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甘谷縣是古羌族後代?

華夏第一縣甘谷民俗


從語音上分析,甘谷口音與周邊各地差異十分明顯,有羌語和吐蕃語的遺存。助詞多,語法獨特,用詞艱澀,形式多樣(同樣一個意思有多種說法)。但是,也有關中語言的影子,比如,用甘谷話讀《詩經》,全部押韻。安遠及以北地區的口音與通渭、隴西、武山、定西和會寧同源,疑為同宗同祖。
從傳統上分析,甘谷人有羌族遺風。查今之四川羌族,風俗竟與甘谷無異。

回頭無非是悲傷與無奈


提到甘谷縣,我想起我的戰友“騾子”。因為姓駱,憨厚、老實、幹活肯賣力氣,大家就叫他:騾子。甘谷人說話地方口音比較重,外地人基本聽不懂,但是懂了很具地方特色,比如英俊瀟灑稱:豁亮,急躁說:急頭……,最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生活貧困,落後。他們哪裡的零食主要是麻子兒、豌豆、蠶豆。生活方式也沒有羌族人任何雷同地方。



琪琪奔



古氐羌人是個主體為o3的大的民族集團。是中國漢族,藏族等等眾多民族最重要的祖先之一。漢族就是定居的古羌。

所以古羌人的後裔遍佈整個東亞,而不是某某一個地區


大明終始


說久遠點,漢藏羌緬有共同祖宗,漢藏語系嗎,藏緬,羌緬語族的,幾千年分枝後的羌族大部逃離到西藏高原上角下,稱藏羌,另一些好像逃避到緬甸,在今武山,甘谷的,經多次秦,漢同化降伏,於漢宣帝左右吧,把這些被降伏的羌人聚集在今甘谷縣附近,這就是伏羌的由來,所以武山,甘谷大多數人當為漢化了的羌人,不過三國時姜維可是漢人,按三國看好像還未完全同化,姜維曾聯合他們攻打魏國的。


在水一方1975490


唐朝經安史之亂,國力衰弱,西北吐蕃直接佔領隴右,五代期間吐蕃和中原政權戰爭不止,直到北宋初,秦州仍為吐蕃和宋的邊地,今甘谷武山渭河兩岸基本全為吐蕃種族,部落眾多,都是羌人,所以宋在甘谷設伏羌寨,再升伏羌城,直至明清仍稱伏羌縣。建國後取消帶有歧視性質的伏羌改稱甘谷。所以現今甘谷原住民應為歸化後羌人的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