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基本功是楷書嗎?

靈安



為什麼人們一直提倡學習書法,從楷書入門,這是許多初學書法者都可能會產生的疑問。書法的基本功是楷書嗎?這個提問有毛病。因為我們學習任何書體或書法家的作品都有基本功的問題,各體有各體的基本功,雖然也有通用的基本功,如執筆、用筆、提按頓挫、墨法、結構等等書法的基本技法或功夫。


如果說那一種書體包含的書法技法最豐富,我認為楷書是書法技法的集大成者,通過臨摹學習楷書,所掌握的技法包括讀帖的能力,完全可以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庚更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我們瞭解一下書法演變史就可以明白,楷書是在隸書或章草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書體,其點畫、結構、章法、筆法是隸書和章草技法的提煉概括的結果。而楷書以後,除了行書和草書,可以說沒有新的書體再出現。無論以後的書法怎麼發展演變,書體沒有在增加。楷書在期間,具有凝結集合以前歷史上書法的技法特點。自此以後,書法技法,特別是經典的技法並沒有大的發展。如果我們以一棵樹為喻,楷書以後技法的發展只是如樹冠上的繁枝,起源都是以楷書這個數幹為基礎。基於此因,明智的人們都以楷書書法做為啟蒙入門的首先教材。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習書法紮實練好基本功就應當從楷書開始。


翰墨書道


我認為書法的基本功不是楷書也不是筆法而是控筆的能力,就像射擊的功夫不是三點一線的瞄準,而是控制槍保持三點一線不抖不顫的能力。

這就是說基本功是功夫不是道理。道理明白是不需要多少時間的,但明白了道理再按道理去做,這就不是很短時間能夠實現的。誰都可以很快明白射擊三點一線的道理,但要讓標尺、準星、靶心始終都保持在一條線,你就必須練,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反覆刻苦訓練才能把功夫練成。只有功夫到了,你才可能隨心所欲,指哪打哪,成為神槍手。



中國書法同中國武術都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學習傳承的方法也差不多。武術的套路你再耍得熟,沒有內在功夫只不過是花拳繡腿,一點用也沒有。書法也一樣,各種筆法都會你沒有內在骨力也是一樣沒有用的,內行人一看就看得出你水平如何。

書法是一樣的,寫得再好的作品我們也不難看清筆法的來龍去脈,字法的結體規律,章法的安排佈局。但是明白了道理你要做到就難了。別人寫在紙上看似簡單,你拿起筆卻寫不出哪個效果,原因不在道理不懂,而在功夫不到。



所以,我們學習書法,首先要進行實實在在,非常刻苦的基本功訓練,不管寫什麼書體,首先你要能隨心所欲地把控毛筆。要想真正的把控住毛筆把基本功練好,就不僅僅是在用筆有紙的情況下練,還要在無筆無紙的時候用樹枝用筷子也練,就是空手也要用手指劃拉也練,不停不歇、不厭其煩,反反覆覆琢磨地練,等你真正的付出了比別人多的時間和精力,又有正確的訓練方法,就是很笨的人,你的筆墨功夫一定了得。有了這個書法的基本功夫,你再寫楷書、行書、草書甚至狂草書都能容易入門,提高得也快,到時候你不想把字寫好恐怕都不行了。


高培書畫琴


書法的基本功是筆法,而非書體。藉助書體來進行筆法的訓練。

書體的共通是筆法。筆法則要依靠手的運轉去完成。不弄清楚筆法的問題,書法永遠只是停留於形質的模仿上。

書法中的筆法一共十二種,它們是:折、頓、蹲、駐、挫、提、搶、轉、尖、搭、側、衄。任何書體都離不開這十二種筆法。它們的應用因書體的不同而組合不同。


為什麼大家會認為楷書是書法的基礎呢?這是因為很多人的入門學習書體,選擇的是楷書。楷書是一種書寫速度相對較慢的書體。學習之初,手不能靈巧的控制住筆,如果以快速的書體入門學習,難度會很大。而從慢速的書體入手學習,比較容易掌握好學習的步驟。


如果有人認為楷書是基本功,並在楷書上下大功夫而不進行其他書體的練習,那他的楷書一定是僵滯呆板的,長期的進行楷書練習,只會讓你的字越寫越缺少靈氣。

多種書體的結合練習,則會增強手對各種筆法的應用,並在實際書寫中形成很好的互補。楷書不呆滯,草書不油滑。書體之間是平行關係,筆法則是把它們串聯起來的紐帶。筆法的運用,才是書法的基本功。


子衿tjk


書法的基本功以書體來作定論或討論,是嚴重的片面化,簡單化的思維。藝術是相通的。京劇中生,旦,淨,未,醜,國畫中山水,花鳥,人物,歌唱中民族,美聲等唱法,那一種是基本功?京劇裡的唱,念,作,打,那種又是基本功?

