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創造了多個「之最」,外媒稱《阿修羅》是中國電影的一個教訓

最近,一部中國奇幻電影引來了世界媒體的圍觀。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這部中國電影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可惜並不是因為電影品質精良,而是因為它一不小心創造了多個“之最”。

這就是《阿修羅》,今年暑期檔投資最多的電影,一部號稱耗時6年、斥資7.5億的“大片”,多達20家投資方,擁有好萊塢製作團隊,工作人員來自35個國家。外媒紛紛稱其為“one of the most expensive movies ever made in China”(中國史上“最貴”的電影)。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製作者對這部電影期望甚高,甚至希望將它拍成像《指環王》那樣的多部奇幻大片。(hoping it could be the start of a Chinese fantasy epic franchise akin to

Lord of the Rings. —Quartzy)

上映前,製片人楊真鑑甚至豪言,《阿修羅》票房預估為30億。

然而,這部電影上映之初就遭遇滑鐵盧。7月15日片方突然宣佈撤檔停映,距離影片上映僅3天時間。而好萊塢電影最快撤檔的也要兩週。

突然撤檔的原因片方並未明確說明,但慘淡的票房無疑是原因之一。上映三天僅取得4847.5萬元票房,投資與收益的比例僅為20:1,與片方的“30億票房”目標相比,實在有些尷尬。BBC指出,“除非這部電影能在再次上映時獲得更大的成功,否則,1.05億美元的損失將使它成為電影史上最失敗的作品之一。”

這樣的戲劇性轉折讓外媒都坐不住了。但事實上,好萊塢也有投資浩大、票房慘敗的電影。《辛巴達:七海傳奇》損失1.25億美元,是史上最大的失敗。好萊塢記者指出,由艾迪·墨菲主演的《布魯托納什的冒險》耗費1億美元,但只獲得了7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那麼為何《阿修羅》也會受到關注呢?因為《阿修羅》還引起了一場輿論風波。

A representative for Zhenjian Film, one of the film’s co-producers, in an interview with Chinese news site Sina, blamed the low sales in part on an “unfair rating system” (link in Chinese) on platforms such as the online ticketing site Maoyan.

——Quartzy

(在接受新浪的採訪時,該電影的聯合制片人之一真鑑電影公司的一名代表將低票房歸咎於“不公平的評級系統”,比如在線票務網站“貓眼”。)

在宣佈撤檔之前,其官微便發文《的8.4分和4.9分,是這個行業的恥辱》,指出淘票票評分為8.4,但貓眼評分僅為4.9。怒懟貓眼評分體系,控訴電影遭遇水軍黑粉惡意差評,並且將其上升為有組織、有預謀的“黑水行動”,將自己打扮為水軍攻擊的受害者。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真的是因為水軍?

豆瓣電影的數據顯示,《阿修羅》的評分僅有3.1分,在目前13101位評價者中,65.5%的用戶只給予1星評價,超過85%的用戶評分在兩星及以下,而評分在四星和五星的用戶只有3.2%。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在另外一個平臺時光網上,該片的評分為4分;而打開微博電影,《阿修羅》僅有35%的大V推薦,“貓眼電影”上該片的評分也從最開始的8.4分,跌落到6.4分。這樣的評分讓《阿修羅》成為同類電影中“評價最差”的片子。

那麼《阿修羅》的質量到底怎樣?在《阿修羅》的影評中,有不少觀眾對影片劇情、邏輯等方面提出質疑。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還有觀眾指出,電影風格不中不洋,抄襲國外玄幻影片痕跡明顯;走了以前的國產奇幻片的老套路。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不僅普通觀眾對影片品質提出質疑,一些名人也對該片給予了批評。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外媒也看到了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前景。BBC說,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眾多企業家瞄準中國的電影產業。“馬雲和其他中國企業家公開表示,他們希望擴大中國國內電影製作,作為迎合中國廣大觀眾的一種方式。”(CNN)

但是,對於中國推廣國產影片的嘗試,路透社指出,《阿修羅》的失敗給大製作電影面臨的風險提供了一個警告。

The move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facing China as it seeks to promote home-grown productions to rival imported Hollywood films. Several big-budget Chinese films have flopped while more modest productions have done well.

——Ruters

(幾部高成本的中國電影都以失敗告終,而中低成本的影片表現不俗。)

Quartzy一篇文章中肯地對比了《我不是藥神》和《阿修羅》的表現及觀眾反映,指出“雖然中國觀眾喜歡動作和特效,但這些東西都能在好萊塢電影中看到。在好萊塢看不到的是像《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

實習生:楊媛

熱文推薦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一不小心创造了多个“之最”,外媒称《阿修罗》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教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