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曉松當年的成績,能夠考上清華嗎?

遊書斌


原本高曉松已經拿到了保送清華的名額,但是他不想被保送,覺得沒意思,因為保送上去跟考上的意義是不一樣的,而且他自個認為能夠考的上,最終也是順利的考上了。其實這都不重要,考不考得上最後都退學了。

高曉松是1988年高考的,當時他就讀的高中是北京四中,而且所在的班級是我們所說的重點班。北京四中在當時的來說是全國數一數二的高中,而且還是清華北大的生源提供大戶,每年清華北大在四中招收的學生超過一半。進了四中,就相當於一隻腳踏入了清華北大的大門。


當年北京高考所使用的還是全國標準卷,不存在著現在試卷不統一的問題。當年北京理科的本科分數線為472分,與其他各省的分數相差不大。當時高曉松所在的班級平均分超過了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50多分,而根據高曉松他本人自述說,當年他的分數比班級的平均分還要高一點。所以說當年他如果沒有被保送,通過他自己的成績還是可以考的上清華大學的。

清華大學當年的錄取分數跟北京大學是差不多的,而當年北京大學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理科最低分是541分,那麼高曉松的分數就差不多是600分這樣子。這個分數放在全國的任何一個省份都能夠被錄取!

高曉松最終從清華大學退學,從現在看來是非常慶幸的事情。從此世上多了一個鬼才,奇才,少了一個文質彬彬的教書生。對於我們來說,他帶給我們的歡樂遠比他做一個教書匠強得多。


大三老學長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高曉松的中學。高曉松畢業於北京四中,該中學不僅僅在北京是最好的,在全國排名也都在前面。四中門對面就是清華大學,每年清華大學的錄取生四中能佔到一半以上。在四中只要學習不是特別差那種,其他的考上清華都是很簡單的。

其次,我們來看看高曉松的家庭背景。很多人都懷疑高曉松是靠走後門才上的清華大學,或者說因為他是北京考生,佔了優勢。

  • 然而這些都是誤解或者說謠傳,高曉松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創辦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外婆陸士嘉是北京航空學院籌建者之一,錢學森先生的師姑;


  • 外舅公京城四大名醫之一;

  • 舅舅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兼博士導師;父親清華大學教授;母親清華大學畢業,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

以上足以說明高曉松出生就有強大的基因,智商絕對高。

1988年是全國高考,高曉松遲到了20分鐘,還能考出分數線超出清華大學60多分,經過過高考的我只能承認,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可見高曉松完全是憑真實實力進的清華,而不是很多人誤以為靠家庭背景、走關係進入的大學。

所以根據相關資料可以推算出,高曉松當年的高考成績應該在600分以上,這樣的分數放在哪個省都能被錄取。


決勝網


我記得我當年高考的時候,看過高曉松說過這麼一段話。如果他是認真的,那麼清華北大真的對人家來說就是真的很簡單~~~。


“高考數學那天早起找不到准考證,8點找到331路已經沒車了,在成府路攔了一陌生叔叔的自行車說借一下去高考,叔叔慷慨借我狂蹬到考場已遲到20分鐘。剛搞了半小時我們班同學們紛紛交卷!逼得我也瘋狂交卷追出。那年我們班數學全班滿分,四中威武!”高曉松回憶說

我當年高考的時候還以為高曉松是在吹牛。後來我發現,他在認認真真說一件事。這件事確實發生在他高考當年,而且他確實遲到了20分中。更牛逼的是他家裡人知道他要遲到了,竟然沒有開車去送。這是有多自信,多不在意,高考就是這麼簡單……。最後高曉松高考成績超出清華北大60多分。我的天,經歷過高考的我只能承認,這個世界上果然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努力三年,才堪堪上了二本學校~~~。而且高考的時候,我是驚動了全家人和我一起高考的(無語中)。。。一談到高曉松的高考我就很無語。

第一,我要是遲到20 分鐘,肯定是得來個高四;第二,高考數學卷,我用光了所有時間也沒做完;第三,他很牛。

後來我知道人家是有基因遺傳的。高曉松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創辦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外婆陸士嘉是北京航空學院籌建者之一,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學生和中國籍留學生,錢學森先生的師姑;外舅公施今墨,京城四大名醫之一;舅舅張克潛,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兼博導;父親高立人,清華大學教授;母親張克群,清華大學畢業,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



我服氣!!!

