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跟黨走|黨員王海濤:暢安路上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永远跟党走|党员王海涛:畅安路上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無論颳風下雨,無論酷暑寒冬,每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大地上時,每當寧靜的街道被車笛聲、叫賣聲、談笑聲所組成的交響樂打破時,總會有個挺拔英俊的熟悉身影昂然挺立在周口市區文昌大道與大慶路交叉口,吹著響亮的哨音、擺著標準的手勢,十分忙碌地指揮著交通,親切地引導著過往行人……他就是周口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直屬五大隊代理大隊長王海濤。

王海濤:暢安路上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王海濤,男,46歲,漢族,中共黨員,二級警督,本科文化,現任周口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直屬五大隊代理大隊長。2004年9月從部隊復員到周口市公安局紀委參加公安工作,2007年12月,調入到周口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從事交通管理工作。2016年2月,被任命為周口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直屬五大隊代理大隊長。

自參加公安工作以來,王海濤十多年如一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傾盡心血,鑄就了新時代公安民警“公正執法、熱情服務、忠誠履職、一心為民”的高尚警魂。在部隊期間,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1次。2016年1月,王海濤被評為“上合安保工作突出個人”,2011年,榮獲周口市公安局嘉獎1次,先後兩次被評為“周口市公安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

堅持理論學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王海濤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共產黨員的標準銘刻在心,堅持把加強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和一種精神追求,把理論學習作為提高政治素養和政治水平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5.19”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認真記筆記、談心得、寫體會,並真正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做並舉,學以致用。同時,他不僅做到自己學,還把自己的理論知識傳授給身邊的人,做好黨的知識傳播者。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時刻用黨的先進理論武裝頭腦,真正做到自覺摒棄與黨員標準不相符的思想,不斷純潔靈魂,始終堅持對黨的無限忠誠。此外,王海濤同志還堅持不斷鑽研業務知識。他經常說,要勝任一個崗位,就必須堅持學習,增強素質,努力做“複合型”人才,才能做到永不落伍。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他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掌握與交通管理有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安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汲取營養,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適應崗位工作的需要。經過多年磨練,他對交通執法工作駕輕就熟,遊刃有餘,為其他同志起到了帶動和模範作用。

堅持率先垂範,做工作上的帶頭人

“向我學、跟我幹、照著我的樣子做” 。這是王海濤在每次隊伍會上經常說的一句話。作為五大隊代理大隊長,他率先垂範、忠實履職,要求自己每天早到崗位半小時,晚下崗位半小時,這每天多出一小時的工作習慣。無論是春運保暢通、大氣汙染防治攻堅,還是環境綜合治理、中心城區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無論是護航馬拉松比賽,還是省十三運會賽事安保,王海濤都能做到嚴格執行上級的指示指令,真正做到一聲令下,豪無怨言,紮根一線,努力工作,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作為交警部門基層領導,王海濤並沒有安坐辦公室,而是堅持深入交通管理工作第一線,不論嚴寒酷暑,不論颳風下雨,人們總能看到他盡職盡責地在指揮疏導交通,他那端莊嚴整的警容警姿、規範的舉止、文明的語言讓人銘記在心。

堅持嚴格執法,做交通管理的放心人

作為一名交通警察,王海濤深知頭頂警徽和身著警服的特殊意義,手中的執法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是要公正使用的。執法形象好不好,不僅關係到交警服務水平的高低,也關係到群眾對警隊名譽的美損。為此,他時刻注意自己的執法形象,即使在執法中遇到蠻橫的交通違法人,他也謹記“規範執法、文明用語”的工作原則。只要被王海濤查到過的違法當事人或者服務的市民群眾,都會說他沒有“架子”,針對違法行為他耐心教育,讓當事人心服口服接受處罰。他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到交警事業當中,多年來,從沒有因為工作失誤而受到群眾投訴。用他的話說,“對交通違法行為處罰只是一種手段,就是讓違法者認識到違法的危害性,從而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共同搞好交通秩序。在處理違章車輛工作中,他常用暖人心的問候和細心的解釋,拉近與被處罰者之間的距離,化解他們的牴觸情緒。為貫徹落實河南省交警總隊《2018年度全省機動車和駕駛人業務監管工作考評方案》,今年6月份,王海濤帶領源頭化管理辦公室民警對轄區所有運輸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並對暴露出安全隱患的運輸企進行約談,督促他們集中整改,並加大檢查力度,督促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今年6月23日,經過多日摸排,源頭化管理辦公室追繳組鎖定了豫PZ66**隱患車輛在廣東省佛山市。王海濤連夜帶領追繳組開啟了對這輛黃標車的千里追繳之旅。幾經輾轉之後,6月25日中午,終於在佛山江堤碼頭找到了這輛車。當民警向車主說明來意,要求將車輛進行拆解報廢時,車主情緒比較激動,認為此車還能繼續從事運輸工作,如果民警將其拆解報廢,自己的利益會受到很大的損失,因此車主堅決不同意對車輛進行拆解報廢。王海濤便將當前全國範圍內開展大氣汙染整治,淘汰黃標車行動的目的及意義耐心地向車主講解,並告誡他此車無異於一顆定時炸彈,一旦發生意外,車主不僅經濟上會遭受損失,而且可能還要賠上生命,後果不堪設想。烈日下,經過近幾個小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和溝通,該車輛所有人終於穩定了情緒,態度有所轉變。最終,車主將行車證、駕駛證交給了追繳組,在追繳組的現場監督下,拆下車牌,對該黃標車的“五大總成”,即汽車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後橋、車架進行了破壞拆解,確保該車真正達到淘汰標準。

堅持工作為上,“變”家庭親人的愧疚者

“我是一個農民的孩子,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我能有今天都是黨培育的結果”,幹好本職工作,為人民服務,就是對黨組織20多年來教育和培養最好的回報。王海濤經常說。對於王海濤來說,犧牲雙休日、節假日工作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但他從來沒有因為工作的辛苦和勞累而抱怨。他的這種不求回報的精神也深深影響著家人,他的妻子怕他工作分心,一個人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和照顧老人孩子的重擔。每次談到此事,王海濤都帶著深深的愧疚......

在2017年“國慶節、中秋節”雙節期間,王海濤正帶領大隊全體人員加班執勤時接到鹿邑老家弟弟打來的電話,說母親在照顧癱瘓的父親時因下雨地滑摔倒,脊椎骨三處骨折,他連夜趕回去把母親送到醫院,安排好一切,第二天早上準時出現在崗位上。王海濤的兄弟打來電話報怨,他卻安慰弟弟說“我們現在特別忙,雙節期間又恰逢十九大即將召開,我走不開,你一定要照顧好父母,等有空了我再多盡些孝……”,而這一說就是半年多。後來大家才得知他父親已癱瘓14年,一直由年邁的母親照顧。大家都勸他多回去看望二老,他卻說:“大家都在加班工作,我是隊長我不付出、誰付出?”在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召下,五大隊各項工作成績考核多次名列支隊前茅。

輪換的是季節,不變的是他那挺拔身影。多年來,作為牢牢楔在暢安路上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王海濤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用次次微笑化解了非難與隔閡,用真情執法守護著百姓的平安出行,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詮釋著人民交通警察為人民的神聖職責,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守護著轄區道路的平安。

新浪微博周口市交通警察支隊

歡迎大家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