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品德不好,卻天天把什麼「德啊、義啊」掛在嘴邊?

Lehmen


有句人們大都耳熟能祥的話: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的男盜女娼,大概形容的就是你這問題中的那種人。

人都有其虛偽的一面,由於總想把自己最光彩的地方顯露給他人,在與人交往時,為獲得對方的信任或好感,總是要講些能被大眾認可的道理,而這些道理,當與自身利益發生衝突時,趨利避害的天性有時就會使其與口講的道理反而行之,其實,這是大多數凡夫俗子都會有的,被稱之為人的劣根性。

故而品德好不好,這定義很難有一標準,這要從一個人的一貫行為中來判斷,不可以某一事或自己對某一事的是非觀念來定。

至於天天把德啊義啊掛在嘴邊,說明此人是懂得“德”和“義”的,因為講德和義的目的本質上是希望所聽到的人能遵守,這德和義嚴格的講其實是利他而非利己,你願做一個利他者,你就可用行動去踐行德和義,若你感覺對方只對己講德和義,而不對你踐行德和義,那隻能說對方在利用你,對你而言,他品德不好。

不過,人是社會性的,有其公眾應該共同遵守的“德”和“義”,或稱作是社會公德,對那些不講社會公德的行為往往靠法律法規來調節規範。

記得列夫托爾斯泰曾講過:“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誰都有品德不好的地方,誰都有言不由衷,虛偽的劣根性,只是各自程度不同。所以我認為,有人天天講德啊義啊,這是個好現象,至少他還不是個徹底的利己主義者,怕就怕連這些傳統的德和義都懶得講了,從而退化到原始的叢林法則,赤裸裸的利己主義。

我們希望的是人人都講“德”和“義”,同時又人人踐行“德”和“義”,這是人類文明進化的目標。但這有個過程,言行不一的人始終存在,從而構成社會的複雜性,其實也屬正常。

綜上所述,,最後我的回答是:天天把德和義掛在嘴邊的是希望全世界都對他好,而自己卻不踐行,這恰好就是當前許多看似很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

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人混得越來越好,這就是為什麼品德不好卻又要天天把什麼“德”啊“義”啊掛在嘴邊的真實原因。待到有一天,社會發展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時,問題中的利己主義者就會越來越少。


友德之聲


答:我想對你說、這世間、《沒有任何人認為自己品德不好》。每當這些人攻擊別人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噴子、還始終以為自己很正義。所以、從這些人嘴裡說出來的“德啊、義啊”、其實是在誇他自己、這些人總是這個噴完噴那個。

所以、真正無德的人就是喜歡貶低別人攻擊別人的人。



小芳雜談


這樣的人就是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偽君子,就是衣寇禽獸,就是掛著羊頭賣狗肉,本來是魔鬼,卻要裝佛佗。這樣的人是披著羊皮的狼,他比不披羊皮的狼更可怕。因為他有偽裝,短時間內不容易識破,容易上當受騙。希望眾人要擦亮眼睛,增加智慧,慧眼識真偽。


彌勒家人


大家好!小人最難惹?別招惹小人!小人當面一套,背地一套?故君子鬥不過小人!多行善,做君子,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大家吉祥!



慈證


這個很好理解。從心理學研究結論去考量觀察人之言論就不難發現:人們津津樂道掛在嘴邊的,通常都與其內心的“缺空”(抑或“瑕疵”)密切相關!亦即,口頭說的與實際想的乾的,常常都會相悖相反!口口聲聲喊堅強的,內心往往會很不自信自己能夠“堅強”;口口聲聲喊利他的,內心止不住利己的心思就會越重;口口聲聲喊道德的,往往時常都把控不住道德……


拙筆淡靜


矛盾的人

社會的主流思想還是崇尚仁義道德的,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普世價值觀,品德不好的人滿口的仁義道德,只是用來期滿不熟悉的人的一個工具而已,也只能矇蔽人們一時,只不過是作為一個人最後的一件遮羞布罷了,等到一切都明瞭,大家都知道你是那種人的時候,在現在信用價值體系下,只會為大家所唾棄!


愛八卦的小妖


把“德啊,義啊”掛在嘴邊而另行醜惡之事,說明Ta本身品德就不好。



劉金子


看怎麼說吧。有些人要裝給自己謀資本,有人為了避免別人攻擊自己,這些是所謂真正品德不太好的人。當然也有另一些討論德和義而被人認為品德不好的人,這些人不是品德不好而是真的好,但有些超過當時代的認知和主流,可能需要十幾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被多數人理解。另外還有一種狀況,就是這種人確實追求德和義但性格比較直爽,他們不太會花很多時間去掩蓋自己的小缺欠,而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被誤認為不道德。


微塵82640142


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善待別人是一種胸懷,關心別人是一種品質,理解別人是一種涵養,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學習別人是一種智慧,團結別人是一種能力,借鑑別人是一種收穫。管別人怎麼說呢!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跟你借青春


這個世界總會有好壞之分,或許在他們眼裡,我們才是壞人呢!只能說每個人的世界觀不一樣,所以這也是大自然的平衡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