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25日上海本地餐飲新聞早報

2018年05月25日上海本地餐飲新聞早報

1、上海在指定醫療機構定點先行使用海外已上市抗腫瘤新藥

抗腫瘤新藥已在海外上市,但大量中國患者就是沒法吃上,因為這些藥還沒在中國上市。

是什麼卡住了這些“救命藥”在國內使用的步伐。

讓這些患者多一份生機與希望,上海多個部門全力以赴,行動起來。

2、上海去年生物醫藥產業經濟總量3046億元

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增長速度喜人,其中生物醫藥製造業發展速度更快。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了解到,去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經濟總量達到3046億元,其中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達8.6%,今年一季度增長率達到16.06%。

僅去年一年獲批進入臨床的創新藥物就多達50多個,正在開展的臨床研究項目有176個。

3、滬自貿區專場招聘會吸引數百名外籍畢業生前來應聘

在招聘會現場,前來應聘的外籍畢業生對在滬工作充滿期待。

意大利米蘭大學畢業生鍾情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高科技企業。

去年來應聘的留學生,今年成了“面試官”。

4、上海“納米槍”精準射殺腫瘤細胞

醫學專家正在製備手術藥物。

昨天上午,全球首例錸188“納米槍”治療肺癌臨床試驗在上海市東方醫院進行。

醫護人員通過穿刺方式,將納米材料包裹的元素錸188注入患者體內,手術大約持續一小時,接下來的兩天內患者將接受住院觀察。

5、申城一週:職稱制度放大招 甲狀腺癌成滬女性第一高發癌症

本週上海新聞不少:異地居住人員領取上海社保待遇6月30日前需資格認證、甲狀腺癌成上海女性第一高發癌症、華為部分手機6月1日前開通虛擬交通卡免開卡費、上海四價宮頸癌疫苗面臨缺貨。

6、進口博覽會主會場繪出中國風 配套道路這樣"快進快出"

揭秘:進口博覽會主會場繪出濃濃中國風,十餘條配套道路這樣“快進快出”。

世界矚目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10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周邊市政配套工程建設進入“攻堅戰”。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設辦公室獲悉,預計在今年9月之前,上海將完成國家會展中心的場館改建工作,S26公路入城段、蟠龍路、徐民路等12條配套道路將於會議召開前通車,交通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

7、滬、蘇、浙、皖三省一市檔案局將實現異地查檔

生活在上海,老家在杭州,今後要查婚姻檔案還需要兩頭跑嗎。

記者從上海市檔案局獲悉,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檔案局將實現異地查檔,今後在長三角區域範圍內任何一家國家綜合檔案館,都可以跨地域、跨館際查閱利用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館藏民生檔案。

長三角地區歷來聯繫頻繁,交流廣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