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衆汽車比別的同配置車貴很多?

擺脫月球


大眾賣的貴我覺得有三點:

1製造工藝

2研發成本

3用料

先說說製造工藝,大眾的生產線要比替他車生產線長,工序多,工藝複雜,車頂激光焊接,防鏽處理方面原材料雙層鍍鋅鋼板,經過電泳,空腔注蠟,地盤大面積防鏽塗層,保證了地盤的防鏽,製作過程儘量減少人工,人會出現失誤,全是電腦機械造車,大量的機械手,自動化設備。

研發成本,大眾在雙離合,渦輪增壓上面也是花了不少錢,雙離合變速箱複雜的生產工藝,靠著兩個離合片控制齒輪箱的齒輪咬合實現變速,是cvt不可比的,踏板摩托車用的就是這種變速器,這種變速器不是靠齒輪咬合實現變速,而是靠兩個錐形輪來回擠鋼帶實現變速,結構簡單,成本造價低。再說說發動機渦輪增壓,運行的時候會產生極高的溫度,所以在發動機材料上的研發增加了成本,自然吸氣,渦輪增壓的我都開過,相同的排量自吸動力來的慢,超車費勁,渦輪只要捨得給油動力隨叫隨到,路窄只有兩個車道的時候需要逆向超車,作用很大,如果動力跟不上佔用逆向車道時間太長豈不是很危險。

用料方面也有很多學問,車門門框有些車企是是焊接的,大眾的都是一體成型,車頂電焊,沒有大眾車頂激光焊接的工序,車門鉸鏈也就是合頁用的是便宜的衝壓件,大眾的都是鐵塊式鉸鏈,鐵塊式鉸鏈好處是遇到撞擊車門還能打開,轎車後備箱開啟裝置用鐵絲,大眾的都是氣壓頂杆,地盤防鏽塗層塗的面積小,大眾整個地盤包括車門下面門框都是防鏽塗層,電瓶有的車企竟然用的是35安時的電瓶點菸器都是假的,大眾沒有低於50安時的電瓶,有的車企用的時速190t級輪胎,大眾最低也是210h級的,有的車企用鐵皮油箱,大眾全是工程塑料油箱,有的車企後排座椅中間位置三點式安全帶,頭枕都減掉了,大眾都有保留,同等價格大眾都用電子手剎了,有的車企還用機械手剎,這些東西到4s店買車都是可以看得到的很直觀,比那些在網上嚷嚷什麼可靠質量好實在多,質量好壞是需要自己用時間證實,並不是別人說幾壺就幾壺。

再講講國產車怎麼降低成本,說國產車造車,不如說在拼車,三菱的發動機,本田的地盤,某某的變速箱,三大件還得依靠別人,哈弗h6用的地盤就是本田crv淘汰的的,本來crv的地盤就是低成本便宜貨,可見成本有多低,哈弗h2豐田老款rav4的地盤,也是便宜貨,國產車大部分還是仿日系韓系的較多,因為日系韓系製造成本低,可以從中提取利潤,如果仿德系美系,就沒有利潤可言了


用戶262504662


買車不能看配置,兄弟。國產車就是臉好看,發動機,地盤,這些從來不宣傳。但,汽車的核心價值不是好看,而是好用。真正的成為你生活的一份子。

舉個例子,中國這兩年車牛市,SUV何其火爆。但是大眾只有一款途觀在賣。難道是大眾不知道SUV好賣嗎?不是。是大眾沒能力出新品嗎?不是。憑藉大眾的實力,這些都不是問題。是因為大眾極其嚴苛的質量要求以及工藝要求。一輛車從生產到製造中間有SKD MKD CKD SOP 等等很多條件,很多環節。大眾不跟風,嚴格要求產品質量。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力求每一款車都是精品。

而反觀國產車,江淮出了S5-sS3-S2。哈佛出了H1-H3-H5-H7-H9。等等等等國產系列。新產品發佈比生孩子都快。強制縮短產品上市的中間過程。市場什麼火熱,馬上就生產什麼。這不是大國工匠精神,這是赤裸裸的投機倒把行為。不管什麼質量好不好,產品性能。能開就行。一個產品不考慮能不能做成一個品牌,而是考慮的是先掙錢再說。所以說,國產車是利益驅動,大眾車是價值驅動。有本質的區別。大眾的目的做精品,國產的目的是掙錢。

但是,有人會說,國產車買的那麼好。對,不可否認,國產車買的好。但是十年呢?五十年呢?一百年呢?產品升級,消費也會升級。只有精品才能長久,投機倒把是一時的不是一世的。現在中國老百姓對車還是一竅不通,中國汽車文化也是狗屁沒有。畢竟中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人更多,所以,看到能跑的車就先買上。先裝個逼再說。不管價值,不管口碑,不管質量。這就是國人有病的心理。裝逼第一,其他第二。

