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節義廉退

【千字文】節義廉退 “節”的本義為竹節,竹子剖開,其中的節不會扭曲,由此因引伸為氣節、操守,所謂“君子竹,大夫松”,說的是人應該有所守而不變。這裡用“節”來代表五常之中的信德。

“義”是孟子學說的核心,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目標。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捨生取義”。“大義凜然”是孟子做人的標準之一,雖有敵軍圍困,只要“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廉”指一個人有操守,不苟且,在五常中代表“智德”。

“退”的意思是謙退、謙遜、禮讓,是“禮德”。

在此四句中,“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俱全。但“仁”統四端,有了“仁”才有“義禮智信”四德,所以仁佔五德之首。

“千字文”節義廉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