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地位如何?

愛在西緣520


鄭州,這個因鐵路而興的城市,再一次以全國高鐵和既有幹線雙十字交叉的核心位置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鄭州的鐵路是怎麼來的?鄭州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心臟”地位是怎麼形成的?火車對於鄭州這座城市的影響有多大?帶著此類問題,連日來,記者通過走訪《鄭州鐵路局志》的編輯及查閱《河南省志》、《鄭州市志》等資料,打探到了其中的一些故事。

張之洞上折修京漢鐵路

河南省內最早的鐵路是1899年的盧漢線(盧溝橋至漢口)武勝關至信陽段。如今的京廣鐵路北京至漢口段,前身正是盧漢鐵路(後改名京漢鐵路)。

提到盧漢鐵路,就不能不提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張之洞。

《河南省志》第三十七卷記載:光緒十五年(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向清政府建議修築從盧溝橋經由河南至漢口的鐵路。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確定採取官款、商股、外債並用的辦法修建盧漢鐵路。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4月1日)盧漢鐵路全線通車,改為京漢鐵路。河南境內的京漢鐵路南北貫通共歷時6年5個月,平均每年進展87公里。

盧漢鐵路1899年全面開工後,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即奏請清政府修建作為該線支線的汴洛(開封府至河南府)鐵路(隴海鐵路的前身)。1908年汴洛線全線通車,兩大鐵路幹線在鄭州交會,鄭州就這樣前行在全國鐵路十字中心的位置上。最後來一句,她是領頭羊中的樞紐,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菜菜小同學


不說鄭州,任何一個地方,交通樞紐的地位必須降低,達到均衡。北京也是如此,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什麼的樞紐在一起,本身就是錯誤的,一旦發生戰爭,敵方只要集中全力摧毀北京,中國就癱瘓了。只從交通來講,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建立各個樞紐,彼此平衡,任何一個節點出事,必須有別的路線可選!和平年代,大家可以爭一爭,鬧一鬧,求個心理滿足而已,我就不過多評價了。總之,國家層面,是不允許所謂的“核心”,“心臟”之類的存在的,這是大戰略,大格局所決定的,不是那個領導決定的,所以,爭不爭樞紐,意義本不大,庸人自擾之而已?


zz川


鄭州鐵路綜合樞紐不光包括鄭州東高鐵站和鄭州站客運樞紐,還有亞歐大陸最大的貨運編組樞紐,鄭州南和鄭州西站客運樞紐也陸續要投入使用。光從鐵路樞紐地位來說,鄭州鐵路綜合樞紐排名全國前三沒跑。


轉轉144263731


我來講一下,隨著高鐵網絡的成型,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鄭州的交通地位在下降,以後包括現在去西安,徐州,武漢,阜陽甚至洛陽的人都不必繞道鄭州,這是好事,說明國家的交通越來越好,無論去哪裡都可以接近直線到達,而不必繞道而行,再來個十年,國家任何一個地級市都可能成為交通樞紐。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