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入門一定要買全畫幅嗎?

柳侍墨


感謝邀請,很多新手在買相機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是買全畫幅好?還是買非全畫幅好?可能很多人都會說全畫幅更加專業,所以買全畫幅更好。但真的是這樣嗎?


一,什麼是畫幅?

在膠片時代相機是通過膠片來成像的,而在數碼時代相機是通過感光原件來成像的。而畫幅就是指相機感光元件的大小,下面用張圖片給大家展示一下。

二,全畫幅和非全畫幅的區別

在膠片時代,膠片的尺寸各有不同。而最常用的膠片尺寸為35mm規格的膠片,這個規格的膠片也叫135膠片,而使用這個規格膠片的相機被稱為135畫幅相機。35mm規格的膠片高度為35mm,長度為36mm,膠片有效成像高度為24mm。

而所謂的全畫幅就是針對傳統的135膠片而言的。在數碼相機剛出來的時候,其感光元件要比135膠片小一點。一直到了2001年才出現了比135膠片大的ccd。

為了區別更小的感光元件,所以把成像面積為24mm*36mm的感光元件稱為全畫幅,而把成像面積小於24mm*36mm稱為非全畫幅。

另外,非全畫幅根據成像面積的大小,還分為不同的畫幅尺寸。

三,全畫幅和非全畫幅誰更好?

對於全畫幅和非全畫幅不能說誰好,誰差,他們各有各的優勢。

1,全畫幅優勢

畫質好:

全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更大,所以每個像素的感光面積更大,從而成像更好,也就是說全畫幅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比非全畫幅相機拍出來的照片畫質要好。

噪點少:

感光元件更大,其感光面積就能獲得充足的感光量,這個不僅會讓畫質更好,對噪點的抑制能力也更強。特別是在光線不好的條件下拍攝,就顯得特別明顯。

虛化更好:

畫幅大小會直接影響畫面虛化的程度,而更大的感光面積又可以獲得更淺的景深和更好的虛化,從而可以使畫面油潤通透,突出被攝主體,起到增加照片視覺效果的作用。

2,非全畫幅優勢

體積小:

因為感光元件小,所以相機體積小,方便攜帶。

價格便宜:

非全畫幅相機要比全畫幅相機便宜。

四,一定要選全畫幅?

如果你預算足夠,能買全畫幅那就買全畫幅,這個無可厚非,能買好的,肯定要買好的。

買非全畫幅也沒太大問題,主要有兩個三個原因:一是預算,預算不足肯定只能退而求其次,就像你買不起100平的房,那麼就只能買小一點的。

二是怎麼用,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對攝影要求不高的人來說買個非全畫幅也行。有些人買個相機只是偶爾拍,大多數時間相機都在吃灰,買個非全畫幅不浪費錢。還有一些女生不喜歡拿很重,很大的相機,那麼非全畫幅就是非常好的選擇。

三是玩攝影並不是器材決定一切,關鍵看人。器材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不能決定你能不能拍出一張好照片。

總結:能買全畫幅就買全畫幅,不能買那就算了,沒什麼太大的影響。


攝影初級班


對於入門級初學者來說,沒必要一上來就買全畫幅單反相機,完全可以買入門級的APS-C畫幅的單反相機。因為全畫幅相機的操控更專業一些,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太容易hold住,而且又大又沉,玩不轉的話會影響到初學者的積極性。而入門級單反相機更輕巧一些,用戶界面也更友好,適合初學者學習攝影使用。比如佳能800D套機,是佳能2017年春天最新推出的入門級單反相機,2420萬像素,45點對焦,全像素雙核CMOS AF技術,對焦更快更準,畫質比以前的入門級單反有進一步的提升,操作界面也比以前的型號更友好,對於光圈、快門、ISO的設置都有相應的提醒。價格也是入門級,不算昂貴。

但是不建議用手機學習攝影,手機的拍照功能畢竟非常有限,很多參數都無法手動調節,鏡頭更是不專業,用手機拍照,是難以很好地體會光圈、快門、ISO、白平衡、對焦模式、測光模式……這些重要參數它們的效果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更無法體會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的區別等等,所以,如果想系統地學習攝影,還是要購買單反相機,選擇M檔學習手動調節參數,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無花無花


攝影入門不一定要買全畫幅,手機也行。

沒有手機,能拍照的設備也行。

比如——自制的相機。

那位說,什麼叫做“自制的相機”?我打個比方,您找一個帶蓋的大個杯子,

然後您在杯壁上扎個洞,這就是一個比較粗糙的針孔相機了。

不過這得有兩個前提:

一是杯蓋夠嚴謹,蓋上不會透光的那種;

二是杯子內部有容量,可以在針孔對面放得下膠片。

接著說一下用法:

1、先踩點,計劃好拍什麼,相機的位置以及曝光時間等等。

2、您在暗處把膠片入放進杯子裡,蓋嚴蓋子,然後捂住您扎的那個小洞。把這個針孔相機放在您選好的機位……放手。

3、計算好曝光時間,到點兒了,捂住——捂嚴實咯!

