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清純的農夫山泉


各個思想文化的核心思想

人類社會紛繁複雜,思想文化精彩紛呈。一種文化、一種學說、一個流派之所以長期流行於社會、永久盛行於社會,都有其核心思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兼容幷蓄三大特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七、八千年前的伏羲文化開天闢地,到3500年前的西周文化繼承發展,再到2500年前的儒家文化發揚光大,在公元前134年成為封建社會的國家指導思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博大是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滲透到家庭個人生活、國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精深是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在漫長的農耕文明時代是一種全能文化,既是百姓“修身齊家”的道德文化,也是帝王“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兼容幷蓄——兼容是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不排斥任何一種文化,雖然公元前134年儒家文化成為封建社會的國家指導思想,但是法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外國宗教文化依然流行於社會、盛行於社會。並蓄是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與外來的佛教文化,本土的道教文化共同組成儒釋道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儒家文化自始至終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流文化。

一、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仁”字,所以,儒家文化也是仁學文化、道德文化。

儒家文化的 仁學,仁者愛人、正己化人、推己及人。

仁的實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仁愛,因為愛的對象不同、愛的稱謂也不同:

第一、對父母的仁愛,叫孝敬;

第二、對兄弟的仁愛,叫悌敬;

第三、對老師的仁愛,叫尊敬;

第四、對同學的仁愛,叫友愛;

第五、對朋友的仁愛,叫誠信;

第六、對上司的仁愛,叫忠誠;

第七、對祖國的仁愛,叫效忠;

第八、對生人的仁愛,叫泛愛。

雖然都是仁愛,但愛的程度有深有淺、有親有疏、有近有遠。所以,儒家的仁愛是有差別的愛,並不是基督教一視同仁的博愛,也不是墨家不分親疏的兼愛。例如,兒女對父母的仁愛那是不惜代價的付出,即使兒女付出100%也不多,面對街道一個陌生人不傷害就是一種仁愛。遇到跌倒的老人扶一把,或者遇到乞丐要飯給幾元錢,都是人間大愛。我們試想一下,人人都不傷害別人,世間變成美好的人間,還需要國家法律幹什麼?還需要公檢法幹什麼?

二、宗教文化的核心思想

各個宗教文化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神”字,所以,宗教文化都是神學文化、神秘文化。唯一區別就在於,有些宗教崇拜一神,例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有些宗教崇拜多神,例如,佛教、道教。

宗教文化的 神學,神秘莫測、頂禮膜拜、虔誠崇拜。

三、法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法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法”字,所以,法家文化也是法學文化、法治文化。

法家文化的 法學,冷酷無情、嚴刑峻法、輕罪重罰。

四、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道”字,所以,道家文化也是道學文化、規律文化。

道家文化的 道學,順其自然、玄而又玄、空而又空。

五、宋朝朱熹的核心思想

宋朝朱熹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理”字,所以,朱熹思想也是理學文化、缺德文化。

宋朝朱熹的 理學,違背常理、泯滅人性、禍國殃民。

六、明朝陽明的核心思想

明朝王陽明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個“心”字,所以,王陽明思想也是心學文化、知行文化。

明朝王陽明的 心學,格物致知、心存良知、知行合一。

綜上所述,

只有儒家文化,唯有儒家文化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家庭倫理道德,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淺顯道理連未成年的三歲小孩都能聽懂,都能做到,何況成年的大人。

神學只有崇拜超自然神靈的人,才能虔誠信仰、心領神會、執著追求。對於無神論者來說,一竅不通、一知半解、一頭霧水。

法學只有治國安邦的朝廷官員,才能制定法律、執行法律、以法治國。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大刀高懸、心驚膽寒、恐懼法律。

道學、理學、心學只有識文斷字的文化人,才能閱讀原著、領會精神、感悟其妙。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如同天書、束之高閣、不知所云。


董海發


儒家的核心思想,就一個字,那就是“仁”。

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它包含了世間萬物,就如同道家的道和佛家的悟(佛家不是禪,禪只是佛家思想的一部分,追求悟的一種方式)。仁字,表示一個人生於天地之間,要化掉人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來為人處事,即有博愛心、包容心,自會產生仁愛心。所謂化掉人心,便是去除人類不好的骯髒的慾望,比如貪念、惡念。

