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績不好就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多次溝通無果,這樣的家長是出於什麼心理?

燕姐札記


在日常生活中,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而這其中,就有這樣兩種類型的家長:一是對孩子完全散養,二是對孩子嚴格至極。題主提到的這種:當考試成績不好,就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多次溝通無果。我們可以說是對孩子的過分嚴格要求所導致的行為。

那麼,這樣的家長是出於什麼心理?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分析如下:

1.事實上,在國內,“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傳統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影響了不少家長與孩子的。雖說現今許多80年代的父母都已經開始接收了新的教育方式,但是他們曾經也很有可能是在“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教育模式里長大的。

而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知道個體在年幼的時候,模仿能力是十分強大的,也深受著自己父母的影響。如此,我們就可以猜測問題中的這位家長,很可能是在他自己年幼,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也受著這樣教育模式的“殘害”。從而導致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後,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也受影響,沿用了這種教育模式。這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出發,其實就是原生家庭對自己的行為處事造成了影響。

2.其次,這樣的家長採用瞭如此極端的方式,也可能是出於自身對孩子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之切。而這種心理狀態,有可能源於多種因素。比如,外界環境對TA造成的壓力,被人看不起或是小瞧而引發了不公平待遇;又比如,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下,無法達到某種自己想要的層次,於是將這種慾望寄託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這一種類型在國內其實十分常見。

3.再者,就是家長自身的認知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夠高,除了以如此“粗魯”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TA不知道還能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教育,讓孩子更加努力地去考出更好的成績。

那麼,對於這種家長,無論是出自於什麼樣的原因,如若多次溝通無效的話,溝通者也要考慮到自身是否有這個能力去說服他採用其他方式。一是要考慮身份,往往親近的人更容易說服當事人;二是要注意溝通方式,會有這樣教育模式的家長,想必不是那麼溫順的人,倘若你以命令或是直接指出其錯誤的話,大概是很難得到良好的回應。

所以說,一個人什麼樣,能夠什麼樣,需要什麼樣,這很大程度上都受著他心理狀態與認知水平的影響,要去改變一個人也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提高認知水平,而不是指出錯誤,這才是真正地“說服”。祝好!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的編輯鄭燕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請聯繫。每日談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學媒體,歡迎關注。


每日談心


考試成績不好,就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還有呢?諷刺孩子挖苦孩子損孩子的也不少啊

這就是典型的教而不得其法啊!

浮躁!急躁!毛躁!早上栽棵樹,下午就想著乘涼。

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才能好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

但是絕大部分學生、家長甚至於學校首先想到的都是延長學習時間,想方設法延長學習時間,以低質量的重複勞動來換取學習成績,這背後除了利益的驅使就是教而不得其法,俗稱瞎搞!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就是學習不得其法,家長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語言上諷刺孩子挖苦孩子損孩子無非就是刺激孩子的幼小懵懂的自尊心,讓他延長學習時間也就是所謂的好好學習,從不曾想過對於一個學不得其法的孩子來說,無異於是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誠然,這種方式也有個別成功的,但是大多數孩子是成功不了的,很多家長最後也就放棄了不了了之,得出的結論就是這個號算是練廢了,自生自滅去吧。

事實上和孩子溝通是確實很難的!

有些東西他本身就表達不出來表達不清楚,你跟他擺事實講道理還是能怎麼滴?所以說棍棒教育是其實最簡單粗暴有效的。

一般沒什麼文化的家長都採取的是這種方式,有點文化的也有這種家長但是相對比較少見,病急亂投醫式的恨鐵不成鋼,殊不知最後反而是欲速則不達!

比如說孩子這次考試考了8分,你跟他好好說他下次考了9分,你打一頓少少也能考10分。

事實上你要是能循循善誘合理引導孩子可能會考到80分,打著罵著考到60分頂天了。

某種程度上你什麼都不用管(僅指在學習上)可能效果反倒會更好點,不要干預孩子的學習說不定還能哪天這孩子突然就開竅了考到了60分往上……

如何改變這種做法?自己悟不到,外人管不著,如果有機會還是先培訓一下家長吧……


小僧愛讀書


教育是我的主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該家長一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第一、家長為啥要打孩子

由於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家長就用棍子打,說明這是家長認為行之有效的一種教育方式,同時題主反應多次溝通無果,這恰恰也說明了該家長堅信自己的教育是有效的,是正確的。這樣的家長往往是小時候吃過苦的。很可能他也是棍棒底下教育出來的,所以他相信苦口婆心的說教是無用的,孩子只會左耳聽右耳出。唯有實打實的打一頓,孩子才能有所長進。以暴制暴的種子往往都是幼年埋下的。

