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都是行星繞著恆星轉?就沒有恆星繞著行星轉的嗎?

動感小帥


沒有恆星圍著行星轉的。

好多科學家有錯覺,認為是質量小的圍著質量大的轉,其實不然。

若扔到太陽系一個1000米見方的所謂中子星,它質量大,太陽及眾行星會圍它轉嗎?當然不會!


這是一杯子的行星,隕石學叫“球粒”,杯裡隕石是“恆星硅球粒隕石”,球粒是微恆星氫核聚變形成的。球粒們是集結在一起的,可以理解為誰圍誰轉,誰向誰靠擾。

最後知道了😊,誰保有能量就向誰靠攏,就圍誰轉,和質量沒關係,和你攜帶了多少還能核聚變的能量有關係。

沒能量的聽有能量的,能量小的聽能量大的。這是鐵律。

恆星肯定大能量,這從它發的“太陽光”能判斷出。行星內核有無能量,這從有無火山活動能判斷出。哪天地球火山不噴發,說明能量耗盡了,地球這個軌道它不能獨享,就得和月球雙星共亨在地球軌道了。

四兩也能撥千斤,放個爆竹去小行星帶推個類星體回來就知道了,它們是給別人當衛星也沒資格的,哪怕它是黃金的,鑽石的,都沒有用了,它們只是純“物質”,無“能量”了。
這是從小行星帶意外來到地球的《超新星碳球粒隕石》,看它這慫樣,一點能量冇,連衛星也當不了,誰還會圍繞它轉!只是一塊有些玻璃質岩石,它,將在現在這個宇宙中,以這副摸樣終此一生。


大連富麗庭隕工周


事實上,準確地說,行星不是繞著恆星轉,恆星也不是繞著行星轉,而是行星和恆星同時繞著行星與恆星的共同質心轉。只不過恆星與行星的質量相差過於懸殊,它們的共同質心一般位於恆星內部(不是位於恆星的幾何中心或質心),所以看起來就像是行星繞著恆星轉。

以地球和太陽為例,地球質量m為5.965×10^24 kg,太陽質量M為1.9891×10^30 kg,日地的平均距離r為1 AU(149597870700 m)。假設太陽中心到共同質心的距離為x,則可以得到如下的計算式:

m·(r-x)=M·x

化簡可得:x=mr/(m+M)

代入具體數值,可以算出x≈450 km,即地球和太陽的共同質心距離太陽中心450公里。相比之下,太陽的半徑為69.6萬公里,所以這個共同質心位於太陽之內,非常靠近太陽的中心。

如果是木星,則共同質心更加遠離太陽中心。除太陽之外,木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天體,是其他七大行星總質量的2.5倍,達到了1.90×10^27 kg,大約是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木星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5.2 AU。把這些參數代入公式,可以得到x≈742725 km。因此,木星和太陽的共同質心位於太陽之外,距離太陽表面大約4.7萬公里。太陽也會繞著這個共同質心做近似圓周運動。

我們整個太陽系也有一個共同質心,它是太陽系中所有物質的質量中心,太陽、地球以及其他所有的行星都是繞著這個質心運動。不過,太陽系的共同質心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它的位置取決於行星在其軌道上的位置——範圍從太陽中心附近到太陽表面之外。

從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兩個天體的質量越接近,m/(m+M)的值越接近1/2,即它們的共同質心就越靠近兩個天體連線的中點。但恆星的質量往往遠大於行星的質量,所以兩者的共同質心大都位於恆星的內部,恆星只會出現輕微的擺動,如同行星繞著恆星運動。對於雙恆星系統,如果它們的質量相差較小,則它們都會較為明顯地繞著共同質心運動。


火星一號


首先,任何一個恆星系系統都是相互的,根據萬有引力,引力相等,物體距旋轉中心的距離和質量成反比。

一般來說,恆星質量比行星要大的多,比如太陽的質量佔了整個太陽系的99%還要多,地球之於它太微不足道了。

因此,旋轉中心幾乎和太陽重合,所以看起來是地球繞太陽轉。

再舉個例子,地月系統。不能說月亮繞地球轉,而是兩個星球圍繞著星球中心連線上靠近地球的旋轉中心在一起轉。


蘋果味桔子


謝謝邀請!先天八卦圖循環的過程有順逆之分,即“由一至四,反時針方向,順序為乾、兌、離、震四卦,乾象徵天在最上方。亦即南方。由五至八,順時針方向,順序為巽、坎、艮、坤四卦。坤地,在最下方,亦即北方”。先天伏羲八卦呈順時針轉半圈,再逆時針轉半圈--太極陰陽魚是順時針旋轉;後天文王八卦是順時針轉半圈,再交叉對應轉半圈--太極陰陽魚是逆時針旋轉。所以是兩個方向皆可。先天八卦順時針,後天八卦逆時針!

大家為何研究天文學錯誤百出?

目前我們看到宇宙就如先天八卦順時針(過去時)後天八卦(逆時針)未來的!所以恆星和行星是錯覺?行星繞恆星是過去時!(順時針)恆星繞行星是未來時(逆時針)在過去和未來的現在是互為順逆明白嗎?光年計算和光速大錯特錯!錯覺百出!


tian周頤


這是肯定的,體積小了肯定就不會變成恆星,因為自己壓力小了,就不會被點燃,就不會變成恆星,只有足夠大體積才會變成恆星,體積小,壓力就小,就不會自燃,自然就變成行星了,由於體積關係,體積越大,萬有引力越強,所以恆星都比行星大,自然的是行星就圍繞恆星旋轉。


我上網來看看


因為恆星都是大傢伙,為什麼恆星都是大傢伙?因為太小他就做不了恆星拉,太小隻能做木星這類氣體行星!還有宇宙定律,質量小的都圍繞大轉!所以大傢伙恆星也只能圍著更大的大傢伙黑洞轉


LIN23963031


準確的說是人類定義的名字不一樣。如果把恆星定義成行就像你所說的那樣恆星就繞著行星轉了。還有達爾文理論有一點是正確的那就是以大吃小大的引力永遠是帶著小的混。沒做老大的跟著做小的滾


微言切問


這個問題很無厘頭。就拿太陽來說,整個太陽系包括八大行星、那個降了級的矮行星、柯伊伯帶還有小行星,太陽的質量就佔了99.9%。質量大引力也大,繞恆星轉的都是被其引力俘獲的,胳膊擰不過大腿。就人類以知的範圍,跟其他恆星比,太陽也是個小不點。如果一個星球能跟恆星抗衡,那他一定是更大的恆星。行星能到那個地步就不叫行星了。


二苯胺1


沒有。誰是中心主要取決於誰的質量大。當然,恆星質量遠大於行星。為什麼行星質量不如恆星呢?一顆天體的質量如果太大,引力會使它收縮,當質量到達太陽這一級數,如果沒有熱核反應對抗引力,天體就會收縮成矮星,中子星甚至黑洞。假如恆星繞行星轉,那麼這行星至少是白矮星。哪來這麼大的行星?


螞蟻不在線


恆星和行星的核心都是同樣的高能量高質量物質,只不過是恆星的核心部分足夠大,幾乎是整個恆星大。行星本來就小,並且核心部分也就很小的一部分。高能量高質量星核物質始終要向低質量的行星星體物質中合迴歸,所以恆星始終吸引著行星,但是行星的星核物質和恆星星核為同一物質,所以它們又相互排斥,所以行星圍著恆星轉而又不被吸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