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雨》:武打片沒落的界碑、興衰的分水嶺

武打片是中國電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中國電影的“金字招牌”。近年來,面對文藝片、倫理片、喜劇片、戰爭片、科技片等影視作品的全面衝擊,武打片生存的空間已經急劇壓縮,地位也明顯下降。所以,時隔多年,當一部《劍雨》橫空出世,既讓人感到恍然重見那昨日的血雨江湖,又讓人感覺新鮮到有點陌生。

《劍雨》:武打片沒落的界碑、興衰的分水嶺

香港邵氏武打片

《劍雨》是最近幾年為數不多的中國武打片的代表作,充滿了中國武打片本身固有的許多元素,體現了傳統武打片的製作嚴肅性、對白唱腔化、情節模式化、人物個性化等特點:完整的故事梗概,光怪陸離、身臨其境的江湖(燈籠、酒旗、驛站、驛馬、門派等元素反覆出現),對武器、招式的細緻描述(碧水劍、轉輪劍、參差劍等七種武器),對傳統文化諸如佛法教理的闡述等等,依稀讓人看到鼎盛時期武俠片的影蹤。這是《劍雨》對傳統武打片風格的繼承。

《劍雨》:武打片沒落的界碑、興衰的分水嶺

《劍雨》劇照

同時,該片也有一定的創新—符合時代特點和市場需求,融入了不少現代元素:“彩戲師”連繩使出的江湖裡最奇幻的武功“神仙索”,與最近幾年魔術大熱有關;大S、林熙蕾、吳佩慈等性感女星的演出,為該片增添了幾份“春色”;著名導演、金牌編劇、服裝高手、特效團隊、明星效應等元素的綜合,也符合近年來國產大片的潮流;等等。這又體現了《劍雨》適應時代、迎合市場的心理傾向和打破常規、推陳出新的製作標準。

《劍雨》:武打片沒落的界碑、興衰的分水嶺

《劍雨》劇照

不過,從《劍雨》的社會反響、商業票房等情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電影,屬於武打片的那個黃金時代已然過去。即使偶有《劍雨》這樣的佳作,秉承中國人的江湖文化和武俠精神,也難以匹敵各式各樣的“電影套餐”,其衰落和式微也就不足為奇了。

《劍雨》:武打片沒落的界碑、興衰的分水嶺

《繡春刀》系列,可以扛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