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父母往往對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題主提到文中的家長是大專文化的,那麼很可能他希望孩子成為研究生,甚至博士。從而從另一個方面來彌補大人當年的缺憾。所以,成績越是考不好,打的只會越嚴重,直到達到臨界點。或是孩子從此改觀,成績考好。或是打到一定歲數,孩子奮起反抗。

第二、問題不是“打”就可以解決的

如果打孩子能讓孩子成績進步,那麼學校就不需要老師了,只要招十幾個打手,清華北大的學生就源源不絕了。

孩子出了問題,一定要找出原因,先用溝通教育,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稍低的位置,不能單純的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屬品。簡單粗暴的用武力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只能使問題越來越多。所以父母最好有時間可以閱讀一些教育類書籍,從小培養和孩子溝通的能力。把對孩子的關心多用言語體現出來,同時要有教育的技巧。武力只能是萬般無奈之下的選擇,絕不是首選。

總之,教育孩子更多需要的是耐心,這條道路不好走,但是當你度過最艱難的時候,後面的路就會越走越寬!


我是老林,初中數學老師,班主任,歡迎您的關注!


老林的數學課堂


因為成績考得不好就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雖然是望子成龍,希望他有出息,但也不能這樣的方式來對孩子。這樣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損斑的自尊心。根本問題要孩子找原因,找出他考得不好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靠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覺得這個家長太急於求成了。恨鐵不成鋼也不是一下就煉成了的。


老老畢的號


看到這一提問,心為之一顫!是的,當我們處在憤怒情緒之下,加孩子出現不良表現,成績不好,搗蛋等,難免會喪失理智,對孩子進行拳打腳踢的過度處罰。把憤怒洩到孩子身上,使之受遭殃。

其實,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這麼簡,是要學習及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和技巧。可以說家庭教育教養是個既複雜又龐大的系統工程,作為父母必須根據孩子的特點、成長喜好、性情脾氣等方面進行了解研究,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之孟子的母親仉氏的教育方法,可以說給家教樹一美好的典範。

依題主描述的這種現象,要說家長是出於什麼心理狀態,我想這可能有好多方面的情況。可能急功近利吧,與孩子溝通後學習成績還沒長進,實在急得無奈,就拳腳相加了。與拔苗助長成語故事中主人公一樣的心理。或許過於信奉“不打不成才”的“棍棒教育”,把它看成靈丹妙藥,將對孩子教育簡單粗暴化。往往只看了別的孩子被“打一頓”之後的表面效果,卻忽視了是什麼情況下采取這種措施,機械化學這種方法,比“東施效顰”還可怕。也可能這一家長太好強,攀比心理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孩子沒學好,面子上掛不住。還有可能是這位家長是在家暴的家庭里長大的,他的父母粗暴的教育,很多都會植在他的意識裡,並且這種憤恨在內心瘋狂滋長,直到為人父母了,會不自覺的表現在對自己的孩子,重現過去自己的捱打教育。再一個可能是生活壓力大,或在單位或整個家庭生活壓抑大,完全被情緒腦控制了行為,孩子稍有不慎,正是發洩的好對象。這種心理是很可怕的,比如,2018年1月有一地方新聞報道了江蘇黃橋毒婦陳某亂棍打死自己的九歲孩子。

所以說,孩子的教育,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長跑,是急不得,比不得,強求更不得。過度處罰打罵會造孩子失去信心,悲觀厭世,也會致使小孩智商降低,陷入孤獨的深淵。因為小孩在被家長打罵時,常是家長太憤怒狀態下,會帶有一些偏激的語言,如笨、差等,這無形中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自卑感。這樣只會惡性循環下去,哪能會使孩子學習成績提升。

我們理想的目標是達到家庭和諧,實現“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願。這就須要作為父母要先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修整對孩子的期望值,順其自然。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可過於強加願望。學會傾聽,尊重孩子。


