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張惠妹的唱法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改進?

JOJO悠


Amei-張惠妹出道至今總共推出了16張錄音專輯,到今天也已經陪伴了我們17個年頭。在這17年裡很多人都在傳說『阿妹的聲音已經唱壞了啦~』甚至許多學生都會問我『阿妹的唱法不是不正確嗎?!』其實事實剛好跟這些傳言相反,這17年當中阿妹不僅沒有把聲音唱壞,甚至是越唱越好。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歷練的積累,阿妹不僅是在情感表達上越來越有深度,同時在聲音使用的方式上更是越來越有效率,越來越輕鬆自如。

現在的張惠妹已經不是1996年剛出道時的張惠妹,在聲音的控制能力上真的是出類拔萃。當然!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總是需要努力以及積累的。仔仔細細的把這 17年她所出的16張專輯聽過一遍又一遍之後, 我把阿妹在這些年的聲音使用狀況分割成了四個時期。 如果先撇開主觀對唱法的喜好, 每個時期的她都有著不同的聲音使用邏輯,而值得慶幸的是他的聲音使用邏輯是一個時期比一個時期更加優秀。

黑暗時期1996年的一首姊妹;一頭羽毛剪,張惠妹成為了大家的姊妹。『姊妹』這張專輯裡最為人熟悉的就是”姊妹”、”原來你什麼都不要”、”剪愛”、”解脫”這幾首膾炙人口的成名曲。奔放直率的唱法也因此成了阿妹的招牌。然而這幾首歌的唱法也奠定了這個時期的發聲方式:就用力去吧~~。所謂的奔放直率其實也可以被當成什麼都不管:不管高音是否輕鬆,不管低音是否清楚,不管聲帶承不承受得了這樣肆無忌憚的喉位推擠。然而奔放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時期的張惠妹的確有倒嗓的危機,除了『姊妹』和『妹力四射』裡的幾首慢歌以及中版歌曲的發聲邏輯還算聰明,其他的歌曲都明顯出現不依賴聲門靠攏;高喉位的高音;低喉位的低音,而這樣的唱法讓Amei 的聲音在出道短短一年之間耗損不少,甚至在許多現場演出上出現瑕疵。如果拿Amei在多年之後的演唱片段作為比對,不難發現Amei的演唱方式在這幾年當中確實作了許多調整,變得更加輕鬆且圓潤。

而剛剛也提過,在這個時期裡的Amei並不完完全全只有用”操爆它”的方式演唱,在第一張專輯裡所收錄的”認真” 和“愛到不能收” 這兩首歌,就是在這個時期裡的佳作,其演唱的方式就是以聲門閉合為主來發聲,在高音明顯的沒有喉位推擠的現象。筆者由此大膽推斷Amei是個天才型的歌手,本身操作聲音的技術並不笨拙,也懂得如何使用較為輕鬆的方式演唱。但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奔放的唱法而成名之後的Amei就不得不大量使用推擠的唱法來維持觀眾對張惠妹的既定印象。於是在這個時期裡的Amei可以說是極盡所能的展現出奔放直率的這項特質,第一張專輯之後不只是快歌推擠喉嚨,甚至是慢歌也都會設計橋段讓她發揮推擠喉部的樣貌(例:”哭不出來”、”別在傷口灑鹽”)。這樣的聲音使用還真的挺令人擔心到底這樣低效率發聲方式還要維持多久?Amei還能唱多久?

混亂時期但好加在在四張專輯後,陸續開始有懂得聰明使用Voice的音樂製作人加入製作團隊,於是Amei開始嘗試著收斂喉部力氣來演唱 (也有可能是因為歌手本身也感覺到長期使用喉部肌肉控制音高的辛苦)。在這個時期初最為明顯的改變就在『牽手』這張專輯裡的”High High High”這首歌。這首歌Amei使用了別於以往把喉嚨操到死的發聲模式(例: ”Bad Boy”、“You Make Me Free “),反而選擇了用頭聲比例較多的方式來處理高音,這跟先前三張專輯的快歌唱法有很大的區別。所以我把『牽手』這張專輯看成一個新的時期的開始。

這個時期總共持續了五張專輯的時間,而我之所以稱這個時期為混亂時期,原因是在這五張專輯裡不時會驚訝的聽到幾首用聲門閉合(混合聲)邏輯來演唱。例如: “不要騙我” “無悔” “一夜情” “灰姑娘” “純真年代” “不二法門” “Now and Forever” “I Have Nothing”。稍微比較一下這些歌曲和同時期裡的其他歌曲就會發現我所列出的這些曲目在聽覺上的壓力都較小,不會有一種一到高音就要一拳朝臉上揍過來的感覺,反而音色較為細緻甚至圓潤。