書法的基本功,有四點,即筆法,墨法,字法(即結構),章法,缺一不可。五體雖有相通處,但不可能通此及彼。楷書寫過關了,不會寫行書的人比比皆是。行書寫的有模有樣者,寫不了大草者不知凡幾。

凡是一口咬定以隸,楷或任一書體為基本功者,必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以訛傳訛。

書法的基本功是對筆,墨,章,構四大法的全面理解,綜合運用的水平的總和,五大書體的基本功的掌握無不如此。

相對來說,靜態字體的篆,隸,楷適宜初學。但篆書有識篆這一要求;同時靜態字體對章法的要求遠不及行書,小草和大草;墨法上亦遜之。

行書,大草是對四大法要求最嚴格,基基本功也是最難掌握和貫通的。


快樂書法營


問題:書法的基本功是楷書嗎?

我認為書法的基本功不是楷書而是隸書。



文字的演變和發展過程是:古文字(甲骨文)—— 大篆—— 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從文字的演變和發展過程來看,隸書在草書和楷書之前,也就是說,楷書是由隸書和草書演變過來的,書法的基本功應該是隸書。



目前,網上有不少人認為楷書是書法的基本功,關於這一點,我們無須去爭論,也不需要去爭論,喜歡什麼學什麼就可以了,沒有人規定學書法必須先學哪一種書體。無謂的爭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中州耕牛堂主


準確說:書法的基本功是篆書和隸書,說楷書是基本功也沒錯,畢竟楷書在結構和筆畫上來說,是諸體之楷模。以楷書作為基礎絕對是正確的路子。當然楷書不是唯一,篆書和隸書也是書法的基礎書體。

篆書為什麼是基礎?

篆書的寫法非常符合書法藝術的內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篆籀”之法。這種方法是書法筆法的基本。也是多種書體書寫的幾本筆法。多多練習篆書,日久天長會形成無形深厚的筆法功力。如果你對筆法使轉精熟的話,運筆過程就會瀟灑自如,何時用何法會了熟於心。

當然,因為時代變遷的原因,篆書的應用與識別漸漸沒落,現在也只停留在金石考古和藝術範疇了。所以,很多人練習書法的基礎都不會選擇篆書了,而是會選擇隸書和楷書了。

隸書為什麼是基礎?

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是在監獄裡創造出來的字體。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無論在結構還是筆畫,與楷書淵源頗深。 畢竟楷書就是由隸書演變而來。而且隸書中也含篆籀之法。所以練習書法以隸書為基礎也是可以的。不但可以,而且還會比練習楷書更有利於向藝術化轉變。當然如果你的目的只是為了寫好漂亮的字,不向藝術化發展的話,我建議還是線練習楷書。畢竟練習楷書在結構和筆畫上還是有優勢的。


書法影響力


書法是什麼?書法與人生一樣。未成年時,猶如端端正正寫大楷,是書法的基本功期;成年後,猶如廣泛臨摹,學而有專期;及後是別開生面,各有千秋。



寫字與書法是有區別的,寫字是書法的基礎,書法根植於寫字。歸根結底,書法根植於內心的修養,下筆寫成什麼樣就什麼樣,無需提醒的自覺;如果為了設計一種什麼樣的效果,不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就是書法上的返老還童,即又回到寫字時期。寫字是本能,書法是造化。本能,就是是餓了要吃,不管用筷子或手抓;造化,就是餓了吃得有文化,還得講究一些。所以,人貌似相同,最大的區別是境界大小而已,書法亦如此。說到書法的基本功,不因唐楷而概之。唐楷沒有形成前,比如漢隸,難不成漢代沒有到唐代,其書寫就沒有基本功?世上沒有這個道理。《乙瑛碑》《曹全碑》《張遷碑》,以及簡帛書,沒有基本功,怎麼那樣好看,可謂百看不厭。既便臨摹多少年,只能做到形似,神似的差距大了。為什麼達不到神似,時空不一樣了,學習態度不一樣了,學識修養差距大了。現在的人,只能取其長,能形成屬於自己的風格面貌,就算是傳統的人傳達傳統的文化了,也就是寫字是靠譜的。所以,如今寫字的,如果沒有多少花拳繡腿,已經算是“武林高手”了。
現在人們討論書法,往往與寫字混為一談。凡中國人都會寫漢字,如果寫字是書法,豈不是人人都是書法家呢?由此,在談論書時,要辨別真偽,同時還要克服兩種傾向。一種是凡寫工的就是書法,這裡舉個例子,過去農村蓋房打土塊,就是有個模子,把土用夯石成土坯。雖然整齊劃一,雖然實用,但不是藝術。有些寫字的,也就是寫大楷,呆頭呆腦,沒有生機;還有一種,寫得很怪異,除了追求和嘗試書法變化外,更多的是文化不自信,病怏怏的,感覺不吉祥。書法是這樣的,當你把追求學問放到第一位時,這個時候對寫字就會變得可有可無了。其實,這個時候寫字就寫好了。否則,一輩子糾纏不清,不管是任何人。