翰珉1


由於孩子成績不理想打孩子罵孩子的,這樣的家長表面上說是恨鐵不成鋼。其深層次的原因呢?其實是家長的文化素養不夠高。

有人會說,這樣的家長都已經是大專畢業了,怎麼可能文化素養不夠高呢。其實這樣的家長在學生時代讀書的時候呢,一般都是死讀書,或者是讀死書的那種。這樣的家長在讀書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學習的方法,這樣的家長又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所以呢。她就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將來呢,好出人頭地。由於遺傳等等因素影響。這樣家長的孩子成績一般,或者是聰明的程度都是很平常的。像這樣的家長吧,又願意將自己的孩子和周圍的孩子們進行對比。一對比呢,他就會產生焦慮的心態。於是棍棒相加,拳打腳踢這樣的事情會經常出現。在這樣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呢,到了青春期的叛逆現象會很嚴重。要不然就是性格非常的孤僻。甚至會發生家庭的悲劇。

我奉勸這樣的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攀比。

你要做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的進步。要讓孩子超越自我。戰勝自我才是人生最大的勝利。

二、多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這是最重要的。

小學階段養成了習慣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小學養成的拖延症以及馬虎等等壞習慣的話,長大了以後很難改過來。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最少要21天。在此過程中,切不可急躁。

三、多教孩子解題方法及思路。

從小呢培養孩子由繁到簡(劃歸思維),運動思維,空間想象能力等等這些解題方法和思路。

小孩子做題時思維會更廣闊。切記不要打罵孩子,特別是在孩子做題的時候。那樣容易造成孩子大腦一片空白,思維越來越僵化。

四、平等對待孩子

站在孩子的視角考慮問題你就會發現,大人是多麼的蠻橫。多做和孩子交朋友的事情,傾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共同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這樣你的孩子才會有進步。況且呢,你要想想當年你還趕不上你現在的孩子呢。你有什麼理由使用暴力!


玩樂英語


謝邀。作為一名農村教師,遇見的這種情況不少,父母越是文化水平低的,越愛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

恨鐵不成鋼。

在他們心中,自己辛辛苦苦的給孩子創造了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比起他們小時候優越太多了,但是孩子依然不知道珍惜,勸說無效,只能採取這麼簡單粗暴的方式。

潛意識裡覺得溝通無效的時候,這種方式比較奏效。

其實在管理孩子上,尤其是教育問題這一方面,家長有時候講不出太多的道理或是找到太多的方法來對待遇到的問題,他們如果說的次數過多了會感到口頭教育無效,所以只能求助於更快捷有效的方式。其實打罵偶爾一次會有效,次數多了,孩子反倒會變得更皮更難管。口服心未必服

其實家長都是為了孩子好,現在的孩子也的確是難管了許多。打孩子這種方式我們不能說杜絕了才是好的,對於孩子來講,需要我們的正確引導,家長也要嚴慈並濟,能用道理講通的,就曉之以情,如果實在是難管的,可以動用父母的威嚴。

希望我們的家長也能在管教孩子上多嘗試不同的方法,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莞爾手工坊


導致這種方式的原因:

1、可以看出他肯定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則

2、因為使用暴力是最省力的解決問題方式

3、他沒有時間思維,只有空間思維,認為解決當下問題就可以,沒有想到棍棒給孩子帶來的成長壓力


如何處理?

1、組織家裡有同年齡段孩子的朋友聚會,大家可以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

2、組織家庭內部會議,任何事情都要具有儀式感,沒有儀式感對事情就不能嚴肅對待


老狐狸心語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有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觀念的問題。棍棒之下出孝子,狼爸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等觀念在影響著,這些家長本身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一方面是習慣了這種狀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自己本身相對自己的父母有了一些成績,便認為是這樣導致了自己的成長和成績。於是,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如法炮製。

然後,情緒控制的問題。這種狀態下的家長往往是情緒比較失控,無法自我控制的人,當遇到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或者不在自己的預想中的事情的時候,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往外宣洩,孩子成為了一個最容易下手的對象。

然後,能力和責任的問題。

當自己沒有能力去改變這種狀態的時候,會寄希望於別人身上,希望別人來改變這種狀態,當家長嘗試了讓孩子學習更好但是無果的時候,就會想著把教育的這部分責任轉移到孩子自己身上,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負起責任,付出代價。


官永雄


說明家長本身各項素質也不高。

1、家長本身各項指標高,會能理解成長的過程。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應該知道: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和身心發展。

2、家鄉本身各項指標高,會能理解成長不必急於求成。

孩子的成長如同植物,需要養分,需要水分,需要陽光☀️。在各項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成長也並不能一促而就。而是通過父母言傳身教,慢慢積累。

3、家長各項指標高,會能理解遺傳。

智力除了通過後天努力,遺傳也有一定的原因。首先需要自己改善自己,其次以身作則,慢慢引導孩子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