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付莊奇怪的鬼集的故事 爲什麼天一亮就散集了

臨沂付莊奇怪的鬼集的故事 為什麼天一亮就散集了

近期在朱陳整理《朱陳村志》,在蒐集朱陳風土人情的時候,才知道“鬼集”也是朱陳特有的一種民俗。因朱陳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商業重鎮,煤炭資源豐富,瓷窯眾多,勤勞的朱陳人為了不影響一整天的工作,往往天不亮就去集市置辦好一些生活日用品。久而久之,人們養成了趕早集的習慣。於是人們稱“早集”為“夜貓子集”,俗稱“鬼集”。

和朱陳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付家莊集市,也是很叫得開的“鬼集”。

清朝末年,有這麼一個傳說:十個香港不如一個周村,十個周村不如一個付家莊,十個付家莊不如一個老母殿子風光 。

臨沂付莊奇怪的鬼集的故事 為什麼天一亮就散集了

這個傳說中的老母殿子村,就是現在的勞模店村,據說該村建於隋朝,因村裡有一座香火旺盛的觀音老母廟而得名,村民都會一門獨特的鑄鐵技術,鑄造的鐵鍋、鐵壺、鐵盆、鍋蓋、鏊子等鐵器幾乎壟斷了整個國內市場。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號召村民在該村建設魯南兵工廠,生產炸彈、手榴彈等武器。1947年,羅炳輝將軍將老母殿村兵工廠生產的武器成為魯南戰役重要法寶的事蹟,彙報給陳毅將軍,陳毅將老母殿村授予“勞動模範村”的光榮稱號,從那時起,老母殿子村正式更名為勞模店村。

隨著老母殿子村鑄鐵業的發展,全國的客商多來這裡採購商品,於是和老母殿子村相鄰的付家莊,成了客商雲集之地。也有了“先有老母殿,後有付家莊”之說。

臨沂付莊奇怪的鬼集的故事 為什麼天一亮就散集了

客商們為了早早趕回家鄉,在老母殿子村採購鐵器後,就在付家莊將自己帶來的土特產和用不著的物品集中在一起叫賣,或者和當地人交換物品。而當地的老百姓為了早早投入工作,女人們會在這個人口比較密集的地方購買一些外地客商帶來的物品和需要的生活用品,男人們則喝上一碗糝或者丸子湯,吃上幾個驢蹄子燒餅或者油條,養精蓄銳,早早投入到養家餬口的工作中。日久天長,付家莊的早集就形成了,雞叫時分就開始經營,天一亮就結束,於是慢慢就被人們稱為“鬼集”。

付家莊的“鬼集”,每逢“二、七”為集,但所有的小商小販攤前必放一個水盆,說起來這還有一些講究,有一些蠻有味道的傳說。

臨沂付莊奇怪的鬼集的故事 為什麼天一亮就散集了

話說楊河灣有一對孤兒寡母,專門蒸饃饃(饅頭)賣,有一天付家莊逢集,母親就早早蒸好饃饃,讓兒子挎著垸子去賣饃饃。兒子迷迷瞪瞪地從楊河灣出發,過了老母殿子村,走到小圍子附近,突然看到一個深宅大院燈火通明,一夥人在當天井(院子)吆三喝四打牌(老牌,類似於牌九),這小夥子也累了,好奇心又重,就放下垸子看他們打牌順便歇歇腳。看了一會,其中一個人就問小夥子:你從這裡揍什麼的?(你來這個地方幹什麼?)。小夥子說是去付家莊集市賣饃饃的。這人就說:你別去了,我們打了一夜的牌,都餓了,我們一人買兩個。

小夥子很高興,一垸子饃饃很快就賣光了,錢袋子裡也裝滿了賣饃饃的銅錢。

回到家可傻眼了,錢袋子裡哪有一文銅錢呀,竟然是半袋子紙灰。

臨沂付莊奇怪的鬼集的故事 為什麼天一亮就散集了

在母親的陪同下,小夥子又來到昨晚賣饃饃的地方,什麼深宅大院也沒有看到,只有一個又一個的墳頭,很多墳子前面都放著兩個白白的饃饃。

這小圍子村前面是有名的官地,是埋葬死人的地方,很多夭折的孩子也經常扔在這裡,我在付莊聯中上初中時小圍子是必經之路,還會經常看到人們丟棄的小死孩。

臨沂付莊奇怪的鬼集的故事 為什麼天一亮就散集了

當然在“鬼集”盛行的付家莊,經常有不甘寂寞的小鬼來集市騷擾客商。自從“小鬼買饃”的事件發生後,人們開始注意保護自己的權益,紛紛買一些小水盆放在攤位前,將收到的銅錢丟到水盆裡,能沉底且有聲響的就是真錢,浮在水面上且沒有聲響的就一定是紙錢,就堅決不收。

如今人們生活好了,顯得有點腐化了,早晨八點集市上還不見人影,這要在以前,這個點可是罷集的時間呀。

臨沂付莊奇怪的鬼集的故事 為什麼天一亮就散集了

聽…

那瀰漫在晨霧裡久違了的聲音:

“喝糝了!!!”

“熱豆腐!!!”

“胡粥!粥豆子不要錢!!!”

“羊肉包子!!!”

“饃饃!翻滾熱滴大饃饃!!!”

如今“鬼集”早已成為美好的回憶。

臨沂付莊奇怪的鬼集的故事 為什麼天一亮就散集了

但記憶深處,“鬼集”還是那麼人聲鼎沸、擦肩攢動、炊煙裊裊、車水馬龍。

沂蒙老杆翟小鋒 於2018年7月14日(配圖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