東/


生而孤城


首先,高曉松的高考分數考上清華綽綽有餘。咱們先看一下他的中學。高曉松畢業於北京四中,該中學不僅在北京是最好的,在全國都排名前列。四中的學生對口的大學可以說就是清華北大,每年北京清北的錄取生四中能佔到一半以上。只要學習不是特別差,考上清華就是水到渠成。

然而因為高曉松的及其優越家庭背景,很多人都質疑說他走後門兒考上了清華大學,或者說因為他是北京考生,錄取分數低。然而這都是誤解,高曉松出生就攜帶非凡的基因,智商絕對在聰明人裡面也毫不遜色。1988年是全國統考,且高曉松在北京四中尖子班,在整個北京也是前50名,據高自己講,他們班級的高考平均分兒也超過清華的錄取線50多分兒。高曉松高考的分數超越清華在北京的錄取線60多分兒。但是比全國各地來的清華的同屆同學比,一點也不低。

可見高曉松完全是憑實力進的清華,而不是很多人誤認為的靠家庭背景、走關係進入的大學。


快樂的小木匠


說個真實的現象吧,八十年代在地市級以下的地方,(省城以上不清楚)刻苦讀書的基本都是農村的孩子,但前幾名一般也是城裡的大戶人家的孩子,而在農村尤其以地主富農的孩子讀書最為刻苦和努力。因為那時城裡的孩子初中沒考上高中的可以去讀技校,高中沒考上大學的可以直接招工招幹(含聘用幹部),而農村孩子只有讀書一條路才能走出農村,所以,相比而言,農村孩子更吃苦更努力,成績也普遍更好。本人就是通過死讀書讀死書從初中考入師範學校而跳出“農門”的,那時的中專(中師)、大專、本科等畢業生都是統一分配的。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企業開始改制,大批國有企業、大集體、小集體企業開始發不出工資而倒閉後,城裡的孩子在父母的督導下,也開始努力學習了,從那時起(大約是95年前後)成績好的學生基本就是城裡的孩子了。原因有三:一是基因所定,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打地洞。城裡孩子的父母很多本身就是中專以上的文化人,素質和見識普遍比農村的孩子要高。(我不想黑農村孩子,我自己也是個農村孩子)二是城裡的教育資源都比農村的要好,且城裡孩子的父母會督促孩子努力學習,加上城裡孩子沒農活什麼的干擾(我們農村孩子每到春天要回家幫忙插秧,暑假要回家幫忙雙搶),學習時間更多。三是城裡孩子經濟上更寬裕,只要是和學習有關的資料、書籍什麼的,都可以得到滿足。而農村孩子就不一定都可以滿足。這也是現在大家都討論的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話題的原因所在。對此,我只想對那些噴北京人上清北、上海人上覆交如何如何容易的人說句,不管你是河南的還是山東的,如果你在當地連個一本普通重點大學(211以上吧)都考不上,那在北京或上海同樣上不了清北復交。高考好比馬拉松,每個省都是一個分賽場,考入清北的都是跑在最前面的那撥人。如果在自己的省份連第一梯隊甚至第二梯隊都跑不進去,去北京、上海等地參賽,同樣跑不進第一梯隊的。再來說高曉松,出自書香門第,名門世家,除了比較輕鬆的可以裸分考進清華外,他可是在八十年代末第一個從清華大學自己退學的,不要說當年,就是現在你有勇氣和信心從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退學嗎?(那些為高考而掙錢的不算)如果沒這樣的勇氣和能力就不要在意淫自己如果生在北京可以上清北什麼的了!


