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你見過果實直接長在樹幹上的植物嗎?植物在自然界長期的競爭和進化中,為了更好更快的將自己的營養和能量傳遞給果實和種子,以利於延續後代,就進化出了將花朵和果實直接長在了離根部較近的樹幹上。花朵和果實長在樹幹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在早期植物中,參與植物花粉傳播的昆蟲有相當一部分是甲蟲,而甲蟲大部分只在樹幹上爬,為了讓甲蟲幫助自己更好的傳粉,所以植物就進化的讓花朵長在樹幹上,以利於花粉傳播和延續後代。下面紫塞明珠苗木網帶你盤點一下常見的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植物,這些植物大部分是水果,來自於熱帶雨林。

嘉寶果

「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嘉寶果,原產巴西,最早由臺灣引進種植,因果實形狀似葡萄,而果實又長在樹幹上,故又稱“樹葡萄”。

嘉寶果又名珍寶果(Plinia cauliflora (Mart.) Kausel)屬於桃金娘科擬愛神木屬常綠灌木,生長緩慢,每年春、秋二季開花結果,最奇特的就是它們的花是開在樹的主幹和主枝上,花小,色白,雄蕊多數,頂著淡黃色的小花粉,散發出陣陣清香。因此,它的果實也是長在樹幹上,花落後,小幼果三五成群地探出腦袋,其顏色從青變紅再變紫,最後成紫黑色,就像是掛在樹上的葡萄,這也是“樹葡萄”名稱的由來。一年可多次開花結果,在同一株樹上果中有花,花中有果,熟果中有青果,這種奇特的熟果、青果、花夾雜生長的景觀頗為讓人嘖嘖稱奇。

嘉寶果可以食用且營養豐富,果肉呈多汁半透明,全熟時香甜可口,口感獨特,味似山竹、香芭樂、釋迦、鳳梨等多種風味,食用入口後口感將經歷4種不同之獨特口味。果皮含單寧酸另有輕微的樹脂味道。新鮮水果除了可以生吃外,也可以做成蜜餞、果醬和風味極佳的嘉寶果酒。最近幾年內地又從臺灣引進種植,由於營養豐富且具有保健功效,深受民眾喜愛,目前價格還比較高。

菠蘿蜜

「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菠蘿蜜 ,又名苞蘿、木菠蘿、樹菠蘿、大樹菠蘿、蜜冬瓜、牛肚子果,桑科喬木,它的果實是長在樹幹上的,非常高產,單果重量可達80公斤,大得驚人,其香氣之濃烈也堪稱世界之最,因此有“熱帶果王”美稱。菠蘿蜜通常可以分為幹漿果(幹苞)和多漿果(溼苞)兩種。前者果肉厚,果汁少,香甜爽脆;後者果肉溼軟,果汁多,味道特別蜜甜。

菠蘿蜜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重達5-20kg,最重超過50kg,加之果實肥厚柔軟,清甜可口,香味濃郁,故被譽為“熱帶水果皇后”。 形態特徵:常綠喬木,高達20米。有乳狀汁液,樹幹基部有板狀根。單葉,互生,革質,倒卵形,全緣。花單性,雌雄同株,花瓣缺,雄花序頂生或腋生,圓柱形,下垂,雌花序生於樹幹或主枝上。聚花果由多數瘦果組成,橢圓狀卵形,熟時黃綠色。花期3~8月。果期6~11月。

菠蘿蜜隋唐時從印度傳入中國,稱為“頻那挲”(梵文Panasa 對音),宋代改稱菠蘿蜜,沿用至今。是世界著名的熱帶水果,屬桑科桂木屬常綠喬木。原產於熱帶亞洲的印度,在熱帶潮溼地區廣泛栽培。現在盛產於中國、印度、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孟加拉國和巴西等地。我國嶺南的海南、廣東、廣西、雲南東南部及福建、重慶南部有栽培。

菠蘿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碳水化合物、糖分、蛋白質、澱粉、維生素、氨基酸以及對人體有用的各種礦物質。果肉具獨特香甜味,鮮食或加工罐頭、果脯、果汁。種子富含澱粉,煮食。木材做傢俱及供建築用材。樹液、葉也可入藥。

榴蓮

「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榴蓮(學名:Durio zibethinus Murr ),木棉科榴蓮屬,是一種巨型的熱帶常綠喬木,葉片長圓,頂端較尖,聚傘花序,花色淡黃,果實足球大小,果皮堅實,密生三角形刺,果肉是由假種皮的肉包組成,肉色淡黃,粘性多汁是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的水果。榴蓮的果實也長在樹幹或者主枝上。

