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和她的內蒙古

席慕蓉和她的內蒙古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對於故鄉而言,我來何遲!既不能出生在高原,又不通蒙古的語言和文字,在稽延了大半生之後,才開始戰戰兢兢地來做一個遲到的旁聽生。”(《金色的馬鞍》代序)。1989年的蒙古之行,是席慕蓉創作的分水嶺,她說最幸運的,就是在中年的時候遇到了自己的原鄉。之前她活在父母的鄉愁裡,而後她活在自己的鄉愁裡。從模糊的“沒有年輪的樹”到清晰可見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從個人的悲喜到對整個遊牧族群的關切,其詩其文也由此越發真摯、寬廣。

鄉愁是種驅動力,回到原鄉是生命最深的本能

“我5歲之前是一個蒙古孩子,會講蒙古話,會唱蒙古歌,那個時候在南京的家裡有一些蒙古的同鄉來找我的父親的時候,大人就把我推出來,叫我唱蒙古歌,那些叔叔伯伯一邊聽一邊抱著我誇我一邊流眼淚。小時候的我很奇怪說長那麼大的人還會哭啊,我覺得很奇怪,而且是叔叔伯伯,還不是阿姨呢。”

回憶至此,席慕蓉卻哽咽落淚,“我還以為我已經跟自己和解了,原來並沒有”。在踏上原鄉二十多年後,還有什麼不能釋懷,還會使人落淚?在一位記者後續的追問中,我們得到了答案。

“突然間流淚的不是眼前的我,而是我一直在詩裡面追尋的那個自己。我寫詩就是在跟自己探問,我為什麼會落淚,在突然聽到了一首蒙古歌時,或者帶著兩個孩子在書店翻開了一本兒童古典詩詞,讀到了韋應物的那首詩時。”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席慕蓉回憶道,第一次踏上父親的草原時,感覺就好像走在自己的夢裡。整個遊牧族群祖祖輩輩幾千幾萬年的高原記憶,在她踏上草原的一瞬間全部醒過來,就像回到夢裡,重臨舊地。這就是所謂“土地的呼喚”,鄉愁不是軟弱無用的情緒,它是生命的驅動力。

席慕蓉引用葉嘉瑩先生的話,“讀詩和寫詩是生命的本能,每一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感情,詩是幫助我們渡過患難的力量”。對於席慕蓉來說,回到自己的蒙古高原也是生命裡最深的本能。

是詩來找我,我寫詩是給自己看的

賀希格陶克陶先生說,這些年來,席慕蓉年年都要回到蒙古一兩次進行考察,她發現成型於公元前二世紀到五世紀的遊牧文化在二十一世紀遇到了危機,需要與蒙古族的青少年對話,呼籲他們要充分認識遊牧文化的重要性、合理性甚至是科學性。“海日汗”就是席慕蓉預設的訴說對象,一個有些苦悶和羞怯的蒙古少年。

這21封信,席慕蓉整整寫了六年。她說寫這21封信是為了做功課交作業,表達一個老去的、從遠方回到原鄉的蒙古人的誠實心聲。

有人好奇,那個寫《七里香》的席慕蓉為什麼要轉個彎去寫蒙古,但席慕蓉說自己沒有轉彎,而是跟著生命的指引直直地往前走。“我的生命在遇見事情的時候想要把它釋放出來,人是一直往前走的,所以在我年輕的時候寫《七里香》,現在寫《寫給海日汗的21封信》”。席慕蓉感恩讀者幾十年如一日的支持,對零星的質疑之聲毫不在意,“這就是我做的事,別人怎麼看與我無關”。

她說她的詩是寫給自己看的,而不是來做老師的。寫詩就是遇到了觸動,“詩來找我了,我必須拿筆寫出來”。如果有了使命感或目的性,詩就走了。

詩歌是大地上的青草、是一個時代的完成,永遠不會消失

詩歌從何處產生?全世界的最早的原始宗教都稱為薩滿教,在遠古的篝火旁,女薩滿向上天祈求的第一篇禱詞就是人類的第一首詩。中國是詩歌的民族,美國是詩歌的民族,英國是詩歌的民族,一位俄國的詩人說,詩是大地上的青草,他不受管轄、自然生長的,但你要保護、不能毀壞它。詩歌是人類的本質,也許在這個時代過去以後,我們只記得幾位領袖,特別壞或特別好,但我們會記得每個時代都有它的詩人,因為詩就是這個時代的完成,詩歌永遠不會消失。

文明是最野蠻的掠奪

海日汗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神聖的山嶽”,一個是“可愛的”。在漢人的歷史裡面,所有的遊牧族群都是破碎的、凌亂的、片斷的,比如匈奴、突厥,到了蒙古高原上,席慕蓉才知道遊牧文明的源遠流長,但是海日汗不知道,所以缺少自信。

“都以為我們沒有文字,其實我們有,都以為我們沒有歷史,其實我們有,都以為我們沒有文化,其實我們有”。在生存條件這麼惡劣的西北地區,遊牧文明能夠幾千年流傳下來,完全是靠“隱性的文明”。在回答現場觀眾提問時,席慕蓉的情緒略顯激動。

我們到了20世紀中葉才知道要愛惜地球,可是整個草原上的牧民,一直就信仰著“萬物有靈,眾生平等”的和諧。因為前幾年的滅鼠運動,現在祁連山的天空裡已經沒有老鷹了,其實草原會自然調節老鼠的數量,蒙古人感謝老鼠的出生,認為老鼠是一切生物的食糧,因為老鼠的犧牲,生態才能延續下去,“我們覺得自己是文明人,可是如果這種文明只是為你現在的便利和享受而去破壞大自然,這種文明其實是最野蠻的掠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