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蘇聯是怎麼被阿富汗拖垮的?

蘇迷俄粉最想不通的一件事,就是當年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蘇聯,這樣一個超級大國,居然搞不定一個小小阿富汗。這一篇咱就單講蘇聯人在阿富汗的遭遇。

強大的蘇聯是怎麼被阿富汗拖垮的?

首先,我們要明白,阿富汗人並不是第一次與強者交手。早在大清國輸給英國的那個年代,阿富汗就曾與英國人打過好幾仗,開始英國人也很順利,一舉拿下坎大哈,阿富汗國王投降——但若是以為阿富汗戰爭就此結束,那就大錯特錯了,英國並未將阿富汗成功地轉化為殖民地,起義軍或者說游擊隊,很快成為英軍的剋星。1841年喀布爾起義,第二年英軍便在游擊隊的打擊下被迫撤離——請注意,那是鴉片戰爭的年代,難道說阿富汗人的武器比大清國先進?還是說阿富汗人比大清國人多?

其次,20世紀70年代的蘇聯,軍事發展水平當然比19世紀40年代的英國強很多,但阿富汗,其實依舊是那個阿富汗。現代文明僅僅是表面而已,內裡還是部落聯盟。也因為落後,所以蘇聯反而拿他沒有辦法,英國打大清,攻下南京或是北京,大清就求和了。但阿富汗不是,你攻下喀布爾,阿富汗那些部落完全不當回事。甚至蘇聯人扶植的傀儡也沒人當真,因為蘇聯從山羊部落找代理人,駱駝部落就不滿,從駱駝部落找吧?瞪羚部落又不滿了。於是蘇聯人哪個部落都不找,自己培植一個,好嘛!山羊駱駝瞪羚全怒了。

強大的蘇聯是怎麼被阿富汗拖垮的?

而且,阿富汗的地形是多山,鐵路沒有,水運不發達,主要交通就是靠公路。因此蘇聯人雖然有現代化重裝備,可坦克沒辦法進山區,大炮飛機也不好使。而阿富汗游擊隊的戰術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摸清蘇軍的行軍路線,而後在公路或是山口埋下地雷和炸藥。蘇軍一到先炸裂山崖,山崖落石滾下來,要麼砸爛蘇軍坦克,砸不中也讓你沒路可走;最後一頓亂槍,打完就跑。中國人在抗日戰爭期間用慣的地雷戰,在阿富汗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與推廣利用。所以,即便沒有制式的反坦克武器,阿富汗人也可以充分利用山區有利地形施展各種形式的襲擊,蘇軍坦克、裝甲車和軍用卡車被地雷炸燬者,絕不在少數。而蘇軍士兵若是下了戰車巡邏,更容易成為游擊隊襲擊的目標。

強大的蘇聯是怎麼被阿富汗拖垮的?

當然為了搞定游擊隊,蘇聯人也曾通過設卡、建哨所、佈置流動巡邏車,甚至是一段距離就修一個碉堡並在裡頭駐軍的方式來維穩。很多地方,只要是活動的物體,就會引來蘇軍的槍擊甚至是轟炸。而一旦發現游擊隊,敢於包庇的村莊會被夷為平地——這些套路,中國人都太熟了。

到了戰爭中後期,蘇軍還調入特種部隊和空降突擊部隊,增加直升機的數量,以適應反游擊戰的需要。軍隊行進之前,蘇軍會先派直升機對前方道路兩側實施偵察,報告無礙後,車隊才開始前進。前進中的車隊若遇路障和伏擊,或只是懷疑有埋伏,武裝直升機、坦克和火炮都會集中火力,射擊游擊隊可能藏身的地域。

蘇軍車隊,還裝備了一種發煙罐,一旦遇到游擊隊伏擊,就拋出發煙罐,使車隊被煙幕遮住,以減弱游擊隊火力殺傷效果。而後車隊在煙幕掩護下迅速撤離危險區。如有車輛被擊中或拋錨,該車和前後相鄰車輛的車長立即將發煙罐拋到這輛車周圍,形成煙幕屏障,然後,牽引車在煙幕掩護下接近被損壞車輛,掛上鋼纜,將這輛車拖至安全地帶。在拋發煙罐、搶救遇險車輛的同時,還要組織火力掩護,以壓制游擊隊火力。蘇軍還將高射炮改裝在卡車上,以仰角壓制射擊高地上的游擊隊。甚至,蘇軍還會在行軍途中,模擬一車輛出故障,以此引誘敵人,其餘車輛則繼續前進,暗中留下設伏分隊。“故障車”的乘員下車佯裝修理,另一部分人則在車內做好射擊準備。

強大的蘇聯是怎麼被阿富汗拖垮的?

但阿富汗人也越戰越精,他們會分組作業,一組人在陣地上堅守,吸引蘇軍直升機,當飛機一出現,他們就會開火。但直升機飛向他們實施近距離攻擊之際,另一組人就會在山腰或是某個高處出現,用火箭炮擊落直升機。

至於坦克,一位曾與蘇軍坦克作戰過的游擊隊員說,“再先進的坦克進了興都庫什山都會成靶子:一個有12輛戰車的蘇軍坦克分隊夜裡進入谷地,我們打掉他們首車和尾車,然後居高臨下像打獵一樣射殺他們。等天亮之後,整個分隊沒剩下一個活人。”

強大的蘇聯是怎麼被阿富汗拖垮的?

用中國人古典的軍事觀來說,蘇聯人在阿富汗是天時、地利、人和,那樣都沾不上。巴阿邊境是地形複雜的山區,蘇聯人根本斷絕不了阿富汗人與外界的往來,又不能搞三光亂殺人,蘇軍的重裝備完全沒用,光用輕裝備又搞不過愛打冷槍的阿富汗人,最後是一上路就捱打,不上路則給養斷絕。所以最終,蘇軍只能宣佈撤退。

當然,還要講一句:上世紀70年代的蘇聯固然強大,可阿富汗也不是孤家寡人,他的身後,有美國,有巴基斯坦,也有中國。這些國家,都曾付出一定程度的支持,所謂“失道寡助、得道多助”,確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