我是一名語言康復老師,從事語言康復工作18年了。

我認為,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沒有任何關係。

孩子說話早晚,這個原因非常複雜,目前大家公認的原因,和孩子們的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具體原因,大家也不是很清楚。

根據我多年語言康復實踐,我認為,孩子說話早晚,沒有好壞之分,也和智商沒有什麼關係。

孩子說話早,也不見到孩子就聰明;孩子說話晚,也不見得是笨。

總之,我認為,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沒有什麼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