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淘金路上,NPC另闢奇徑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發現金礦的消息。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紛紛奔赴加州挖金 。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趕到加州挖金。做這種夢的人很多,一時間大家蜂擁而至,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金子越來越難淘。當地氣候乾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都喪身此處。亞默爾忽發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於是亞默爾放棄挖金礦,跑去挖水渠,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用細沙過濾,成為清涼可口的飲用水。然後將水裝進桶裡賣給找金礦的人。結果,大多淘金者都空手而歸,而亞默爾卻依靠賣水賺的盆滿缽滿。

區塊鏈的淘金路上,NPC另闢奇徑

而2018年,被譽為區塊鏈元年、公鏈爆發年。包括比原、波場、EOS在內的諸多項目都宣佈今年主網上線。一時間,項目不說自己今年主網上線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生怕在公鏈之爭中落後於別家。然而爆發意味著競爭,每條鏈都在競爭技術、競爭節點、競爭時間、競爭合作,但是最後呢?我能想象到的是目前這幾十上百條條公鏈最後只能走出十條八條的慘烈場景,就像19世界中葉的淘金浪潮,然而開工沒有回頭箭,突然爆發的行業就是這樣,吸引著"淘金者"勇往直前。

在這種躁動的大環境下,NPC另闢奇徑,避開市場的激烈競爭而選擇一條給公鏈輸送節點的發展路線,確實讓人佩服和欣賞。淘金路上,最賺錢的始終是賣水人,繁多的公鏈,複雜的節點要求,都讓不少用戶望"鏈"興嘆。而作為給公鏈輸送資源的NPC項目,願景就是使每一個普通用戶都能夠輕鬆的配置各種公鏈節點,不需要懂得服務器的安裝部署,不需要懂得複雜的代碼,只需要加入NPC ,就能像瀏覽谷歌商店一樣的操作,選擇你想成為的公鏈節點,輕輕點擊,一切已經開始,自動完成所有工作,同時獲得 NPC及其他公鏈通證獎勵。

區塊鏈的淘金路上,NPC另闢奇徑

不僅僅只有好的理念,在18年一開年NPC早已著手部署自己的水量存儲。NPC發行總量30%的用於獎勵早期的支持者和推廣者。相信幣圈的人無論是在微信、qq、電報上都看到過NPC的身影,而且獎勵的價值不菲,不像很多其他項目獎勵3塊5塊。可見NPC因為避開了激烈的行業競爭,使得它社區的推廣建設方面有先天優勢。我們根據官方獎勵規則可以算到,當30%的代幣發放下去的時候,NPC將得到數百萬的社群成員,這將是一批巨大的節點資源,所以NPC在這條路上可以說已經搶佔先機獲得大量水源。

當水量儲存到一定體量的時候,NPC計劃打造一個公鏈的應用商店,使用戶可以直接在商店裡面下載公鏈,一鍵安裝部署到自己的機器,而用戶可以相應的獲得NPC的獎勵。這個畫面多像在加州的小鎮上開的商店,淘金者因需要生活資源而來到商店,商店的店員因為賣資源而獲得店主的獎勵。而據NPC白皮書介紹,後期社區還將針對性的推出專用的節點提供設備,配置應用商店,使用移動設備管理控制節點設備。以保證節點供給的穩定性,社區節點也將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相應的得 filecoin 作為獎勵。

那麼具體按是通過什麼技術來實現?

該應用是由公鏈項目商店、跨鏈數字貨幣錢包、基於Docker的區塊鏈客戶端容器、資源分離鎖及獎勵算法模型五個板塊組成。用戶需要認證設備,綁定相應的錢包地址用於發放收益。完成初始設置後,用戶可在公鏈項目商店內瀏覽並搜索感興趣的公鏈項目,同時可以選擇一鍵部署該項目到設備上,轉變為該項目的實際節點,參與鏈上數據記錄。用戶具有與其他角色交互的相關權益,同時可以編輯和調整所運行項目。項目方的身份需要官方審核,預先會對項目進行評測,技術對接。只有通過評測的項目才能接入社區。通過評測的項目會有相關程序節點客戶端源碼被放置在商店內,用戶選擇部署後,對應客戶端會進入用戶的DOCKER 容器運行。每個項目方會生成兩個錢包,一個用於轉入用戶發放租金的NPC,另一個為項目方總NPC。 官方將有微量調整的權益,以保證生態環境的正常運行, 而保證社群不會為巨頭所控制。官方控制項目審核、廣告宣傳及用戶系統。官方無法對用戶的數字資產進行操作,僅對生態進行維護和管理。

Docker 使用客戶端-服務器 (C/S) 架構模式,使用遠程 API 來管理和創建 Docker 容器。Docker 容器通過 Docker 鏡像來 創建。容器與鏡像的關係類似於面向對象編程中的對象與類。

區塊鏈的淘金路上,NPC另闢奇徑

Docker 採用 C/S 架構 Docker daemon 作為服務端接受來自客戶的請求,並處理這些請求(創建、運行、分發容器)。 客戶端和服務端既可以運行在一個機器上,也可通過 socket 或 者 RESTful API 來進行通信。

為了使新的公鏈項目能在短時間落地,體系內設計了資源分離的模式。所有參與到本項目的節點的硬件資源(如儲存空間、 算力及帶寬)都本資源分離鎖控制,通過資源分離鎖,按節點總量資源分割為30%鎖定資源及70%自有資源。30%鎖定資源是在基於用戶同意的前提下,項目方通過官方進行直接部署的資源 池,所得所有收益歸用戶所有,項目方需要支付更多的 NPC用於獎勵。70%自由資源是用戶可以通過公鏈項目商店自行選擇部署的相關項目所需的資源,可由用戶自行增刪項目,所得所有收益亦歸用戶所有。

通過其技術開發和設計思路來看的話,我們能從整體上理解了,為什麼NPC會在前期將30%的代幣通過社群獎勵全部下去,也能夠明白為什麼NPC項目為什麼不急於從市場裡面拿錢。NPC其實是在佈局一盤大棋,前期先把節點資源牢牢掌握住,中後期將把節點資源應用在競爭火熱的公鏈項目上,對於NPC的項目設計,我一方面驚呼NPC的定力,一方面感嘆項目的出其不意和切入點,它沒有盲目的進入競爭浪潮,沒有急於變現,而是進入一片屬於自己的藍海市場穩紮穩打的建設自己的社區力量,NPC或許是最理解區塊鏈精神的,其實在區塊鏈的世界裡面最寶貴是分佈式,是節點,是人。

區塊鏈於當下,就像淘金熱於18世紀中葉的加州,我們能看到區塊鏈既將改革商業邏輯,改變生產關係,所以我們看到多少"淘金"者勇往直前來到淘金者的大浪潮,我相信勇氣和努力會帶來曙光和未來。但是我更佩服能夠在狂熱競爭之中默默尋找盲點和另闢奇徑的人。最後我想說讓我們去見證NPC的商業傳奇吧,見證一個送水工的偉大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