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獨攬朝中所有大權,儼然一個武則天的翻版。不過她這樣的做法並沒有像武則天那樣是順應天意的。

身為一個女人,總攬朝政,是很累的,偶爾也想要放鬆一下。

於是某一天,慈禧太后處理完了所有的政務之後,突然覺得很空虛,總想做點啥事來填補這點空虛。

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突然,他想到自己有一把絕世好琴,卻空放著不會彈,何不趁這個好時間找個師傅來學學呢?

說幹就幹,她立刻喚來身邊的人,詢問京城有沒有彈琴很厲害的人,召進宮來,教哀家彈琴。

慈禧這一問可樂壞了被問話的小太監,他知道京城有個非常有名的彈琴藝人叫張春圃,老佛爺想聽琴,他也可以藉此機會一飽耳福了!

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據說張春圃這人從小家境貧寒,但是對於彈琴天賦異稟。

他在京城的玻璃廠上班之後,因為彈琴彈得太好聽了,漸漸地聲名傳遍了京城大街小巷。

上到達官顯貴,下到婦孺老人,每天都絡繹不絕地趕到玻璃廠,只為了過過耳癮,感受下人間最動聽的聲音。

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慈禧太后聽小太監這麼介紹之後,對這個人也很期待,立馬下詔宣張春圃進宮。

張春圃見到來宣旨的小太監之後,也頗為震驚,但是想到面見的是當今最高權力者,肯定有些禮數可能影響到自己的琴技發揮。

於是就讓小太監回去覆命,如果老佛爺准許自己坐著彈琴,就進宮,不然恕難從命。

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慈禧太后聽過之後,想到這個要求合情合理,就爽快的答應了。

然後,張春圃就跟著小太監進宮去見傳說中的老佛爺,給這個人教彈琴。

進宮之後,慈禧已經在大殿陳列了很多琴,這些琴個個鑲金鑽玉,看起十分華麗高檔。

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在教慈禧彈琴之前肯定要演奏一曲,張春圃就隨便挑了一張琴開始彈,結果琴聲完全和華麗的外表不匹配。張春圃又換了幾張還是如此。

慈禧太后看在眼裡,其實她也知道這些琴華而不實,因為她自己就有一張絕世好琴。於是叫人把她私藏的琴拿了出來。

張春圃看到這張琴眼前一亮,手也開始癢癢起來。用手一撥,醉了。接著就如痴如醉地彈了一首歌曲。琴聲停了,慈禧還彷彿在歌聲裡沒出來。

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看到張春圃琴技果然非同凡響,慈禧高興地誇獎了張春圃,便開始討教彈琴的技巧。

正學的上勁,一個10左右、穿著極其華麗的小男孩進來了。他一進來看到他們正在撫弄的東西,很好奇,就要伸手去摸。

張春圃是個愛琴之人,又知道這琴也是慈禧太后的心愛之物,就對小男孩說:“這是老佛爺的寶貝,萬萬動不得!”

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小男孩還沒怎麼,旁邊跟著的像是奶媽的人就開始訓斥張春圃:“你這不知輕重的下賤草民!你知道你在和誰說話嗎?即使是老佛爺都要讓他三分,哪裡還有你你說話的份!

張春圃這才意識到自己所言不適,也感覺到這個小男孩身份的不簡單。

還好慈禧太后打了圓場,那天的風波就此平息,張春圃也順利離開了慈禧的行宮。

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第二天,慈禧又差人去玻璃廠請張春圃進宮教琴。張春圃經過昨天的事,覺得在皇宮裡危機四伏,隨時可能掉腦袋。

所以見到慈禧的人的時候,已經躺在床上,看起來病很嚴重的樣子,很抱歉地對差人說:“草民命賤,昨天在回來的路上染了風寒,加上本身就有重疾在身,所以不能進宮驚擾老佛爺了。”

奇聞 慈禧守寡,召一男子進宮彈琴,次日男子立誓:以後寧死不進宮

後來很多人問張春圃為什麼放棄那麼好的升官發財的機會,張春圃笑著說:“問就是一介草民的命,過不慣深宮大院的日子,現在這樣才是問喜歡的生活方式。”

其實張春圃知道,慈禧京城在民間找各種男子進宮寵幸,也有人因此發家致富的,但是張春圃對這種發達方式很不恥,他不願意做慈禧的男寵。

所以他出宮之後就暗自發誓,以後即使是死也不會再踏進皇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