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應該在第一年就拚命學習,做輔導書嗎?

用戶69330833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限制因素真的好多,我就講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吧,我考上的是我們那個地方最好的高中,高一上學期,我通過一些關係進入了陽光班(成績高出線20分以上,但是家裡比較貧困)但是一去發現那個差距😭其實本來是沒有差距的,因為我也申請過這個名額,只是因為中考的數學87。。。跪了,暑假的時候我打了一個月暑期工,鑑於從小沒有補過課,所以在初升高也沒有概念去補課,但是我們班好多同學都補過,所以我剛開始跟不上,在宿舍裡覺得自己是最笨的,又因為和室友有一些不和,心理壓力就來了,可能更多是我自身沒有想開吧,我幾乎已經到放棄學習的地步。在理科班我看見的就是兩種:第一聰明,不做輔導資料,年級排名前十第二,我同桌天天做,自己好幾本做完之後做我的,還是趕不上,年級排名兩百左右,第三,一般般的成績,一般般的刷題,年級排名兩百左右,第四學習,刷題,和我一樣是找關係進去的,年級最高可以到七十,後來高二高三聰明的智商高的被分去更頂尖的班之後她就是第一了。像我去了文科,如果高一上好好學習數學,在文科班前三是沒問題的,但是像我高一上那樣,第一次考試班級第十五,後來就是前十這種成績,再後來基本可以穩定前五吧,高考把自己想考好的喜歡的數學考到了雖然有遺憾但是不會後悔的分數。我還是覺得人學習有很多方式,因人而異吧。


荒宇哇


做題有前提。

在熟練掌握課本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再涮大量題型。大量涮題的好處顯而易見,同一個知識點,各種題型都能順利解決,見多識廣。如果在考場上,試題能做到似曾相識,何愁分數不高?

做題有取捨。

同一類型的習題,如果能熟練解決,馬上轉向另一個目標。畢竟有做不完的題,不必要重複勞動。發現沒見過的題型,敢於嘗試,站在出題者角度考慮問題。本題出題者想考察哪些知識點?陷阱在哪裡?怎樣解答才能證明真正掌握了?如果你出題會在哪裡設計陷阱?

做題貴總結。

出工不出力,是學習大忌。善於總結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法寶。爭取做一題會一類,做一類全掌握。做題不核對,等於沒做。核對不總結,等於無用功。


李先生


謝謝邀請,我認為這樣做是對的。高一高二是整個高中三年打基礎的時候,高二的學習要用到高一學到的知識,高三的大複習更是基於基礎的牢固程度來制定的,如果高一高二就沒有打好基礎,那麼很難在後期出類拔萃。也有少數人高三才開始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但是那些只是極少數。我的高三老師曾經說過:"同學們如果從高一就開始拼搏能讀一本,如果從高二開始奮鬥,能讀二本,如果從高三開始努力能讀三本。" 如果我能重回三年前,我一定努力拼搏認真對待每一分鐘。


懦夫傳


根據我本人的經驗是必須的,因為高三基本就是複習,是鞏固提升,所以高一高二學的就是基礎知識,這個時候不能鬆懈,知識點涉及面廣,科目繁多,一個沒學好就可能會影響全局,現在學好了,高三複習就會輕鬆點,可以到時候找更好層次的題提升自己,衝刺更好大學,我之前就是高一高二玩的比較嗨,高三的時候因為家裡的壓力就學的特別累,基礎要鞏固,還要經常做題衝刺,誓師100天那會整個人幾乎快崩潰了,結果還行,只是和剛進哪所重點高中時的理想差遠了。我只想說,每個年齡段都有必須要做的事情,高中的你是學習,請從此時此刻開始全力以赴,不要辜負了自己。


糖哆啦


想打好基礎,想比別人更優秀,想考名校的話你應該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 當然那麼拼命的去學習,未必會取得佳績; 但如若一點都不努力的話,註定比別人落後 。 你要堅信付出就會有收穫的! 如果你現在不努力的話,大不了最後那兩年比別人付出的還有多,比別人更累而已! 我就是高二的時候才意識到這些的,才開始努力。 以上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哈, 畢竟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不同。


18285442846


其實不存在,體驗高考這事要把握平常心,放寬心態,別給自己那麼多壓力。我也是過來人,前幾年我也是這樣,我是文科的,成績在300到370之間徘徊,上不去,下不來。我也想過考慮單招,但是心裡有信念,我覺得我讀了這麼多年,我一定要高考 。剩下的時間不管結果如何,死不了就往死裡學,高中的情誼很珍貴,好好把握。即使沒考上,但是不要留下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