仁放在禮教層次,也就是社會上的為人處世之道,便演化成了“孝悌禮義信”,儒家本不講究忠,後來是董仲舒為了給漢武帝推行儒家,在五個道德典範之前加了一個“忠”字。拋開為了皇帝而生的忠字,最原始的儒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儒學思想,後世所有的儒學大家都不過是在嘗試解釋孔孟學說而已。在五德里面,“孝”字擺在第一位,孝便是尊重自己的父母和自家老人,這是做人的最根本。“悌”指的是善待自家小輩和兄弟姐妹,同輩之間情同手足。這倆點是對自己家人,做好了就可以家和。“禮”字是對外人長輩的相處之道,尤其是對師長和領導,溫文爾雅、處事不驚拿捏舉止收放自如。“義”字是對平輩之間要講究義氣,這個義氣可不是江湖兄弟打架的義氣,而是互相尊重,做人做事講道義。“信”是對所有人講誠信,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的友好關係。說起來這些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從古到今,為君子者又能有幾人。

仁在哲學角度上,乃是一個“理”字。戰國時期,各家的學說已經發展至不僅僅為政治服務,而是有了更高的追求,便是探索宇宙的本源,而這個本源,便由一個理字所代表。學士們要做的,就是去理解和解釋這個字的奧義。儒家講求的理,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說法。孟子認為理是人心的道德觀念,而這個制高點便是仁愛。董仲舒認為理由天授,將理推向了一個不可觸及的神壇。王充批判了這一觀點,他認為理就是物質,構成一切的源泉。魏晉時期,有“辨名析理”之風,王弼說:“不能辨名則不可與言理”,又說:“物無妄然,必由其理”,承認事物是有規律的;但他認為,“事有歸,理有會”,如能總其會,理雖眾多,“可以至約窮也”。至約就是“無”,也就是可以抽象概括為“無”。北宋開始,理學問世,周敦頤提出“理性命”的問題,但未作進一步發揮。張載強調理的客觀性,他說“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他認為“萬物皆有理”,因此主張窮理。他從氣本論學說出發,提出“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把理看作是氣化運動的規律。程顥、程頤第一次把理作為最高本體,建立了理本論哲學。他們認為,理是“形而上者”,是事物之“所以然者”,是永恆不變的宇宙本體,萬事萬物都是從理派生出來的。朱熹進一步發展了二程思想,提出理先於天地萬物而存在,又是天地萬物的“主宰”,是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推動者;一事一物各有其理,而太極則是眾理的總名,又是真理和道德的標準。這個理也有自然界具體規律的含義,他說“陰陽五行錯綜不失條緒,便是理”。但他所謂的理主要是以社會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精神本體。隨後陸九淵以為天下之“理”是人所共由而不能違抗的,他提出了 “心即理”的命題。王守仁更強調“心外無理”。這就把主觀精神和客觀精神完全合一了。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怎麼解釋,大儒們總會迴歸到人在天地陰陽之間的位置,及仁的觀點,這是追求理的道路。

總結一下,儒家就是起自這麼簡單的一個字——仁,可是解釋起來,卻又有如此多的人生哲學。對於那些上來就罵的,我想說,你們是真的不懂儒家,至少先看個《論語》和《孟子》好伐!


火器工坊


我認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而仁又是這些思想的基礎。為什麼?我認為有一下幾點原因:

第一,孔子仁的思想產生的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天子已經失去了對諸侯國控制權。五霸爭雄,禮崩樂壞,人慾橫流,僭越弒君之舉,屢見不鮮。因此,孔子認為要想改變這個局面必須剋制自己的慾望,恢復周禮。也就是,克己復禮。可見,儒家思想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約束人的慾望而產生的。

第二,仁的內涵。所謂仁,就是愛人也。也就是說人與人相處之道,就是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也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實行仁的方式,忠恕之道也。

第三,儒家思想強調通過個人的道德修養來改掉自身的缺陷,從而達到君子的境界。而修養的內容就是仁義禮智信,通過這些道德修養剋制住自己不正當的慾望,從而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第四,同時我們也須知孔孟時代的儒家思想只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之言,並不占主導地位。而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封建王朝統治的需要,接受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從而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主要思想統治工具。並且這也是第一次對儒家思想的改造,從而開始走向僵化。後來,兩宋時期的程朱理學,則又是一次更加厲害的閹割式改造,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極端主張。完全背離了孔孟時代的儒家思想的核心_愛人。











白雲九段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一一和!

和為貴!和氣生財!和氣致祥!和藹可親!君子和而不同!和諧社會!和敬怡真!風和日麗!和風細雨!和慕!家和萬事興!和衷共濟!心平氣和!………這些成語和詞句,其中心意思都是“和"。

天地不和起災殃!