我敢預言,中國的汽車工業,二十年後,有可能還用不到二十年。隨著消費升級,經濟下滑。大眾還是精品大眾,但很多國產可能就成為了昨天。


最愛為明天



從歷史說起大眾汽車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初的大眾汽車以質量穩定可靠,皮實耐用而給國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受到國人的喜歡,可以說很多人都是有著大眾情節的。



由於國人的認可和信任,大眾也迅速的佔領了中國市場。到目前為止,中國是大眾汽車一個很大的銷售區,中國為大眾汽車的銷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發展大眾驕傲了,藉著國人對他的信任放縱起來。因簡配而斷軸的速騰,抖動的DSG變速箱,非獨立懸掛的高爾夫,老舊的平臺及發動機技術,簡配掉寶來的防撞梁,燒機油等等問題都出現在了大眾身上。



那些愚弄消費者的車企早晚會被消費者唾棄,只有切身考慮消費者利益的車企才可以不斷的發展下去。大眾如果不改變,早晚會被消費者所改變。


小強說說車


同樣級別的大眾汽車。工藝比日本車更先進。用料更厚道。安全性更高。所以車價也貴。

大眾汽車的鋼材強度比日系材質好。比如同樣的小車。Polo的A柱是1480兆帕級的鋼。而飛度是980兆帕級的鋼。不要給我說A柱也設計得潰縮吸能。把你全家都吸去見閻王嗎!

大眾汽車的工藝技術更高。成本當然高。激光焊接工藝。空腔注蠟。雙面鍍鋅鋼板。一體衝壓工藝。這些都是日本車美國車上沒有使用的。

這些工藝 看似不起眼。但是對於車的質感。安全。質量卻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德國車看起來總是比日本車有質感了。

總體來說。德國車的安全配置比日本車高。以前同樣級別的德國車配有eSP。而日本車甚至更高級別的車都沒有車身穩定系統。胎壓檢測也沒有。

比如六代凱美瑞的低配版車型就沒有VSC。而A級車速騰卻已經全系標配ESP了。而當時的卡羅拉只有指導價19.98萬的2.0高配車型有VSC。可是這個價格就算中國有再多SB。也不會買單吧!

比如卡羅拉。指導價15.58萬的1.8L中配都才兩個氣囊。而朗逸中配舒適版配的四個氣囊。指導價才13.79萬。

而朗逸雖然是在中國開發的特供版車型。但是他的三大件依然是德國技術。製造工藝也是德國的。因此像朗逸。寶來。這種車型本質上就是德國車。

特供版的朗逸。安全配置。工藝比卡羅拉強。那麼比朗逸高半個檔次的速騰。高爾夫可想而知了。再比較B級車。凱美瑞。雅閣。天籟與帕薩特 邁騰對比。帕薩特。邁騰無論指導價還是終端成交價都比日系B級車高很多。價格更高銷量卻更好。也側面證明了德國車比日本車強。市場證明比任何人的言語都有力。

說日本車不如德國車安全。是事實。而不是依據鋼板厚度去說事的。拿鋼板厚度去證明德國車比日本車安全的人是根本不懂車的車盲。

拿同樣級別 價格的德國車與日本車對比。比較它們的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配置。這才有說服力。


六朝粉黛失顏色


在頭條上說大眾車好是肯定要被噴被罵的,但摸著自己的良心說,20萬以內的同配置車,大眾車是貴一點,但值得購買。在當下的車市場,和大眾相抗衡的就是日系了,日系車的優勢在發動機,變速箱CVT居多,底盤不如大眾,材料就更不用說了,玻璃降下來用手捏一下門子,瞬間就不想買日系車了,如果你買了威馳或致炫,車鑰匙都讓你自卑,但易損件易修,發動機不易壞,所以就有“開不壞的日系車”之說。反觀大眾車,發動機不如日系,但也差不到哪去,底盤紮實跑高速穩是有目共睹的,但變速箱多用雙離合,有燒機油的現象多發生在T動力上,其他用料15萬以內的車肯定比日系車強很多,尤其是車漆,真的很好。很多人說大眾最早進入中國大陸,其實,有桑塔納的時候,皇冠也在大街上跑,只是桑塔納和捷達價格相對親民普及的較快而已。當下,一輛10萬左右的車,除去大約6萬的造車成本,利潤和稅就剩不多了,國產車和其它品牌大車型高配置低價格的倒逼,使得日系車就有了上述的大家有目共睹的現狀,所以,大眾車稍微貴一些就可以理解了。什麼大眾車標值多少錢都是噴子的胡說八道。有相當多的人都是第一次買車,對車市不是很瞭解,一定要擦亮眼睛,別讓歪理邪說誤導了你,因為買15萬以內車的多數都是工薪階層,讓我們買到自己心愛的車而不後悔,祝福大家!2017.12.21


大為10294284


大眾配置低-相對而論

大眾車型配置低,在很多車型低價車型上,會看到配置對比的時候,大眾的車基本上除了3大件,其他的基本可以說算的上是“裸奔”了。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有以下幾種可能吧

