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對待非洲的態度截然不同 美媒:川普幾乎對非洲沒有興趣

“雙方是發展道路上的真誠夥伴,是國際事務中的天然同盟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與塞內加爾總統薩勒會談時說的這句話,點出中國如此重視中非關係的原因。這是習近平再次當選國家主席後的第一次出訪行程,除了首站阿聯酋,其餘4個訪問國都是非洲國家。分析人士注意到,2013年習近平首次就任國家主席後,第一次出訪行程中也是以非洲國家為主。

中美對待非洲的態度截然不同 美媒:特朗普幾乎對非洲沒有興趣

此次訪問的塞內加爾、盧旺達等並非傳統資源型大國,相對“冷門”,與中國的合作卻發展迅速。這也讓一些西方媒體動不動宣揚的所謂“新殖民主義”更顯蒼白滑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的西方專家承認,中國在非洲廣受歡迎,“獨特之處在於對所有國家平等相待”。這也解釋了中非合作熱潮不斷推進的“奧秘”。盧旺達《新時代報》22日評論說,中非合作被廣泛視為當今國際體系中的重大成功,同時也是互惠合作的典範。

“中國與非洲的貿易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中方持續發展對非外交,這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特朗普幾乎對非洲沒有興趣。”路透社22日在報道中對比了中美對待非洲截然不同的態度。美國廣播公司稱,美國現在對華髮起貿易戰,同時也在跟若干關鍵貿易伙伴展開艱難談判。金磚國家外長上月對“新一輪保護主義浪潮”提出批評,並稱美國的行為影響全球經貿發展。

美國四處出擊,甚至連非洲小國都不放過。上月,英國《經濟學人》披露,美國施壓盧旺達、烏干達等國,要求它們取消針對進口二手服裝的關稅措施,否則將暫停其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免稅准入。

本國政策不得人心,卻仍有美國媒體厚著臉給中國挑刺。CNN20日在報道中稱,中國建設的鐵路、公路、大壩、電信網絡和電站等基礎設施正在快速改變非洲的面貌。中資礦山、工廠生產出礦石和鞋子等各種產品,重新定義著非洲大陸的經濟面貌。“中國在非洲足跡的擴大也伴隨著問題和爭議,有批評人士稱中國是‘新殖民主義者’,只關心攫取非洲豐富的資源和壓榨這裡的廉價勞動力”。或許是心虛,文章在小標題“新殖民主義”後面打了問號。

中非合作的蒸蒸日上是對這種挑撥最有力的反擊,如果沒有互利互惠,中非合作何以遍地開花?接受CNN採訪的泰勒承認,中方的舉措在絕大多數非洲國家廣受歡迎,“中國在某些方面確有獨特之處,那就是對非洲平等相待,至少在語言和外交禮儀上是平等的”。盧旺達《新時代報》22日稱,中非合作被廣泛視為當今國際體系中的重大成功,同時也是互利互惠合作的典範,有著積極的建設性意義。中非合作也為南南合作提供了模式借鑑。南非《星期日獨立報》當天也在頭版刊文稱,中國南非的密切聯繫成為一種範本。

【環球時報赴塞內加爾、盧旺達特派記者 黎巧毅 王雲松 環球時報駐外特約記者 潘亮 甄翔 柳玉鵬】

原標題:中國在非洲為何廣受歡迎?美媒:獨特之處在於對非洲平等相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