國家不和起禍端!

民族不和風煙起!

家庭不和萬事休!

天地和,氣象新!

將相和,國家興!

父母和,家族盛!

夫妻和,家安寧!

從古至今,儒家思想都是主流。講究的是經世致用,克己復禮。其目的都是圍繞“和"的主題思想來做文章。仁義禮智信,忠孝悌,溫良恭儉讓……都是為了造就一個“和"的環境,造就一個和的天下。老百姓能安居樂業,國家能繁榮富強。

“和“是萬事興的開始!“和“是萬事吉的要求!

一一喜茗堂龍新久

2018年7月22日

生活中有茶,茶中有文化!關注喜茗堂!

(部分圖片為網絡載圖)








喜茗堂


儒家思想的目標:往小裡說是為了修身和齊家,往大里說是為了治國平天下。

所以,儒學其實是一門專注於為個人修德正身和為國家建功立業的學說。它希望儒家士子都有為民請命、為國建功、保國安民的大志向(這是儒家的價值觀),而要實現這個志向必須先修仁德、養正氣、守禮法(這是儒家的道德觀)。個人價值必須建立在道德基礎之上,建功先修身。

修身就是修德、尊禮、守法。個人在與親人、朋友、事業夥伴、上級、國家的相處中形成的道德自律(德),經受時間檢驗後成為大家的共識和默契,進而成為大家共同遵守的個人禮節(禮),個人禮節被社會普遍接受後受到國家權力認可,形成國家法律(法)。這就是由德成禮,由禮成法,以法治國。

那麼,最開始的道德來自哪裡呢?來自儒家經典中的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這些道德要求個人對親人講孝悌慈愛,對朋友講信義友誠,對一般人講仁善禮讓……對國家要講忠君愛國、民族大義。在面臨利益衝突時,要捨己為人、捨身取義。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儒家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得到落實和實現,這將是一個怎樣和諧穩定的社會和國家呢?所以說,儒家學說最終追求的是構建一個美好的、理想的和諧社會和大同世界。

雖然,由於這個理念太理想化,對個人的要求太高,導致最終無法實現。但是,儒家士子和官員起碼在朝著這個目標奮鬥和邁進,這個過程中留下很多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即使儒家沒有實現最終的理想,也為中國和世界留下了輝煌璀璨的中華文明,讓中華文明持續2000多年不斷絕,並始終維持著世界超一流強國的地位。

其實,任何學說都是在不斷創新和變革的,儒家學說幾千年來也一直在改變,早就不是孔子時候的儒家了。不同的歷史時代、不同的世界環境、不同的國情民情,需要不同的儒家學說,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一直在變革和創新儒家學說,所以始終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只是,到了近代,我們做子孫的不爭氣,閉關鎖國、頑固不化、不思進取,這才導致中國的貧窮落後。

所以說,儒家學說是一個很優秀的學說。我們有些人用西方200年的成功來否定中國2000年的成功,是一種非常不客觀不理性的判斷。而把中國進來以來的衰落帥甩鍋給儒家學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冤假錯案。


浮世天心


謝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這個問題可是一個很有深度和難度的問題。儒家思想可謂博大精影響巨大而深遠的,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傳思想和文化的代表。我以為儒家思想核心就是仁。此仁由人和二組成。由字面可知仁亦指人,指二個人既人和人。由此可知仁就是做人,就是人和人,就是處人就是處世。所謂修身舉家治天下,也正體現了仁的思想和含義。實際上做人處人處世,在儒家經典四書很多觀點論談,始終都是以仁和的思想為中心的。當你閱讀儒家經典時很容易看到以仁為根本的很多的論述。大家都知道孔子是老師,是大教育家。他終身誨人不倦,他是重視人的後天重塑的。他的思想雖然博大精深,但核心就是仁。就是人的道德修養的後天重塑,做人要做君子。就是處人處世。人們簡單概括就是入世。所謂仁義禮智信這正是做人的標準。儒孔子強調人的道德修養後天重塑,強調仁這是很對重要的。這也是孔子儒家思想偉大之處。但是以發展和批判的現點看,過度強調自律自省,實際上也缺乏可行性。只有自律與他律結合,只有意識和法律制度結合,才能體現仁的思想和含義!