榴蓮是熱帶著名水果之一,原產馬來西亞。東南亞一些國家種植較多, 其中以泰國最多。中國廣東﹑海南也有種植。

榴蓮在泰國最負有盛名,被譽為“水果之王”。它的氣味濃烈、愛之者贊其香,厭之者怨其臭。

傳說中國古代明朝的時期,航海艦隊到達今東南亞,品嚐當地特產果實時,鄭和對這種水果大為讚賞,然而果實只能一年一熟,故命名留戀,後人取其諧音,稱作榴蓮。

可可樹

「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是梧桐科(Sterculiaceae)可可屬的常綠喬木,生長於潮溼的熱帶雨林低地裡,尤其喜歡待在高大樹蔭下。樹高達15米,樹冠繁茂,葉長可達20-30釐米,長橢圓形。她是典型的老莖開花結果,花簇生於樹幹或主枝條,白色,精緻細小,主花期為5-11月,熟果期4-5月、9-11月。植後4~5年開始結實,每年每株產豆莢60-70枚。果實長橢圓形、紡錘形,外皮具縱溝,較厚,酷似橄欖球,初為淺綠色,成熟後變為橙黃、褐紅色;內有種子(可可豆)30-50粒,埋藏在膠質果肉中,卵形或橢圓形;可可豆含40-50%的可可脂,經過發酵及烘焙後可製成可可粉。

可可豆營養豐富,含有多種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B和少量可可鹼。此外,可可果肉還可做飼料,種子可榨油,經濟價值高。因此在加納,可可豆有“綠色黃金”之稱。可可與茶、咖啡並稱三大不含酒精的飲料。據稱,拿破崙當年出戰前總會喝幾大杯熱可可,以補充體力。而巧克力,也被認為是可使人愉悅、補充能量的好食品。

可可現主要產地為南美洲和西非、東南亞等地。1922年開始,我國臺灣的嘉義、高雄等地有引種,而現在海南、雲南、廣西、福建等地也有栽培。華南植物園的熱帶雨林溫室引種可可樹,今年結出了可人的果實,似為迎接金秋十月。

大果榕

「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大果榕,又名木瓜榕、饅頭果、大無花果、波羅果、大木瓜、蜜枇杷、大石榴等,高4—10米,胸徑50—60釐米。果實直接結在大枝丫或樹幹上,甚至樹幹的基部,形似扁球,大小如拳,初生綠色,成熟時變為紅褐色,微甜多汁,味美可食,堪稱野生水果中的上乘之品。此外,紫紅色的嫩葉也可供食用,為西雙版納傣族菜餚中常見的野生蔬菜之一。

大果榕分佈於越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30米至2,1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低山溝谷潮溼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聚果榕

「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聚果榕為桑科常綠大喬木,高達25—30米,胸徑60—90釐米,果實數量眾多,常常一串串,一嘟嚕地掛滿樹幹,且由生至熟,色彩各異,或紅或黃,或青或綠,煞是惹人喜愛。果子成熟後香甜可口,令人垂涎欲滴。在西雙版納,聚果榕就是一種優良的紫膠蟲寄主樹。

在西雙版納,聚果榕就是一種優良的紫膠蟲寄主樹。嫩葉嫩梢可作豬牛羊的飼料,聚果榕果實成熟後能吃,也可入藥治痢疾痔、膽道感染等症。聚果榕富含粘稠的白色乳狀腔質樹液,此物質還能提高橡膠的塑性。

木奶果

「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木奶果(學名:Baccaurea ramiflora Lour):大戟科木奶果屬常綠喬木,高可達15米,胸徑達60釐米;葉片紙質,倒卵狀長圓形、倒披針形或長圓形,上面綠色,下面黃綠色,無毛;側脈上面扁平,下面凸起;花小,雌雄異株,無花瓣;總狀圓錐花序腋生或莖生,苞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棕黃色;萼片長圓狀披針形,漿果狀蒴果卵狀或近圓球狀,種子扁橢圓形或近圓形,3-4月開花,6-10月結果。

木奶果屬植物分佈於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及我國雲南、海南等,全世界約70種,我國有3種。其中木奶果(Baccaurea ramiflora Lour.)又稱樹奶果、三丫果,在西雙版納地區較為常見,它們生在低中山溝谷雨林中,是熱帶雨林植物代表種類之一。

木奶果(Baccaurea Lour.)樹體優美,果實美味,是集觀賞、食用、藥用為一體的多用途樹種,也是一種經濟價值開發潛力極高的植物。

水東哥

「紫塞明珠」三農苗木|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你見過幾種?

水東哥,(學名:Saurauiatristyla),別名:白飯果、白飯木、米花樹等。獼猴桃科,水東哥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枝有瘤狀斑點,常被鱗片。嫩枝被有紅褐色粗剛毛。葉互生,呈橢圓形,葉緣具尖細鋸齒,表面有細毛,嫩葉呈褐色。花兩性,聚成聚繖花序或圓錐花序,腋出,花梗細長;花小型,淡紅色,雄蕊多數,胚珠多數。漿果球形,熟時白色,具有宿存萼片。漿果近球形,有白色乳汁;種子多數,有窪孔。花期3-7月。

水東哥約有300種,分佈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及美洲,中國有13種,主產雲南至華南及臺灣等省區。

水東哥吸水力強,在乾旱季節可調節空氣溼度。宜植於溪澗旁或較陰溼處。根、樹皮、葉可入藥。水東哥果實可當野外救荒野果。其根煎服,用以治療腹痛、感冒及熱病;嫩芽搗碎用以敷治刀傷、跌打損傷及火傷。

其實,除了以上盤點的幾個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水果植物以外,還有很多植物的果實也是可以直接長在樹幹上的,其他的可以從熱帶水果植物裡或者和以上所列舉的植物相同科屬下的植物裡去尋找同樣是果實長在樹幹上的植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