所以這個時期的Amei讓我感覺到有想要改變唱法的現象,但是又瞻前顧後的不時要來吼一下維持既定的形象,所以專輯裡的Vocal怎麼聽都有一種混亂感,喉部一下超用力;一下又試圖不用力。所以我大膽揣測,這個時期的Amei是有想要在唱腔上改變些什麼,但很可能因為商業因素而無法徹底執行這個想改變的想法,只能偷偷來,偶爾一兩首試試水溫。而發聲的邏輯其實是不能偷偷來的:一旦要從用喉頭來控制音準轉換到不用喉頭,就一定是一個一去不復返的旅程。這個時期裡的Amei在聲音使用上就是沒有做到破釜沈舟的大改變,但是真正的大改變其實不遠了,就在下一張專輯『真實』。

革命時期2001 年Amei換了唱片公司,『真實』這張專輯的推出可以說是開啟了張惠妹小姐在唱腔定位上新的一頁,如果是從這張專輯才開始認識張惠妹的聽眾,回頭去聽她之前的專輯一定會發現這張專輯在唱腔上的巨大改變,想改變的決心可以用100%來形容。首先在這張專輯裡所有的Vocal都明顯的開始努力戒掉推高喉頭唱高音、壓低喉頭唱低音的惡習。尤其是當連High歌”A級娛樂” (Amei的High歌通常都會瘋狂推擠,靠喉嚨支撐)都避開放肆推擠喉部的唱法時,就可以知道Amei要在Vocal上徹底改變的決心。漸漸的時間也證明了我那時候的假設,你今天聽到的張惠妹其實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重生的。重新調整力道使用的重心,將力道往聲門上放,一步一步的將過去倚靠喉位來製造音準的力氣抽掉。每一首歌都開始脫離用”操爆它”的方式,全面轉換到用聲門閉合的邏輯來演唱,也就是俗稱的混合聲來做為演唱的基調。這些改變在”我恨我愛你” “記得” 以及 “真實” 都十分明顯。如果拿出第二張專輯的”哭不出來”與”排山倒海”來做平行比對,就可以清楚比對出之間的差異。

這個時期的Amei在混合聲的使用上還在萌芽期,許多的light mix會不時出現(聲門較開但依然保有聲帶邊緣震動的氣音),而較為飽滿的音色也是以大量空氣衝撞聲門為主,往往在聲門還沒完全閉合時就用空氣去震動聲帶。雖然說在聲音使用的平衡上還沒完全的成熟,但是卻是一個好的轉變的開始,因為這樣的轉變,Amei才不致於越唱越沙啞,我們才能在今天依然聽到張惠妹的歌聲。

雖然說這個時期的Amei並不像在前兩個時期的專輯,可以說是首首主打,當時許多人說『張惠妹不紅了啦~~』,但是現在回頭看,時間證明了有在努力的好聲音是不會被遺忘的。也許這個時期專輯裡所收錄的歌並不像以前那樣主流,但唱功可以說是首首值得參考。如果你愛唱歌,建議你好好的把這個時期的Amei複習一下,看看天后是怎樣一步步的在改變。雖然說這個時期Amei的聲音使用技術尚未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個人主觀的認為這個時期是Amei慢歌表達得最為細緻、直接、椎心刺骨的時期,推薦聆聽: “知道” “別去打擾他的心” “勇敢” “我為什麼那麼愛你” “你好不好” “過不去”。

光明時期上一個時期的最後一張專輯『也許明天』推出之後許多人認真的覺得張惠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也許明天』這張專輯也的確是張惠妹小姐的演藝生涯中銷售量最差的一張專輯。在專輯宣傳期過後,Amei就前往了波士頓的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進修三個月。再次登場的時候所帶來的是『我要快樂』這張專輯,同時也開啟了一個新的時期的序幕。

這個時期我命名為光明時期,Amei不只是在慢歌的處理上維持了混合聲的靈活運用,同時也將相同的邏輯徹底應用在High歌裡,例: “不要亂說” “夏天的浪花” “好膽你就來” “渴了”。