三上詞話作者


我認為,所謂“楷書是書法基本功”,這種說法是極不正確的!是對書法技法這個概念不清楚,對系統的訓練方法誤讀誤解。


楷書是時代發展需要,應運而生的一種書體類別,並不是隸書等次序化派生出來的變種!

從各書體之間的關聯性上看,楷書似乎與行楷、行書有一定的關係。而與篆書、隸書、草書,沒有必然聯繫,也沒有血緣關係。

所以,我覺得,真正的書法基本功,是指書寫技藝方法基本要領,例如: 書寫姿勢、執筆方法、運筆動作、基本筆畫、結字法則、臨摹技法、紙法、墨法、章法,以及毛筆特性和使用方法,書法功能與用途範圍,美學原理及字外功等等,這些是書法家必須具有的基本功。

不妨看一下我設計的基本功訓練套路,如圖:

請各位書友仔細看看,都有誰是這樣做的?

如果連這個〈書法訓練操作規程〉都不知道,寫什麼字體應該用什麼筆? 寫什麼書體應該採用哪種書寫姿勢和執筆法? 哪些筆畫形狀是中鋒法寫出來的?,哪些筆畫形狀是用側鋒法寫出來的? 行筆節奏感、線條力度感都是怎麼表現出來的?……這些基礎知識不懂,訓練過程中遇到問題肯定不知所措。

所以,一起步就照著字帖寫,那不是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方法,是抄帖玩兒……

所以,我說練書法,從技術層面來說,吃透原作精神,並獲得技法精髓,只需一兩個月,頂多半年就可以了。拿下一兩個字帖,寫好一兩種字體,不需要十年二十年……

如果是專門從事書法藝術研究,藝無止境。基本功技法訓練、創作書法藝術作品,這是兩個範圍的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常見很多人,剛臨帖沒多久,就急著寫作品,甚至去參加展覽,一遍又一遍的寫,寫了好幾年,始終不入道兒……究其原因,就是基本功不紮實。

以上是我對書法基本功的理解。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的信息,會有預想不到的驚喜。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為人做事要老老實實,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楷書正是如此,書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通過楷書練習,人的性格也就如同楷書,正正當當,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不會東倒西歪。楷書練成後,學其他書法就會嚴格認真,如草書,雖說是草,但不亂草,是有章法的草,不象醜書那樣,無章無法地亂寫亂畫,心正的人,尊崇書道的人,無論用那種字體,都會按規範走,書法是入於書法,不而拘泥於書法,不失古而又超脫於古,逐漸形成有個性特點的書法,。書法既講求性,又要不失個性,要做到這點說來容易,要到這種境界也絕非易事,正因為如此,要成為書法大家並不那麼簡單,可說少之又少,這種人才是真正的書法成功者。這就是月明星稀的自然現象,不是人為的象現在那麼多的所謂書法家,還有什麼書法博士,反正家如雲集。真正是書法家嗎?不是。因為己追名求名成忍了,都想爭個家的頭銜才過隱。沒有個頭銜好象活不下去似的,視名為命。


吳定律


這個問題還不太好回答。


若以四種書體來說的話,篆書在先,那麼篆書好像最有資格最為書法的基本功。

那麼現在為什麼會說楷書是書法的基本功呢?

楷書的出現相對篆隸行草來說是最晚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楷書是技法最完備的書體!反之,就書法技法而言,楷書也是難度最大,最難超越的書體!

楷書的技法完備,就是說,在楷書裡面可以找到篆書/隸書/行書/甚至草書的很多技法的影子。

衡量一個書法家的標準——楷書

所以,衡量一個書法家的標準,楷書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因為從專業的角度來說,他的技法是否過關的問題!

因此,把楷書作為書法的基本功還是很有道理的!

葉下白試筆 在廢紙上寫的楷書 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