正之聲


高曉松是優秀,可也與高曉松的外公外婆,舅公舅婆,姨公姨婆無關,愛因斯坦的孩子那該多厲害啊?照樣是傻子。基因當然有,轉基因也有。

高曉松的家世,不能代表高曉松本人,既然高曉松有那麼嚴謹的家庭氛圍,應該一絲不苟,高考,這麼嚴肅的事情,恐怕一個賣臭豆腐的家長,也不會讓孩子高考遲到吧?這是最起碼的行為準則,作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能讓孩子高考遲到20分鐘?高曉松的自我介紹,含多少水呢?

無論拼家還是拼爹,人生還是低調好,因准考證找不到了,遲到20分鐘,這個理由就夠了,盡在不言中。數學應該是頗有難度的考試,為什麼考數學就遲到了呢?而且又能和別人同時交卷?為什麼文綜不遲到?高曉松後來的一切表現,也是文綜比較強項。

高曉松遲到的原因,也是高曉松本人輕描淡寫的解釋,遲到20分鐘,如果遲到半小時,結果還是一樣,數學成功了,高曉松這樣的藉口,堂而皇之地入考場,已經註定清華大學非此人莫屬。人家高曉松有才,在考場外自由活動20分鐘,一點不影響考試結果,這是高曉松的鶴立雞群,從這點就能看出高曉松的智商不凡,四中應該給高曉松加40分,這樣高曉松應該高出清華分數線100分,高曉松,實在的高。

是人才,放到什麼時候都是人才,高曉松現在考,也照樣能超清華線,小編十分偶高曉松,羨慕之餘,全是佩服。至高曉松之後,中國的考生再沒有因為找不到准考證遲到十分鐘的,高考的歷史上,應該不讓高曉松公開這個秘密,而直接記載這個高考記錄。比別人少20分鐘的考試,本來就不公平,多虧高曉松才高八斗,否則,一輩子就完了。

高曉松是個優秀的人,知識淵博,名副其實,高考應該縮短20分鐘,這樣才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高曉松不是遲到20分鐘入考場,不知道能超多少清華線呢。


白這個顏色


肯定能考上清華,因為高曉松外公還有父母都是清華教授。



這麼說吧,如果家裡人有當中學老師的,他考初中(當然現在九年義務教育了)很容易,尤其是考家人所在學校易如反掌。

如果家人是高中老師,那他上高中的概率是99.99%。

同樣的,家裡人尤其是父母在大學,尤其是知名大學教授,那上大學很容易,很輕鬆。

別跟我說遺傳家教,因為他父母就是出題人或閱卷人,瞭解答題套路,隨便指點一二,就會比別人輕鬆許多。



相反,父母是初中老師孩子考高中就沒有那麼輕鬆,父母是高中老師孩子不一定都能考上大學。
所以,如果你爸或你媽是清華教授,又有外公那麼厲害,清華大學對你來說就是義務教育。

沒有摸黑高曉松的意思,他是我的偶像。


1朱學文


第一,我相信高曉松當年的成績達到了上清華的標準;

第二,如果全國統一高考錄取分數的話,我對於高曉松能不能上清華表示很懷疑。

我是湖北的,87級大專生(我的分數在北京讀個重點本科是夠了的)。86-88年湖北省高考本科線超過520分(理科),要想上清華至少得要600分以上,我同學是625分考上的。

不僅僅是湖北,江蘇,浙江,山東等地的分數也相當高。

雖然說高曉松確實學識豐富,不過,北京高考的具體分數就不用拿出來了……


第V大街


這事得曉松同學親自告訴你們答案。


尾單店那些事


這道題,不能用現在的錄取線觀念答,要想了解真實狀況,得問87、88、89這三年的高中畢業生。

我一同事,87年畢業的,今年49歲,說當年他們那屆他們班有幾個高中轉回北京的,一個高一下轉的,一個高二轉的,當時在他們班上成績都非常一般,回北京後都留了一級,也沒在什麼名校讀書,兩人都落在88年考,一個考上了北大,另一個考的北師大,北師大那個高三還因談戀愛太投入,遭家裡強烈反對離家出走過,用在學習上的精力很是有限。

他同學裡倒是沒有考上清華的,不過至少可以看出,至少當年北京人考北大清華,比現在容易很多。

至於高曉松當時成績怎樣,不清楚,類推一下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