如果要平行比對,可以回去聽聽”愛什麼稀罕”和”好膽你就來”這兩首歌在唱法上的差異,兩首一樣屬於搖滾曲風格,但由於後者利用了更多的會厭聲使得音色清楚俐落許多,同時也減低了聆聽者聽覺上的壓力。

這個時期的Amei在聲音控制上以及生理狀況也比先前幾個時期穩定許多,喉部支撐降至最低,甚至讓氣管都更加的放鬆形成舒服的共鳴空間,而且是一張專輯比一張專輯來的更加放鬆,音質是越來越清澈。音質最優的就是最近的一張錄音室專輯『你在看我嗎?』。如果比對同一時期的”人質”以及”還有眼淚就好”會發現在高音時的頭聲運用有著很大的差異。前者依然略帶氣音;後者密實圓潤。

將這16張專輯,一次又一次的仔細聆聽,讓我越來越肯定張惠妹這個難得的好聲音。一邊用聽覺觀察著這17年Amei聲音的變化,一邊讀著網路上歌迷所記錄 Amei的演藝生涯,我開始在想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一個人這樣堅持的唱下去,而且不只是一直唱,同時也願意在歌唱上再接再厲的進步著。我想她跟愛唱歌的我們都一樣,就是秉持著一顆真誠的心在做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記得前幾個月媒體不停報導Amei爆肥的這個事件時,Amei只淡淡回應了:『張惠妹不是唱歌的嗎?』這句話說的真好!沒錯!張惠妹就是一個超級認真在唱歌的『歌手』。一個想成為頂尖歌手,或者是正在從事歌唱事業的我們都應該有這樣認真進取以及願意改變的態度。看著張惠妹一路的改變,讓我更加的警惕自己以及學生,我們每一天都必須要有一個歸零的心,重新審視自己哪裡可以做得更好。我相信未來在華語的音樂歷史上,一定會留有張惠妹這個大名,這位曾經讓世界以及全球華人注意到臺灣的臺灣之光。


藍石灣2


96-97年是第一個階段,基本靠原始本能在演唱;98-00年進化第一次,更貼近90年代後期華語市場的先鋒聲音狀態,從牽手專輯開始,吸收了各路新音樂人的意識,演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咬字、吐氣和斷字都變化異常明顯;01-04年換了新東家,也結束了之前一些不順的時間,重新調整後的阿妹唱腔變得越來越都市,徹底展開了多元的自己,可以搖滾可以rnb可以抒情可以民謠可以拉丁可以雷鬼,只是都基本上開始有意識的涉獵,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自我研發;05年休整;06年我要快樂到star到阿密特到2013年你在看我嗎又是一個全新的階段,她找到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並且努力做到更好;對曲風和音色的匹配以及情緒的襯托基本上已經是現在樂壇的大師級,教科書般的卻又潤物細無聲,乍聽覺得已經不存在很多唱功的痕跡了,給人一種是不是老了不會唱了的錯覺;對蝶竇唱法的發展有了長足且深刻的進化,完全是開始進入自己歌唱生涯真正意義上的新高度;2014-至今…偏執面和阿密特2真的是在她自己的聲音上來說已經為所欲為了;她非常知道雖然嗓音條件比起20年前的自己已經出現了肌能上的退化,但技術上的質變讓她有了一切的自信,此時的她非常清楚自己怎樣唱可以唱到最好,甚至選擇什麼樣的音樂可以更加加強自己的唱腔表現……


catTAN


謝邀!不清楚。張惠妹的歌非常多,是八、九十年代少女偶像。可以告訴你《我可以抱你嗎》《聽海》《站在高崗上》,僅此三首歌讓你愛上張惠妹。尤其《聽海》聽了不要哭吆。



安三壞


2012之後是一個分水嶺。那年去看她現場演唱會,氣息音準把握還是不錯的。只是感情的投入不是很足夠。2012之後嗓音的退化呈現自由落體。參考2013她在梅豔芳十週年現場的演唱。只是一首非常簡單的親密愛人,那個音色的顫抖音準的遊移。真的不具備一線歌姬得實力了。開始還以為是現場沒有修音導致的結果。可是後面林憶蓮,鄭秀文等其他同年齡的女歌手的同場表現真的讓我提amei的唱功捉急。所以amei還是一個以天賦見長的歌手,隨著年齡和體重的增加。她的唱功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這一點就是她和王菲類似。老天賞飯吃。但是後期就不行了。這方面她們和林億蓮李玟之類比較就很吃虧了


kk40601953


謝謝邀請!這個不懂!不是專業的!回答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