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安放」進行時——我市推進市級公款競爭性存放紀實

一直以來,公共存款具有量大、時間長、穩定性強、利率低的特點,是各家銀行爭搶的“香餑餑”,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約束,很容易造成利益輸送甚至成為貪腐的“自留地”。

我市通過探索推進市級公款競爭性存放,完善制度、紮緊籬笆、嚴堵漏洞,加強公款存放安全、斬斷利益輸送鏈條,實現公款高效利用。

查找漏洞 督促檢查

今年初,市監察委在檢查工作中發現,有的市直單位多方開設銀行賬戶,公款存儲隨意性大,個別單位甚至存在借公款存放之名暗搞利益輸送的違法違紀現象。2月11日,市監察委向市財政局發出監察建議書,提出對市直單位銀行賬戶開設、資金存儲使用等問題進行一次全面排查,並從制度層面提出了加強資金監管的針對性建議。這也是市監察委成立後發出的第一份監察建議書。

這份監察建議書引起了市紀委監委駐市財政局紀檢監察組和市財政局黨組的高度重視。3月,市財政局發出《關於開展市本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及資金存放清理工作的通知》,對清理工作作出明確要求。市本級335個預算單位緊急開展對公款存放賬戶及存放情況的全面自查,市財政局聯合有關單位組成4個檢查組對30個預算單位進行了重點抽查,發現部分預算單位存在賬戶開設資料不全、賬戶及資金管理不夠規範、開展保值增值不符合現行有關規定等問題。

市紀委監委駐市財政局紀檢監察組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共存款一直是各家銀行爭搶的“香餑餑”,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督約束,很容易造成利益輸送甚至成為貪腐的“自留地”。

對症下藥 防範風險

針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市財政局對症下藥,會同中國人民銀行贛州市中心支行聯合出臺《贛州市市級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及資金存放管理實施辦法》,明確市本級預算單位公款存放必須公開招標或者通過集體決策的方式,防範發生利益衝突和利益輸送,同時盤活存量、提高效益、規範管理。

這一管理實施辦法明確規定了競爭性招標方式包含的流程,集體決策方式的備選銀行不得少於3家,決策結果在單位內部顯著位置予以公告……在指標設定、招標過程、集體決策等方面,力求做到公開陽光透明。

“從督查情況來看,公款競爭性存放管理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已招標公款保障廉潔效果明顯,這些做法和規定有效約束了權力的‘任性’。”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管理實施辦法還規定市本級預算單位新選擇資金存放銀行時,應當要求銀行出具廉政承諾書,承諾不得向預算單位相關負責人員輸送任何利益,不得將資金存放與預算單位相關負責人員在本行親屬的業績、收入掛鉤。

這一管理實施辦法的出臺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目前已有3家市本級預算單位完成公款存放招標或集體決策工作。

公款“安放” 多方獲益

作為公款存放利益攸關方的銀行和行政事業單位,對這一管理實施辦法的出臺持歡迎態度。

這一管理實施辦法實施僅15天,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指揮部便用實際行動表示支持,成為這一管理實施辦法出臺後首家通過集體決策選擇公款存放銀行的單位。從目前情況來看,中標銀行向招標單位提供的公款存放利率,在符合基準利率的基礎上,都比招標前有不同程度提升,實現了存款的保值增值。

工商銀行贛州分行的負責人認為,這種招標方式給所有銀行創造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大家拼的是實力和服務,從而倒逼銀行提升服務質量。

為了促進賬戶資金的保值增值,這一管理實施辦法規定,預算單位在扣除日常資金支付需要後,有較大規模餘額的可以採用定期存款、協定存款、通知存款方式開展保值增值管理,但不得采取購買理財產品的方式存放資金。

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管理實施辦法的出臺順應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在制度層面明確了公款存放的競爭性要求和操作規程,不僅提高了公款資金使用效益,同時也是在分離背後的利益鏈,防止利益輸送。但是,公款真正實現“安放”仍然在路上,還要一邊探索一邊前行。(戴笑慧 謝茂天 記者盧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