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我——我認爲的我是我嗎?我的表達選擇是我的嗎?

篇首語:別過與親友團圓吃喝玩樂的熱鬧,從紅紅的溫暖裡走出來,從鞭炮的噼哩啪啦中回過神來, 給大家送上狗年2018一境心理的第一篇新文章——《關於自我》,恭祝讀者朋友們能駕馭自己,讓生活越來越美好......

關於自我——我認為的我是我嗎?我的表達選擇是我的嗎?

萬物甦醒,春暖花開

前幾天45分鐘公益諮詢來的是一個男孩子。

自述性格一半樂觀積極,一半憂鬱迷茫,想知道如何探索自我的方法,如何有好的心態面對未來的生活,在感情、工作中掌握主動權,消除與人的隔閡感。

SCL90測試結果顯示人際關係敏感因子分較高,並帶來輕微的抑鬱情緒與生理影響。

其實產生認識自我的需求是一個人意識的覺醒,它開始感受到自我與世界的不相適應 ,感覺到自己方面存在問題,想改變現狀把控局勢卻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於是產生了迷茫。

自我是一個立體的動態存在,往外呈現的是一個物理體,這個物理體有相異他人的生理特點:鼻子高一點,個子矮一些,行動敏捷或遲緩,表情冷漠或羞怯,言語刻薄或溫暖、眼神躲閃、目光堅定等等;往內呈現的是心理活動狀態,身體感知覺體驗。動態存在即內部活動會通過外部體現,外部會與世界互動而作用於內,對此,有一句很經典的表達即:想法產生行動,行動形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與世界的互動關係是否是良性的)。

關於自我——我認為的我是我嗎?我的表達選擇是我的嗎?

一天一天,我就這樣了

拋開物理特性,單從自我的內部來看,心理活動狀態是藉助語言實現的,語言的風格形式特點及內容構成受制於社會文化環境,因此內部自我的形成是社會文化與生理感受性(感知覺與世界的互動結果)在一個人身上的不斷輸送積累過程,這一過程起初是單向的,只有被輸入沒有反處理。

比如我們兒時走路,不小心踩翻了路面的小石子,摔了一跤,痛了哭泣,很多父母如此安撫,一邊把小石子狠狠地踢開一邊罵:都怪你,都怪你,摔痛了寶貝!小朋友好奇著地看著聽著,感覺似乎舒服些了(當然,在注意力轉移的時候,疼感已經過去,不過大人們會認為自己的做法產生了效果,於是下次又如此照搬)。又或者我們遇到困難時總是用被動句式,比如我被誰打了,我被什麼什麼阻擋了,被什麼什麼弄糟糕了,而不是我招惹誰了,我沒有想到辦法解決困難,我不具備解決問題的相關知識與能力,我忽略了我犯錯了以致於什麼什麼。

無法解決困難的生理焦慮伴隨向外尋找原因的解釋或總結,一方面形成我們的認知內容,一方面形成我們的思維模式

——一遇到錯誤即外歸因。以上是反面的例證,當然也會有正面的。

由於我們怕痛而貪歡,所以常常藉助經驗教訓以趨利避害。通過感知覺體驗,通過語言標榜一件件一樁樁事物事件經歷感受,我們積累起了各種各樣的人生經驗,產生各種各樣對事情的分析判斷思考傾向,又由於感知覺的敏感方向深度不同、經歷感受的不同,文化環境的絕對不同,而形成了每個人獨特的自我。

關於自我——我認為的我是我嗎?我的表達選擇是我的嗎?

萬花眾中一點綠的脫穎而出

所以自我是一個歷史連續體,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後天的逐步形成,並且是藉助成人世界來形成的,並且形成過程往往是無意識的輸送,如同前面例子中的父母,被動句式在教學教案中的設計,生活中的無意表達。如此,我們何以見得自己認為的自己就是自己?自己的表達選擇就是自己的?何為真正的自己呢?

如上所說,可以看到自我的形成充滿主觀感受色彩,並且經驗主義或多或少會與客觀事實背離,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對問題看法的片面單一固化。而做為人的一個悲哀點正是——我們意識到問題總在結果發生之後,然後才形成經驗,而經驗的總結又總受限於我們已有的經驗、有限的知識,感受性與思維模式。

而許多的人生一直就在這種悲哀之中,讓無意識的歷史經驗主義自我帶動自己與當下互動,先入為主,以為是,感覺是,就是,就要,即使出錯,與環境有矛盾了不合諧了,仍然是外歸因模式,習慣認知模式,而不能跳出來從更多的維度,新的角度,以靈活的思維看到事情的全貌,懂得自己的狹隘。

真正的自己是從認識自我開始的,從突破歷史自我的無意識習慣性受限性想當然而來的。挫折、犯錯,痛苦是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的契機,但不是人人能抓住這樣的機會自動從以往的思維方向轉換出來,這就象一個人如何才能提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拽離地面呢?

關於自我——我認為的我是我嗎?我的表達選擇是我的嗎?

更重要的是where you from?

但是如果你有了一個自我質疑,自我反思的意識,經常保持冷靜獨立客觀面對事實的思考,那麼就擁有了脫離過去引力的一個工具。我的一個來訪者朋友把這理解成

上帝的視角,未嘗不可。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願你們通過本文擁有上帝的視角。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創作者對生活的熱愛,若有冒犯請即聯繫即處理,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