4、暗房沖洗。

相機的原理是小孔成像。

所有的攝錄像設備原理都一樣。

所以,除了杯子,紙盒子,湯鍋什麼的,只要能放進去膠片的,能打洞的,能蓋嚴實的,都能做成針孔相機。

您要是喜歡攝影,那麼什麼設備都可以成為拍片的器材。有錢買全畫幅,那是有錢有玩法;沒錢,自己拿紙盒子做個針孔相機,也能玩攝影。

能不能拍,拍不拍得好,和器材沒有太直接的關係。關鍵在於器材後面的那個腦袋,裡面得有東西。

所以不必拘泥於器材,自己開心就好。


柳侍墨


老問題了,個人感覺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誤區,談談個人觀點吧:

一、攝影不等於單反,全幅不等於大師

攝影不等於單反,全幅不等於大師,拿著全幅單反加牛頭,拍出來慘不忍睹的人有的是:

這些人的器材動輒十幾萬,確連構圖、用光都不懂,這叫玩器材,不叫學攝影。

二、一說學攝影就全幅,不是因為攝影必須要上全幅,而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買得起




倒退二十年,我相信除了職業攝影師,一般人學攝影都不會選全幅單反,不是因為全幅不好,而是買不起;同樣的,現在很多人說學攝影一定要全幅單反,也不是因為學攝影必須上全幅,而是因為全幅單反便宜了,買的起了:

全幅上面有中幅,中幅上面有大幅,再過幾年,如果收入更好了,中幅更便宜了,可能學攝影一定要上中幅這句話又會流行了:

三、攝影是一門藝術,不是器材的盲目攀比,如果真的是想學攝影,而不是玩器材和炫富,一臺全手動普通相機足夠

現在市售的便攜手動機,焦距有廣角有中長焦,學攝影完全足夠:



如果學的不錯,構圖用光都可以,也學會構思和設計了,感覺器材出現瓶頸了,再考慮單反甚至全幅也不遲。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交流,共同提高🙏


小k印像


這個問題在我攝影入門的時候也糾結過,在我沒有接觸攝影前,有一個朋友,手機拍攝照片,包括後期,都弄得很棒,很有感覺,就是我們說得特有天賦那種。

那回到我們的問題,攝影入門真的沒有說非要買專業相機、全畫幅機器,手機完全也可以攝影入門。畢竟攝影技術的高低,器材所佔的比重太小,關鍵還是攝影者本身的水平。

我們都見過端著長槍短炮,貌似很牛,但是拍出照片很渣的拍照者;也見過手機隨手一拍,就拍出很有感覺照片的人;這種美感和天賦,不可不服。當然也有好馬配好鞍,器材和技術都很棒的專業攝影者。

攝影是一條艱苦的堅持之路,我這裡,也沒有看不起拿高端器材,技術很差的攝影者的意思,畢竟大部分人攝影是做為一種興趣愛好,並不是謀生的職業。不論用什麼設備,拍什麼內容,拍出來咋樣,自己覺得滿意,陶然自得,樂在其中就夠了。

所以說入門器材的選擇,還是要因人而異,因用而宜;也就是說只要不是“三分鐘熱血”玩攝影的這種情況(這種情況,不建議入手專業設備,手機用用就行了;當然就是有錢,就喜歡買了偶爾得瑟下,然後束之高閣的,你也管不著,因為沒花你的錢),用手機、還是入手半幅機、全副機,大家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就好。攝影永遠比的不是器材,是技術和作品。

以過來人的身份,大部分玩攝影的人,一般都是經歷殘幅機、狗頭,到全副機、牛頭這麼一個過程,其實從經濟角度講,早知道就這麼愛上了攝影,還不如直接入手全副機呢。

現今大部分國人還是沉浸在器材為王的誤區裡,這對攝影的學習,並不是什麼好事情。所以我們要改觀的是觀念,不是器材;只有這樣才能有真正的發展。


陌上小麋鹿


開車一定要法拉利嗎?奇瑞行不行?我想這是一個道理,當然我這裡的舉例不是十分的恰當,但我想你已經有了答案。


首先手機攝影在近些年來由於功能的不斷強大,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我們身邊大部分的日常拍攝需求,對單反市場也有很大的衝擊!我身邊很多的職業攝影師也有不少使用手機拍攝的,人家一樣可以辦展覽,其實攝影本身靠的是你的想法和你敏銳的雙眼,器材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不要過大誇張器材在作品裡面的作用了。當然當你到了一定程度,比如想拍攝一個大幅的廣告,或者一個專業的題材拍攝,之後要辦很大的展覽,那麼我還是建議你選擇畫幅大一些的拍攝器材吧。


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其實也可以滿足大部分的打印需求的,我上面所說的其實是更大尺寸的輸出。當然手機照片對於後期軟件來講,他們的寬容度並不是十分的大,這是由於攝影照片文件本身比較小的原因,我們一般專業攝影師在做長期題材拍攝可能都會使用RAW格式拍攝,目的就是為了後期的調整和存檔留有餘地。


