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卡索「

一支提鬥;

一卷白宣;

一群拍手叫好的擁躉;

近日,繼“注射器書法家”邵巖射書走紅網絡後,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張強個人獨創的“放棄控制”書法,引起了網絡上的巨大爭議!

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加索“

什麼叫“放棄控制”書法?

按照“張大師”的話說,所謂的“放棄控制”書法,就是不必拘泥於傳統書法的章法、不必遵循漢字的任何架構、不必遵循用墨握筆的一切基本要領,甚至只要你開心,醬油烤刷都能成為了偉大藝術品的創作工具!

總之核心原則就一個:自由。

用畫布將美女包裹胡亂塗抹,自由!

屹立海灘迎風揮毫粗作,自由!

對著翩然的舞者用畫筆亂戳,還是自由!

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加索“

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加索“

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加索“

但是,就是這種處處強調獨創一派的自由書法,當記者問及是否有意廣納弟子開山立派時,張教授的回答可謂充分的體現了其大師的素(忽)養(悠)。

我的作品實際上是一個很具有藝術的行為,我是一個史論系的教授。

課堂上沒法涉及這些東西,天才的東西是不能教的,學生學會了就沒意義了。

很容易,誰都會學,這個作品的難度就在於是思想的難度,中國大眾有一個最大缺失就是在視覺文化方面,首先他不理解,就會按照經驗進行誤讀...

張大師這一番諄諄教誨是什麼意思?對此,老鐵做了以下幾點簡單的解讀歸納:

1、我是史論系的教授,我是大師,我說什麼是藝術他就是藝術!

2、“不受控制”書法是天才的書法,這種書法只有我才能去寫,即使學生跟著學會了,但是他的也是沒靈魂的,只有我寫的才有意義,才能叫藝術,學生寫的就是瞎畫。

3、這種“書法”雖然看著簡單,但是思想高度不是你們這些低端鑑賞人群可以感受的,好好做你們的吃瓜群眾,沒事別瞎BB。

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加索“

這算什麼?

至少在老鐵看來,這種見不得光、禁不起學、不敢讓人說的所謂“藝術創新”,不過就是在當今流量社會下某些無良文人,披著藝術外套的一通胡搞。

大家沒看錯,這些人在老鐵眼中就是“無良文人”,甚至更狠一點說,咱壓根就沒拿他們當文人,這就是一群江湖騙子!

為什麼這麼說?

之前以"射書"火爆網絡的大師邵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是這樣回應眾多書法同行及社會質疑的:

“帶有先鋒性的東西,大家怎麼罵,我都理解。他們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藝術是什麼,而且一些書法家都不理解...

看見沒有?關鍵詞其實就三個:先鋒性、老百姓、不理解。

與“不受控制”書法開創者張大宗師的言論如出一轍,邵大師同樣自覺的將自己這種完全沒有任何藝術理論體系支撐,但凡是個人甚至一條狗都能單獨完成的所謂“藝術創作”,搶先定義為了“先鋒性”!

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加索“

並且在闡述發展時,這些大師不僅將之與普通老百姓進行割裂,甚至連同書法同行的專業人士,也被他們貶斥為了守舊和冥頑不靈!

不僅如此,尤嫌不爽的邵大師甚至還吹噓:書聖王羲之都已經被他超越....

還別說,對於不懂書法的人而言,這種論調還相當有市場,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且不論書聖一身造詣是循著前輩的軌跡幾十年勤奮苦練而來,單單就是放浪形骸、矯若驚龍、入木三分、意在筆先等近二十個的有關成語,1700餘年歷代書法家的奉為神明的地位,就是所謂的“邵大師”拍馬難及!

當然,與幾秒鐘胡亂射、胡亂抹的所謂“先鋒藝術”相比,書聖的“造詣”,可謂是滲透到了其存世作品的一切細微處!

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加索“

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加索“

這叫什麼?

這才叫“功力”!而這種功力之所以能夠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能夠通過苦練參悟而循序漸進,其根本還是因為是遵循著一套具備雄厚基礎的的書法體系!

而這一切,恰恰就是看一眼就能會的所謂射書、眼書、放棄控制書所根本不具備的。

最後,對於這些先鋒書法家,老鐵不禁想起了“癌症”的病發原理:一些“標新立異”沒有任何基礎的異變細胞,一旦得勢蔓延,本來無比精準宏大的人體生理系統,就會快速走向死亡...

更通俗的講,這群披著“書法藝術”皮囊的所謂大師,其譁眾取寵的過程,本質就是在誅殺咱們中華傳統書法的道心!

道理很簡單:倘若胡亂射幾下,胡亂抹幾下都能成功,幾十年苦心鑽研書法的人就是笑話,而對於急迫追求名利的年輕人而言,誰又會去選擇?

如此,則中華千年文化傳承休矣!


王羲之看了都汗顏,中國居然出了一個”畢加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