老驥1954


儒家思想是千年來在中國封建專制社會中統治階層為了更好的維護與穩定自身的統治地位促進社會發展的在意識形態領域用於麻痺和束縛所有被統治者思想的“愚民”工具。其以孔孟為核心代表人物,以四書五經為宣傳根本,中庸之道為處世原則,其核心在於告誡眾生一切皆為“天命”,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禮制與禮教”從制度上約束每個人的思想與舉止,從人們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生老病死在《禮記》裡都有著詳盡的規定,稍有違反即視為“大逆不道”,應受到譴責與懲處,因歷史文化認知的侷限在每個人的腦海裡潛意識地植入“若有不從必招天譴”的心理暗示威懾,從而蠱惑人心茫然不知所措,在思想上對每個人加以控制與愚弄。也就是說《禮記》應該是每個堅定“信奉”儒家思想人的“生存守則”,而中庸之道以其渾濁的思維與不符邏輯常理 模稜兩可的表現示人,泯滅做人應有的血性與個人觀點主張的表達,是非不明,彰顯懦弱,不利於正義的伸張和應有權益的保障,任由社會不公肆意妄為,貽害無窮。

然而,我們縱觀整個歷史發展的過程,在舊朝代被推翻之際本來社會唯首是瞻的所謂“禮制”卻蕩然無存,而新的朝代建立起來之後該“禮制”又陰魂附體捲土重來,這樣一種自我矛盾的表現不得不令人唏噓不已,這種“封建禮教”的虛偽性可想而知。但是隨著社會的前進發展,那些力挺“儒家思想”的人自己也非常清楚依據“禮記”裡的規則自己都難以遵守和執行,何況用以教育其他民眾去信守,許多不切實際的“繁文縟節”逐漸被淘汰去除,卻牢牢抓住甘認“天命” “君臣之綱”不放,不想 不會也不敢去提公平公正一詞,只求自身的統治地位不受到威脅即可。

但是,我們應該認可《論語》中所倡導的學習教育理念,在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的前提下應有的“禮節”遵守和執行,這些做人的基本標準應予以認知並堅定執行,才能真正的與現代文明世界同步。


飛熊


孔儒思想的核心是禮。孔子的所有思想都是圍繞禮來說的。孔子認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時代就是大家都尊禮。儒家提出來的以禮治天下就是這個核心,仁政的仁,也是克己復禮以為仁。

對不對呢?個人認為這是東夷對炎黃文化的誤讀。禮是敬,是發至內心的尊重,黃帝統一各部,把各個部落的優勢相互交流,使沒有車的有了車,沒有衣服的有了紡織技術,沒有火吃生肉的有了燒烤……。這對於那個時代來說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發展,人們崇敬黃帝以及後來的領導者給他們帶來了生產力的發展。對這樣人的感恩用禮是不過分的。而孔子時期五百年的世襲,這些領導者還有幾個好人?孔子只能不尊禮就要殺人來解決。怎麼能服人心?


山堅海闊


儒家思想的核心應該是仁,義,禮,智,信。儒學有時也叫"仁學"。其關注的更多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規範人與人關糸,提出克已復禮,已所不欲,匆施於人。儒學應該是社會學,倫理學,哲學的混和體。仁者,非仁意,非仁愛,人與人也。義者,取財有道,不貪財,必忠也,具有優良穩定的人品,更是高能力高品性,如金的化學性質。高價值,高穩定。禮,不隨意侵害他人的個人空間,個人利益,尊重他人意識行為,就象"我不同意你所說的話,但捍衛你表達的權力"。禮者,人權也。智,具有深刻而廣闊的洞察力,而能用文字,行為充分表達,演講,運籌帷幄,排兵佈陣,決勝千里,皆發明創造。信,個體前期通過言行已完成積累穩定的品性。朝三暮四,水性楊花,言而無信。有個廣告詞,無信不立,有譽長存。做到五常,常人也會變聖人。


李庚19


儒家思想之核心是一個字:仁。仁字在古文書寫中是由“小人”兩個字組成的。小人,即是古代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一一百姓。仁,就是針對廣大小人百姓,採取什麼態度,什麼方略去對待,去管理。據《周本紀》記載,周文王是中國篤仁第一人。他對小人百姓就是以平等態度相待,不輕慢,不歧視。他在《易經》中尊重,關心小人百姓,為小人百姓鼓呼請命。《尚書》記載,文王自朝至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鹹:即占卜之術。和:即是回應百姓訴求,解答百姓疑問。

儒家鼻祖孔丘,篡改文王之仁,囿於孝本,仇侮欺壓小人百姓,倡行愚盲,以德偃民,奴化積蠢。這種仁,是賊仁之仁。是假借行仁之名,實售殘暴之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