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曾有過以60天爲一年的說法是謠言嗎?我國曆法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Rick潘維鏞


這個問題有意思。

古人雖然科學知識少,也不可能以60天為一年。一年是要經過春夏秋冬的變化,以現代地理學說,就是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下面,我簡單說一下,中國早期天文曆法的發展情況。

1、黃帝時代,建立“干支”紀年體系

所謂的“干支”,就是“天干地支”。“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國人又以陰陽的觀念,把十天干分為五陽五陰,把十二地支分為六陽六陰,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依次相配,得到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古代便是用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實際上是一種六十進制。

一直到二十世紀採取西曆公元紀年之前,這種干支體系一直是中國紀年主流

,即便現在被邊緣化了,在日曆上仍然會標註出來。發明干支體系的人,據說名喚“大撓”黃帝時代在天文學等領域有很大進展,包括羲和佔日常儀佔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歷隸首作算數等。中國最早的歷法,就是起源於黃帝時期。

(《顓頊歷考》)

2、少昊與顓頊時代的歷法發展

黃帝的繼承者少昊對曆法的非常重視,據《左傳》的記載,鳳鳥氏主持曆法編制,玄鳥氏“司分”,伯勞氏“司至”。

什麼是“司分”與“司至”呢?

“分”就是“春分”與“秋分”,“至”就是“夏至”與“冬至”。在少昊時代,玄鳥氏是負責觀測春分、秋分,而伯勞氏是觀測夏至、冬至。學過天文學、地理學的人都知道,在一個迴歸年裡,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冬至日,直射點在南迴歸線。太陽直射點從北迴歸線移到赤道時,則是秋分日;從南迴歸線移到赤道時,則是春分日。這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四個節氣,是四季變化的重要標誌。要編制一本很完善的歷書,首先就必須確定“兩至”、“兩分”點,因此就有司至、司分這樣的官員。

到了顓頊大帝時代,他派南正重與火正黎進行更精密的天文觀測,重修曆法,這個曆法後來稱為《顓頊歷》《顓頊歷》影響的時間非常長,前後長達兩千餘年,後世的《夏曆》、《殷歷》、《周曆》都延續了《顓頊歷》的一般性原則。但是這本曆法的原本,與其他幾本古歷,都在戰國混戰中毀於兵燹。

到了秦漢之際,有好事者仿冒了包括《顓頊歷》在內的幾本古歷,不過《漢書》已經指出這些古歷只不過是冒牌貨罷了。

3、帝堯時代的天文觀測及對曆法的完善

帝堯時代對天文的觀測,規模比顓頊時更大。他派出四位大臣主持天文曆法,這四位大臣分別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別屬於羲、和兩個家族。四人分居於東、南、西、北四地,這樣使天文觀測點增多了,得到的數據更加準確。他們的任務是通過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時間及對應的星象,進一步完善顓頊大帝的歷法。

這些天文觀測取得了重大進展,保留下來的觀測資料對後世天文學的發展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羲、和二氏觀測的結果,第一次確認了一年的長度,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一年三百六十六天。我們現在知道,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時間大約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帝堯時期的記錄誤差四分之三天。這個誤差,可能只是古代文獻記錄簡略所致,否則每四年就要出現三天的偏差,這麼大的誤差,一定會在實際觀測中得到糾正。

到了帝堯時代,中國的歷法的大框架已經成熟,以後只是做些小的修改、補充、完善。

4、天文曆法的神秘化、政治化

從黃帝開始,中國曆代統治者都把天文曆法神秘化,變成王權、帝權、皇權的象徵。奉行某政權的歷法,就意味著對該政權的臣服與順從。因為曆法體現的,是君王與上天溝通的權力。

中國從上古時代開始就開展大規模的天文觀測,並非統治者有科學探索的精神,而是因為這件事關乎君王的統治基礎。天學與其說是研究天象變化、四季更替的規律,倒不如說是一種宗教,是認識上帝旨意的方式。“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神的啟示在於日月變化、天體運動之中,故而要“敬事之”。

在夏朝時,甚至發生過一起奇離的戰爭,起因是一次天文觀測失誤。

在夏帝仲康上臺的那年(其實大權落在後羿手中),發生一起日食,引發了社會的恐慌,“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由於沒能準確預測日食,負責天文觀測的官員難辭其咎。當時是誰在負責此事呢?仍然是羲氏與和氏兩大家族。羲、和二氏可以說是天官世家,他們從帝堯時代始,就負責天文曆法,世代相襲。

古代天文學畢竟不是很完善,出現一次預測錯誤雖然很嚴重,但是可以理解的。誰能料想得到,一次預測錯誤,竟然導致了一場戰爭。仲康發動了一場討伐羲、和二氏的戰爭,在《尚書》中有一篇《胤徵》,講就是征討羲、和二氏之事。這個事件,很明顯可以看出,古代中國天文曆法不光是科學研究那麼簡單,而是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