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說史
湖北黃梅為什麼叫黃梅呢?不是因為盛產梅子,而是因為有黃梅桃花河黃梅戲的緣故。黃梅是我國名聞天下的五大戲劇種類之一,源於明朝黃梅縣的民歌小調黃梅調(特別是採茶調),以及鄂東地區流行的“山歌畈腔”。黃梅縣的紫雲、龍坪、多雲等山區,早在唐宋時就盛產茶葉,並享譽全國。每年春天採茶時,茶農們習慣於一邊採茶一邊唱著民歌小調和山歌,來調劑生活。在這種漫山遍野山歌不絕時,黃梅釆茶戲孕育成熟。黃梅釆茶戲在發展過程中,積極向外拓展,大約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黃梅採茶戲隨著黃梅縣的逃荒難民和說書藝人大量進入安徽,流傳到安徽安慶及江西鄱陽湖一帶,並形成成熟的黃梅戲。
網事圈
我是在黃梅出生,孩提時也長在黃梅,作為一名黃梅人,我也來答一答吧。
黃梅這個縣名實際上是隋朝時候開始叫起來的,如果從歷史淵源上來說是先有黃梅縣,後有黃梅戲,黃梅戲是在黃梅縣起源的,為什麼叫黃梅戲?這應該很明白了,但是現在黃梅戲之所以發揚光大也有安徽省安慶地區的重大作用,黃梅縣與安徽安慶交界互相接壤。
黃梅縣的歷史與發展:
隋開皇初年(581),隋文帝撤州郡置總管府,改永興縣為新蔡縣,隸蘄州總管府。新江北汊道以南地域仍屬江州新蔡縣。開皇九年(589),改府為州,開皇十八年(598)改新蔡縣為黃梅,隸蘄州。大業三年(607),隋煬帝改蘄州為蘄春郡,領黃梅等五縣。
唐武德四年(621),析黃梅為義豐、長吉、塘陽、新蔡四縣,置南晉州領之。武德八年(625),廢州,省四縣復為黃梅縣。自此至今,縣名未變。
黃梅建縣於隋開皇18年(公元598年),因域內有黃梅山、黃梅水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因地處吳頭楚尾,荊楚文化與吳越文化在此激盪交融,形成了獨特的黃梅文化現象。黃梅是佛教禪宗發祥地、黃梅戲發源地、紅十五軍誕生地和國家級龍感湖自然保護區所在地,是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楹聯之鄉、詩詞之鄉和挑花之鄉。“黃梅戲”、“黃梅挑花”和“佛教禪宗祖師傳說”是我縣靚麗的三張文化名片,均入選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全縣現有旅遊景點200多處,景區6處。西山挪步園雲霧繚繞,幽靜清新,實屬避暑勝地;蔡山晉梅花開二度,老而彌香;四祖寺、五祖寺、妙樂寺,寺寺通靈;龍感湖、太白湖、亂石塔,熠熠生輝。這裡群星燦爛,人文蔚起,誕生了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哺育了明朝哲學家瞿九思、兵部尚書汪可受;清朝探花、一代廉臣帥承瀛;走出了中國近代哲學家、北京大學副校長湯用彤,著名民主人士、民革中央秘書長梅龔彬;孕育了當代教育家、獨樹一幟的文學巨匠廢名(馮文炳)等。黃梅教育昌隆,崇文重教風氣濃厚,基礎教育質量位居全省前列,高考成績多年來在黃岡各縣市中名列前茅。
黃梅戲的歷史與發展: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心安理得君
為什麼叫黃梅?有一種說法是:該縣位於長江邊上,地勢較低,每年的黃梅時節,河水氾濫成災。人們為了豐調雨順,祈禱平安,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舉辦迎神歌舞戲,這種戲因與黃梅季節有關,所以叫“黃梅戲”。黃梅縣因黃梅戲而得名。
詩情小屋
湖北黃梅縣為什麼叫黃梅,有一種說法是每年黃梅時節,河水常在此縣氾濫成災,在黃梅時節,鄉親們為了豐調雨順,每年都會舉辦迎神歌舞戲,這種戲因與黃梅季節有關,故名叫“黃梅戲”。黃梅縣因黃梅戲而名。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而興於安徽安慶市等縣市及相鄰的江西各縣市,這是有歷史沿革和考證的。
用戶5548795449陳淑芳
湖北黃梅縣為何叫黃梅,我不太清楚。查閱下此地方誌即可。但黃梅戲的確和黃梅縣有關。黃梅戲屬花鼓戲(乞討)類,解放前湖北省黃梅具有些藝人流浪演出到安徽,河北省也有些河北梆子的藝人流浪演出到安徽,兩地藝人合夥求財,共同演出,互相吸取精華,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於是黃梅戲在安徽省就有了新的發展,名揚天下。這是黃梅戲演《天仙配》的董詠演員一一藝術家王少舫,他生前親口說的,(我倆在上個世紀曾在廣州一起聊天、飲酒,敢保真)。他父親就是河北梆子流浪到安微的藝人。王少舫家對黃梅戲的發展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