第一、大眾風格

大眾作為德系的代表,他們很多時候還是按照德國人的風格做事。他們不瞭解也不願意去了解中國市場用戶的需求是什麼?他們只認為自己做好三大件即可,其他的配置越多越容易出現問題,所以他們的配置是能簡單就簡單,能機械絕不電動。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大眾的車型還有配置手搖車窗的情況。

第二、三十為例

我們之前說的是低端車,但是到了30萬價位的時候,我們來對比一下,看看大眾到底算不算配置低的。

我選擇了大眾的途昂、豐田的漢蘭達。國產的30萬價位沒有,只能把傳祺GS8 理論版哪裡湊數了,為啥叫理論版,就是上市的時候有這款,宣傳的時候也是有的,但是實際上你是買不到。不對應戶開放的車型,我覺得更多的是為了佔領品牌價格天花板的一個工具價格吧。

發動機方面豐田漢蘭達馬力和功率最大,然後是傳祺GS8 ,令人意外的是大眾的途昂發動機賬面數據都趕不上傳祺GS8 這是打誰的臉呢?

變速箱底盤方面,在30萬價位上,只能買到大眾途昂兩驅7速DCT 車型,漢蘭達的6速AT兩驅車型,只有傳祺GS8 理論版能在25萬的價位就可以實現了四驅配置。這就是品牌價值的差異,豐田和大眾的品牌價值,在近似的發變動總下,只說品牌就要比國產品牌高5萬左右吧。

安全配置上,確實大眾非常的寒酸,處於“裸奔狀態”,反而是漢蘭達,還有底褲遮羞,配置了車道偏離和主動剎車。當然國產車,因為自身品牌的差異,必須通過配置來補短,比他們多了併線輔助,其實這個是非常方便也有利於行車安全的。


內部配置,豐田和大眾都集體選擇了沉默,座椅配置上,大眾弄的低成本的混搭,豐田是仿皮,只有傳祺GS8 理論版為車主心理安慰一下提供了理論上的方向盤換擋和方向盤加熱。座椅配置上提供了真皮。

燈光配置上,大眾和傳祺GS8還是比較厚道的用了LED ,而豐田雞賊的選擇了鹵素。

誰才是低配王

我覺得從30萬價位看,大眾算是有一說一的吳老二,在他們擅長或者他們認為需要標配配置上不打折扣,在他們認為沒有用的配置堅決不配置,置國人的需求於不顧,必須批評。因為相比國產車,他們大眾的配置,簡直接近裸奔。但是他們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大眾還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

再看豐田漢蘭達,這個就比較搞笑了,他們充分研究了國人的市場需求,在你能看到的地方,能有的全給你。例如仿皮,不懂的都以為是真皮。大燈,如果不懂得以為都一樣,實際上,還是要區分鹵素和LED的。豐田可以說是看得見的都為,看不見的都不為。

所以我覺得,大眾簡配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絕對簡配的是日系啊,這個鍋不能給大眾應該給豐田日系。國產車只能呵呵路過。


張敬醫


\n

{!-- PGC_VIDEO:{"video_md5":"4d7b7a1f6684c6813983e36f9bd1219c\

楚門說


拆個大眾的保險槓就知道了,一大堆的螺絲加卡子,日本車就是簡單的幾個螺絲,蒸發箱也是裝配一個桑塔納蒸發箱總成的零件數量和工序是一個江鈴蒸發箱的兩倍以上。我覺得日本人比較聰明,用簡單的設計實現同樣的功能。而且質量和耐用不缺失,成本也低。德國人比較嚴謹但設計太複雜的話故障率也高。以上我說的是老車型,因為我是從事維修市場的零部件,接觸的都是老車型。現在的大眾低端車估計和日系也一樣了。


名字要長人家才會注意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9b8000460a5c664b8ea\

汽車系超老師


謝邀請,其實,不止大眾汽車,還有很多有核心技術的車型買的都比國產車要貴!

首先,這就是品牌溢價,為什麼大眾在國內買的這麼好,不是不出問題,而是它的核心三大件出問題很少,有沒有發現大眾旗下車型無一不是精品!開到大幾十萬公里的老款普桑比比皆是,國內車有幾個能達到這個層次?還有日系車,雖然有愛國主義的車友各種噴!但是實際使用效果就是比國產車省油!就是故障少,這還不能說明問題?

其次,國產車最近新車下線就像下餃子,令消費者感到車市欣欣向榮,但是經過市場檢驗的精品呢?有多大佔比?換代就像換件衣服一樣,反觀大眾,寶來幾年才換一次代!奔馳E級7年才改一次款!一種是靠換臉來促銷量,一種是靠產品征服消費者!哪一種更實在?

以大眾為代表的一類汽車生產商,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買車是買的人家技術和品牌!一類是,沒有核心部件競爭力,不靠豐富的配置和頻繁的換代還能靠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