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木偶的生命

漳州木偶

中國傳統的木偶戲,可分木偶的傀儡戲和皮偶的皮影戲兩種不同的表演型態,布袋戲屬於傀儡戲的一種。近代閩南布袋戲以漳州最具代表性。漳州布袋木偶戲是由木偶表演劇、布袋木偶戲、木偶頭雕刻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的傳統民俗藝術。

漳州布袋木偶戲歷史悠久,其“源於晉,成型於唐宋,興於明”。

成就-木偶的生命

成就-木偶的生命

布袋木偶戲表演細膩、栩栩如生。用五指操縱木偶進行的表演,既能體現人戲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樂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戲難以體現的動作,是一種具有高超技藝、精美造型和獨特風格的木偶劇種。

成就-木偶的生命

成就-木偶的生命

布袋木偶表演藝術最擅長的是形體動作。動作是表演木偶,或者說是木偶形象的生命與靈魂。不動的木偶,是雕刻藝術。木偶動起來,就是表演藝術。只有木偶動起來,表演起來,才能顯示木偶的神奇,這者更高境界的木偶藝術。並且,木偶的動作,又以表演高難度動作為最高藝術。把觀眾所認為不可思議的動作表演出來,就是征服觀眾。

成就-木偶的生命

成就-木偶的生命

成就-木偶的生命

漳州木偶頭雕刻的代表性傳承人為徐竹初。徐竹初出生於木偶之家,他的竹初藝術被譽為“活的文物”、“東方藝術珍品”、“世界一流藝術”、“中華一絕”、“國家級藝術珍品”。徐竹初說,木偶可以有四大用途:演出工具、玩具、工藝品、藝術收藏。早在20世紀50年代,“竹初木偶雕刻”"就名揚海內外了,他的木偶雕刻曾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國際友人。

徐竹初的木偶俗稱“北派木偶”,其技法源自北方漢劇的風格模式,強調木偶戲劇的表情化與性格化,注重內在神情性格的表現,強調“以形寫神”,因此在落刀之前,他總要細細研究,認真揣摩所刻畫人物的身世、身份、性格、好惡,思考成熟才下刀,故其刀法有力,形神兼備,韻味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