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冬季時裝秀,賈母給黛玉的披風最好,薛寶琴只能算第二!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羶”中有一段描寫說寶琴得了賈母一件野鴨子頭上毛做的披風,眾人都誇披風好看,說老太太最疼寶琴。湘雲更是是直接說“可見老太太疼你了,這樣疼寶玉,也沒給他穿。”

很多人讀到這裡,也會有些疑惑:賈母最愛的不是她那兩個“玉兒”嗎?這麼好的披風,不給黛玉寶玉,怎麼給了“外四路”的寶琴呢?難道賈母見了寶琴就喜歡的把黛玉給忘了?

大觀園冬季時裝秀,賈母給黛玉的披風最好,薛寶琴只能算第二!

事實並非如此,黛玉的披風其實不知比寶琴好多少倍呢!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中林黛玉當之無愧的女一號,按常理,一般作家應該會經常寫她穿著打扮,可是看看我們的曹老師,從黛玉進賈府開始,一直到搬進大觀園的春夏秋,黛玉的穿戴都沒有描寫過,我們知道寶玉身上不是紅就是綠,知道寶釵身上都是素淨顏色衣服,可是黛玉呢?一無所知。可是到了第四十九回,也就是賈母給了寶琴披風之後,曹老師突然開始寫了黛玉冬天穿得裘衣。先看原文

“黛玉換上掐金挖雲紅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狸裡的鶴氅,束一條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絛,頭上罩了雪帽”。

大觀園冬季時裝秀,賈母給黛玉的披風最好,薛寶琴只能算第二!

雖然寥寥幾筆,卻將黛玉的服飾寫得很細緻。先看所謂的鶴氅,這是一種似鬥蓬的無袖外衣。黛玉披的大紅羽紗面白狐狸裡的鶴氅,外表羽紗面,其實是羽緞,這種紡織品不是國產。

清代有個大詩人王士禎,他在兩本書中做了詳細記載,一本是《皇華紀聞》:“西洋有羽緞、羽紗,以鳥羽毛織成,每一匹價至六、七十金,著雨不溼。”另一本是《香祖筆記》,說羽紗羽緞來自荷蘭等國,康熙初年傳進中國時只有一兩匹,是緝百鳥鷸毛織成。

大觀園冬季時裝秀,賈母給黛玉的披風最好,薛寶琴只能算第二!

黛玉裘衣的外表用的就是這種康熙初年剛剛進口、而且只有一兩匹,用百鳥鷸毛織成、可以防雨雪的高檔進口衣料。裘衣裡是白狐狸,白狐狸,不是整個狐狸皮,單指狐狸腋窩處皮毛叫“狐白”或“狐腋”,最輕軟。據《史記》寫到孟嘗君有件白狐狸裘衣,當時就價值千金。到了清代,再加上進口的羽緞外表,林大姑娘這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狸裡鶴氅是什麼價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什麼叫千金難求?這簡直就是不能用錢來衡量啊!

大觀園冬季時裝秀,賈母給黛玉的披風最好,薛寶琴只能算第二!

再看看黛玉腰裡系的帶子,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絛。絛,就是用絲編織的帶子,黛玉的帶子是用青色閃綠色的絲線和金錢編織成的,絛帶垂下的地方有四個如意結,用兩個玉環連接在一起。衣服講究,帽子和鞋子當然也不例外。頭上戴著雪帽,這種雪帽又叫觀音兜,當然也是皮的。腳上穿的是紅色的高腰羊皮靴,那時候叫做胡履,就是胡人穿的鞋。身上穿的是厚密防水的羽緞,裡面是白狐皮,腰間扎的帶子是玉環亮金 。這樣打扮黛玉既尊貴又俏麗,你們還耿耿於懷寶琴的那件披風嗎?

大觀園冬季時裝秀,賈母給黛玉的披風最好,薛寶琴只能算第二!

雖然黛玉經常的感嘆寄人籬下,但是賈母是照搬她對女兒賈敏的模式富養外孫女,賈母能不把最好的給黛玉嗎?黛玉在賈府除了能夠享受賈家三個小姐待遇外,賈母還另開小灶,書中不也說賈母派人給林姑娘送錢嘛,黛玉缺的不是物質上的東西,她缺的是誰也不能代替的母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