再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想保證你手機拍下的照片能夠長久的保持住,那麼我建議你定期把他們存在移動硬盤裡面吧。


縱橫視覺ZoneFoto


這是一個永遠討論不完的話題。入門究竟買什麼機型一直讓初學者很糾結,尤其是“小白”。我談談我的看法吧,只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作為初學者很多人擔心堅持不下去,身邊也確實有不少人學了一段時間,相機就束之高閣了。這就要您自審一下自己,是不是那種“頭腦一時發熱”或者是“沒有長性、幹什麼都三分鐘熱情”的人。如果這樣建議您還是用手機吧。現在手機攝影功能已經很強大了,完全可以滿足一般攝影愛好者的需求。



如果您有一定的攝影基礎或對攝影很是愛好或是“幹什麼像什麼的人”,而且“錢不是問題”,我建議您還是買一個全畫幅的相機。理由:



一,全畫幅相機有很多優勢,是半畫幅相機無法比擬的,如畫質、像素、高感降噪、菜單全、功能齊等,從價格上就知道全畫幅為什麼比半畫幅貴那麼多。這裡不再贅述。



二,我們知道全畫幅相機的鏡頭是EF卡扣,它既可以用在全畫幅相機上,也可以用在半畫幅相機上。而EF-S卡口的鏡頭只能用在半畫幅相機上,是不能用在全畫幅相機上的。因此,您買了全畫幅相機,就必須選配EF鏡頭。但如果您買了半畫幅相機,同時配了EF-S鏡頭,一旦您今後設備升級全畫幅相機了,EF-S鏡頭就成了雞肋——用又用不了,賣又不掉或賣不到幾個錢。


Brooke Colonel


攝影入門如果沒有全畫幅相機也可以,但是為什麼題主的補充說明是用手機行不行?我還以為題主要問的是半畫幅相機可不可以用來攝影入門哈哈

用手機進行攝影入門,我覺得不太好,因為它除了能練習廣角構圖以外,基本沒有其他可以練習的地方。因為手機是沒有光圈可以調節的,而手機也沒有長焦,沒有辦法模擬長焦拍攝時的構圖。

不過有一點手機挺適用的,就是可以用手機相機APP的專業模式來進行長曝光夜景拍攝的練習。排除了光圈以外,手機相機APP的專用模式中包含了快門速度、ISO、白平衡等常用參數。

不過用手機練習攝影入門確實是侷限性太大了,如果有條件,儘量還是購買一個單反相機,畢竟現在半畫幅的單反相機最便宜的也只要2000元左右,拍攝效果和體驗與用手機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光學法則


非也!非也!攝影入門選擇什麼器材、完全是看自己的興趣和經濟實力來決定的!如果確實喜歡 那麼一套好的設備肯定是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你的創作慾望,如果只是打醬油 只想隨手記錄一下生活點滴、那麼就像你問的 手機可以嗎?當然咯 手機也行!


很多新手玩攝影灰陷入一個誤區!照片不夠好,那就是因為器材不到位!半幅不行 買全幅、入門不行 買旗艦、狗頭不行 買牛頭。折騰了幾年之後發現 雖然是有點進步、但也不像想象中那麼大呢?

這不廢話嗎?哪怕你用手機拍、拍個幾年不也會進步?關器材屁事!折騰器材這幾年、攝影知識沒學多少、倒是吧器材瞭解得差不多了、交了不少學費 最後成了器材黨......


攝影器材對於拍照來說、影響固然是大!但並非絕對。我覺得一個是要積累攝影知識、再一個還是要一定的天賦,就比如我自己 沒有天賦、但我時時刻刻都會有努力去吸汲新的知識補充自己,笨鳥先飛嘛。

所以千萬不要進入器材即是王道的誤區!想要拍出好照片 那麼和攝影相關的東西太多了,小到基礎的色彩知識、大到個人的生活感悟,這些都是有著一定的影響,與其整天花錢研究器材、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想拍的東西是什麼。


新手朋友們一定要謹慎購買器材!哪怕你有這個經濟實力、與其一味的不停更換器材、我倒覺得不如把這個錢拿去上課學學數碼後期、現在的數碼後期佔比甚至超過前期技術了,當然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現象、但不可否認也是一種趨勢。




光影的光陰社


我有一朋友,買了13年買了一臺尼康D3100,從14年我就再沒見過他拿過相機。如果他當時整個全畫幅的,多浪費啊!想著就心疼!

我13年買了尼康D90,配了騰龍18-50F2.8。後來實在拍不出感覺。買了一個尼康50F1.8的鏡頭,哇,成像怎麼可以這麼漂亮!但是我不可能給C幅機投資那多鏡頭啊,所以今年,下狠心換了D750,D90就這樣壽終正寢了。想起來,我還是應該直接上全畫幅,這樣可以節省D90的錢!

該如何決定?答案只能自己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